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次中东战争

 顺其自然王也 2014-11-13
第四次中东战争发生于:1973年
  1973年10月6 El爆发的第4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斋月战争和赎罪日战争等。这次战争是以10月6日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经过长期的战争准备后,利用伊斯兰教斋月与犹太教的赎罪日的有利时机,向以色列在第3次中东战争中侵占的西奈半岛、戈兰高地发动突然袭击为发端,从而引发的一场较大规模的现代化局部战争。这场战争虽然只经历了18天,但其影响举世瞩目。战争中所反映出的作战方式、方法变革,引起了世界各国军事界的高度重视,成为各国军事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和直接动因

  第4次中东战争爆发的根源和动因,大致可以从国际上和地区间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国际上,是美苏对中东地区争夺加剧的反映
  1956年第2次中东战争以后,对中东地区的支配权便开始由英、法向美、苏手中转移。但在1967年第3次中东战争中,前苏联向中东地区的扩张政策遭受严重挫折,逼使前苏联重新调整其对中东地区的政策。1968年,美国有鉴于前苏联在中东地区的势力的不断扩张,开始重新重视中东地区,研究调整美对中东地区的政策。是年9月,埃及、以色列双方发动了消耗战争。这场消耗战争持续到1970年,有可能在苏伊士运河方向出现美、苏相撞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美、苏又出面进行调解,于当年8月,埃、以双方接受了“罗杰斯和平方案”,达成了停火90天的协议。
  前苏联的中东政策旨在通过大量的军事援助与经济援助,以恢复阿拉伯国家对前苏联的  信任感,逐出西方国家在阿拉伯国家的势力,恢复前苏联是阿拉伯国家的唯一支持者与盟友的地位和声誉,确保阿拉伯国家不致被对方击败的地位。但前苏联对阿拉伯国家仅限于不“消 灭”以色列这样一个界限,仍坚持主张阿、以间的对抗要通过政治手段来解决。这在1970年5月,前苏联、埃及签署友好合作条约,也贯穿了政治解决这一原则,并不向埃及提供进攻性武器。这就导致了1972年7月前苏联不得不从埃及撤走军事顾问。但到了1973年4月,前苏联又接受了埃及的要求,把“飞毛腿”地对地导弹运抵埃及。这是一种进攻性武器,是埃及一旦掌握这种武器可下战略决心的武器系统。据不完全统计,几年内前苏联向埃及、叙利亚提供的军援达54亿美元。
  美国为了争夺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和战略利益,明确提出,美国为实现其在中东地区的长远利益,需实行包括对以色列进行先进的军事技术援助,以便创造一种有利的环境,以确保石油利益及遏阻前苏联对中东地区的渗透。仅几年的时间,美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约达13亿美元。
  这时期美、苏对中东地区的争夺,既要加紧渗透和扩张,又力避迎头相撞,维持一种既争夺又勾结,竭力维护阿、以间“不战不和”的局面,以获取最大的战略利益。他们侈谈“政治解决”,但又不采取任何有效措施,迫使以色列撤出侵占的阿拉伯国家的大片领土,从而激起了阿拉伯国家和人民的极大不满,要求洗雪国耻,收复失地的呼声与日俱增。

地区内部,阿、以矛盾已无法缓和

  在第3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夺占了埃及、叙利亚、约旦大片领土,其所获得的土地较联合国1947年“分治”决议所规定的以色列领土面积还多出5倍,致使100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从而进一步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同心色列间的矛盾与对立。1968年,埃及从运河西岸向东岸的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炮战,从而爆发了一场持续2年的阿、以间的“消耗战争”。1969年下半年,以色列开始向运河西岸及开罗附近地区,实施了战略轰炸。这场战争使埃及深感缺乏防空和进攻武器的苦处,没有进攻性武器,就没有遂行战争的能力。为此,埃及决定从前苏联手中购置大批的防空导弹、飞机、坦克等武器装备,以逐步增强国力,准备收复失地。叙利亚也采取同样措施,以增强其国力。
  以色列在为期2年的“消耗战争”中,导致其人力、物力的大量损失,引起国家经济濒临崩溃。有鉴于这种情况,以色列决定摈弃消极被动的应付战略,并决定对阿拉伯国家采取遏制战略。从1971~1977年,以色列一方面集中力量建设国内经济,另一方面又宣传其绝对优势地位。以色列在军事上以空军、装甲部队和快速动员能力作为其遏制战略的三大支柱。其空军、坦克装甲部队在第3次中东战争中已得到了检验,而其动员能力可保证在48~72小时内,使其总兵力剧增至37.5万,并作出反击反应,其中在西奈战场,可在24~48小时内作出反击反应,在戈兰战线,可在48小时内作出反击反应。
  美、苏维持中东地区“不战不和”的局面,以及以色裂采取的遏制战略,迫使阿拉伯国家必须作出反应。埃及总统萨达特提出:“摆脱目前困境的出路只有战斗。”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也明确提出:“战与和是阿拉伯人民的事,主要靠阿拉伯国家自己决定。”为此,埃、叙两国领导开始着手准备以战争的手段打破“不战不和”的局面,广泛开展政治外交活动,增强阿拉伯国家的团结,争取世界上爱好和平人民和国际舆论的同情与支持。1973年5月非洲国家首脑会议和9月举行的第4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都作出了谴责以色列的决议,许多国家还陆续同以色列断绝了外交关系,使以色列陷入了空前孤立的境地。与此同时,埃及国内人民群众,要求“抗战雪耻”的爱国热情愈来愈高。叙利亚的人民和军队也毫无例外,强烈要求政府运用武力收复所丧失的大片领土。当时正值资本主义国家爆发能源危机,对阿拉伯国家的石油依赖越来越大。这些有利条件,有力地促使了埃及、叙利亚领导集团下决心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对以色列发动先发制人,突然袭击,决心从西线(西奈半岛)和北线(戈兰高地),对以色列侵略军发动迅猛而激烈的军事攻势。

双方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争准备

  自第3次中东战争以后,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军事战略思想都作了相应的调整。
  以色列的军事战争思想及其军事部署    以色列在第3次中东战争中夺取了阿拉伯国家大片领土,从而大大地改善了其战略态势。主要表现在:在北面,以色列占领了可直接威胁其本土的叙利亚戈兰高地,使其具有一定的战略纵深;在东面,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地区,使其接敌正面从560公里缩小为300公里,并使战略纵深增大到90公里,消除了对以首都特拉维夫的直接威胁;在西南面,则因夺占了加沙及整个西奈半岛,使以接敌正面从260余公里缩小到160公里,并使其战略纵深增大到200公里以上,从而导致了埃及对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的空袭时间,由12分钟增至半小时,以色列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战略预警时间。
  以色列正是因为具备了有一定的战略纵深的优势地位,促使一改过去先发制人、突然袭击、速战速决及到他国领土内作战的攻势战略,向维护既得领土,即“确保边界安全”的守势战略,推行对阿拉伯国家的遏制战略。以色列统帅部坚持认为,遏制的主要对象是埃及,只要能遏制住埃军发动全面战争,其他阿拉伯国家就不会轻举妄动。为此,以色列设想在军事上要保持快速反应的态势,严密加强边界警戒,随时击退来自阿拉伯国家的攻势,逼使阿拉伯国家放弃收复失地的念头;如一旦遏制失败,便采取对抗行动,以其优势的军事力量,置阿拉伯国家无还手之功。
  以色列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在戈兰高地以方一侧构筑了10余个由坚固的防御支撑点,反坦克壕、地雷场等组成的防御阵地,在纵深地区则依托有利地形,构筑了许多可以支援前沿和反坦克作战的阵地;在苏伊士运河东岸,以色列依托运河的天然屏障,在“消耗战争”期间修筑的防炮工事的基础上,修建了坚固的“巴列夫防线”。即以苏伊士运河(全长约120公里,河宽120~200米,水深11~20米)为天然屏障,依托被加高至20米左右的河堤,并在河堤及其东侧构筑了约30个坚固的支持点(可抗击 500公斤炸弹的直接命中),每一支撑点为一碉堡群,可驻防半个连队的兵力及1个坦克排(3辆坦克),在其周围布设有铁丝网和地雷场,并筑有了望塔用于监视西岸的军事行动。还在浅近纵深数公里内,构筑可供营、连指挥所及炮兵使用的约20个支援阵地。以军还在大苦湖北端到希扎云支撑点附近,埋设了可储备200吨油料的储油罐,与通向运河的油管相联接,准备一旦需要即以电点火,在河面上制造人工火障。其燃烧时间可持续30分钟,以阻遏埃军渡河向东岸发动进攻。在运河东岸,以军在米特拉、吉迪、哈特米亚山口等3道防线,修建了大体与运河平行的3条纵贯南北的道路干线。在3道防线内,修建有机场、炮兵和导弹阵地、仓库。经过这样一番苦心经营,以色列自恃已有万无一失的防御阵地。
  以色列在平时仅保持11.5万常备军,经过动员以后,在48小时内可使现役兵力增至48万人。以军拥有坦克近2000辆,作战飞机360架,“霍克”防空导弹发射架75部,各型舰艇约30艘。在兵力部署上,西线以军在西奈半岛部署了1个步兵旅、3个装甲旅,约300辆坦克、48门野战炮;北线以军在戈兰高地部署了1个步兵旅、2个装甲旅,约200辆坦克、44门野战炮。以军部署在前沿阵地的兵力是很弱的。但由于以色列自恃有训练有素、屡战屡胜的空军和坦克装甲部队,以及快速动员体制,加之3次中东战争均获大胜,认为阿拉伯国家不堪一击。这些便成为其推行遏制战略的基本依据。

阿拉伯国家的战略指导思想及军事部署

  埃及萨达特总统就任以后,一改纳赛尔提出的:通过一次战争,收复全部失地的战略思想,而提出先收复运河东岸部分领土,尔后经过政治谈判解决收复失地的战略思想。他说:“如果能够占据苏伊士运河东岸哪怕是一寸的土地,就可以使埃及在其后举行政治外交谈判的地位得到不可估量的加强。”于是,他主张奉行有限度作战的战略。这就要求埃军必须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作准备:夺取运河地区的制空权,保障地面部队渡河作战;有效对付以军坦克装甲部队的反击,保证渡河部队的安全和建立桥头堡;快速破堤并开辟道路、架设浮桥,保障坦克等重型装备渡运至东岸。总的要求是,必须达成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并与叙利亚协同作战,对以同时发起攻势,以期获得成功。
  到开战前夕,埃及军队总兵力为31.5万人,坦克增至2200辆,100毫米以上火炮及迫击炮1500余门,反坦克导弹500余部,反坦克炮1300门,另有经过训练的预备人员50~80万人;空军有作战飞机约600架,拥有萨姆—2、萨姆—3,萨姆—6等各型防空导弹发射架880部,还有萨姆—7导弹约2000枚;海军有各型舰艇109艘。埃军计划在运河西岸展开2个军团,5个步兵师、2个机械化师、2个装甲师及若干个独立旅。
  叙利亚的战略思想同埃及的战略思想有所不同。它是企图通过一次战争,全部收复戈兰高地。为此,不惜耗费巨资,从前苏联购进了大批坦克、飞机、反坦克导弹和防空导弹等重装备。到战争前夕,叙军总兵力为14万人,坦克增至约1800辆,100毫米以上火炮及迫击炮约1000门,反坦克炮900门,有预备役人员约50万人;各型作战飞机270余架,萨姆—2、萨姆—3、萨姆—6等各型防空导弹发射架360部,萨姆—7导弹约1000枚;各型舰艇24艘。叙军计划在戈兰高地东侧展开3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及若干个独立旅。
  埃及、叙利亚的军事部署,到9月下旬已大致完成。埃、叙也争取到阿拉伯其他国家参加战争:伊拉克投入2个装甲师,约旦2个装甲旅,摩洛哥1个步兵旅,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苏丹等国家也都派出少量部队、飞机及医疗队等。

交战双方的作战方针

  埃及、叙利亚的作战方针是,集中优势兵力,突然袭击,两线配合,先机制敌。用埃及国防部长伊斯梅尔的话说,就是“在两个战略方向采取联合行动”;而在运河地区发起全线进攻,“迫使敌空军分散兵力进行反击,使它处处兵力不足。”埃、叙为迫使以色列面临3线(3个战略方向)作战,曾与中断外交关系的约旦,重新修好,但因约旦对开辟东线战场持消极观望态度而未果。
  以色列面对3线作战的危险,是有较充分认识的。为此,以曾通过美国驻约旦大使,向约旦作出保证:只要约旦在东线不采取军事行动,以决不会对约旦实施空中和地面攻击。而将埃、叙作为主要作战对象,其作战方针是:重点用兵,先北后西,集中兵力,逐次逐个击破,力争化被动为主动。

战争经过

  10月6日下午,埃及、叙利亚分别从西、北两线向以色列发起突然袭击,持续到24日结束,历时18天,大体可以划分为3个作战阶段。

第一阶段(10.6.~9.)埃、叙从西、北两线发起攻势,以军仓促应战

  在西线,10月6日14时,埃及出动作战飞机200余架,超低空飞临西奈半岛上空,对岛上以军指挥所、兵力集结地、机场、通信枢纽等重要军事目标,实施突然的空中打击,与此同时,埃军还集中2000门火炮对以军的前沿阵地实施集中而猛烈的炮火准备。埃海军还出动舰艇,控制了蒂朗海峡和曼德海峡。经过空中突击和地面炮火准备,埃军地面部队5个步兵师的先头部队8000人,在空军、防空军的掩护和支援下,乘水陆装甲车和橡皮舟发起渡河进攻作战。登岸之后,迅即在堤坡上开辟通道,攀登河堤,摧毁了以军前沿的许多火力点,有力地掩护工程兵部队应用水泵及水龙头冲刷沙堤,仅用9个小时的时间,便在沙堤上打开了60个缺口,架设了10座浮桥和50个门桥,从而保证了运送埃军主力能够迅速渡河,一举突破被以军号称为“铜墙铁壁”的巴列夫防线,并向运河东岸推进了3~4公里,仅在头24个小时,埃军第2、第3军团的第1梯队部队便全部渡过运河,解放了坎塔腊和夏特两镇;2天内便将以军3个装甲旅大部歼灭;战争的第3天,以军组织3个装甲旅进行3次反击作战,均被埃军击溃,全
歼其孤军冒进的190装甲旅,并给另2个装甲旅以重创。到10月9 El埃军进抵运河东岸的兵力,已增至6个师,控制了沿运河东岸100余公里、纵深约10公里的地区,击毁以军坦克约300辆,置以军于被动的境地。
  在北线,10月6日14时,叙利亚军队第1梯队3个步兵师,在空军和防空部队的掩护与支援下,分兵3路向戈兰高地以军阵地发动突然攻势,并迅速突破了以军防线。被以色列喻为“国家的眼睛”的赫尔蒙山哨所,被叙军空降部队夺占,以军战略要点库奈特腊被叙军包围。翌日,叙军又投入2个装甲师,其先头部队推进至约旦河布诺特亚利夫桥和阿里克桥以东,相距以色利本土仅有数公里。同时,以军在纳法赫的戈兰前线指挥部也遭到叙军的攻击。
  到10月9日,叙利亚军队全线突破了“6·5战争”停火线,北路攻占了老头山和马萨达;中路攻占了库奈特腊,并推进到叙、以边境附近;南路夺占了法拉斯,收复菲格,将以军1个步兵旅、2个装甲旅大部歼灭。
  在叙军猛烈攻势面前,以军被迫仓促应战,并按照先北后西,避免两线作战,重点用兵,逐次转移的作战方针,迅速动员预备役人员,扩充部队,并从纵深抽调兵力,进行部署调整,以加强北线兵力,准备组织反击并转入反攻。至9 日,北线以军兵力增至22个旅、约10万人。

第二阶段(10.10.~15.)西线埃

军调整部署后再度发动进攻,北线以军组织反攻

  在北线,10月10日,由于埃军依照原定的作战计划,停止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行动,转入巩固即得阵地,西线出现了战斗间歇,为以军在北线集中力量,组织力量进行反击提供了有利时机。以军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迅速从西线抽调部分空军力量,支援地面部队转入反攻,向叙利亚军队的坦克和防空导弹阵地发起了强大的攻势,其空军力量还对叙利亚的后方城市与军事目标实施大规模的空袭,迫使叙军部分后撤防空导弹部队,用以保卫其首都大马士革等城市的空中安全。至10月12日,以军越过“6.5战争”停火线约20~30公里,攻占了贝特金,萨萨和叙利亚的战略要地纳塞吉一线,直接威胁叙首都大马士革。13日,叙军虽然在伊拉克、约旦、摩洛哥参战部队的支援下,阻止了以军地面部队的继续进攻,但己方已遭受到严重挫折和损失。以军在北线夺得并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并从14日起向西线转移兵力,使其在西线的兵力增到23个旅。
  在西线,埃军从10月10日转入巩固阵地之后,于13日再次转入进攻,并向前推了7~8公里,占领了新的进攻出发地域。14日,埃军以3~4个师的兵力,在1000辆坦克的引导下,向喻特米亚、吉迪、米特拉3个山隘口发动攻势。以军针对埃军的进攻,也投入了800辆坦克进行反击作战,并使用战斗机和直升机实施反坦克作战,以有力地支援地面部队战斗,展开了一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规模空前的坦克大会战。经过数小时的激烈交战,以军损失坦克50辆,埃军由于脱离了西岸空军的掩护,损失坦克200余辆,被迫撤回原进攻出发地域。
  至10月15日,西线以军开始乘胜实施反击作战,当日夜以1个师的兵力,向埃及运河西岸实施大纵深的穿插突击,并获得成功。

第三阶段(10.16.~24.)西线以军转入反攻,北线双方继续对峙

  在西线,10月16日,以色列将3个旅群投入西奈半岛,向埃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炮战和坦克战。与此同时,以军派出一支特遣部队在大苦湖以北的德维斯瓦附近之埃军第2、第3军团接合部,乘隙突入运河西岸,建立了桥头阵地,并摧毁了埃军几个防空导弹阵地,同时迅即组织5个旅的兵力,在空军的掩护和支援下,源源不断地渡过运河西进。对于突入运河西岸的作战行动,埃军判断失误,认为是以军小股部队的骚扰行动,因而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以军摧毁了埃军大量的防空导弹阵地,以空军可以自由地在运河西岸实施轮番轰击,以地面部队在西岸转向南部发动攻势时,埃军方才开始察觉,但已经陷入了被动的地位。10月22日,埃、以双方宣布停火,但以军仍乘势发展战果,到23日已进抵苏伊士城以南地域,夺占了阿达比亚港,切断了开罗通向苏伊士城的公路,对埃军第3军团和苏伊士城构成了合围的态势。24日,埃、以双方正式停火。
  在北线,叙利亚和以色列双方于第2阶段末期形成对峙以后,以军于10月22日后以1个伞兵旅,攻占了叙军在戈兰高地的最后一个阵地——老头山。在这一阶段中,叙军虽然也多次组织反突击,收复了一些失地,但已无济于事,双方仍处于军事对峙状态。24日,叙、以双方也正式宣布实行停火。

海战场经历了四次交战

  阿、以双方在海战场上,也进行了4次较量,都是以导弹艇对付导弹艇的战斗行动。
  第1次海战(10月6日夜~7日凌晨)    作战海区在叙利亚拉塔基亚海港附近海域。叙海军参战舰艇为3艘“蚊子”级导弹艇、1艘“T—43”扫雷艇、1艘“K—123”鱼雷艇;以海军参战舰艇为1艘“莱谢夫”级和4艘“萨尔”级导弹艇。在战斗中,叙海军发射2枚导弹,但未奏效;以海军却以导弹与火炮并用,将叙海军5艘舰艇全部击沉。
  第2次海战(10月7日夜~8日凌晨)  作战海区在埃及塞得港外海域。埃及海军参战舰艇为4艘“黄蜂”级导弹艇;以军参战舰艇为6艘“萨尔”级导弹艇。在战斗中,埃军率先发起攻击,共发射12枚导弹,均因以军舰艇采取了电子对抗手段,未能击中以军舰艇;而以军发射的导弹,击沉埃军3艘导弹艇,并击伤1艘。
  第3次海战(10月8日夜~9日凌晨)    作战海区在埃及杜姆亚特港附近海域。埃军参战舰艇为4艘“黄蜂”级导弹艇;以军参战舰艇为6艘“萨尔”级导弹艇。在战斗中,埃军发射12枚导弹,1枚未中;以军则以导弹与火炮并用,将埃军3艘导弹艇击沉。
  第4次海战(10月10日夜~11日凌晨)    作战海区分别在叙利亚的拉塔基亚港和塔尔图斯港外海域。10日夜间,隐蔽在拉塔基亚港内的叙军导弹艇和港外的3艘以色列鲁弹艇,互相发射导弹攻击对方。叙军3艘导弹艇和3艘外国商船被以军导弹击沉,以军舰艇未受损失。11日凌晨,在塔尔图斯港附近,叙、以舰艇进行的海上战斗中,叙军仍未能击沉、击伤以军舰艇;而以军以12.7毫米高射机枪击落2枚叙军导弹,并发射导弹击沉叙军2艘导弹艇。
  在整个海战中,埃及、叙利亚海军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以军则立于主动地位,每战告捷。

交战双方损失

  第4次中东战争虽然只经历18天,但其物资消耗和军费的投入是空前巨大的。在18天战争中,战争双方的损失和损耗合计不下50亿美元,平均每天耗资在3亿美元以上,每小时以1000万美元计算。主要情况如下:
 

评  析

  第4次中东战争所反映出来的现代战争的新情况、新特点,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军事界和军事学术界研究未来战争,提供了可资借鉴和引起重视的经验教训。
  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是中东地区爆发战争的根源    第4次中东战争中,交战双方投入的兵力共达百万余人,投入了当时最先进和较先进的武器和技术装备。但这场战争从酝酿、爆发到停火,绐终受到两个超级大国的掣肘。两个超级大国在中东地区既互相争夺,又避免直接相撞,一方面有节制地给以、阿交战双方分别紧急运补部分武器技术装备和作战物资,男一方面又在幕后紧急磋商,频繁接触,穿梭斡旋,促成双方停火,达成政治解决。象第四次中东战争这样,超级大国之间既争夺,又从中加以控制,避免战火扩大的这类战争,基本上是循着战争目的有限、规模有限、持续时间有限,乃至武器技术装备使用都有限度以及按照开战、停火、政治解决的规律发展的。
  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仍然可以达成战争的突然性    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给情报侦察、战略预警提供了更多的现代科学手段。侦察卫星、高空侦察机,都能及时地侦察到地面部队的调动和军事部署变动的情况。但是,战争带有盖然性和许多不确定性,有很多军事上的活动,完全可以采用严密的战略、战役、战术伪装,隐真示假,还可采用严格的保密措施,制造各种假象,包括政治、外交和军事行动的迷惑欺骗行动,以蒙蔽对方,达成战争发起的突然性。
  依赖进口的现代化武器技术装备打消耗战争,很难坚持持久作战  在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现代化武器技术装备。而这些现代化武器技术装备,分别来自前苏联、美国提供的军事援助,或者花费巨资从前苏联、美国购买来的。战争持续了18天,阿方损失坦克2550余辆,损失飞机540多架,损失舰艇15艘;以色列损失坦克840辆,损失飞机110架。18天过去了,双方武器装备损失都接近过半。两个超级大国为控制战火的扩大和拖向持久,对其战略利益产生不利影响,便卡断军事援助,不再继续分别向以、阿两方提供武器装备和作战物资的援助,迫使他们接受停火决议。
  为适应现代战争的特点,必须建立健全快速动员体制    现代战争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武器技术装备不断更新,战争的突然性空前增大,战场情况瞬息万    变。以色列之所以能够在战争初期处于被动和慌乱的情况下,能够迅速转危为安,由被动地位向主动地位转变,主要得力于完善的快速动员体制。
  新技术的进步,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引起了作战方式、方法的变革
 在这场战争中,埃军的地空导弹使以军的飞机损失惨重。以海军的舰舰导弹,使埃、叙的舰艇遭受致命的打击。坦克作战,也遇到了致命的克星。这说明,战术导弹武器在战场的广泛使用,预示着军事领域将出现新的变革。电子技术在战场和武器系统的应用,逐渐成为诸军各种主要武器装备的中枢,使武器向精确制导方向发展。精确制导化,将成为武器发展的重要趋势。精确制导武器将在尔后的局部战争中显示出更加巨大的威力。
  现代战争对人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最新成就优先应用于军事领域,不仅没有削弱人的因素的重要作用,相反它对人的素质、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效能,需要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去掌握和运用。例如,在这场战争中,同样是舰舰导弹,以色列的舰舰导弹可以一举将埃及、叙利亚海军舰艇击沉,而埃、叙的舰舰导弹却受以军的电子干扰而未能命中目标,或被以军舰舰导弹拦截击毁,甚至被以军的高射武器击毁。这固然有武器装备性能本身存在的差距,但也有人的军事素质和技能存在的差距。
  第二,要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效能,需要有正确的组织指挥。埃军在战争初期击毁以军大量的坦克、飞机,是成功组织指挥以各种防空导弹、高射武器组成的防空火力体系,和以各种反坦克导弹、反坦克火器组成的反坦克火力体系,发挥整体作战效能的结果。战前,埃军针对以军战略指导上倚重坦克、飞机的特点,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制定严密的作战计划,进行充分的战前准备,并能在战争发起后实施正确的有效的组织指挥,给以军坦克、飞机以重大打击。
  第三,战争中不仅要有勇敢精神,还要有高技能、高训练水平的军事素质。在这场战争中,埃、叙军队的士兵作战很勇敢。埃军使用的反坦克导弹需以目视跟踪目标和有线制导,在打坦克的过程中,发射导弹的士兵必须在击中坦克以前的十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内,始终暴露在敌方火力之下,随时都有被杀伤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埃军士兵表现出沉着、顽强的勇敢精神。叙军在进攻时,虽然在战术运用上显得呆板,但敢于勇往直前,前面的坦克被击毁、击伤,后面的坦克仍然顽强地向前推进。对此,连以色列国防部长达扬都承认:“阿拉伯士兵的作战水平,我可以归纳一句话:他们没有逃跑。”“他们即使遭到重大伤亡并认识到战斗已经输掉时,他们也不逃跑。”但在综合衡量人的因素时,单有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是不够的,反映军队的战斗力强弱高低,还应加上高水平的军事训练所练就的高超的军事素质和军事技能。在双方空中交战中,以机损失较少,而埃空军损失的飞机中,大多数是在空中格斗中被以机击落的。这说明以军飞行员训练有素,军事素质和军事技能较高。而埃空军飞行员的技能和训练水平较低,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则更少。因此,在战争后期埃空军飞机只能采取远离前线机场,进行消极避战,而未能发挥支援和配合地面部队作战的积极作用。
  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武器装备的日益现代化,不仅没有降低人的作用,相反对人的作用(即人的素质和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战争双方主要作战特点及其经验教训    第4次中东战争是一场现代化的、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它虽然持续时间较短,但影响深远,被军事界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战争。埃军的突然袭击及诸军兵种协同作战,成功地强渡运河,一举突破“巴列夫防线”;以军乘隙挥军西渡运河、向埃军大纵深大胆穿插突击,以及快速动员体制的巨大作用;新
式武器装备的广泛应用和试验,以及战争中所显示出的现代战争的作战方式、方法的变革,等等,都为世人所瞩目。
  战争的主要特点  在这场战争中,从交战双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值得重视的特点:    战场范围狭小,兵力密度空前增大在这场战争中,共有12个参战国家,其中阿拉伯国家一方为11个国家,比“6·5战争”参战国多5个国家。作战双方的总兵力高达110万余人,比“6·5战争”增加将近1倍,因而兵力密度空前增大。以戈兰高地为例,“6·5战争”期间,以军仅投入8个旅又2个炮兵旅,叙军投入约为8个旅。但在这次战争中,以军在戈兰高地集结的兵力,最高时达到22个旅;阿拉伯国家一方投入的兵力为9个师又4个旅。在这块面积不大的地区,阿、以双方投入的总兵力竟高达20余万人。
  战争以突然袭击形式开始  以色列虽然国小兵寡,处境孤立,但军队战斗力较强,动员体制较健全、完善,又在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按照“守势战略”的构想,苦心经营多年,不惜耗费巨额军费,修建了坚固的防御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埃、叙要想在对以作战中获胜,尤其是要在战争初期一举突破以军防线,并非易事。正如叙利亚国防部长达拉斯所说:“要打败以军,唯有象进攻珍珠港那样进行奇袭。”埃、叙两国为了  达成战争的突然性,采取了一系列隐蔽、巧妙的战略伪装和欺骗措施。诸如,为迷惑、麻痹以军,埃军在开战前的9个月中,对预备役人员反复多次进行征召与复员,将部队频繁地前调与后撤(前调1个旅,后撤1个营),用大肆宣扬的手段宣传后撤,掩护逐次向运河地区集结兵力的实际行动。在运河西岸前沿阵地上让埃军士兵懒洋洋,稀拉拉地躺在河堤上啃吃甘蔗和到运河中游泳。在开战前进行“解放--23”的演习欺骗以军,将突击部队和架桥器材等隐蔽在岸堤下的土洞里,甚至在开战前8天,埃军还直接在巴拉赫地区(坎塔腊南)的埃及一侧河道上举行强渡运河的演习。在战争爆发的当日,埃及政府还组织各国驻埃大使,远离开罗到外地参观,并宣布一批埃及高级军官到沙特阿拉伯麦加“朝圣”。据透露,埃、叙周密的伪装、欺骗措施,其计划有200项,除个别项目外,全部按计划完成。以色列军官承认,埃及领导人是“有战略欺骗能力”的。
  重视制定严密的保密措施。为了有效控制作战文书,埃、叙统帅部规定,所有作战文件和作战计划,不准打印,更不准运用无线电传达,只能用手抄写。直至10月1日前,埃、叙两国仅有总统、国防部长等少数几个人知道开战的具体日期;作战命令于开战日8时才传达到师长,12时以后传达到连长,14时打破了战争前夕的沉默,战斗打响。
  对开战日期的具体时日的选择,也是煞费苦心、精心挑选的。战后西方军事界对埃、叙的这种苦心选择,喻为是“高水平科学研究”的结晶。10月6日,这一天是星期六;运河水流速度最有利于渡河;夜间有月亮,可较好地照亮前进的通路;是以色列的赎罪日,以色列全国是日停止电台广播和电视播放,不利于实施迅速动员,犹太人因斋戒,白天或进教堂,或呆在家中,一般不进餐,因而虚弱无力;是以色列大选日临近之时,大选活动吸引着以色列全国上下的注意力,分散了人们对可能爆发战争危险性的关注;也是阿拉伯人斋月中的一天,按照阿拉伯人的传统,斋月是不进行战争的,这也给以色列人造成始料不及的结果。
  埃、叙采取以上各种欺骗、伪装措施,达成战略上突然袭击的目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较好地借助和利用了以色列的骄兵轻敌思想。
  应用新式武器装备,电子技术在战争中崭露头角  这次战争中交战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新式武器装备,交战双方都大量使用美、苏两国的先进战术导弹、坦克、飞机、电子设备,并利用美、苏侦察卫星所提供的军事情报和战场情报,中东战场成为美苏两国新式武器装备的试验场。据透露,埃军第2、第3军团接合部出现的空隙,便是美国侦察卫星侦察到情报,并迅即提供给以色列,使以色列偷渡运河西岸一举获得成功。在这场战争爆发的前后,美苏分别向以色列、阿拉伯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新式武器技术装备。计有美国向以色列提供:“陶”式反坦克导弹、“小牛”式空地导弹、M—60型坦克,以及电视和激光制导炸弹等;前苏联向埃及、叙利亚两国提供:萨姆—6、萨姆—7地空导弹,“萨格尔”、“斯瓦特”等反坦克导弹,“蛙—7”地地导弹和T—62型坦克等。
  在这些武器装备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各种战术导弹和电子设备在战场上的广泛使用及其  产生的显著战术技术效果。从对空导弹的作用来看,阿方被以方击落的340架飞机中,有94%是被以军各种导弹击落的。同样,在以军损失的飞机110架中,除不明原因和误伤外,被阿方击落的92架中,有约66%是被阿方各种对空导弹击落的。可见,阿以双方被击落的飞机  中,大都是被对方的导弹所击落。在这场战争中,反坦克导弹,舰对舰导弹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场战争已经表明,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于战场,使电子技术在战争中崭露  头角,显示了现代战争的作战方式、方法面临着一场新的变革。电子技术在这场战争中的运用,已涉及到指挥、通讯、侦察、控制以及陆、海、空三军的主要武器装备。飞机、舰艇的导航和各种通讯,都离不开雷达和电子设备,坦克的自动化装置、夜视器材和各种导弹,也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武器装备朝着精确制导化方向发展,并在战争中得到有力的检验,将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大量使用坦克和反坦克武器,坦克战和反坦克战成为主要作战形式在这场战争中,阿方军队中陆军师,有一半以上是装甲师和机械化师,拥有各型坦克3800辆;以军装甲旅和机械化旅占其旅的总数2/3以上,拥有各型坦克1700余辆。作战双方均以坦克作为主要作战力量。在西、北两线240公里的作战正面上(西线作战正面为170公里,北线作战正面为70公里),双方共投入坦克5500余辆,平均每公里正面约有25辆坦克。10月14日,埃、以在西奈半岛的坦克大会战,投入坦克1800辆,比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于1943年7月12日在普罗霍夫卡地域的坦克大会战还多600辆。
  坦克的大量使用,伴随而来的是双方也广泛运用反坦克导弹。阿3-使用的主要是反坦克导弹、40毫米火箭筒和无座力炮等;以军则以航空兵和坦克反坦克。在战争初期,以军第190旅的120辆坦克,被埃军步兵第2师运用巧妙的阵地伏击战,以反坦克导弹、40火箭筒和反坦克炮等予以摧毁。在交战的前3天中,以军在西奈半岛损失的300辆坦克,有90%是被埃军的反坦克导弹和40火箭筒击毁的,而从以军当  时遗弃在战场上的坦克来看,有77%是被反坦  克导弹击毁的。在战争初期,以军深受反坦克导弹的威胁,于是要求美国紧急空运“陶”式反坦克导弹2000枚,部署在戈兰高地,给叙军坦克部队造成重大威胁。据统计,战争中双方损失的坦克,有50%是被反坦克兵器所击毁,30%被坦克击毁,20%被反坦克地雷和航空兵击毁。
  重视夺取和保持制空权战前,埃、叙两国认真研究和吸取了“6·5战争”期间其作战飞机大部被以空军摧毁于地面的惨重教训,深感掌握制空权的重要性。为此,他们修建了钢筋混凝土的机窝和洞库,加强地面防空力量的建设,并在重要目标区和运河西岸地区,部署了地空导弹和高射炮兵阵地,组成一个不同距离、不同高度的防空火力网。在战争爆发后,埃及空军主动升空,积极寻机歼敌,平均每架飞机每天要出动5~6个波次,以保持和掌握制空权,有力地保障地面部队的进攻作战行动。据报道,在战争中以军损失的飞机中,有80%是被埃地面防空火力、特别是地空导弹击落的。而以军则依仗其飞机的性能好,飞行员的技术优势,同埃、叙空军展开争夺制空权的斗争。据认为,埃、叙损失的飞机中,大部是在空战中被以军航空兵击落的。

阿拉伯国家的主要作战特点及其经验教训

  重视战前的作战准备在这次战争中,埃军强渡运河作战取得胜利,是同埃军经过长期而周密的准备分不开的。例如,埃军在战前曾在尼罗河上反复多次地进行渡河演练,为研究解决突破运河防线——“巴列夫防线”以及渡河可能遇到的问题,埃军工程兵部队研究提出用水泥堵塞以军喷油管口,用水泵和水龙头冲刷沙堤,冲决防线缺口;埃空军进行空中掩护。同时,埃军对诸军兵种的协同作战,也进行了严格的训练。据统计,在开战的前2年中,埃军较大规模的防空联合演习达5次,各种规模的强渡运河演习约500次。
  重视组织对空防御,有效地保障地面进攻作战  埃、叙两国除在战前加强了防空、隐蔽措施外,开战后又采取加强地面防护和轮番升空等措施,保存空军实力,有效地掩护埃、叙军地面作战部队的行动。
  但由于埃、叙军缺乏长期坚持抗战的决心,在战争指导和作战指挥上出现了一系列失误,主要教训是:
  作战指导过于保守,采取了消极防守的方针  阿方在初战获胜的关键时刻,不敢采取果断措施,仍拘泥于原有“稳扎稳打”的作战计划,过分依赖防空体系的掩护,以至丧失有利的战机,没能乘胜向西奈半岛几个山隘防线发展进攻,于是出现了“战斗间隙”而被以色列所利用,使阿方从战争初期的主动地位转为被动地位。埃及国防部长伊斯梅尔说:“无论我或别人看到有什么良好战机,我必须等部队确实能从后方得到充分的掩护时,才让他们继续前进。”及至10月16日,以军向运河西岸实施大纵深穿插突击时,埃军起初是情报不灵,摸不清以军的行动企图和行动规模;尔后又不敢大胆地机动兵力,对以军突击部队实施围歼,尤其是对是否从东岸回兵西岸进行合围的决心,犹豫不决,终于被以军各个击败。
  埃及对空军的运用,也显得保守、消极。在这场战争中,除在战争初期用于实施突然袭击外,便较少出动,几乎全部将飞机撤出战场,隐蔽在远离运河的地区。埃空军为避免遭受重大损失,宁肯不出动或少出动,这就导致埃空军处于消极被动地位。西方军事评论家认为,埃空军未能乘以军处于被动和其他有利时机,及时出击和支援地面部队作战,是一个重大失策。
  叙军执行原作战计划同样存在呆板的情况。战争初期进攻顺利时,未能乘胜推进,而是按照作战计划停顿,使以军有可乘之机。
  平分兵力,全线出击,主攻方向不明确  战争爆发后,无论是北线或西线,埃、叙军的总兵力都超过以军,占有绝对优势。但在具体运用中未能形成拳头,没有主要突击方向。作战中一味强调多路进攻,全线出击,一线平推。按照伊斯梅尔的话说,这样做是为了不使敌方较早地发现埃军的主攻方向,因而以军就无法集中兵力实施反击。埃军副总参谋长贾马斯解释说,埃军采取这种战术是为迫使敌军分散兵力。其结果是,埃、叙军为分散以军的兵力,同时也分散了自己的兵力;为隐敝主攻方向,而没有形成主攻方向,最后被对方各个击破。西方军事评论家将埃、叙采取的作战方法,比喻为“压路机滚碾战术”。
  作战方法机械呆板,不能随机应变埃、叙  军为收复失地,在战争初期士气高涨,作战勇敢,但在指挥上缺乏灵活性,不善于根据战场变化了的情况和敌方的作战特点,及时改变自己的战术。在北线,以军以交叉火网杀伤叙军的坦克装甲部队,叙军数十辆坦克成纵队推进,前面坦克被击毁,后续坦克不改变队形,仍按规定路线向前跟进。一名英国记者在拉菲德西面数百米的一段道路上,看到叙军16辆被击毁的坦克成纵队排列,炮口均朝一个方向,可见其作战方法的呆板。对此,以军曾嘲讽说:“叙利亚的装甲兵像机器人一样,前进没有丝毫机动性,也不会利用地形地物隐蔽或迂回。”
  埃军的战术也存在同样问题,在战场上恪守军事教科书的规定。他们采取的战术是:步兵先进到以军阵地前约2公里的地域,炮兵实施约半小时的火力准备,在火力准备的最后5分钟发射烟幕弹,尔后坦克、装甲车实施突击,步兵随后发起冲击。以军很快摸清了埃军这种呆板的战法,采取有力的应付措施,给埃军以重大打击。但埃军仍未能接受教训,改变战术,以致每次进攻作战都因以军的伏击而遭受损失。对此,西方军事评论家指出:“经过公式化训练的埃及的上尉和少校们难以突破思想框框。即使实际形势的战斗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他们遵守的仍是军事学院和手册所教导的一切。他们迅速改变作战部署和随机应变的训练不够。”

以色列的主要作战特点及其经验教训

  其主要作战特点是:
  正确掌握战机,集中优势兵力,将敌各个击破  战争初期,以色列由于轻敌麻痹,遭到突然袭击,曾一度陷入被动地位。但以色列很快作出反应,进行全国紧急动员,确定以北线为重点,并抓住西线埃军于10月9日后突然停止大规模地面进攻的有利时机,从西线抽调部分兵力,加强北线的力量,并不失时机地对叙军发起大规模的攻势,一举获得成功,恢复失去的阵地,稳住了北线。随后转移兵力于西线,挫败埃军的继续进攻,终于达成将敌各个击破,恢复战略主动权的目的。
  快速机动兵力,实施大纵深的迂回穿插以军经快速动员、补充后,迅速向西线战场机动。按照计划,以军为在运河南部向运河西岸突击,先在伊斯梅利亚实施向西佯攻,给埃军造成以军准备进攻伊斯梅利亚的错觉,并以此钳制埃军兵力,尔后在南面渡河西进,实施大纵深的突击,实现了“声北击南”,达成了渡河的突然性和向埃及大纵深、大后方实施突击的战略目的。以军同时还十分重视发挥坦克、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机动能力,在埃、叙军的战斗队形的间隙中,进行穿插、分割、迂回包围,实施大纵深突击。
  正确选定了主要突击方向  以军确定向运河西岸的埃及军队实施大纵深突击。以军认为,在坎塔腊以南和苏伊士城以北两地段,埃军均部署有重兵,难以突破;而在坎塔腊和伊斯梅利亚地区,多为沼泽水网地,坦克不便于机动。而在德维斯瓦附近至大苦湖附近,则是埃军两个军团的接合部,在小苦湖约40公里的正面,几乎无兵力防守;与其相对的西岸地形,有利于坦克机动,发展进攻,并在此地区附近有埃军大量的萨姆型防空导弹阵地,摧毁这些防空导弹阵地,就可大大削弱埃军的防空力量。同时,以军纵深塔萨方向,有良好的道路通往德维斯瓦,利用部队开进,利于保障进攻部队的翼侧安全。以军作战实践证明,选择这一方向为主要突击方向,不仅使进攻发展顺利,而且击中埃军要害部位,使埃军陷入被动地位。
  战争动员体制完善,具有快速应变能力以色列国小、人少,全国仅有318万人口,平时难以维持庞大的常备军,主要依靠预备兵员和实施“全国皆兵”的战争快速动员体制。这种动员体制效率较高,可在24小时内动员一等预备役的部分人员,迅速投入战斗,在72小时内可实现全面动员。在这次战争爆发前4小时,以色列发布了部分动员令,预备役人员接到动员令后,最快的不到20个小时就投入战斗。经过全面动员后,以军总兵力达4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6%。这种高效率的、快速应变的动员体制,是以军从战争初期被动局面很快转为主动地位的重要保障。

以军在这次战争中的教训主要有:

  骄兵轻敌思想  以色列经过第1、2、3次中东战争均获胜,使其自恃无敌思想益发滋长,迷信自己是“不可战胜”的神话,寄希望于“巴列夫防线”的“钢墙铁壁”,认为埃军无空中优势,渡河作战“等于是自杀”,甚至认为埃及没有收复失地的能力,其力量是不堪一击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以军骄狂、轻敌、麻痹,因此,在战前以军也获悉过埃、叙军可能发动进攻的一些有价值的情报,但都未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正如巴列夫事后承认的一样:以色列有一种“不符合实际的错觉,任何所获悉的说明敌人真实意图的情报和意图,都被纳入错觉的框框。”以军南部军区一个情报参谋在战前5天写的报告提出:“埃军在苏伊士运河西岸的大演习是隐敞进攻真正作战计划的欺骗行动”,但被以军情报部长搁置一边,未予重视;战争爆发日,以军前沿部队的官兵,还在晾晒衣服、踢足球或睡午觉;有的哨所听到对岸坦克的轰鸣声上报上级,被斥之为大惊小怪;当大量炮弹落在阵地上,仍认为是一次“局部炮击事件”。事后,以军总参谋长埃拉扎尔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指出:以军“遭受突然袭击的原因不是由于缺少可靠的情报,而是因为我们做了错误的判断,特别是对敌方作战意图的  判断”。
  片面强调一、两个军种的突出作用  以军在作战指导思想上过分强调使用空军和装甲  兵。因而,平时将大量军费用于购买飞机和坦克,优秀的官兵多调配在空军和装甲兵部队中,  对步兵、炮兵的建设不够重视。以致战争爆发后,未能很好地组织步炮步坦协同,炮兵支援能力也很低。10月7日仓促投入战场,既未能很好组织坦克与步、炮协同,又未组织航空兵对地面作战部队的支援,结果是3个装甲旅分别孤军深入,遭埃军伏击,被全歼1个旅。
  临战前进行人事大变动  在战争爆发前,以军高级将领进行了较大的人事更迭。南部军区司令戈南才到任几个月,中部军区司令在战争爆发前6天才到职,西奈半岛前线指挥官曼德勒少将在战争爆发的当日,正在向接任者交接工作。以军一些新任的旅长也是在战争爆发前不久才到任的。这就造成了一些高、中级指挥官对所属部队情况缺乏应有的了解,导致以军在战争初期某些战场指挥失当,作战遭受严重挫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