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股份电池项目社会反响较大 被上海叫停 11月2日,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其锂离子动力电池关键材料项目因环评公示期间社会反 响较大,上海市有关部门决定取消该项目,并停止审批。 2011年6月20日,也就是三年多前,杉杉股份通过了投资建设锂离子动力电池关键材料项 目的议案,并由全资子公司宁波杉杉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设立项目公司作为投资主体进行投资建设,选择在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投资开发锂离子动力电池关键材料项目,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他相关材料的生产制造。 杉杉股份在今年的半年报中曾经表示,其锂离子动力电池关键材料项目“目前尚在积极推 进环评工作”。 不过根据有关公告也能看到,社会各方对于该项目有诸多的担心,有人表示,“临海地区海风极大,潮起潮落时尤为明显。海风带起风尘吹向四方,常常令近海百姓家里地板、家具蒙灰。即便在布置纱窗的状况下,粉尘依然轻易出入。所以对项目保证实现100%妥善处置,我持严重质疑。任何事情都有其不确定性,若海风长期吹起废料,其中的粉末如石墨灰尘逐渐沉积则会堵塞肺泡并难以排出。”,也有人认为,“锂离子动力电池是生活中的‘火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隐患,更何况处于泥城工业园区,附近都是大型重工企业,一处燃,处处燃。” 对于社会各界的忧虑,项目方也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但最终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研究还是因社会反响较大,决定取消该项目,停止审批。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针对这种结果,杉杉股份表示,就上述事宜,公司将持续关注,并与有关方接洽后续事宜 处理。 杉杉股份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78亿元,同比下降2.2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28.44%。 在上述被取消项目所在的负极材料业务方面,其业绩增长较快。同时,杉杉股份也看好这 方面业务发展,对负极材料业务经营管理团队实行股权激励,负极管理团队实现间接持有上海杉杉及宁波杉杉新材料各10%的股权。不过,负极管理团队也有严格的业绩承诺:以2013年为基数,2014至2016年,负极利润总额、销售量三年内平均增长率不低于10%。如业绩未能达标,则宁波杉杉新能源可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回购上海杉玉持有的负极10%股权。 丰田章男驾驶丰田全新燃料电池车亮相拉力赛 丰田汽车公司全新研制的燃料电池车于11月1日出现在日本爱知县新城市举行的“全 日本拉力锦标赛第 9 战”的赛场上,丰田社长丰田章男亲自驾驶该车在赛道上行驶,向观众 展示了该车的优良性能。 据日本《产经新闻》11 月 1 日报道,该车是作为赛前安全确认车而驶上赛道的,其 在普通车型的基础上加装了赛车用的安全装置和底盘零件。丰田章男表示,“研发负责人称 这款车‘不仅环保而且行驶性能良好’,我就提议用它来参加拉力赛。这是(燃料电池车的) 一个良好开端。” 据悉,燃料电池车是由通过氢氧化学反应产生的电力驱动,行驶过程中只会产生水, 被称为“终极环保车”。本次大出风头的燃料电池车被丰田命名为“Mirai”(日语意为“未来”),并将于 2014 年度内发售。 贝特瑞背靠中国宝安 曾几何时,贝特瑞是一家在外界看来比较神秘的企业——曾因分拆上市受阻而受关注, 也因石墨烯概念而被争议.今年 6 月,其大股东中国宝安宣布战略转型——欲成为一个以新材 料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集团,定增收购贝特瑞,贝特瑞再次被推向前台.据悉,在中国宝安入主之 后,在大股东的支持下,加上经营团队的不懈努力,贝特瑞正在其创新之路上高歌猛进,成为中 国宝安新材料产业战略布局中重要棋子,已经从十多年前的作坊企业发展成为全球锂电负极 材料行业领先企业,现正借助10余年来构建的垂直产业链和精心构建的核心竞争力,用3-5年 时间谋求行业话语权. 领衔中国宝安新材料布局 在定增收购完成后,中国宝安将持有贝特瑞 89.93%股份.在贝特瑞从一家作坊企业发 展成为去年净利 8800 万元的行业领先企业过程中,中国宝安扮演了重要角色. 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表示,中国宝安入主后,通过系列的运作整合,为贝特瑞在发展战 略定位、项目定位、管理体系与机制、人才引进与成长、资金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做了全面梳 理、引导与培育. 在中国宝安为贝特瑞提供强大支持的同时,贝特瑞也成为中国宝安旗下重要的新能源 材料企业,成为其三大产业布局中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宝安作为投资控股型集团,以高新技术、 房地产和生物医药为主的三大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宝安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宝安高 新技术产业符合国家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市场潜力和空间巨大. 通过贝特瑞,中国宝安锂电负极材料垂直产业链构筑完整,市场份额全球第一,技术研 发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拥有前沿和纵深技术储备,通过行业标准制定与知识产权网布局,构筑 了一定的市场壁垒,产业企业群具有一定关联度,易于产生协同效应.产业链打造基本通过全 资控股、收购的方式完成,为后续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 行业内"隐形冠军" 贝特瑞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据贝特瑞总经理岳敏介绍,自 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锂电池材料领域做专、做精、做特,使之具有差异化、独特性.贝特 瑞在做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营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如:锂离子动力电池用正 极材料、锂离子储能与动力电池用负极材料、石墨原材料等;加大研发培育种子业务,如:新型 负极材料(软碳、硬碳、硅碳复合材料、SiO-C、钛酸锂等);新型正极材料:NCA、LNCM 等;新 型炭材料等静压石墨(核石墨)、活性炭等;碳纳米材料:CNTs、石墨烯及纳米碳纤维等,并启动 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锂空气电池、锂硫电池等领域的新材料开发.随着贝特瑞在研 发上的持续投入,其在行业的引领力和龙头地位进一步夯实,企业发展也由创业之初的"满足 客户需求"向"创造客户需求"迈进. 据日本矢野经济统计,2013 年贝特瑞负极材料出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34.1%.截至 2013 底,从国内外所有公开的数据来看,贝特瑞市场份额均位居全球第一,与行业排名第二的 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也正在快速拉大.同时,贝特瑞还是全球唯一一家拥有锂离子电池负极材 料完整垂直产业链(从矿山开采、浮选到最终负极材料及应用解决方案)的企业,是锂离子电池 石墨类负极材料国家标准的制定者,该标准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唯 一一份标准,现正在起草英文版. 向全球锂离子电池龙头公司供货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公司将借助前10年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变革,从单纯的市场占有率第一,到全 方位全面领先,直至谋求掌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全球话语权、定价权,成为新能源、新材料 领域名副其实的领袖型企业."贝特瑞总经理岳敏表示. 据介绍,贝特瑞目前拥有近 200 人的研发团队,创建了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球形化技术、新型分级技术、化学纯化技术、高温纯化技术、 热处理技术、表面改性技术、造粒技术、纳米制备与分散技术等国际一流技术,完全能够针 对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也正因为如此,贝特瑞成为行业唯一一家改变 行业游戏规则的企业,同时向全球排名前 10 名的锂离子电池公司供货,并且有望在不久的将 来成为他们的第一大供应商. 贝特瑞强大的研发平台、一流的研发团队再加上持续的研发投入,不仅确保了其在常 规负极材料方面的持续领先,还使其在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纳米导电材料方面 的研究遥遥领先,其产品技术处于全球全面领先,为实现"引领行业方向,推动行业发展"的愿景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贝特瑞技术实力保持行业持续领先提供了保障,以及为贝特瑞在新能 源汽车与新型储能材料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的技术与市场空间. 据了解,贝特瑞从 2005 年开始谋划布局,经过近 10 年的努力,现形成了三大基地.其中, 以深圳、惠州为核心圈的总部基地,主要功能为研发、营销、融资及高端制造基地;以天津和 山西阳泉为核心圈,构建了人造石墨生产基地;利用黑龙江鸡西丰富的天然石墨资源,构建了 从矿山开采、浮选到负极材料一体化的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生产基地.每一个基地都能同时完 成从原材料到最终负极材料全流程、全产业链的完整加工,品质可控、成本最优,同时可以化 解任何不可抗力引起的供货风险.正因为贝特瑞具备垂直的全产业链及研发与创新能力、快 速反应能力,以及多年聚积的内在软实力,从而形成了贝特瑞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岳敏表示,贝特瑞作为一家专注于锂离子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及解决方案于一体的 公司,将以"肩负历史使命,承担历史责任,创造世界经典"作为全体贝特瑞人的梦想,以强烈的 使命感、高度的责任感,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的发展而努力奋斗,并最终实现从"满足 需求到创造需求再到引领行业方向",成为真正的行业领袖. 小米CEO雷军11月初在微博中发推表示:新版小米移动电源,16000mAh, 定价129元,双十一天猫首发,特价99元。内置五节国际大厂的超高密度18650电池,每节3200mAh, 能量密度高达725Wh/L,主力供应商是LG和松下。比10400mAh移动电源,只重20%多,但容量增加了约60%。这个容量够吗? 如按其所述,该移动电源采用的是5节3200mAh的LG或松下的电芯,按照电芯市场目前批量 出货价,每颗电芯价格都在20元以上,5节下来成本已经突破了100块,再加上保护板以及外壳包装,其以99元价格来卖,已经是亏本甩卖了。就是不知道届时铺货量有多少,估计又是几秒断货吧...... 北京中旭鑫海投资30亿元在剑阁县建设锂电池生产线 日前,第十五届西博会在成都举行。剑阁县与北京中旭鑫海有限公司签订的电动汽车 动力总成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 30 亿元,该项目成为西博会广元最大的单个签约项目。 北京中旭鑫海有限公司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生产基地项目,项目选址在剑阁县剑门工业 园区,建设拟用地 1000 亩。项目分三期建设,新建电动汽车动力总成 30 条生产线,形成项 目总产能 10 亿 Ah 锂电池的动力总成产品。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生产电动汽车动力总成 10 亿 Ah 动力总成产品,实现年销售收入 60 亿元,实现年综合税收 3 亿元以上,解决就业 人口 2000 人以上。 【ICC】论锂电替代铅酸之路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上周ICC发表过一篇关于超威天能对锂电池组降价促销事件的分析报道,该事件中,传统铅 酸电池巨头超威及天能对其旗下的锂电池组实行大幅降价优惠,引起市场震动。 据了解,此次促销中,两巨头的锂电池组降幅过百,48V10Ah售价不足500元,相较于市场主 流的600-700元/组来说,已相当具有竞争力。然而,锂电池组在电动自行车方面真的开始对铅酸电池构成威胁了吗。对此,富宝资讯铅分析师吴相锋表示,48V12A铅酸电池组目前出厂价在280元左右,市场零售价也仅仅300元出头,如果算上以旧换新的话,出厂价甚至低于200元/组。与目前锂电池组接近500元的售价来看,铅酸电池仍然具有压倒性的性价比优势。 而对于锂电池组近几年持续稳定的降价,吴相锋表示,铅酸电池在2012年的时候价格曾经暴 涨至800多元一组,主要因为铅污染导致的环保审查,关停了一大批小型铅酸电池厂家,造成市 场上铅酸电池组供不应求所致,现在这一问题已基本解决,以后铅酸电池大幅涨价的可能基本没有了。也就是说,锂电池组短期也很难撼动铅酸电池的价格优势地位。 实际上对于锂电池来说,对铅酸的优势就是重量轻以及耐用,电池容量衰减也远低于铅酸电 池。铅酸电池的高衰减率也导致了其以旧换新业务的兴起,对于这一点,超威电池锂电工程师表示,锂电池组也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且三元材料制造的锂电池组的回收价值跟铅酸电池是接近的,目前已经有经销商反馈回收锂电池组的事宜,现在公司也在考虑这块市场。 综上可以看出,锂电池组的整体价格大概是铅酸电池的2倍左右,而且短期内并不能缩小这 一差距。价差过大导致大规模的替代效应并不能显现,目前锂电池组仍然仅装配在一些高端的电动自行车上面,在小众市场里发光发热。 市场价格及动态 锂电池 本周电芯市场表现平淡,2000mAh容量型18650电芯市场价在4.2-4.3元/颗,动力型7.5-8元/ 颗。截止至11月初,电芯价格已维持了近半年的稳定走势,虽然销量上有所起伏,但受到成本的约束,价格难有下探空间。部分小厂会有更低的报价,但基本都是以牺牲产品质量来换取的,并不值得提倡。 下游应用方面,移动电源市场式微,随着小米等厂家以不赚钱的形式进入后,移动电源就进入了微利时代,厂家多压缩电芯成本,采用便宜电芯来拉低售价;电池组方面,超威天能低价抢占市场份额,小厂生存艰难,具体情况可见每周ICC分析文章。 正极材料 截止 11 月 07 日,国内磷酸铁锂主流价在 90000-91000 元/吨左右,较前期大幅下挫 8000-10000 元/吨左右。市场报价较为混乱,目前下游客户砍价激烈,而正极材料生产企业 为了抢夺客户不得不打价格战,前期市场上就有 80000-90000 元/吨成交的情况,而近期市 场低价情况愈演愈烈,主流价格随之下滑。近期进入了传统电池旺季,大型磷酸铁锂生产企 业销售情况较好,如天津斯特兰从去年开始产量及销量明显提升,今年情况更是好于去年, 8 条生产线开工情况达到 50%以上。虽然明年有扩张产能的想法,但仍以谨慎为主。烟台卓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能、杭州金马等企业进入 10 月以后销量也都有所上升。 上游方面: 钴方面:本周国内电解钴市场小幅下跌,主流价格 208000-213000 元/吨,较上周下跌 2000-3000 元/吨。本周钴盐市场延续阴跌走势,四氧化三钴本周价格在 153000-155000 元/ 吨之间,较上周末下跌 2000 元/吨左右。本周四氧化三钴出货情况较少,钴酸锂厂家受到近 期镍价大幅跳水影响和海外钴价大幅走低的影响,对下月四氧化三钴的采购价格普遍意向于 152 元/千克左右,但四氧化三钴厂家因原料价格并未出现明显下跌和四氧化三钴出口价格 好于国内,并且资金回拢优势,价格仍较为坚挺,也有部分企业担心市场疲软,但整体而言 本周钴盐市场还显平静,价格无意松动。 镍方面:本周国内电解镍继续呈现振荡走势,截止 10 月 31 日,国内电解镍报价在 103400-103700 元/吨,较上周下跌 1000 元/吨左右。周初金川镍曾一度将报价上调至 106000 元/吨,而后受亚洲时段震荡下行影响,价格又出现了振荡下行的走势。菲律宾对中国的镍 矿石发货因大雨而延迟,预计数座镍矿将因季风季而关闭或减少发货,这可能在镍价上个月 大幅下跌后给价格提供支撑。魏因贝格称,伦敦金属交易所高企的镍库存可能会持续抑制镍 价大幅上涨,不会过于乐观。 碳酸锂方面:本周国内碳酸锂市场整体稳定,国内工业级碳酸锂主流报价在 37000-40000 元/吨,电池级碳酸锂主流报价在 41000-43000 元/吨。总体来看,多数厂家表 示,碳酸锂市场行情正处于上行过程中,部分地区碳酸锂货源已逐步趋紧。考虑到传统电池 消费旺季,盐湖提锂装置的季节性停工,以及澳矿锂精矿价格的即将上扬,后期碳酸锂行情 或迎来新一轮上涨。 负极材料 本周国内负极材料市场整体稳定,产品价格在竞争中略有下滑。现国内低端负极材料主流报 2.5万元/吨,极端低价1.5万元/吨,中端产品主流报5.5-5.8万元/吨,高端产品主流报8万元/ 吨。目前中高端负极材料企业大多有稳定的用户,出货情况也相对稳定,厂内库存不多,但回款状况不佳。低端负极材料企业不仅价格持续走低,而且客户稳定性也差,回款和销售情况都不理想。负极材料新进企业目前生存状态较差,为了拓展市场,他们不得不以极低的价格为下游供货、测试,而回款还是个大问题。 新能源汽车市场依旧看好,工信部装备工业司11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0月,我国 新能源汽车生产5685辆,同比增长近24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2294辆,同比增长近10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2141辆;纯电动商用车生产475辆,同比增长近36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775辆。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前两批的新能源汽车生产4748辆,占10月产量的84%。2014年1至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4.70万辆,同比增长近5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2.22万辆,同比增长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1.11万辆,同比增长20倍,燃料电池乘用车生产4辆;纯电动商用车生产5723辆,同比增长133%,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7972辆,同比增长181%。正式这样的行业利好激励着国内负极材料企业顶住压力,继续前行,期待后期的灿烂。 原料市场,近期国内负极材料主要原料市场大稳小调。现天然石墨-195主流报3800-4400 元/吨,价格较为稳定,不过本月中旬东北地区将陆续停工。球形石墨主流报价 15000-21000元/吨。针状焦,现国内针状焦市场价格持稳,油系的售价在7000元/吨,煤系报价在5000-7000元/。海外针状焦,煤系 针状焦主流报价在1100美元/吨;油系针状焦价格在1350-1550美元/吨。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低硫焦市场:大庆石化报1650元/吨,抚顺二厂报1700元/吨,大 港石化报1600元/吨。 隔膜 本周隔膜市场整体趋稳,主营产品价格方面,16um 金辉科技报6元/平方米;南通天丰报5 元/平方米;河北金力报6.5元/平方米;沧州明珠报6元/平方米;星源材质5.3元/平方米。海外 厂家,16um SK湿法单面报 5元/平方米;双面报6.5元/平方米 ;PVDF隔膜 SK 报 8元/平方米。16um干法三菱报8元/平方米。进入2014年四季度,各隔膜企业在完成年度指标的同时,更关注的是回款问题,目前下游客户付款周期相当长,半年期已经是非常普遍了,这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压力是非常大的。2014年,隔膜市场发展迅速,国内生产厂家已有40多家,随着产业步伐加快,产业过剩日益凸出。 本周隔膜市场回顾,大东南周五透露,公司170-500新型锂电池隔膜项目在实研阶段,下一 步将进入中试,尽管有一定进展,但产品技术指标高且研发难度大,离产业化尚需时日。大东南主要从事塑料薄膜、塑料包装制品、服装、纺织品的生产、销售,经营进出口业务。 中材周四表示,膜材料产业是公司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在工业除尘过滤材料方面,公司 的覆膜滤料是一种新型过滤材料,能够有效的过滤工业超细粉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水泥行业,正在拓展电力、炭黑等其他领域。 道明光学发布公告,年产3000万平方米功能性薄膜生产线建设项目所需资金总额为5.3亿元, 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有资金或通过其他融资方式解决。该项目包括三个子项目:年产1500万平方米锂电池软包装膜生产线建设项目、年产1000万平方米微棱镜型反光膜生产线建设项目及年产500万平方米棱镜型高性能光学膜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周期2年,完全达产后年新增营业收入约10.68亿元 电解液 本周电解液市场产销两旺,随着2015年即将到来,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的企业早已进入" 整装待发"的备战状态,电池原材料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开启,适用于 动力电池的功能性电解液市场需求将逐步放量,预计功能性电解液价格后期下降幅度平滑。添加剂作为功能性电解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未来电解液研发市场的竞争关键。目前政府推广新能源汽车,并按照锂离子电池渗透率80%及每辆纯电动大巴所需电解液400千克来计算,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将使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需求超16万吨。本周高电压电解液价格在5-6万,三元材料用电解液价格维持在4.2万-5万/吨,锰酸锂及磷酸铁锂用电解液价格在3.6万-4.2万,铁系动力电解液在4.2-4.8万/吨。 企业市场方面,2014年金牛8条电解液生产线生产能力为8000吨/年,今年上半年电解液销 量在2100吨,目前主要客户为索尼、三星SDI和力神电池。今年下半年产量增加,预计明年将新建1万吨电解液新厂。山东海容电源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86亿计划建设年产一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一期项目,目前已建成国内最大的单体电解液生产车间。今年7月份,该公司开始二期项目设计,建设内容为年产2000吨一次锂电池电解液项目,已经完成立项以及环境和安全的设立评价工作,目前正进行土建施工,在冬季来临之前完成主体建筑封顶工作。三期项目将于2015年9月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山东海容电源材料有限公司将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锂电池材料生产企业。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总结 本周电芯市场与材料市场仍呈现两极分化,电芯受到下游需求疲软影响,出货情况较差,利 润也较薄,而材料市场似乎并未受影响,销售情况不错。但两者相同的是回款情况都变差了,基本上欠账时间维持在三个月以上,部分甚至达到半年,这对于电池这种重资产行业来说已经是难以承受的了。今年下半年以来电池价格一直维持稳定,而各大材料方面则是微跌为主,正极材料有所起伏,但也是先涨后跌,整体的原材料成本应该还是有所下降的,预计后期电芯价格还有下调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