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义到底是什么?

 爱雅阁 2014-11-15
义到底是什么?

 

图片

 

义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儒家讲“仁义礼智信”。人们常说“仁义道德”。《三国演义》通篇演绎了一个“义”字。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关云长义薄云天,不为曹操恩宠收买,护送嫂嫂千里寻找兄长刘备。人们对正直的人往往评价为有正义感,尊称为“义士”,所行之事美其名为“义举”。

图片

文人志士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说法。讲义气、仁义历来是一种被褒奖和尊敬的做人品德。“见义勇为”、“见利思义”、“义无反顾”、“义不容辞”、“舍生取义”、“大义凛然”,其中的义表达的是一种重如山岳的社会责任和价值追求,让人肃然起敬。而“见利忘义”“忘恩负义”、“背信弃义”、“不仁不义”、“无情无义”表现的则是一种严重的社会谴责,被谴责者让人卑薄唾弃。

图片

那么义到底是什么呢?“义,宜也。制裁事物,使各宜也。”(《释名》)即理所应当,理应如此。传统文化中最高的理是道,即宇宙的统一规律和法则。因此人们常在义前冠之以道,形成道义的说法。合道者为正,违道者为邪。因此道义即正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图片

因此“道义”、“正义”、“公义”是同一个涵义。义实际上就是公正合理应当做的行为。基于这一基本的涵义,人们称应尽的责任为义务。合乎公正和公益的行为称之为义举。正义具有极大的感召力,使历来的所有政治人物,都极力把自己标榜为正义的代表、使者或化身。谁都不敢公开与正义为敌。

图片

因为义关乎道,合义近乎道,得道者昌,失道者亡。因此,义对于人和人类社会并非可有可无、可行可不行之物什。对于个人来说,增加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义的含量,可以提升自己的人生品味和生命境界,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度。因此,人在社会环境中,应当道义在肩,义之所在,在所不辞,见义勇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所担当,才有所作为。在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相冲突时,应见义思利,以义制利,甚而至于奋不顾身,英勇就义。要与正义为伍同行,而不能背弃正义甚至与正义为敌。而对于社会来说,更要建立一种宏扬正气,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机制。

图片

如果一个人唯利是图,趋炎附势,见利忘义,背信弃义,忘恩负义,那么就会“多行不义必自毙”。如果一个社会以物质利益为主要驱动导向,缺乏完善的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机制,那么必然邪恶充斥横行,恃强凌弱,弱肉强食,沦落为动物丛林世界。

图片

由此看来,义岂只是古人需要倡导的东西,也是我们当今所急需继承发扬光大的。道义的大旗将永远在人类社会的上空高高飘扬!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