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无奈的衰落

 HaiheLibrary 2014-11-14

像大多数日本中产阶级一样,20 年前, 正仁过着为旁人羡慕的富足生活。他有 自己的小买卖,拥有一套公寓,经常去夏 威夷度假,还开着新型的梅赛德斯奔驰 汽车。但随着日本整体经济水平下降,他 的生活水平也在慢慢下滑。首先,正仁 出国旅游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被完全 取消;其次,他把梅赛德斯奔驰换成了 便宜的国产车;去年,他又以购房款1/3 的价格卖掉他的公寓,这个价格还不到 他17 年来偿还的银行抵押贷款额。

“日本过去如此繁荣兴旺,现在每个人 却生活在黑暗、压抑的环境中,”49 岁的正仁说。他要求不要使用他的全名,因 为他还有11 万美元的贷款没有还清。 世界近代史中没几个国家像日本这样, 经历了如此惊人的经济起伏。20 世纪 80 年代的亚洲奇迹时期,日本成为最大 的股票投机市场和房地产泡沫地,也是 第一个挑战西方长期经济霸主地位的亚 洲国家。

但随着经济泡沫在90 年代初破灭,日 本陷入了缓慢而无情的经济衰退,巨额 财政赤字和热钱都没能逆转颓势。几乎 整整一代日本人都陷入了通货紧缩带来的经济低增长和物价的螺旋式下跌中。 如今,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正在努力从 债务和资产泡沫中复苏,而越来越多的 经济学家认为日本前景一片暗淡。尽管 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准备了新一轮 量化宽松来刺激经济,但仍有越来越多 的人担心美国和欧洲经济会陷入长期的 低速增长,甚至会出现自大萧条以来仅 在日本出现过的持续通货紧缩现象。

目前许多经济学家仍然相信美国不会重 现日本的经济滞涨,因为美国政治系统 的迅速反应能力和资本主义对创造性毁灭的巨大容忍度。起初,日本领导人否认了经济问题的严 重程度,然后投巨资于能创造就业机会的公共工程,但这只 不过推迟了痛苦的到来,而没有带来必要的结构性调整。 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罗伯特·霍尔说:“美国不是日本, 我们仍然相信美国人能找到办法促使人们再度消费和投资。” 然而,当积累的政治压力迫使美国政府减少消费和预算赤字 时,经济学家开始提醒美国要警惕“日本化”,警惕陷入通货 紧缩的陷阱。到那时,民众的需求会不断萎缩,从而拒绝消费, 公司不敢投资,银行不再贷款,经济就陷入不断衰退的怪圈: 物价不断下跌,工作机会越来越少,消费者进一步限制支出, 公司进一步减少投资。

野村证券公司的主要经济学家辜朝明说:“美国、英国、西班 牙和爱尔兰都经历过日本那样的阶段,并持续了10 年左右, 数以万计的个人和公司,看着自己的资产负债不断超出警戒 线,所以不敢再借款支出,而是用资金来偿还债务。” 就像通货膨胀把一代美国人弄得伤痕累累一样,通货紧缩 给日本人留下了痛苦印记,孕育了一代人的紧张心理,文化 悲观情绪和宿命观,使他们很少憧憬,不再怀有希望。尽管 日本在很多方面仍是一个繁荣社会,但其形势在不断恶化, 尤其是在东京以外的地区。许多人认为他们从日本的现状窥 见了美国和欧洲的未来。这个可怕预测会降临吗?

雄心不再

从日本街头可以看出,日本人的抱负在 消退。在这里,“微型房屋”成为了日本 年轻人的最爱,他们甚至负担不起父辈 居住的狭窄住房,也没有稳定工作来申 请传统的数10 年分期偿还的贷款。这 些火柴盒式的小房子,只比一辆越野车 的占地大一些,有贮藏室大小的卧室,箱 式的储物间和一个微型的厨房。 东京“蜗居”制造商Zaus 公司总经理近 藤君代说:“当未来让你焦虑不安时,你 突然发现自己只能拥有这样的房子了。” 对于许多40 岁以下的日本人来说,很难 说出现在的日本相比20 世纪80 年代的 日本有多大进步,当时强大且咄咄逼人 的“日本公司”似乎准备彻底摧毁美国从 汽车制造到超级计算机的各种产业。日本股市规模增长了3 倍,日元汇率上升到难以想像的水平, 日本公司一统天下,成功吞并了许多资产,如莱坞的电影公 司(环球电影制片公司和哥伦比亚影片公司)、著名的高尔夫 球场(圆石滩高尔夫球场)和具有地标意义的建筑群(洛克 菲勒中心)。

1991 年,经济学家都预测,日本会在 2010 年取代美国,成 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而事实是,日本现在的经济规模仍与当 年相同:以目前汇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为5.7 万亿美元。与 此同时,美国的经济规模增长了一倍,达到14.7 万亿美元。 就在2010 年,中国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赶超,彻底令日本黯然失色,如今的美国精英人士已 经很少关注日本。美国高校火热的日语课堂也已经空空荡 荡。曾在里根政府担任贸易谈判代表的克莱德·普雷斯托 维茨在 20 世纪80 年代撰文提醒日本对美国构成的威胁,引起了华盛顿的恐慌。如今他表示自己正研究中国,并坦言“我现在很少去 日本了”。

这种衰落对日本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日本企业和像正仁这样的中产阶级,在 股市损失了数万亿美元,如今日本股市市值只相当于1989 年的1/4,而在房地 产领域,住房均价和1983 年持平。由于日本面临着全球最大的政府债务规模(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和不断减少的 人口,未来的形势变得愈加渺茫,随之而来 的是日益上升的贫困率及自杀率。

信心危机对日本产生的影响最明显。20 年 前,日本是一个充满活力与野心的国家,整 个社会生机勃勃的,自豪到近乎傲慢,渴望 在日元基础上创建亚洲经济新秩序。如今, 这些雄心壮志都已随风而去,取而代之的 是疲惫感和对未来的恐惧,以及令人窒息 的停滞。日本似乎已经接受了逐渐淡出世界 舞台的命运。

曾经贪得无厌的日本制造商,如今似乎准 备乖乖地向虎视眈眈的韩国和中国竞争对 手缴械投降。日本消费者过去喜欢乘飞机 前往曼哈顿和巴黎进行奢华购物,如今他 们更多的是呆在家里,老实攒钱以备不时 之需,购买优衣库这样的平民品牌,树立朴 素节俭的新潮流。

在这个仍旧富裕的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准 日渐降低,新一代日本年轻人看到的只有经济停滞与通货紧缩。他们拒绝购买汽车和 电视这样的高价商品,选择去美国留学的人 也越来越少。

日本年轻人身上缺少进取精神已经成了人所 共知的事实。他们被嘲笑为“食草族”,因为 他们缺少父辈那种在工作室不分昼夜工作的 吃苦耐劳精神。他们甚至不愿花心思谈恋爱, 而这被认为是导致日本出生率降低的原因。 昭和电工公司的前首席执行官大桥光夫说: “日本人过去被称作经济野兽,但走到一半 的时候,日本人却丧失了这种兽性。”

从日本决策者到公司老总再到街头普通购物 者,在许多采访中被问及国家衰落时的原因 时,人们说得最多的就是社会活力的丧失。 日本面临的问题很多,但其中最严重的是社 会快速的老龄化。一个曾经富裕且充满活力 的国家,正在社会与文化上退化为墨守陈规 的国家,这是日本给世人最深刻的教训。 对通货紧缩弊端的经典的解释是,它让个人 与企业不愿花钱,因为当物价下跌时,理性的做法是抓牢手里的钱,因为它会升值。在日本,几乎持续一代人之久的通 货紧缩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日本人的世界观。它让日本人对未来产生了严重的 悲观情绪,不敢去冒险,自然也就不愿消费或投资,而这又进一步拉低了需 求和物价。

东京早稻田大学研究通货紧缩心理学教授武村和久说:“这形成了一种共识, 消费者认为购买或借贷都是非理性,甚至是愚蠢的行为。”

一个泄了气的城市

悲观情绪影响波及整个日本,而首当其冲的是像大阪这样的大城市。在这 个商业都市里,商家想尽办法劝说紧张不安的购物者再度消费,而这往往体 现为价格战,并最终加剧了日本的通货紧缩。

这里的自动售货机出售10 日元或是12 美分一听的饮料,餐馆提供50 日元 一瓶的啤酒,公寓第一个月租金只需100 日元,约合 1.22 美元。甚至连结 婚典礼也能优惠,打折的结婚礼堂只需600 美元,而10 年前举办同样的一 场婚礼的费用是现在的10 倍。

在大阪商业街北新地,商家开展了“百元日”的促销活动,当 天店内大部分商品都可以用100 日元买下。即便做出了这样 的努力,结果仍令商家失望。

63 岁的冈亚希子说:“日本人好像失去了憧憬美好未来的渴 望。”自从2002 年,她的服装商店破产以后,她就在一间小 型服装店做兼职。

即使在一些不寻常的地方,也能感受到活力丧失。北新地是 大阪的前娱乐中心,这个有3 个世纪历史的游乐场所曾经霓 虹闪烁,纸醉金迷。在这里的一些顶级俱乐部里小坐一会儿 就会花掉500 美元。但近15 年来,这类俱乐部和娱乐场所 的数量从1200 家锐减到480 家,取而代之的是价格低廉的 酒吧和餐饮连锁店。酒吧招待说,现在客人对花钱很在意, 再不会流露出对金钱的漠视。在Oda 酒吧里,Takao Oda 站 在金光闪闪的工作台后优雅娴熟地调制鸡尾酒时表示:“这 里特殊的消费文化在消失。”

在经历了多年的自鸣得意后,日本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之前的选举结果就体现了这一点,不满的选民结束了自民党 在二战后独揽大权的局面。然而,对许多日本人来说,这也许太晚了。日本这一代年轻人不相信能 自己能拥有稳定的职业和不断提升的生 活,而在过去这被认为是一种与生俱来 的权利。

24岁的Takao Oda说,“我所了解的状况是, 物价和薪水会不停下降”。她在打折店 买衣服,自己做午饭甚至放弃出国旅行, 只为了尽可能地攒钱。她说:“虽然她们 这代人活得都还算舒适,但总是处于防 卫的心理,随时准备着可能发生的最糟 糕的事。”在家具店兼职工作的Higaki 女士则说:“我们是劫后余生的一代”。 日本消费市场调研协会的主席松田久一 曾撰写了几本有关日本消费者的书籍。 在书中,他给新一代20 岁日本人起了个 与众不同的名字——“憎恨消费的一代”。 据他估计,等到这代人60 岁时,他们简 朴的消费习惯会使日本经济损失4200 千亿美元。松田先生说:“现在世上没有 哪一代人像他们那样强烈地认为花钱 是愚蠢的行为。”

通货紧缩也对商人造成了影响,迫使他们在一个物价和利 润只降不升的经济体中,想办法生存。Yoshinori Kaiami 是大 阪一个房地产经销商。与日本其他地区一样,大阪地价19 年来不断下降,因此Kaiami 觉得生意难做。在这个注定赔本 的市场上,消费者和销售者都越来越少,而大多数拥有住房 的人则负担着比房产价值更高的贷款。

几年以前,他想出一个打破这种僵局的办法。他设立了一个 公司,通过详细的法律用词来指导住房还贷者。让他们宣布 个人破产来取消原来的贷款,再名义上把房子“卖给”亲戚, 自己则继续住在里面,而“亲戚”只需要拿出很少的钱来支 付暴跌的房价。

“如果国家发生通货膨胀,这样的生意就不能做了,但我期 盼通货膨胀能再次发生,我已经等了20 年了。”Kaiami 期望 着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上升。

经济学家认为,导致通货紧缩持续的一个原因,是通货紧缩 促使公司和个人通过削减开支和变卖所有财产而不是消费 和投资来过活。而日本的通货紧缩正是摧毁了资本主义经济 增长所需的冒险精神,用毁灭性破坏代替了创造性破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