分享

问天居诗词写作讲义第12讲:楚昭南(1521001148) 18:24:05

 冷鳳 2014-11-13
问天居诗词写作讲义第12讲:
  各位同学晚上好!课前我们先来讲一下上节课的作业。
  上节课的作业是: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下面我来详细讲解一下这首诗。
  先简单介绍一下作者沈佺期其人。沈佺期,唐代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人。上元二年进士及第。由协律郎累迁考功员外郎。曾因受贿入狱。出狱后复职,迁给事中。中宗即位,因谄附张易之,被流放驩州。神龙三年,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常侍宫中。后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沈佺期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他们的近体诗格律谨严精密,是律诗体制定型的代表诗人。原有文集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沈佺期集》。沈佺期的代表作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首《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本篇系模拟乐府旧题所作,故称古意。古意就是指借托古以咏今的拟古之作。《唐诗品汇》题为《古意》,《乐府诗集》题为《独不见》。乐府解题云:“伤思而不得见也。”可见《独不见》原为乐府乐谱,内容多写离别及闺情怨思。全唐诗题为《古意呈补阙乔知之》,今从全唐诗。初唐七言律诗多从乐府诗中变化而出。这首诗体气高古,稳健中具有流宕之势,自然浑成,非竞章琢句者所可比肩,被历代诗评家认为是温丽、高古之佳篇,故后人推之为初唐七律压卷之作。诗中写的是一位少妇思念久戍边塞未归的丈夫,这样的闺怨诗古往今来屡见不鲜,但沈佺期这首诗却写得情致婉转,色彩富丽,音韵和谐,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题目中的“补阙”为官职。唐武则天垂拱元年置,秩从七品上,职责为对皇帝进行规谏及举荐人才,与拾遗同掌供奉讽谏。分左右补阙,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乔知之时为右补阙。乔知之是同州冯翊人,以文词知名,所作诗歌,时人多吟咏之。著有文集二十卷,以《旧唐书·经籍志》传于世。乔知之有婢女名窈娘,美丽善歌舞,为武承嗣所夺。知之怨惜,因作绿珠篇以寄情,密送于窈娘。窈娘感愤,投井自杀。武承嗣于衣带中见其诗,大恨,因讽酷吏罗织诛之。下面录其诗以观之:“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此日可怜君自许,此时可喜得人情。君家闺阁不曾难,常将歌舞借人看。意气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铅粉。百年离别在高楼,一旦红颜为君尽。”此诗借绿珠故事写自家遭遇,难怪窈娘看后,效绿珠而“感愤自杀”。以至武承嗣见诗大恨,终将乔知之置之死地。这首诗是沈佺期在得知此事后写给乔知之的,以征夫远戍喻绿珠之事。故结尾有“谁谓”一词。这也是文坛一大公案。
  首联“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叙述简练,比兴自然。极力写少妇闺室华丽芬芳,以海燕双栖,反衬主人公的孤独,以乐景写哀,寓情于景。卢家少妇,名莫愁,是南朝民歌《河中之水歌》中人物,后用作少妇的代称。原文如下:“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东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第一句化自原《河中之水歌》,倘不知原诗则不解其意。郁金本是一种香料,用郁金花制成,和泥涂壁能使室内芳香;玳瑁是一种海龟,龟甲极美观,常用作装饰品。海燕又名越燕,产于南方百越之地。每年春季北飞,入人家梁上筑巢。鸟类迁徙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是因为冬季寒冷,南去觅食。而夏天因为原来的生存区域正值旱季,草木枯萎,于是不得不北飞以寻找更多的食物来源。如果是在四季气候温暖湿润地区的燕子是不用迁徙的,在海南就可以看到四季从不迁徙的燕子。开头两句以重彩浓笔夸张地描绘女主人公闺房之美:四壁以郁金香和泥涂饰,顶梁也用贵重的玳瑁壳装点。连海燕也飞到梁上来安栖了。本联上句用比,下句用“双栖”起兴。“卢家少妇郁金堂”巧用古诗境界,言简意赅、精妙入微地介绍了思妇的身世和处境。暗中指出少妇的家庭环境华丽温馨,她的生活却冷落凄清。“海燕双栖玳瑁梁”,一句反衬,兴起了全篇无限绵绵的愁思。她寂然独居空闺,哪里比得上相亲相爱双栖于梁上的燕子呢?
  颔联“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战忆辽阳”绘景抒情,情景相生。“九月”点出时令正值深秋,“催”字给人紧迫急促之感。“十年”见时间之久,“辽阳”见地域之远,“征戍”见生活之艰苦,与“郁金堂”成对比。九月一词见于《诗经·国风·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砧即捣衣石,又名“女须砧”。寒砧意为“寒风中的捣衣声”,一般是用来烘托一种萧瑟、残败、凄凉的气氛。多与战争相联系,体现军人远征在外,家人绵绵的离恨和思念之情。辽阳是当时唐朝的东北边塞。用“忆辽阳”婉转的表达了少妇对远戍辽阳的丈夫的思念之情。深秋九月正是赶制寒衣的季节,这此起彼伏之捣衣的秋声,声声撩人心绪。那阵阵飘落的树叶,更使人触目伤怀,平添萧瑟之感。“寒砧催木叶”一句,造句十分奇警。分明是萧萧落叶催人捣衣而砧声不止,诗人却故意主宾倒置,以渲染砧声所引起的心理反响。诗没有直说砧声“催人泪下”,却说“催木叶”,于无理处见妙,于曲折中见奇。树木无心而为之“催”,人何以堪?意在言外,含蓄婉转,砧声本也无所谓寒暖的,加以“寒”字,就增强了诗句的感情色彩,鲜明地表现了思妇的心境。下半句写她由赶制征衣的杵声而想到到外出征战的丈夫,“十年征戍忆辽阳”,自然地揭示出全诗的旨意。事实上,正是寒砧声落叶声汇集起来在催动着闺中少妇的相思,促使她更觉内心的空虚寂寞,更觉不见所思的愁苦。夫婿远戍辽阳十年,她的相思之苦也已十年。
  颈联“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分承上句,进一步阐发题旨。颈联巧用地名作对,前方险恶,后方和平。“音书断”则不知生死,“忆”中有忧。“秋夜长”暗寓“愁”情。“白狼河北音书断”,足上文十年征戍之意,“丹凤城南秋夜长”足上文忆辽阳之意。白狼河即大凌河,在辽阳境内。丹凤城指长安,相传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吹箫引凤,凤鸟落在秦都咸阳,因称咸阳为凤城,后人往往以丹凤城代指京城。所以唐诗中的丹凤城即指长安城。十年征戍,时间本来就够长了,再加之音讯断绝,生死难料,其情愈哀。夫婿音讯断绝,他现在处境怎样?命运是吉是凶?几时才能归来?还有无归来之日?……一切一切,都在茫茫未卜之中,叫人连怀念都没有一个着落。因此,这位长安城南的思妇,在这秋夜空闺之中,心境就不单是孤独、寂寥,也不只是思念、盼望,而且还在担心,在忧虑,在惴惴不安,愈思愈愁,愈想愈怕,以至于不敢想象。上联中的“忆”字,在这里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延伸。
  尾联“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意味犹长。流黄,指褐黄色的绢,这里指床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谁说我是因为内心愁苦思念远方的那个人不能入睡?其实是那天上皎皎的明月映照帷帐,夜明如洗,使我难以入眠。“谁谓”二字用得十分巧妙,似乎少妇有点嗔怪自己多情的意味。其实是这样的思念不能为别人所理解,只能深深的藏在心里。即体现了少妇的多情,也有一种含蓄的思念在里头。从而使全诗有一种怨而不怒的宁静,意境清幽柔和,显得境界广远,气势飞动,读起来给人一种顺流直下的感觉。
  这首诗虽是一首完整的七律,但受乐府影响很深。然而诗中多用宽对、流水对,亦不用起承转合之法。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平仄。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全诗用下平七阳韵,韵脚是堂、梁、阳、长、黄。平仄无误。“谁谓含愁独不见”一句是三仄尾,然而我们也说过,三仄尾不算出律。“独”字属入声一屋韵部,“不”字属入声五物韵部,“见”字属去声十七霰韵部。亦不同韵,故为合律。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一句是流水对。有因果关系,前后句有联系,而且不能颠倒。“寒砧”对“征戍”,“木叶”对“辽阳”并不对仗,但是我们说过古人并没有现在的词性的观念。如果我们把“征戍”理解为外出征战的人,那么就很好的理解了。“十年征戍忆辽阳”一句我们可以翻译为少妇思念在辽阳征战了十年的丈夫。少妇思念的主体显然应该是人,而不是“征戍”本身。所以这里的“征戍”看似动词,实际上应该是理解为名词。这样理解的话,“寒砧”对“征戍”自然也就是对仗的了。至于“木叶”对“辽阳”就更明显了,都是实际的东西,是名词,也就是实词。很明显这两句也是符合宽对的定义的。
  这首诗的结构未拘于起承转合,以“卢家少妇”起,甚有古意。首联颇为夺目,以“郁金堂”“玳瑁梁”之堂皇反衬少妇之凄清,以双栖之燕子对比少妇之孤单。颔联为承句,出句从景过渡到事,以秋寒中的捣衣声自然想到寒衣,想到征人,过渡得浑然。颈联继续承接上句,进一步拓宽诗意。尾联出句以“谁谓”相问,陡峰急转,对句以景作结。首联起,颔联颈联两次承接拓展,尾联转合连用。可见变通之后亦为一法!
  历代诗评家都对唐诗七律第一的排名颇有争议。其中最主要的争论重点就在崔颢的《黄鹤楼》、沈佺期的《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和杜甫的《登高》这三首诗上。就我个人而言崔颢的《黄鹤楼》平仄并不严格,以律诗而言,当排名第三。杜甫《登高》一诗格律严谨,对仗工整,意境深远,可以居首。至于沈佺期的《古意呈补阙乔知之》,以闺情而写边塞,缠绵不失大气,四联都断,却又若即若离,更难得是浑然一体,纯是妙手偶得,文本天成,排名第二自是当之无愧。
  这首诗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下面我们继续讲解诗词!
  诗词学习中的赋比兴问题历来都有很大的争议。这个争议大多是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赋比兴的定义,一个是赋比兴的作用。
  关于赋比兴的最早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宗伯第三》:“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孔颖达第一次提出了风雅颂为文体,赋比兴为修辞手法的观点。
  后世章太炎、朱自清认为六诗是指诗的六种体裁。风指徒歌,赋是吟诵,比是对唱,兴是合唱,雅是配器乐唱诗,颂则需要配打击乐和舞蹈。刘丽文则将六诗看成诗歌创作的六种方法:风指学习诗乐;赋是认、记、吟唱歌词;比是指教学生用诗歌的词义讽谕美刺政治和引诗论事;兴是以诗歌引导、启发思想、修养身心,培养宗法意识;雅颂分别是朝廷燕享等正乐和祭祀中的歌舞。 
  六诗的具体含义已不可详考,但仅仅从写作的角度来理解肯定是错误的。传统意义上是把赋比兴作为修辞手法来进行阐述的,这里我们今天具体就这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赋的本义是贡赋,诸侯向天子献上贡赋之时必须开具清单,面面俱到,清楚明了,以供天子接收时按清单点收。“赋”字原通“敷”、“布”、“铺”、“陈”等义。若组成双音词,则“敷陈”、“敷布”、“铺陈”等等也与“赋”义相通,也确实是铺叙、陈述等意思。“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毛诗正义》郑玄注中说:“赋之言铺,直言铺陈,今之政教善恶。”这两人所说的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诗经中《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再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个也是赋。唐代许多诗人如杜甫的《北征》、《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白居易的《长恨歌》与《琵琶行》,主要是用“赋”。叙事诗《孔雀东南飞》,除了发端两句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外,通篇全用“赋”体,叙述维妙维肖、出神入化。这些都是使用“赋”体的典范。由此可见,赋就是直言其事,它所描写的实物应该是真实存在,而且是不带或者是很少带有修饰的。它应该是和所要表达的意思紧密相关。
  “比”通“譬”,是譬喻、比方、比拟的意思。也就是朱熹所说的“以彼物比此物也”。也就是说描写的事物并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而是借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比如说有人没见过烧饼,比之与月亮,那么“圆的”这个形就出来了。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以水喻愁,非常生动而且易于理解。再如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即以两种状态与动作,博喻愁绪纷乱、难以排遣,更加生动。《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
  “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起兴的意思就是托物寓情,是寄托,是联想,其作用是含蓄、蕴藉,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些情感如果直言表达,容易穷尽。如果把情感寄寓在形象之中,让读者不知不觉地从形象中受到感染,更容易产生意味无穷的效果。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如果对于比兴不易判断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如果用于句首段首就是兴。如《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就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
  “兴”同时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这里面的兴就包含了比的成分。但是因为位于诗的开头,所以我们是把它作为兴的。当然也不能就说只要是比的手法位于句首就是兴。这个也是不正确的。这里需要用这样的比喻产生的作用来考虑。比是用通俗易懂的喻体来解释本体。兴是用有相同感受的喻体来烘托诗词本身的意境。甚至有的兴就干脆和诗词本身没有任何联系,连意境的烘托作用都不再有。当然这大多是早期的诗词中这样使用。后期大多是有关联的。先取彼物不说自家感受,将应有的感觉蕴籍其中由读者自生感觉。用境况说话,不发任何议论与感想,都留给读者自然地就感觉到了,大概也算是感应的一种吧。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区别很难分辨,所以历来对于比兴关系的研究一向是难点。兴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 
  兴中含比,即在“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起兴句中也兼含有“以彼物比此物”的比喻在内。兴中含比,多用在诗篇的开头。用来起兴的物象本来与主题没有直接的关联,只是起触媒作用,也含有一定的渲染铺垫之意。但若与比一旦相结合,兴中含比,那就和本题直接挂上钩了。兴中含比,要比单纯地起兴或单纯地用比,则诗中意味倍增。兴中含比,以兴为主,比则从之。兴中含比,常见于表示情爱、亲情、离别之类的诗作中,多从外界景观物象中触发联想。从兴中含比所取的兴象类型来看,有以动植物作比兴者,也有以非生物或自然现象作比兴者。
  例如杜甫的《新婚别》的开篇就是这样的:“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养路旁。”一开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起兴,起兴句中又隐含着“嫁女与征夫”的不可靠、不长久的比喻。这就是兴中含比。 
  又如乐府《古艳歌》:“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这首诗的前两句即以动物起兴,兴中兼含比喻。写弃妇被迫出走,犹如孤苦的白兔,往东去却又往西顾,虽走而仍恋故人。后两句是规劝故人应当念旧。 
  关于《诗经·蒹葭》首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毛传认为是兴,朱熹《诗集传》则认为是赋,这里我个人也是认为使用的是兴。诗中用河滨芦苇的露水凝结为霜,触动了思念“伊人”之情,凄清的秋景与感伤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首句的作用更多的是烘托了一种气氛,所以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平铺直述。这种气氛的传达,不是比的手法可以造成的。所以比和兴的关键区别,也正在于此。
  历代关于赋比兴的解释不尽相同。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有尽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在钟嵘看来,赋比兴都是文学的写作方法。因为运用赋比兴都要“干之以风力,润之者丹采”,最终目的都是要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其中,对兴的又以“文有尽意有余”来解说,这就把“兴”的含蓄蕴藉的文学功能说得比较清楚。这种看似说得不明不白的解说。恰恰揭示了“兴”的文学功能,其实是十分有意义的。钟嵘对“兴”的这种解说影响很大,唐代以来的诗学实际上正是沿着“文有尽而意有余”的旨意往前推进。
  汉代解释赋比兴最有代表性的是郑众和郑玄两家。郑众说“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他把“比兴”的手法和外在的物象联系起来,认为“比”是修辞学中以此物比彼物的比喻手法,“兴”是“起也”,即托诸“草木鸟兽以见意”的一种手法。论述虽较简单,但总的说,是抓住了“比兴”这一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的特点的。郑玄的解释则不同,他认为:“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这里,除了讲“赋”的特点是表现手法上的铺陈其事,比较符合实际外,其他的解释则都跟政治、教化、美刺联系起来,这就把一定的表现手法看成了某一特定文体的特征,用来解释诗词不免就会牵强附合了。
  总的来说赋比兴在一首诗中的安排要根据各需要而定。可以首先用赋,然后通过比兴支撑而后赋结进而推升,或再用兴结尾,以求空灵淡远。或者用兴起,然后用赋,夹杂比,再以赋结尾。或先用比发端,再用赋直述,而后用兴结尾。如此总总,全在自己把握。总之赋比兴这三法要交互运用,赋笔多了要么形如说教,要么文浮意移;比笔多了则意象混乱,略无题旨;兴笔多了含浑不明,如坠雾中。所谓纯用兴则深,纯用比则乱,纯用赋则浮也就是这个意思。以比寄情托物,以兴置景生情,以赋导引情绪。三者不可偏废。
  今天的内容比较多,暂时就讲到这里。现在下课!谢谢大家!

今天的作业是:分析下面两首诗每句诗分别运用的哪种写作手法!并写出理由。
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终冬雪未销。
江陵愁望寄子安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言物,带有感情色彩,赋)
迥临村路傍溪桥。(言景不加观感,兴)
不知近水花先发,(直陈其意,赋)
疑是终冬雪未销。(曲陈其意,比)

江陵愁望寄子安
枫叶千枝复万枝,(言景,由人生感,兴起)
江桥掩映暮帆迟。(言景夹带感觉,赋承)
忆君心似西江水,(取物比类,比转)
日夜东流无歇时。(言景,由人生感,兴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