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感谢生命中的每一个人

 tuzididie 2014-11-13

感谢生命中的每一个人

文:范 慧

外,繁星点点。

望着繁星闪烁的夜空,感情的潮水一直在澎湃激荡。几天来,我一直感动着,感动能够参加这样一个团体心理辅导,感动几天来的心路历程,感动韦志中老师那独特的教学方法与理念,感动领导对我们学习的大力支持,我的心被感动了……

 

第一次学习

3月,春寒料峭,我们第一次接触了本会团体心理辅导

当时,接到主办方李蕊老师的电话,说韦志中老师要在太原举办团体心理辅导培训班,我内心并没有在意。李蕊老师问:“你知道韦志中吗?他的团体心理辅导真的非常好”说实在的,我似乎在网上闪过这个人的名字,但是并不知道真实的韦志中是什么样的心理专家。后来,再次接到李老师的电话,诚恳的邀请我们参加这次培训,才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与心理咨询室的同事沟通,他们也希望参加这次辅导。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把这个信息告诉了祝华平主任,希望监狱领导能够同意我们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去参加培训,但是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说实在的,监狱领导已经非常重视心理咨询工作了,几年来监狱培养了近70名心理咨询师。细细想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却没有多么出色的表现,已经感到很内疚。所以,我没有奢望参加这次学习。

 

令人意外的是,领导同意了,心理咨询室的同事非常兴奋。

初次见到韦志中老师是在山西省监狱管理局组织的监狱系统心理咨询师视频讲座会上,当时视频效果不理想,声音及图像由主会场传到分会场时,声音时高时低不清晰,使我们有些失望,我们不知道这次争取到的学习机会能有多少收获。

 

带着几许忐忑、带着几许渴望、也带着监狱领导的期望与重托,我们太原第一监狱心理咨询室一行8人,来到了太原月亮湾大酒店,参加为期四天的团体心理辅导培训。

 

来到主会场,一幅红色的横幅映入眼帘“山西太原本会团体心理教育与心理预防团体理论与实践导师认证课程”。什么是“本会”,我好奇的猜测着……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像一个羞涩的小姑娘躲在角落里,也像一个好奇的小孩跟随着老师,与团体成员一起感受着彼此的内心与情绪,虽然有些痛,有些伤,有些晕眩,但当风平浪静后留下的是“释怀”。

 

韦志中老师从评估到表达、呈现、转换、整合、康复,这些东西被一个个串起,像魔术师般点亮火花,瞬间缤纷灿烂。当一个个情境再现,身处其中的我们也脱掉了一层层的马甲,像剥洋葱那样,拨到内心中那片神秘的土地,还原那个最真实的自我。当那个小小的我,那个内心小孩真实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我理解了本会的含义,他是让我们从人性的根本去看待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孔子说过“本立而道生”,当我们回归到本源做好本份的事情时,道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内心与环境自然和谐。

 

四天的学习瞬间成为永恒,但我们的内心却激荡澎湃,在这样的团体中,我们收获了许多,首先是惊叹老师的专业理论的娴熟和现场掌控能力的灵活,让我感受到理论与技术的转换、知识与应用的结合。这种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体验、分享、表达的三分之一概念,导师时而在前、时而在后、时而在左右的引领,让团体成员回到当下,感悟生命、感悟成长。在这样的团体中,每一个学员的微笑,是那么真诚;每一滴眼泪背后,蕴含着许多的故事:有对生活的无奈、辛酸,也有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自己生命中的贵人。这一切都能够让自己内心的小孩伴随着心灵一起成长。现场成员的投入和领悟,让我感受到这种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模式的能量和震撼。是啊,我还从来没有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被深深的震撼,这么短的时间内,来自不同地方的陌生人相聚一起,这么的相容、和谐、融洽和尊重,在这样一个健康、开放的环境中我的心灵得以成长;

 

生活因为有缘才相遇;因为追求而进步、因为改变而有力量,因为有这样的团体而欣慰、因为有大家生活更精彩。我们在这春寒料峭的春季里,心情却格外的温暖。

第二次学习

6月,骄阳似火,我们的心再次被点燃。

山西省监狱管理局组织全系统心理咨询师在太原神堂沟民警培训基地进行为期四天的韦志中本会团体心理辅导。有幸的是,这次学习,我们太原一监有5人被选中作为韦志中老师的助教。助教的责任压在我们肩上,既是动力又是鞭策,促使我们学习更加努力。

 

由于全省心理咨询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将近一百人的团队,韦老师的控场能力令人惊叹。使我们重温“三分之一概念”,体验、分享和表达的三分之一概念是互相交叉和渗透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而仔细品读这三分之一技术,发现了它的奥妙之处。我们抚育和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是应该时而在前引领,时而在左右陪伴,时而在后面促动。在体验式的团体的活动中,每一个成员都是一面镜子,向外观察他人,向内观察自己,在讲述他人的故事中,自己也获得了觉察。有的成员不知自己的需求,有的成员充满恐惧和不安,有的成员被婚姻关系困扰,有的成员反省着自己“想当然”的做法和命令式的关心。

 

走动、对接、相视、自我、分组、评议、呈现、诗歌、绘画、心理剧 、分享、感恩、鼓掌、共舞、忘我、欢呼、依恋……

什么是当下,这就是当下,用全身的每个细胞在感受周围的一切。只有此时此刻。才是一种内外的和谐统一。看到在这个场中互动的每一个瞬间,我感悟到,这里多么像一个大家庭啊。这里是一个小社会,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团体。我们从家庭起步,家庭是一个人的心理发育的关键场所,学校是“成为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关键阶段,而社区就是实现一个人的人格价值高度的地方。它们共同的名字叫做社会。把一个企业叫做一个社区,是因为许多职工都生活和工作在那里。把一个监狱叫做社区,是因为有一群需要改造的人生活在那里,就是团体聚集的地方。

 

由此我在想,在监狱中针对服刑人员开展团体心理教育与心理预防(其中也包括部分危机干预),针对监狱民警开展心理成长,针对服刑人员家属开展群体或者个体的心理帮助,这种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策略,身为监狱心理咨询师的我们,责无旁贷,应该立足本职,将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普及。在今后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不断实践,在监管改造中运用这种团体体验模式,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

 

作为一个心理学者,我坚信幸福的生活,是需要有健全的心理人格作为基础的。这个健全的人格就是一个人的心理资本。否者,幸福不会属于我们。

 

感谢团体中朋友给了我一次次温暖的拥抱,他们紧紧的握着我的手,是我的力量;感谢监狱领导对我们学习的大力支持;感谢本会团体的老师们,让我成长。同时感谢生命当中所有给我带来痛苦和快乐的人们,更要感谢我自己,我的身体每个部分陪伴我多年经历的多风风雨雨。

 

看到我的朋友、我的同事被大家抛向空中,幸福的心情溢于言表,我们都在成长……

这是一个心灵成长的季节,我的心在这样的季节里又一次获得了成长。于是,我的内心出现了一幅春光明媚的画面:大地被温暖的阳光普照,蔚蓝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那么明媚,那么清爽。鸭子在河里自由自在的嬉戏,岸上的柳树弯腰低垂,花儿在微笑,草儿在跳舞,鸟儿在唱歌。远处的耕牛在悠闲的劳作。我用内心的照相机摄下了这幅画面,珍藏到了心中,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拥抱自然。

 

四天的团体心理辅导即将结束,面对大家,每个人都人由衷的伸出双臂感谢自己心中的人,表达深深的谢意。面对全体,韦志中老师带领我们5个助教向全体参与团体活动所有人员,深深的鞠了一个躬,,表达心中的谢意,感谢生命中的每一个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