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4-政治:立志成才_报效祖国
2014-11-13 | 阅:  转:  |  分享 
  
第四单元立志成材报效祖国(课本P91-P117)



★1、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是怎样的?P95



答:个人的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总起)



⑴祖国命运影响个人前途。只有国家兴旺、经济发展、政治文明,个人才能自由、充分发展;如果国家衰败、分裂动乱,个人的自由和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对个人)



⑵国家的兴旺、富强要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个人对国家)



⑶当一个人能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他就会时刻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安危。(意义、做法)



★2、为什么要立报效祖国之志?P95



答:

⑴个人的抱负只有同时代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⑵当一个人有报效祖国之志,下决心为祖国的独立、尊严、荣誉、富强而贡献自己的一切时,就会产生无私无畏的巨大动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3、青少年应如何立报效祖国之志?P96

答:

⑴报效祖国是大志。我们要向革命前辈学习,从小立下爱国之志,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⑵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人生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4、当代中国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是什么?P96



答: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











★5、中学生如何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P96

答:



中学生立志报国,做坚定的爱国者,就要:



⑴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同分裂祖国和一切损害国家与民族利益的言行作斗争,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⑵在对外开放中,既要反对否定其他国家的特长、排斥一切外来文化的错误倾向,又要反对盲目崇外,妄自菲薄,甚至主张“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袭;



⑶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落实到行动上,最重要的是,树立远大目标,努力学习,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扬个人特长,争做有用之才。





6、什么是理想?崇高理想的作用(意义)是什么?P103

答:



⑴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⑵崇高理想的意义:



①崇高理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力量;



②是照耀人们前进的指路明灯;



③是人们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



④高远的志向能引导人生沿着健康高尚的方向发展。



7、什么是共产主义社会?(物质、精神)P103



答:

⑴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⑵意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是共产党人追求不息的人生目标,是我们的最高理想。





★8、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其意义是什么?P104



答:



⑴含义: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⑵意义:①充分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②集中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

③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



⑶当代青少年的崇高使命: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9、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怎样的?(补充)



答:

⑴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10、艰苦奋斗的含义:



艰苦奋斗就是为实现既定的目标,不畏困苦,坚持不懈地奋斗。它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11、为什么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P104-P105

答:

总起:共同理想的实现,伟大事业的成功,有赖于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



⑴艰苦奋斗是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⑵艰苦奋斗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



⑶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也要艰苦奋斗。每个人都是在战胜各种各样困难的过程中成长的,只有艰苦奋斗才有可能取得辉煌的成绩。



⑷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我们今天提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是主张要走艰苦创业之路。

艰苦奋斗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



12、如何理解艰苦奋斗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P105



答:

1.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历史伟业,艰苦奋斗了五十多年,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2.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才能凝集全民族的精神和力量,鼓舞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13、中学生应如何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P105



答: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从日常生活做起:



⑴要努力学习,积极完成自己的学业;(学习上)



⑵培养俭朴的生活习惯,不浪费,不贪图安逸;(生活上)



⑶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遇事要迎难而上,不要畏难而退。(意志上)



★14、知识点:人才已成为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



★15、新时代,祖国建设和时代发展对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P113

(或: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青少年应该怎样做?或:应怎样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人才?)



答:

为了适应祖国建设需要和时代发展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总起)

⑴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⑵要有扎实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⑶具备较好的身心素质;



⑷还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⑸我们要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而奋斗。



★16、学习压力对我们有何影响?P114

答:学习压力是一把双刃剑。



⑴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有利)



没有学习压力,可能会使我们失去动力,停滞不前;(有害)



⑵过度的学习压力又会使我们陷入焦虑,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有害)



★17、我们应如何理智对待学习压力?P114



答:

⑴如果没有学习压力,就要自觉适度加“压”,即在现有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⑵如果学习压力过大,就要学会缓解,如适当降低期望值、提高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改进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等。



⑶理智面对学习压力,进而变压力为动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18、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P115

⑴当我们面临的考试很重要;

⑵考试的难度过大;

⑶他人、自己的要求超过了自身的实际能力。





★19、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考试?P114-P115



答:

我们应端正对考试的认识,正确对待考试结果。



⑴考试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学习效果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检测手段。对于每一个学习者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⑵面对考试,我们要有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克服考试焦虑。克服考试焦虑的主要途径是培养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可以通过回忆自己某次考试成功时的情景和心境,回忆因为写了一篇好文章受到老师和家长表扬时的愉快心情,回忆和默诵某次考试所准备的一些重点内容,进入考场,不想考试结果,保持平常心等等,来缓解自己的紧张心理。



20、我们应如何选择就业?P115—116



⑴首先要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我国目前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我们的就业将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对此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⑵其次,在就业选择上要考虑几个因素:自身素质、兴趣爱好、经济报酬、国家需要。



⑶再次,要明白职业选择是双向的。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⑷最后,要有先就业再择业的策略。要克服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鄙视第三产业、恐惧体力劳动、谋求“铁饭碗”等错误的就业观念。(与艰苦创业、实现个人理想结合起来);



21、什么是爱岗?什么是敬业?爱岗与敬业的关系如何?P116



答:

⑴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



敬业就是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⑵爱岗与敬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①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情感的进一步升华;

②不爱岗的人,很难做到敬业;不敬业的人,很难说是真正的爱岗;

③爱岗敬业是社会对职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2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爱岗敬业?P116



答:

⑴首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⑵其次要专心致志地做好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



23、什么是奉献社会?P116



答:奉献社会就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作贡献。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25.爱岗敬业与奉献社会的关系如何?P116



答:⑴爱岗敬业是奉献社会的前提和基础;⑵奉献社会是爱岗敬业的最终目的。























18









献花(0)
+1
(本文系中学生人教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