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脑病的历史沿革及其辨证论治研究

 杏林脉香 2014-11-13

中医脑病的历史沿革及其辨证论治研究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浩瀚的中医药文献中,有关脑病的内容在早期就被述及,涉及面广,论述精到,多数观点都被作为指导思想一直沿用到今天。

古人对脑病的阐述

远古至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逐渐形成,对脑的解剖生理及部分疾病就有了记载。最早是在公元前14世纪的甲骨文中既有了类似头痛的记载,如“武丁因疾首而占卜”。

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载有“痉者,伤,风人伤,身信()而不能()”…、“伤而颈()者,以水财煮李实,疾沸而抒,浚取其汁,寒和,以饮病者,其病甚弗能饮者,强启其口,为灌之”  ,并提出以熟李子汁治疗痉证,以酸味缓急柔筋。、

《黄帝内经》是对秦汉时期医学知识的全面总结,该书中大量关于脑病的论述。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中,即有五条涉及神经系统疾患,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等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虽不言脑,而所谓“精明”的功能,却是脑的作用。《内经》中言脑最确切的,莫过于《灵枢?大惑论》,其日:“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于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黄帝内经》的其他篇里,则广泛涉及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病机、症候、治疗等内容。如有关中风,就有“仆击”、“大厥”、“薄厥”等卒中昏迷期的描述,有“偏枯”、“偏风”、“风痱”等半身不遂的称谓。《素问?风论》言:“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人头,则为目风,眼寒。”  此处的“脑风”即指脑痛,“目系”即眼与脑相联系的脉络,应包括视神经。脑为奇恒之腑,藏精气而不泻。神为精气所养,蛰藏显露,天合井然。若从脑的病变可以反证脑主神明的论点是成立的,如七情变化或暴力外伤可直接损伤大脑,使清窍阳气逆乱,神明失灵而为病。

《灵枢?五乱》云:“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海论》又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不仅提出了脑髓.而且认为视觉、听觉、运动器官等正常与否,都与脑髓直接相关。

《素问?痿论》详尽论述了痿证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髓减,发为骨痿。”  所论痿包括西医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运动神经元病、肌营养不良等。

《黄帝内经》已认识到先天禀赋与疾病的关系,它不仅在《灵枢?百病始生》及《灵枢?论痛》篇论述了体质强弱与疾病发生、转归的关系,更具体指出某些精神神经疾病的遗传性。如《素问?奇病论》言:“人生而有病巅疾者,病名日何?安所得之?岐伯日: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  这里的“巅疾”是包括癫痫在内的精神神经疾病。

关于脑的生成发育,《灵枢?经脉》指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说明此时医家已认识到脑乃髓汇聚之处,并指出了脑与神明的关系,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言“头者,精明之府”¨3],说明头脑是精神思维所在。《灵枢?海论》有“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懈怠安卧”  之论,说明《黄帝内经》已认识到脑与感觉、知觉乃至生命健康密切相关。该书还指出了脑与耳、目等官窍的联系,如《灵枢?大惑论》日:“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人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从这一时期的医学著作可以看出,以藏象学说为核心的中医理论逐步形成。

?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厥头痛》中说“头为心神所居”,谓神虽统于心而宅于脑。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灸法门》日:“头者,人神所注,气血精明,三百六十五络上归头。头者,诸阳之会也。故头痛必宜审之。”指出头为人神汇集之处,气血诸阳上奉之。至为重要,而且临床辨治须谨慎,免致伤神 

明代医家李梃《医学入门?脏腑》云:“有神明之心,神者,气血所化,生之本也。万物由之盛长,不著色象,谓有何有?谓无复存,主宰万物,虚灵不昧是也。”  按其描述的“神明之心”应指脑。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而鼻为命门之窍。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  

方以智《物理小识》说“人之智愚每脑之清浊”。

王惠源在《医学原始》日:“人之一身,五脏藏于内,为生长之具、五官居于身上,为知觉之具,耳、目、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人,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象而觉之,而寄之,而存之也。” 

王清任《医林改错?脑髓说》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人脑,名日脑髓。盛脑髓者,名日髓海。其上之骨,名日天灵盖。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脑气虚,脑缩小,脑气与耳窍之气不接,故耳虚聋。”这些论述认识到了脑主记忆、思维,人的智力与脑有关,脑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各种症状的描述,其中包括了许多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病症,如“诸阳经筋,皆在于头,诸阳为风寒所客则筋急,故口噤而不开也”  ,“风邪人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喁僻,言语不正,而不能平视”,“风痱之状,身体无痛,四肢不收,神智不乱,一臂不随者,风痱也”  ,“风不仁者,由荣气虚,卫气实,风寒人于肌肉,使血气行不宣疏,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9],“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风湿客于半身,在分腠之间,使血气凝涩,不能润养,久不瘥,真气去,邪气独留,则成偏枯,其状半身不遂,肌肉偏枯,小而痛,言不变,智不乱是也”。文中述及了脑神经麻痹表现出的“口喁僻,言语不正,不能平视”19],中风运动神经症状“身体无痛,四肢不收;感觉神经障碍的表现“搔之皮肤如隔衣”  ,并对诸症的发病机制作了探讨。

古人在人体与脑解剖方面的探索

《灵枢》最早使用“解剖”一词,“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皆有大数。”  据《灵枢?骨度篇》的记载,成人头围为“二尺六寸”,前发际到后发际为“一尺二寸”。按照古人同身寸的折算方法,河南医学院和北京医学院分别测得成人头围为255分,前发际到后发际l17分。可见古人对体表的研究是非常符合实际的。《灵枢?经筋篇》日:“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日维筋相交。”《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  认识到脑位于头颅中。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曾提到一个名叫俞跗的手术高明的外科医生,他进行剖腹的程序是先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接着搦髓脑、揲荒、爪幕,这说明在秦汉时期,中国的人体解剖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

宋代解剖家杨介所绘之人体图谱,已有颅骨、脊柱椎体、椎板及椎管等的侧面观,颅腔中有脑(当时称为髓海),椎管中有脊髓(称为髓),而且明白显示脑和脊髓二者相连。

?李梃编写的《医学入门》指出:“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骨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也。”  进一步说明脑和脊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清代医家王清任亲自解剖尸体,潜心研究数10年,著《医林改错》一书,纠正了古人的某些错误,深化了对脑的解剖、生理、病理现象的认识。这些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奠定了中医藏象学说的形态学基础。

古人对脑生理的阐述

1.脑寓元神。神明出也

古人重心而轻脑,多把脑的功能归于心,有心主神明之说。早在《内经》中便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也”之说。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神明之主在脑,不在心。隋?杨上善指出“头者,心神所居”。元神一语出自与道家,如唐《云笈七签?仙籍旨诀?道生旨》云:“元神如主动,千神如臣”,“阳神者,是纯阳之精英,是元神也,非五藏诸体之神”。由此可见,脑之元神乃是全身一切神经精神活动的主宰。

脑为髓海,《灵枢?海论》日:“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脑神至尊至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只有脑髓充盈,脑神得守,人体生理活动才能得以正常。“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 

中医学创制“脑为元神之府”   当为李时珍始,他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神”的广义是指生命的外在征象,如意识、思维、精神、语言、表情、感知、记忆等,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所云:“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日神。”   其时“慧然独悟”、“昭然独明”即是以智慧与灵感的元神之致。

2.诸阳之会,先受其象

程杏轩《医述》云:“夫六腑清肠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头,为至清至高之处,故谓之元首,至尊而不可犯也。”脑的解剖生理有以下四个特点。①位处高巅,由颅骨裹盖,阳气会此而不宣。②诸阳之会,阳气最旺。③脑为髓海,气血奉养最多。④开窍五官,先受其象。王惠源在《医学原始》中指出:“五官居于身上,为知觉之具,耳目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入,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象,而觉之而寄之,而存之也。”

3.运筹经络,统领脏腑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脑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由经脉密切相连,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头为诸阳之会,《难经?二十八难》云:“督脉者,起与下极之俞,并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手太阳、手少阳均从目周围的空窍联系于脑。脑髓内寓元神,为一身之主宰,故五脏六腑听命于脑,脑神调节各脏腑功能,以达平衡协调。但脑神又接受来源于五脏六腑、经络气血之信息,如此上下呼应、内外协同。

4.脑御众神,主运动感觉

脑神藉经脉为通路,以御众神,完成机体的生命活动。王惠源《医学原始》日:“脑颅居百体之首,为I五官四司所赖,以摄百肢,为运动知觉之德。”唐容川说:“精以生神,精足神强,自多伎巧。髓不足者,力不强。”脑与经脉的关系,尤应重视脑髓和督脉的关系。脑神之功用:生命机体的主宰,主运动;主记忆、思维、创造等聪明才智;丰富、协调、和谐人体正常的情志活动,脑神即脑功能的体现。

古人对脑病理的分析

1.气血不荣。脑髓失充

《灵枢?本神篇》云:”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同于性命也。”脑需要气血津液不断的充养、滋润,脑髓失充,则不能发挥统领官骸的功能。脑以髓为体,以神为用,髓海充盈,真气内守,人体健康。《颅囟经?序》云:“太乙元真在头,日泥丸,总众神也。得诸百灵,以御邪气,陶甄万类,以静为源。”《云籍七签?元气论》云:“脑实则神全,神全则气全,气全则形全,形全则百官调于内,八邪消于外。”气血不足,脑髓失充,阴精与阳气不能互根互用,精不化气,气不生精,元气衰,髓海空,脑中无元气,则危及生命。

2.脑失清灵,神机不运

髓海不足是外邪犯脑的内在因素,《灵枢?口问》谓“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髓海不足,正气虚弱,抗邪无力,外邪犯脑,引发高热谵妄、昏迷抽搐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神机不运,清浊相干,变生多病。脑宜伸忌郁,正气不足,主导和协调功能低下,承受不足,对环境变化与情感因素反应异常亢奋,或情志抑郁,所思不遂,引发癫、狂、痫或焦虑忧郁等神经心理疾病。脑为至清之脏,不能容邪,犯之则病。《医述》云:“脑为髓海,脑髓纯者灵,杂者钝,耳目皆由心擅令,故聪明焉。”  脑之清灵为其性,脑清则神识清明,主持有度,灵动机敏。又脑为髓海,髓属液,至清至纯,水谷精微中和合而为膏者才能得藏。清灵之脏喜静谧而恶动扰,静谧则清明内持,动扰则调摇散乱。在正常情况下,需保持脑髓清纯灵动之性。

3.气血逆乱,直冲犯脑 

脑主元神,须以气血布达和气机升降有序。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气血逆乱,气机直冲或瘀血痰湿犯脑而为病,则见头晕、头痛、失眠、烦躁等症;若瘀血停于脑,阻于脑络,则见突然昏仆,言语不清,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的中风证。正如《内经》中指出:“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  ,“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等 

4.五脏传病。脑神失司

脑御五脏,五脏有病也可及脑。张景岳在《类经》中谓:“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为精明之府。”   五脏有病,脑神失养,主宰失司,而发病。《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则精神充沛,思维敏锐,反应灵活,血气衰,行动迟缓,精神萎靡,头晕目眩,甚则昏厥抽搐;肺气虚弱,呼吸不利,不能助心血养脑,可见神志恍惚,两目无神等症;肝气升发太过,直冲犯脑,轻者头痛耳鸣,重者卒然昏倒,发为气厥。肝气疏泄不及,则情绪忧郁不乐,悲伤忧虑;脾虚不运,水谷不能运化,清气不升,脑失荣养;浊气不降,则脘满纳呆,神疲体倦;肾精亏虚,髓海不足,头目眩晕;肾阳亏虚,水湿内停,上犯于脑,头蒙如裹,甚则头痛呕恶。

脑病辨治

脑病常见有头痛、卒中、颤病、痉病、痴呆、痫病、癫狂、不寐、痿病。按辨证施治,常见的中医证候有肝气郁结证、肝阳上亢证、肝风内动证、风痰阻络证、痰湿阻络证、痰瘀互结证、肝郁痰扰证、痰热腑实、痰蒙清窍证、气滞血瘀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肝肾阴虚证证。治疗常用的8种治法为治风法、祛湿法、祛痰法、活血化瘀法、补益法、回阳救逆法、醒脑开窍法、安神法等,临床上结合辨证,两法或数法合用。

1.治风法

11疏散外风法

是治疗外风所致的疾病。外风是风邪外袭,留于经络、肌肉、筋骨、关节等处所致。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不仁,筋脉挛痛,屈伸不利,或口眼喁斜等症。可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一些血管性头痛、偏头痛,面神经炎、神经痛,破伤风所致口噤、手足拘急、角弓反张,乙型脑炎引起的抽搐。常用的疏散外风药物有川芎、羌活、防风、独活、白芷、荆芥、白附子、南星等。常用方剂有川芎茶调散、牵正散、止痉散等。治风药需配养血药,以防其燥;养血药需配搜风行气药,以行其滞。

12平熄内风法

是治内脏病变所致的风病,这种风病称为内风。常见有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风上于巅顶,多属阴亏,表现为头昏眩晕、突然昏倒、口眼呙斜、半身不遂等症;亦有阳邪亢盛,热极生风,常见高热神昏、四肢抽搐等症;亦有温邪久留,耗损真阴,虚风内动,则见低热神倦、筋脉拘挛、手足蠕动、脉虚等症。肝阳伏,则风熄而镇静;肝阳升,则风旋而鼓舞。

平肝熄风法主要包括平肝抑阳补益法、重镇熄风法。熄风法用于治疗如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急性期或慢性期等。

常用方剂有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羚羊钩藤汤、大定风珠、杞菊地黄汤、右归饮等。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其性刚喜条达。依赖肾水涵养,用平肝潜阳之药,不忘滋水涵木。配用育阴药生地黄、白芍等,清热药桑叶、菊花等。平肝熄风药有钩藤、天麻、石决明、山羊角、羚羊角、珍珠母、白蒺藜、龙骨、牡蛎、代赭石、磁石等。

“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风头痛、肢痛、肢麻、体痒久治不愈,养血活血加祛风药,可收良效;中风之人大便多燥结,痰热郁结于中,治以润肠通便,釜底抽薪,风亦易愈。

2.祛湿法

21  祛风胜湿

风寒湿邪在表的头痛、身痛、肢痛、腰膝顽麻,湿病在表,一身尽痛。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中医认为湿病在表,取微汗为佳;湿病在里,利水为要。祛风胜湿法适用于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臂丛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根型颈椎病、腰骶神经根炎的风湿外感型,常用方剂有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桂枝附子汤等。药有羌活、独活、防风、天麻、延胡索、木瓜、秦艽、五加皮、威灵仙、络石藤、伸筋草、老鹳草、桑枝、桂枝、臭梧桐、蜈蚣、全蝎、地龙、僵蚕等。

桂枝附子汤,治风胜于湿;白术附子汤,治湿胜于风;甘草附子汤,治风湿俱胜。

22散寒除湿

寒邪外袭,凝滞经络所致的疼痛、麻木、瘫痪等症。可见于坐骨神经痛、臂丛神经炎等。方剂有鸡鸣散、胜湿汤。药用槟榔、陈皮、木瓜、吴茱萸、紫苏、生姜、羌活、独活、秦艽、防风、藁本、蚕砂、伸筋草、蔓荆子、海风藤、川芎等。

六淫外邪,惟风寒湿三者最能郁遏阳气。非风寒湿袭之,不为患也。

23清热祛湿

适用于湿热俱盛,或湿从热化,午后身热,胸闷腹胀,或湿热下注,现足膝痿软等症。火暑燥三者皆属热,受其热则汗泄,热盛亦气壅脉满,而为痛矣。治疗乙型脑炎、急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常用方剂:苍术白虎汤、三仁汤、四妙丸、虎潜丸等。中药:苍术、石膏、知母、茵陈蒿、滑石、通草、薏苡仁、杏仁、蔻仁、防己、赤小豆、蚕砂、黄柏、牛膝、金银花、威灵仙等。

3.祛痰法

中医的痰分有形痰和无形痰,外感内伤均能生痰。痰除咳嗽之痰外,尚有胃中呕吐痰涎、结核瘰疬及神经系统有关的病症,如眩晕、头痛、癫痫、昏迷、中风等痰瘀症。方剂:二陈汤、温胆汤、大活络丹、控涎丹、导痰汤、涤痰汤、半夏白术天麻汤。中药:半夏、天南星、胆南星、石菖蒲、远志、天竺黄、白芥子、鹅管石、贝母、竹茹、竹沥、前胡、杏仁、枇杷叶、桑白皮等。

头眩,痰挟气虚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与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

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痫有阴阳只是痰,内伤最多外感极少。盖伤饮食积为痰火,上迷清窍,惊恐忧怒,则火胜神不守舍,舍空痰塞。

4.活血祛瘀法

瘀血是由于血流不畅,瘀血阻滞所引起。常见病症为疼痛、肿块、瘀斑、出血,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弦细。瘀血攻心可致健忘,甚至昏迷。

活血祛瘀法是通过通利血脉,消散淤血,恢复血流,采用不同的药物配伍,有理气活血、温经活血、益气活血、破血散瘀、通窍活血、活血解毒、活血利水等。目前广泛应用于急、慢性炎症,肿瘤,肝脾肿大,心脑血管疾患及跌打损伤。常用于缺血性中风,脑出血后遗症。其他如颅脑外伤、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周围神经炎、脊髓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腰骶神经根炎等。

常用方剂有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复元活血汤、身痛逐瘀汤等。补阳还五汤益气化瘀,其中重用黄芪配当归尾养血活血,合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化瘀通络,治半身不遂,口眼呙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萎废,小便频数,遗尿不禁。

化瘀药常用丹参、鸡血藤、川芎、桃仁、红花、虎杖、平地木、泽兰、益母草、刘寄奴、郁金、石见穿、王不留行等。消坚破瘀药有三棱、莪术、五灵脂、地鳖虫、穿山甲、水蛭、虻虫等。血瘀多兼气滞,使用活血祛瘀法,常与理气药同用,可收较好效果。如血瘀之人,体中气机不畅,则称为“气滞”,如有头痛、胸痛、腹痛兼证时,酌用制香附、木香、台乌药、薤白等。凡治血者,必先以祛瘀为要。瘀血不去,新血终不得生。若徒养血,适以添瘀。

5.补益法

是治疗虚证的重要方法,用于补益人体的气血阴阳不足。补益法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类。神经系统一些慢性疾病经常采用此法。如重症肌无力、中风之慢性期偏瘫、脊髓炎及其后遗症、小儿麻痹症、脊髓空洞症、神经炎、神经症。根据辨证,分清气血阴阳之虚,而采取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法。

51补气法

补气法适用于肺脾气虚证,如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语声低微,面色咣白,头晕自汗,动则气喘,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浮肿,甚至休克,苔薄白,舌质淡,有齿痕,脉细弱。人之生也,全赖乎气,血脱而气不脱,虽死犹生;血未伤而气先脱,虽安必死。(?唐宗海《血证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常用于肌肉疾病、慢性瘫痪诸病。四君子汤、参苓术草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生脉散等。药有人参、黄芪、桂圆、白术、炙甘草、大枣、扁豆、茯苓、山药等。

52补血法

常用于血虚证。血虚常伴有气虚,须配伍补气药。治血之要,取效在调气而补血。血虚表现为面色咣白或萎黄,口唇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月经不调,手足麻木,舌淡,脉细等。“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吴岜《医方考》),补血法常用于急、慢性神经瘫痪等。用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药有当归、熟地黄、何首乌、阿胶、龙眼肉、枸杞子、鸡血藤、白芍等。“一切补气诸方,皆从四君化出;一切补血诸方,又当从此四物而化也。补气者,当求之脾肺;补血者当求之肝肾。”

53补阴法

用于阴虚证,主要指肝肾阴虚。表现为头晕耳鸣,口干咽燥,腰腿酸软,消瘦,肌肉萎缩,舌红苔少,脉细。或阴虚火旺,唇赤颧红,心烦不眠,手足心热,潮热盗汗,或遗精、咯血等,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虎潜丸。药常选地黄、女贞子、旱莲草、山萸肉、麦冬、龟板、鳖甲之类以滋补肝肾。常广泛应用于神经炎、脊髓炎、慢性瘫痪状态、神经症、脑血管疾病阴虚症患者等治疗。

对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掉眩昏仆者,滋阴潜阳为急需之图,张介宾《景岳全书?新方八略》云:“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常用杞菊地黄汤加珍珠母、玳瑁、石决明、羚羊角等。

54补阳法  阳虚证,主要是肾阳虚。症见畏寒肢冷,腰酸软冷痛,或阳萎滑精,尿多而清长,舌淡,脉沉细无力。常用于慢性瘫痪而有肾阳虚者。张介宾《景岳全书?新方八略》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方剂:济生肾气丸、右归丸、附桂八味丸。中药:附子、肉桂、仙茅、仙灵脾、鹿角、肉苁蓉等温补肾阳的药物,适当配入补阴之药。

6.回阳救逆法

张介宾论四逆散日:“可见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

回阳救逆法用于亡阳虚脱、昏迷脱证,多见正气散亡,表现为恶寒踏卧,四肢厥冷;血压、体温降低,出冷汗,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微或虚数等症。常用方剂如参附汤、四逆汤。药物有附子、肉桂、干姜等。形不足者,温之以气,辅以补气和中之药如党参(或人参y、甘草等。汗多伤阴或体质阴虚者,酌配熟地、麦冬,生牡蛎、龙骨、五味子、山萸肉等。多用于虚脱或休克的抢救,神经科用于脑血管病伴有心血管衰竭、末梢循环衰竭、中枢衰竭,脑炎或颅脑损伤伴有休克可鼻饲应用。阳气暴脱,非人参、附子之大力,不能挽回沉疴,附子应用需酌情,一般1030g

7.醒脑开窍法

醒脑开窍法是通窍开闭,苏醒神志,治疗神志昏迷的方法。开窍剂主要由辛香走窜开窍的药物所组成,具有苏醒神志的作用,此外还分别具有清热、解毒、镇痉、化痰、辟秽等作用。开窍剂多是丸、散成药,以便急救应用,宜用温开水化服或鼻饲,不宜煎服。适用于脑血管病、癫痫、晕厥,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引起的意识障碍和昏迷等。

71凉开法

凉开法适用于热性病,邪热侵脑所引起的昏迷、惊厥、抽搐等症,亦常用于脑血管意外的热闭证及其他昏迷阳闭等。常有神昏谵语,鼻鼾气粗,两手握固,苔黄腻,脉洪大等,凉开的方剂,具有清心开窍,泄热解毒等作用。常用凉开剂有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醒脑静注射剂。常用药物有牛黄、冰片、黄连、郁金等药组成,同时针对具体病情,还需配合其他药物。如高热可配合石膏、知母;大便秘结阳明腑实配合泻下药芒硝、大黄,以“釜底抽薪”,开窍与攻下同用。

72温开法

温开法适用于寒邪或痰浊内闭,而见突然昏倒,牙关紧闭,痰壅气闭,苔白脉迟之寒闭证,用芳香开窍、温化痰浊方,有苏合香丸、玉枢丹等,药有苏合香、丁香、青木香、冰片、麝香等组成的丸药,用于中风阴闭(即寒闭)证,中暑有寒闭见证者以及其他昏迷阴闭者。

73化痰开窍法血瘀痰阻,脑气与脏腑之气不接。痰气壅塞,闭者易开,化痰开窍法适用于感染性脑病如脑炎、脑膜炎及急性脑血管病、癫痫等而有神志昏迷、痰多、舌苔厚腻,脉濡滑等症者,癔病、重症精神病有痰多、舌苔厚腻者亦用此法。常用有苏合香丸(见温开法)、白金丸等,药用贝母:天竺黄、石菖蒲、郁金、淡竹沥、远志、胆南星等药。痰气壅塞,沉大,无热为寒痰上壅,浊阴阻蔽清阳之气,非燥烈大温之药不能开泄。

8.安神法

安神法主要是安神定志,用于心、肝、肾三藏功能失调,神志不安的病例。用于治疗不寐、健忘、烦躁等神经症,具有镇静、安神、养心、定悸等作用。根据“惊者平之”,“虚者补之”,可分重镇安神与滋养安神。重镇安神法常用于心神不灵,胸中烦热,躁扰不安,怔忡失眠,方剂如安神丸;痰火扰心者用生铁落饮等。滋养安神法:肺阴不足,虚热内生,舌红少津,脉细数,如百合病,予百合地黄汤润肺滋阴安神;对于肝气不达,焦虑抑郁,心血虚少,以致脏躁,苔腻津少,脉弦滑,予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以疏肝解郁,润燥安神;对于肝血不足,营血耗损,虚烦不眠,视物模糊,两目干涩,筋脉拘挛,爪甲不荣,舌淡,脉细,予以四物汤合酸枣仁汤加减以养血安神;对于肾阴亏虚,肾精不足,或心肾不交,虚火上逆,表现为眩晕耳鸣,健忘恍惚,多梦遗精,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治以左归饮合黄连阿胶汤加减以滋阴泻火,交通心肾。对于久病不愈,劳倦内伤,形寒肢冷,心肾阳虚,心悸胸闷,唇甲紫暗,心烦不得卧,苔白滑舌暗淡,脉沉微者,予肾气丸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以温养心肾;对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不眠,予归脾汤合天王补心丹加减,以补心健脾安神。其中归脾汤(《济生方》),黄芪益气生血,当归补血活血,党参、白术、茯神健脾安神,龙眼肉补血养心,枣仁、远志养血安神,木香调气、运化脾胃,甘草调和诸药。

神不安常引起不寐之症,历代医家认为主要病机属于营卫失和,阴阳失调,为病之本,阴虚不能纳阳,或阳盛不得人阴。正如《灵枢?大惑论》所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能瞑矣”,所以治疗中要注意调和阴阳,方能起效,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建国以后,尤其是近30年来,中医药工作者在继承的同时,积极吸收西医学知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行了多学科、多途径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医脑病在脑血管病、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痴呆、重症肌无力、偏头痛、脑瘫、多发性抽动、肋间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疾病治疗,都显示出其特色与优势。

中医脑病学属于自然科学,又属传统医学范畴,认识中医脑病学的科学价值,继承其特色优势,使其传统理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大胆创新,中医脑科学一定会大放光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