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化医学在中医脑病学中的应用

 杏林脉香 2014-11-13

转化医学在中医脑病学中的应用

转化医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在中国的发展

转化医学的产生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分工越来越细,对从事基础医学研究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基础研究渐渐与临床工作脱离,导致两者之间出现了脱节,因此客观上也迫切需要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促进其进一步良性循环发展。当前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使用,但由于临床医生知识的局限性,对于基础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并不了解,所以很难深人到分子、细胞及基因水平深层次地认识临床中遇到的问题,致使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效率大大受到限制。同时基础研究、药物开发与临床工作之间缺乏快速转化的有效机制,使得这种固有的屏障更加阻碍了研究成果转化的速度。

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一个新的理念被提出来,其目的就是将基础医学的进展快速的转化到临床实践中,为病人服务,为人类健康造福,这就是转化医学。1992年美国Science杂志首次提出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B to B)  的概念。1995Lancet杂志首先提出了“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  这一新名词。2003年,时任美国NIH院长Zerhouni  Nature上发表文章,为转化医学的开展指出了路线图。这些举措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填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鸿沟,让病人从基础医学的进展中获得最大收益。

转化医学的概念提出后,在美国、英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国内2006年才开始出现以“转化医学”为主题的医学论文,但转化医学的理念一进人中国,就得到了包括政府、学术界和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在我国转化医学已成为国家在生物医学领域里一个重大的政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指出:“以转化医学为核心,大力提升医学科技水平,强化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由韩启德教授和桑国卫教授领衔两百多位专家、历时两年完成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中也提出:“推动有利于国民健康的医学模式的转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由中国工程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临床研究中心、全球医生组织共同主办的"2012年中美临床和转化医学国际论坛”在上海开幕,透露在科学技术部、卫生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医学科技发展“十一”规划》提到,“十二五”期间要“建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精神心理疾患、呼吸系统疾病、出生缺陷等3050个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中医学与转化医学的结合

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对生命客观活动进行规律总结,这是中医学之所以能得以长期存在并且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医药的发展模式是一种从临床经验积累到理论升华,再回归指导临床的过程,其开始出现就充分体现了转化医学的理念一从临床到理论再到临床。中医学的模式虽然没有实验室的研究,但是“临床一理论一临床”这个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模式却与转化医学具有相同的理念和运行轨迹 

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强调中医转化医学研究的重点是将医药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形成一系列科学、可推广、中西医都接受的诊疗标准、临床指南或临床路径等。综合运用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强化对中药制剂、诊疗方案的疗效评价和验证,将个体经验上升到对群体规律的认识,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服务能力和水平。

转化医学在中医脑病学中的应用

转化医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医学研究模式,强调实验室与临床研究之间双向转化,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的有效联系,其目标是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发展新的临床诊疗技术和药物研发的转化。转化医学的兴起给了以临床为基础,以个性化治疗的中医药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下面我们以中医脑病学为例,共同探讨转化医学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1.中医脑病理论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

中医理论认为,在脑病的形成过程中,由于脏腑功能失常,相互影响致使五脏皆虚,或是肝肾亏损,精血不足,髓海失养致使神明失用;或是肾虚精亏,肾阴不足,肾主水,肝主木,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引动内风,风阳上扰清窍而致;或是情志失调,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上扰清窍;或是恼怒伤肝,暴怒气逆,气血逆乱,气血并走于上,上冲于脑;或是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内生痰浊,上蒙清窍;或是禀赋不足,脾气虚衰,气机不畅,致痰气阻滞,瘀血内停,痰气瘀血郁结,上蒙清窍。致病因素作用于脑,可使元神受损、神明失用,导致失却认知记忆、情感思维、肢体功能活动、指挥决断之能等。王永炎院士认为,“浊毒”在脑病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并指出脑病的病变核心在于“脏腑功能虚衰、气血逆乱、邪盛成毒、犯脑损络”,明确了“毒损脑髓、脑络”是脑病的根本原因,并按转化医学理念完成了从药物到病机,再从病机回到方药的验证过程,病机与疗效得到验证,肯定了脑病发病过程中毒损脑络的观点  。王筠等  进一步阐述肾精亏虚,髓空络损,正是犯脑络之浊毒如瘀、痰等致病的病理基础。肾精亏虚,以致髓空,瘀、痰、火等毒邪上犯脑络,同时这三种病理因素又胶着在一起进一步灼伤脑络,形成脑络损伤的恶性循环,失于对脑髓的濡养,更加剧脑髓之损害。因此,肾精亏虚既影响脑之形质的髓,又影响脑之荣养的络,形成髓空以致浊毒上犯脑络的病变特点,形成脑病的基本病机。

2.中医病证结合体系与转化医学研究

陈可冀院士提出,西医疾病诊断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病证结合充分体现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是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模式  。中医的病证标准研究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即大部分病证标准是疾病诊断选用某个西医的疾病诊断标准,在此基础上再选用一个中医辨证标准,真正得到公认的病证结合诊断标准少之又少。基于此,要深刻揭示中医药“病证结合、

 方证对应”治疗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需要“系统一系统”的研究方法:一方面是中药复方物质系统内在关系的系统揭示,另一方面是对病、证治疗过程中中医证候的系统表征,将两个系统关联起来从整体层次上揭示其相互作用  。罗国安等  根据中医药现代化所取得的成果,结合转化医学的启示以及他们的探索研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基本模式,具有以下特点:①医药不分家的一体化研究,具有药物系统针对生命系统的“系统一系统”相互作用特性;②临床诊断具有病证结合的整体表达模式,即包含中医证候量化指标、西医病理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指标和临床系统生物学发现的生物标志物(基因、蛋白质、代谢物);③方、病、证对应的临床治疗模式,即针对“病证结合”的人体系统,用药形式是复方药物,达到“方、病、证对应,整体治疗,系统调节”的目标;④新药研发模式是“医生参与,医药结合”,走临床一动物一临床的研发途径;⑤复方药物和人体两个系统的表征能采用整体表征和局部表征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相结合等模式。我们正按照罗国安教授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基本模式,依据转化医学理念,结合我科几十年来对肝豆状核变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希望能够对该病进行更深入研究,以服务于肝豆状核变性患者。

3.治疗脑病中药新药的开发研究与转化医学

对大脑这一开放复杂系统的研究,采取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特点的中医理论是恰当的。中医治疗脑病的特点在于其将脑与各个脏腑视为一个整体,调理其它脏腑从而对脑产生影响。根据转化医学原理,我们应认真总结中医治疗脑病的经验,应以中药以及方剂作为研究的载体,研究对脑病有效的经典方剂或单味中药,将这些方剂或药物作用于动物模型,明确其作用靶点,进而应用于临床,继续总结确定其临床疗效,最终将作用机制明确、疗效确切的中药方剂进行推广,造福患者。中医理论认为,气血是脑生长发育和产生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机之一,针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病机特点,我们选择应用新安医家王乐匀先生的经验方一脑络欣通,该方由黄芪、三七、川芎、蜈蚣等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功效,使气盛而脉络通利,恢复脑之气血供养,体现了理法方药的完整性和整体观以及以补为通,益气扶正以帅血,以通助补,活血通脉以复旧、载气,益气和活血交互作用、彼此协同的动态过程。为了更好应用该方,我们从实验室到临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进行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动物实验研究,最初研究证实脑络欣通能改善脑供血,改善血液流变学,调整TAx2PGl2的动态平衡,调节神经递质及细胞因子,抗神经元凋亡,对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脑络欣通可能通过抑制FasFasL蛋白表达,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和神经功能缺损分数,改善气虚血瘀证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络欣通抑制NMDAR蛋白表达,是其抗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现在该方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从目前临床研究的效果来看,疗效是肯定的。我们正按照转化医学理念,将动物实验研究成果和临  床研究有效结合,以明确脑络欣通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作用机制。

4.名老中医思想传承与转化医学

名老中医的经验是他们深厚的中医药理论与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结晶,是中医药学的宝贵财富。正是因为有了历代名老中医经验的积累和传承,才使得中医学历久弥新,永葆活力。因此,国家十分重视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大力支持,如开展名老中医师带徒、成立名医传承工作室,出版名医专著,整理名医医案、医话,研究名医经验,挖掘名医秘方、经验方,等等,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对促进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但客观地说,这样的成绩与现实的要求及我们的心理期盼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几十年来还没有那一位名老中医的经验方能像补阳还五汤、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这样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也没有一个新研制的中药新药能像六味地黄丸、藿香正气水这样疗效显著广受欢迎。纵观以前对于名老中医药专家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回顾性的临床经验总结上,或具体病证学术见解的阐释,或经验方的介绍,而忽略了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和多层次对这些学验俱丰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方法进行探讨,对其效验方的开发没有多地域(多中心)多人群(大样本)进行研究;尤其是在老中医经验的传承模式和方法上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以至于许多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卜献春等   ’应用转化医学理念,结合“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刘祖贻、谌宁生、谢剑南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张崇泉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探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的模式和方法,提出采用临床一基础一临床的模式,既能解决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经验的“承”,也为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经验的“传”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值得借鉴。

5.中医脑病教学与转化医学人才培养

 转化医学倡导以临床应用为核心,医生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而后基础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以提高总体医疗水平。因此,进行中医脑病学转化医学研究,必须培养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既会基础研究又能看好病,科研与临床融会贯通的高水平中医复合型人才。目前的医学教学模式主要以独立的分科式教学为主,强调学生在某一专科、某一领域的深度研究。但在转化医学的理念下,则需要学生重视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包括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的结合等等。同时,更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创新性。鉴于转化医学的自主性与创新性特点,张宏家等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利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改变陈旧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总之,转化医学的教学应以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研究平台为基础,推广启发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能够紧密结合,不分离,不脱节。

转化医学研究刚刚迈开第一步,未来的求索之路还很漫长,有志于中医脑病学转化医学的同仁们能够抓住契机,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之间能够互相转化,全身心投入到中医药转化医学事业中,一起努力,不断探索,一起发展,不断完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推动中医脑病的研究发展作出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