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苹果零售军团:虽低薪但忠诚

 HaiheLibrary 2014-11-14

乔丹·格尔森(Jordan Golson)是美国 新罕布什尔州苹果零售店的一名店员, 他在短短三个月内就售出了总价超过75 万美元的苹果产品。这一销售业绩绝对 值得开瓶香槟庆祝——如果格尔森买 得起香槟的话。

格尔森说:“我的时薪是11. 25 美元。有 时候我安慰自己,‘作为一个苹果粉丝, 能来到自己喜欢的公司上班,且这家零 售店经营得也不错,这就挺让人幸福了。’ 但是看看我为公司赚的钱,再看看自己 的工资条,内心还是会很不是滋味。” 放眼全球,苹果零售店的销售额雄踞零售业之首:全球327 家苹果零售店平均 每平方英尺的销售额令美国所有其他 品牌的零售商都望尘莫及。据调查公司 RetailSails 的数据显示,排名第二的蒂 凡尼珠宝公司的销售额还不到苹果公司 的一半。去年苹果零售店在全球范围内 售出了价值180 亿美元的苹果产品。 然而,苹果员工并未因此享受到与之对 应的高待遇。当人们谈论起苹果零售店 的员工,首先想到的是加利福尼亚州苹 果总部里那些享受高额薪水和奖金的工 程师和高管们,然而苹果公司在美国的 绝大多数员工只是拿着可怜的时薪,在 一线零售店里销售手机和电脑而已。

苹果公司在美国有四万三千多名员工, 其中约有三万人是在零售店从事服务工 作——大多数人的年薪不到两万五千 美元。这些零售店店员身处于全球发展 最迅速的行业,为全球薪水最高的总裁 之一蒂姆·库克(Tim Cook) 创造了全 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仅仅在去年,蒂 姆·库克就拿到了总价值超过了5.7 亿 美元的股本赠与和薪酬。

苹果零售店的很多方面都是无以伦比 的;而苹果员工的薪水,却真实反映了电 子产业普通员工的待遇。网络和技术的 发展造就了无数亿万富翁,而他们提供 的多数岗位都在服务业——销售人员、 客户服务代表、维修工和货运司机等等, 但这些人几乎享受不到硅谷的财富。

很多美国人把国内高居不下的失业率归 咎于大公司把工厂转移到了海外,然而 美国劳动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美国的劳 动力中只有8% 从事制造业生产。近几十年来,就业岗位的增加大都是在服务 业的相关领域。有专家称,服务业将是 美国经济复苏的动力和支柱。

随着服务业的蓬勃发展,该行业也出现 了一些新的变化。北卡罗林娜州立大学 社会学教授艾恩·L·卡勒博格(Arne L. Kalleberg)说:“在服务业领域,公司只 提供很少的员工培训,甚至希望员工们 干几年就离开。这一状况如今尤甚,因 为肯接受较低工资的大学毕业生越来 越多。”

按照零售业的工资标准,苹果店员的时薪还是高于美国的平均水平7.25美元的, 超过了盖普公司,但是略低于从事瑜伽 和运动服饰销售的露露柠檬公司—— 他们时薪为12 美元。并且,苹果公司还 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包括医疗保险, 退休金和以折扣价购买公司股票和苹 果产品的优惠。

但是苹果公司卖的不是保罗衬衫,也不 是瑜伽裤子。如果将苹果的收入按全部 员工数等额划分,去年每个苹果员工—— 包括技术人员和整理货架的非销售人 员——平均为苹果公司创造了47.3 万美 元的收益。

分析师霍瑞斯·德迪欧(Horace Dediu) 在博客中说:“这简直跟咨询公司的人 均收益率一样高。”美国零售联合会公 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电子和家电企业员 工人均收益额为20.6 万美元。

《纽约时报》在几个月前首先报导了苹 果员工的低工资问题。最近,苹果公司 终于按捺不住,开始通知某些员工要大 幅度提高他们的工资了。苹果公司发言 人证实了这个消息,但是拒绝透漏涨薪 的具体细节,如涨幅、时间、原因等等。 旧金山苹果旗舰店的店员,同时是劳 动者维权积极分子的科里·莫尔(Cory Moll)说,他的时薪因此上涨了2.82 美元, 达到17.31美元,涨幅达到19.5%,跟去 年49 美分的上涨额度相比——的确是 前进了一大步。莫尔回忆说:“经理把我 叫到办公室,他说‘公司是很关心员工的, 也知道你为公司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 此这次要给你大幅涨工资’。”

尽管此次加薪幅度很大,但是莫尔三万六千美元的年薪跟苹果其他销售商、AT&T 和威瑞森无线等公司的工资相比还是最低的——这几个公司还给员工提供现金 奖励。

除此以外,苹果公司几乎在所有领域都遥遥领先。苹果全球各地的零售店都采 取公司统一的零售技术:使用流动信用卡刷卡机缩短结账队伍,以及采用宠物 公园似的布局鼓励消费者试用产品。事实证明,苹果成功的关键在于它塑造了 一些无形的品牌价值;比如苹果店员中有一大批现成的苹果粉丝,这可以保证 急需用工时有稳定地劳动力支持;苹果公司的员工文化也试图让每一位员工有 崇高的使命感。

这就是苹果公司能够在零售业里完成“不可能任务”的真正原因:支付低廉 的时薪,没有奖金,却能够雇佣基本都有大学学历的员工,其中销售业绩最好 的员工每年能售出多达300 万美金的产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苹果前店员 说:“你会觉得你在为伟大的产品工作。因此没有员工会为低薪提出抗议。”

去过苹果零售店的人都知道,苹果店员普遍比较年轻。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 学院的保罗·奥斯特曼(Paul Osterman)说:“我们对沃尔玛给一位单身母亲9 美元的时薪感到愤怒,却不觉得苹果公司给一个本科毕业生12 美元的时薪有 何不妥。这很有意思。实际上我们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会取决于工作环境,而非 仅仅来自劳务市场上的供求关系。”

苹果零售店里总是人声鼎沸,店员甚至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而且工作常常 压力很大——这一切似乎只有20 出头的年轻人才能忍受,当然这一切也是因为 iPhone 和iPad 实在太受欢迎了。

曾受雇于苹果的员工说,经理通常会希望他们能工作满六年时间。据内部人员说, 苹果员工的平均工作年限是两年半。然而,随着客流量的上升,有些零售店的员 工离职率也在上升。零售店的内部调查结果显示,心怀不满的员工大有人在,尤 其是技术人员——也就是在苹果店所谓的“天才吧”工作的那些“天才”(Genius)。 苹果公司拒绝就本文接受采访,但发表了一份声明:“成千上万极具天赋的人才在 ‘天才吧’ 里工作,为顾客提供全世界最好的服务。这些“天才”每年的留用率 达90%,这在零售产业里是闻所未闻的,这足以表明他们对顾客以及对这份职业有极大的热情。”

加西亚认为,90% 这一数字还是比较准 确的。他为苹果公司工作了四年,去年 七月才离职,因为他觉得压力太大,也 无法兼顾顾客和其他员工的要求。事 实上,许多技术员工十分喜欢他们的工 作。加西亚认为,尽管有些技术人员想 要辞职,但由于整个社会经济不景气, 难以找到合适的下家。而且,苹果员工 面临的问题不只是工作节奏太紧张, 还有人认为自己缺乏升职空间。苹果 零售店的岗位就那么寥寥几种,较好 的岗位至少有数十人竞争,升职到公司 总部的希望也微乎其微。

苹果公司禁止员工接受媒体采访,但是 接受本文采访的几位人员都曾为苹果公 司打过工,他们对这份工作都有一些美 好的回忆,并且建议那些二十刚出头, 还没准备好投身于白领界的年轻人不妨 到苹果店里锻炼两年。他们还说,有苹 果公司的工作经历是求职者简历上的一 大亮点。苹果技术人员通常会跳槽到待 遇更高的技术公司去,而销售人员如果 继续留在销售行业工作也会有很大的竞 争优势——正如一位苹果的前经理说 的那样:“人们都知道这份工作有多累人”。

但是也有一些前苹果员工在求职时遭遇瓶颈。即使是那些把苹果公司当做 跳板的人,他们的观念也在慢慢转变,因为这份表面风光的工作常常带人走 入死胡同,于是他们的热情转变为了怀疑。苹果芝加哥零售店的技术人员凯 利·杰克逊(Kelly Jackson)刚被雇佣时,心情十分激动。但她承认一年后辞 职时更开心,因为这份工作太累了,还很难给人带来满足感。如今就职于高朋 网的杰克逊说:“当看到有人离开苹果公司时,你真会为他们感到高兴。有点 像说‘恭喜你啦,你做了这里每个人都想做的事’。”

招聘苹果粉丝

2000 年,时任苹果公司CEO 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n Jobs)向董事会提出苹果零售店概念时,就遭遇了许多批评。最终, 董事会只允许开四家零售店。

乔布斯当时聘请了塔吉特(Target)的高 管罗恩·约翰逊(Ron Johnson)帮他设计、 打理这些店面。随后,约翰逊招聘了八 名员工,其中就包括梅西百货的高管邓 耶尔·布鲁诺(Denyelle Bruno)。她说, 苹果方面与她初次接触时,她对这份工 作一无所知。但那并没有吓跑布鲁诺, 她说:“苹果电脑伴随我长大。只要跟苹 果公司有关,我就愿意参与其中。这让 我很有成就感。”

布鲁诺是苹果首批零售店的忠诚店员之 一。最初,她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人员招 聘,还包括走访各个其他连锁品牌通讯 店——包括Sprint 和AT&T 旗下的店面, 去物色有潜力的员工。

2001 年5 月19 日,最早的两家苹果零售 店在弗吉尼亚州的麦克莱恩和加利福尼 亚州的格兰岱尔开业。从此布鲁诺再也没 有外出物色员工,因为太多人想进苹果零 售店工作了。约翰逊曾夸口:来苹果零售 店工作比进他的母校斯坦福大学还要难。多年以来,申请人都是通过苹果网站提交简历。曾受雇于苹果零 售店的一位经理称,最耗时间的就是从成堆的简历中挑出合适的 人。最受青睐的是那些看起来有亲和力,做事积极主动但不一定 是技术最好的人(公司认为,技术是可以教的,但性格是天生的)。 事到如今,选拔程序并没有太大变化。求职者一般首先都会受邀 参加在某个酒店会议厅举办的研讨会,而筛选程序在研讨会开始 之前就已经启动了。

2009 年在参加了苹果研讨会的格拉汉姆·马雷(Graham Marley) 说:“迟到三分钟的应聘者就会被淘汰。我毕生的梦想就是为苹 果公司工作。突然,这个梦想就实现了。过去可能只是在宣传苹果, 如今却能走进苹果,还有钱拿。”

许多求职者得到苹果公司的工作后潸然泪下,人事部经理对比已 经见怪不怪了。新进员工只要对苹果产品稍微有些好感,持续数 天或数周的培训课程就会把他们变成苹果的忠实信徒。新员工走 进培训课堂的时候,经理们和培训人员都会起身热烈鼓掌。他们 的掌声会让学员们在最初的几分钟很困惑,但用不了多久,学员们 也会加入鼓掌的行列。在罗德岛的普罗旺斯为苹果培训了多年员 工的迈克尔·道(Michael Dow)说:“鼓掌鼓得我的手都疼了。” 在核心培训期间还有许多角色扮演的活动,其中很重要的是跟顾 客打交道时的礼仪——有一个原则是:碰别人的iPhone 之前一 定要先征得同意。“我们告诉受训人员,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 是搞清楚问题所在,但是不能承诺一定能修好。”曾经在芝加哥苹 果店任经理的肖恩·加西亚说。“要尽可能地让顾客觉得你能体会 到他们此刻的心情。但是要小心,别让他们觉得你在撒谎。”

受训人员听到最多,也是入职后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让生活 丰富多彩”。这么做是为了让员工们觉得他们的工作比卖卖东西、 修修产品要伟大得多。这就是苹果公司笼络人心的奥秘: 让员工 们觉得自己很高贵。很多人会为了崇高的理想而放弃金钱,这一点 苹果公司看得很透彻。

曾任苹果零售店经理的乔纳桑·扎博伊(Jonathan Jarboe)说:“要 是员工追求高薪,肯定不会选择苹果公司。有些在威瑞森无线工 作的销售代理可以赚到六位数的薪水。”

布鲁诺说,苹果公司在第一家零售店开张之前就决定取消提成。 经理们认为这种激励政策背离了公司的首要目标——为顾客找到 最适合的而非最贵的产品,并且致力于在顾客和品牌之间建立良 好的长期关系。他们还认为,奖金虽然可以提高店员的积极性和 竞争力,但是会损害团队的感情。苹果公司对销售人员的称呼就 可以说明问题:他们从来不叫“销售人员”(Sales),而称呼“专家” (Specialists)。

曾经的苹果店经理们说,由于把员工追求高薪的动力压缩到了最 小,苹果公司不仅能够淘汰掉只对金钱感兴趣的人,还能够减少 中老年员工的数量。与其说这是年龄歧视,不如说是一种自我选择。 通常来讲,苹果店的员工都是些能够靠较低工资度日的人,他们不 会为店里的喧嚣所困扰,本身对科技也很感兴趣。

经理们还说,符合这一要求的人通常都是二十几岁,精力充沛,大 多没有孩子——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医疗保险支出相对要小得多。 用苹果高管的话说,他们从来不缺希望投身苹果事业的大学毕业 生。其中就包括阿舍·珀尔曼(Asher Perlman)这样的人,他曾经 在芝加哥的苹果零售店任技术人员,初入职时不过22 岁。如今 在信息技术领域工作的珀尔曼说“:在苹果工作的日子里我很开心, 也学到了许多东西。我本来想把这份工作推荐给一位35 岁有孩 子的朋友,但是这里的工作显然只适合对物质没有太多要求的年 轻人。”

停不下来的“天才”

2007 年上市的iPhone 给苹果零售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客流量。尽 管公司试图坚守自己的文化,但是有些东西的确变了——据曾在苹 果工作的一些员工说,很多方面都变糟糕了。 亚瑟·萨拉特(Arthur Zarate)2004 年加入苹果,随后在苹果加 利福尼亚州米慎维埃的苹果零售店作技术人员。他说,当初的培 训让他有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他曾一度深深热爱这份工作,因 为这份工作能够带给他帮助别人的满足感。技术人员都有时间限 制——每位顾客只服务二十分钟——但通常情况下店内并不会满 员,所以他花在每位顾客身上的时间要比规定的长。

萨拉特说:“我的顾客都能叫出我的名字,这太了不起了。” 2007 年,公司开始实行考勤制度,员工缺勤一天记一分,要是三个 月内积满四分就有被解雇的危险了。萨拉特说,就是从那时候起 他开始厌倦这份工作。萨拉特说:“实行考勤制度是个好主意,但 他们根本不考虑缺勤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没来上班,就算是拿着医生开的病假证明也不行,也要被记上一分。”

萨拉特曾经是个老烟枪,有一次因为严重的支气管炎缺勤了两周半,要不是及 时给当时的零售高管罗恩·约翰逊发邮件说明情况,他很有可能被解雇了。萨拉 特回忆道:“我当时邮件里写‘这不公平,他们根本就不管你是为什么缺勤的’, 然后他就帮我保住了工作。”

几位苹果店前雇员称,为了应对上涨的技术人员需求,零售店做出了新的规定: 将与电脑有关的问题现场修理时间限制在十五分钟以内,其他苹果设备的现场 修理时间限制在十分钟以内。如果短期内找不到解决方案(通常都是这样的), 工作就会积压起来,大批顾客就会挤在柜台前面,抱怨不止——即便是真正的 天才也不可能同时应对三位顾客。

由于工作不断积压,技术人员们在上班时间通常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法 律规定的两次十分钟休息了。2009 年,律师马修·拜纳(Matthew Bainer)提起集 体诉讼,控告苹果公司违反了加州劳动法。拜纳说:“加州立法规定工作人员每天 必须有两次十分钟的休息时间,但这些技术人员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连一分钟 都停不下来。”去年六月,法庭拒绝受理这宗集体诉讼。拜纳就以分别诉讼的形 式继续起诉苹果,并且最终为十名原告争取到了他认为“十分有利的协议”。 就在这宗集体诉讼被提起后不久,在密歇根州大急流城的Woodland 购物中心工作的凯文·迪摩尔(Kevin Timmer)登 录电脑下班打卡时发现多了一个流程“。当 时有个窗口跳了出来,上面大概写着‘点 击下面方框,表明我得到了应有的休息’。” 迪摩尔回忆说:“有传言说苹果这样做 是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起诉。”

迪摩尔和店里工作的其他技术人员即使 没有得到应有的休息,也都点击了那个 方框。这并非迫于高层的压力,而是因 为任何一次休息都会给负重繁多的同事 增加更多的工作。迪摩尔说:“我们都是 同一条船上的。”

许多苹果店的前员工说,除了时间限制 外,零售店里还发生了其他的变化。过 去,技术人员总能在维修间里呆上几个 小时,不用时时面对顾客。然而,现在进 店来寻求技术帮助的人越来越多,所以 管理层规定,店里所有技术人员都要来 报到。不能现场解决的维修问题就要拖到关店以后解决。因此,修理间的晚班 通常不是在晚上十点结束,而是在凌晨。 这种压力也不是让所有人都心烦意乱。 比如说,多任务工作模式就没有烦扰到 阿舍·珀尔曼。他说:“首先,我不是那 种容易有压力的人。其次,我觉得工作 也没那么难以搞定。”但他又赶紧补充 道:“我知道其他人不这样认为。” 随着客流量的增加,苹果公司也显现出 了大公司的霸气,底层员工渐渐淡出了 公司的视野。前店员乔丹·格尔森说, 2010 年的圣诞节他和店里的其他员工 只收到了一条毯子和一把保温咖啡壶。 萨拉特参加的员工季度会议也好不了那 里去。约翰逊在事先录好的视频中告诉 大家,经理们会给在场的每位员工一个 大大的惊喜。每个人都认为免费的iPad 才算得上是惊喜。“然后灯就灭了,我们在店里开了个派对,玩玩游戏跳跳舞。”萨拉特回忆道:“然后每个人拿到了两 个从快餐店买来的墨西哥鸡肉卷。这就是‘大大的惊喜’:两个墨西哥鸡肉卷。”

平步青云,很难 本文采访的许多苹果店前员工,包括苹果芝加哥零售店前经理谢恩·加西亚,在 谈及以往工作经历时心情都很复杂。2007 年,加西亚刚刚加入公司的时候,他 认为这个地方“能够打造最好的自己”。三年后,他依然卖力工作,却没人向他 道一声“谢谢”。加西亚已经不奢望高层能注意到他的存在了。

加西亚和其他一些苹果店前员工都提到,销售人员必须自己应对压力。尽管公 司不发奖金,但是许多经理都会追踪特约条款的销售情况,包括苹果维护保修 计划(Apple Care)和一对一收费辅导服务(One to One)。员工们通常都会分配到这些“附加条款”的销售指标——某 些产品销量的40% 应当搭配销售一对一 收费辅导,65% 应当搭配销售维修保护 计划。

如果想要获得升职(例如升到技术人员 或经理),这些数据就十分重要,同时 也是衡量员工努力程度的标杆——这 是零售业里的普遍真理。“就不同职位 而言,总有一些东西得让你跳起来才能 够到。”曾任马萨诸塞州辛汉姆苹果零 售店经理的丹尼尔·德雷柏(Danielle Draper)说,“如果你想变得有创意,就 必须这样做。从来就没有完美一说。你 总得找到让别人在某方面更努力的理 由。”这样做的结果是:员工们要么觉 得自己绝不可能获得提升,要么觉得想 升多高就能升多高。

格拉汉姆·马里(Graham Marley)说:“这 种理想破灭的感觉并非来源于低薪水, 尽管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最大的冲击是你会突然意识到,你在这里工作了好 几年,却根本没有任何升职的途径。” 经理的职位也许是个例外,苹果公司时 不时也会提拔业绩较好的经理。随着 iPhone 为苹果零售店带来巨大的客流, 苹果公司开始从盖普(Gap)和香蕉共和 国(Banana Republic)等百货商店挖管 理人员。有许多老员工开始抱怨苹果店 已经被“盖普化”了。

最近几年,苹果公司内部名为“员工的推 动者”(NetPromoter for Our People)的 满意度调查发现,某些零售店里员工的 不满程度很高。这份问卷历时长久,制作 科学,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向对苹果感 兴趣的亲朋推荐来你的苹果零售店工作 的可能性有多大?(十个等级)”,如果员 工回答九或十,就会被视作“推动者”; 回答七或者七以下的则被视为“诋毁者”。 凯文·迪摩尔说,去年在大急流城做的内部调查显示,有很多人选择了五和六。

“我们在月度会议上谈过此事,当时我 们的经理眼里都含着泪。”迪摩尔回忆 说:“她说了一大堆话,大意就是这个 调查结果太羞辱人了……管理层愿意处 理任何问题……还有她的大门永远为 大家敞开,等等。”

加西亚说:“那时候,高管都不觉得意 外了。很显然,许多技术员工都想要辞 职了。他们的头紧紧顶着‘天花板’,并 且这个‘天花板’还不是玻璃的——因 为人人都能看的见。”

加西亚最终离开了苹果,离开了这份年 薪四万多美元的工作——严重的工作压 力已经引发了许多健康问题,他越来越 力不从心。但加西亚丝毫不担心公司找 不到人接替他。加西亚最后耸耸肩膀, 说:“苹果从来就不缺简历,太多人想来 这里工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