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访的新做法

 anweiwei 2014-11-13

1、变“被动家访”为“主动家访”。

主动家访,防患未然,使家长能主动配合教师做好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我们对老师提出了几个必访:生病学生必访,困难学生(学习、生活)必访,问题学生必访,出现波动的学生必访,家校联系有障碍的学生必访,新转来的学生必访,家庭出现裂痕的学生必访等。

2、变“一般性家访”为“针对性家访”。

在走访中,我们又提出了初访、细访、重访、回访这几种要求:新接一个班,首先要进行初访,了解一般情况。细访,即随班主任工作时间的延续,对每一个学生所作的详细访问。重访,即根据需要,对某些学生进行重点的访问。回访,即家访一段时间后进行有针对性反馈性访问。

3、变“告状式家访”为“谈话式家访”

我们应特别重视:对家长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对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规律的指导以及每个家庭的“个性”特点。成功的家访首先是能让家长接纳你,信任你。因此,第一次见面的讲话,就显得非常重要。家访时要注意斟酌语言,措词要有分寸,千万不可因失言导致失礼。要体现对家长的尊敬、要表达对他孩子的喜爱、对孩子的评价要全面,语言要诚恳,同时要顾全父母的权威,又要维护孩子的权利,都要注意语言的艺术。

(二)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