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国政要的“路上”排场

 阅读人生988 2014-11-13

    与奥朗德不同,卡梅伦骑车上下班并非“作秀”,而是“习惯成自然”,“佐证”就是他的自行车曾两次被盗。

    以白描方式记录美国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著作《光荣与梦想》,开头有这样的描述:当年还在做陆军参谋长副官的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从华盛顿政府大楼到国会山,需要在门口填写登记表,领取两张电车票,在尘土飞扬的宾夕法尼亚大道上等车。

    这,便是当时美国政要出行的真实写照,没有专车,也没有交通管制。

    如今,一切都与100年前不同了。号称“怪兽”的黑色巴士、奔驰公务车、私人飞机……美国总统出行的兴师动众足以让很多政治人物自愧不如。

    总统的排场惹非议

    2012年10月,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来到洛杉矶为连任选举造势筹款。洛杉矶警方在奥巴马途经的路段进行了短时交通管制。

    虽然交通管制的情况在当地电视台、报纸和网站进行提前预告了,可是这种影响交通的行为仍旧在微博上激起一片责难之声。

    洛杉矶居民梅莲娜用微博“直播”了奥巴马的此次出行。她贴出一张“哭脸”,说道:“总统正从我家门口过,真的有20多辆警车围着他,这倒霉的交通管制让我耽误了瑜伽课。”

    “亲爱的奥巴马总统,您知道有一种方法能够成功地使您失去选民吗?嗯,就是像这样把洛杉矶的交通搞乱!”一名叫杰特·维尔的网民说。

    如今,美国总统出行,标配车队便是27辆,其中包含特勤安保、地方官、幕僚团队等,可谓“众星捧月”。而当地警方往往会组成摩托车队开路,对途经路段封锁,造成道路拥堵不堪,每每引发民众抱怨和政敌攻击。

    不过,负责总统出行的行政人员也算是“有苦难言”。即便不考虑安全因素,总统出行的时间也往往精确到分钟,一旦不实行交通管制,就会影响总统出席各类活动。

    比如,2011年10月,奥巴马在下班高峰时段前往洛杉矶一家电视台参加脱口秀节目录制,交通部门来不及提前通知居民,只得放弃管制、任由总统车队在车流拥堵的公路上“龟速”前进,差点导致节目取消。

    因为交通管制“引火上身”的不只奥巴马一人。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也因为车队出行时的交通管制措施受到一些民众的指责。这些批评的声音认为,普京在俄罗斯境内推行多重措施打击“特权车”,自己的车队却一直“霸道”,属推行双重标准。

    随着批评声音日渐高涨,2012年,普京不得不通过电视台向民众道歉。

    在自己“六十大寿”当日,他说:“我很遗憾,并且为我所造成的不便表达歉意。我真觉得这样不好。”不过,普京同时认为,交通管制是为履行总统职责而不得已为之,尚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

    显然,出行问题为他送上了一份略显尴尬的“生日礼物”。

    低调出行,评价也不一

    与奥巴马和普京相比,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就显得十分“低调”。

    2012年夏天,刚刚当选总统的奥朗德前往法国总统度假地——地中海沿岸瓦尔地区的布雷冈松城堡度假。与前任总统尼古拉·萨科齐乘坐专机不同,奥朗德选择铁路出行,大秀“亲民”作风。

    谈及自己的火车之旅,奥朗德表示这是一种“重要姿态”,特别是在一个“许多法国人想去度假却无力承担的时候”。

    不过,很快有评论家和政敌“揭露”奥朗德是在作秀。

    有分析人士说,如果奥朗德真的想要低调省钱,那应该选择普通的二等座车厢,而不是头等座,更不应该提前通知媒体在车站布下“长枪短炮”;也有人指出,总统选择铁路出行,实际上给国家铁路公司增添了更多安保负担,算不上什么“轻车简行”。

    奥朗德低调的出行方式也让“同行”不舒服。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曾经酸溜溜地评价奥朗德的这种形象:“他是个好人,但我做不到……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看到法国总统乘火车出行,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也“不甘示弱”。

    虽然卡梅伦出身于富裕的贵族家庭,但展现在民众眼前的形象却不是“富二代”。他与夫人萨曼莎最为钟爱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英国广播公司就曾专门航拍卡梅伦骑车前往国会下院的经过。

    评论家指出,与奥朗德不同,卡梅伦骑车上下班并非“作秀”,而是“习惯成自然”,“佐证”就是他的自行车曾两次被盗。

    2008年,时任保守党领袖的卡梅伦向警方报案,称自己下班后在便利店买东西,出来后就发现自行车不见了;而仅仅不到一年,他又发现拴在自家门口围栏上的自行车一大早“不翼而飞”。

    按卡梅伦发言人的说法,保守党领袖“气坏了”……

    就任首相后,卡梅伦依旧保持着低调出行的习惯。2010年出访美国,卡梅伦选择乘坐商务航班前往华盛顿;在随后访问纽约的行程中,他也没有乘坐专车,而是坐火车前往。

    美国媒体就此大肆报道,暗讽奥巴马前往英国时不仅乘坐专机“空军一号”,还带去了自己庞大的车队。

    日、韩政要青睐国产座驾

    如果说在很多西方国家,总统和首相选择放弃专车、专机是主动为之,以吸引民众支持。那么,在日本,领导人简朴公务出行则需要遵守严格的规定,绝不随意享受“特权”。

    日本首相只在外国领导人来访或重大的文体活动时才能“沾光”,享受交通管制措施,而平时出行能享受警车开道、交通信号灯适当调整等“优惠政策”就很不错了。

    2007年,时任首相的安倍晋三在大阪参加活动时,车队停在路口等红灯,遭遇后面车辆追尾;而2003年,时任首相的小泉纯一郎同样是在东京一处十字路口等红灯,随行人员试图开门下车警戒,结果被后方驶来的快递摩托车撞上车门。

    按照日本的交通法规,车辆平等出行,才能保证道路达到最高使用效率,因此,首相车队也不能得到“法外开恩”。另外,日本政府对于天皇、首相的公务用车类型有着严格的规定,要求代表国家形象的车辆应为国产车。

    三四十年前,日本皇室还曾经使用劳斯莱斯、奔驰等欧洲高档汽车品牌的车辆,但随着日本汽车业的迅速发展,皇室和政府带头支持,纷纷用上了某国产品牌的特制车辆。而对于民众而言,看到坐着国产车的政要们才算是“政治正确”。

    在汽车制造业同样发达的韩国,政要使用公务车的规定也非常严格。谈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想起2010年栽在“公车私用”上的韩国政要金台镐。因为妻子使用政府公务车,获得总理提名才21天的金台镐引咎辞任总理提名人。

    由于日、韩等国家在政要使用“官车”上的极度洁癖,这些国家的政要们只能选择开国产车、低姿态出行,而这亦使城市中很少出现因公务车车队出行而导致交通管制的情况。(来源:人民文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