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学习型班级建设的行为研究

 xys713 2014-11-15

【摘要】  通过对当代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依赖性”问题入手,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得出要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是建立学习型班级,以及建立学习型班级的几种措施。通过这几种措施得出了些许体会。

【关键词】学习型、依赖、自主、和谐、竞争

【正文】

(一)研究的问题

 1、中、小学生普遍的“学习依赖”问题

 当老师的都知道,现在的学生学习一般都不是太“自觉”。学什么?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不知道;怎么学?不知道。等等…一切的一切都要你叫你安排好他才不情愿的去做。

无怪乎!老师和家长都惊呼:〝现在的孩子怎么都这样!你不说,他就不做。真是垮掉的一代!〞。可事实上我们的国家、社会真的垮了吗?没有。可学生们这种普遍依赖的问题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2、“学习依赖”问题的分析

1 社会

 现在的社会是高速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都日新月异。现代人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打拼,自然对学习新的知识特别重视。当然,对下一代的期望更高。可学生们并没有切身体会。

2 学校

    名校就是效益。君不见名校到处办分校,生源源源不断,高价想交都交不上。为什么呢?中考、高考成绩即升学率说明一切。只要学生成绩高,哪怕使上浑身解数。

可学生们毕竟是学生,他们可不领情。什么都不能耽误了“玩”。

3 家庭   

家庭就更不用说了,从“完成任务”开始,胎教、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都不余遗力。这时候孩子们在想什么呢?有成年人关心吗?

 社会、学校、家庭所关心的问题和孩子们关心的问题有天壤之别,社会、学校、家庭要学生做的和学生愿做的根本不同,我想这可能就是学生普遍的“依赖”问题产生的原因。其实不是依赖,而是没放在心上。

3、分析后的结论是要建立学习型班级

那么孩子们不按照大人们想法去做,那么他们不可能“闲着”,总是要有些事去做。总不能让他们天天去上网、聊天吧!大人们有没有错,没有。难道要等孩子们长大以后再学习吗?那时可真是垮掉的一代。我们能不能给与一定的指导,让孩子们自愿去学习呢?(包括理论、实践)我的想法是在大人的指导下成立学习型团体,暂时就叫“学习型班级”吧。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学习型班级呢?

(二)解决问题的行动措施

 1、建立班级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个班级的基本人际关系,我们可以从班级内部人际与班级外部人际来认识。班级的内部人际关系主要有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科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关系等;班级外部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科任老师与家长的关系、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学生与以前老师的关系等 

在班级内部的四组关系中,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关键。良好的班主任与学生关系是学习型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获得成效的保证。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班主任在师生交往中应随时注意和调节双方的心理距离。既要有教师的尊严,又要努力形成自身的凝聚力和让学生指向教育者的向心力。这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有至诚之爱的真挚情感和态度,从而引起学生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正如古人说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也才能“受其术”。同时必须注意师生平等,师生在人格上和真理面前是平等的,充分相信每个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

在班级外部的四组关系中,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是核心,这一组关系的处理将不仅影响到班级外部的其他几组关系,而且直接影响班级内部人际中的核心关系——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所以在处理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这一班级外部关系时,要注意每一个环节细节,多渠道多方式的做好与家长的联系。  

2、发挥骨干作用

1)桥梁作用:由于班级干部来自学生,他们最了解班级成员的想法和要求,班干部把这些情况及时,准确地反映给班主任,有利于班主任了解情况,开展工作。

2)带头作用:班干部是学生中较为优秀的部分,通过班干部的先锋和模范作用,可带动中间和落后的学生,从而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3)助手作用:由于班干部身心发展水平的特殊性以及班级组织的特点,班干部要积极发挥班主任的助手作用,协助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

3、自主管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教育集体的创造劳动中有一条信念起着巨大的作用,这就是: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一教育思想告诉我们:自我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离开了这一环节,任何教育都无法奏效。为此,根据我校目前教育状况,学校决定进行班级自主管理实验,适应新的德育理念,采用自我教育的方法,增强学生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约束的能力,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形成。

自主教育作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顺应社会需求而必然诞生的教育理论体系,是弘扬、培养受教育者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精神,给予受教育者以人文关怀,促进其身心俱健的全面教育,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促进受教育者主动发展的终生教育。

自主教育其目的是唤醒、发展人的主体意识,培养现代人,促进国家现代化,促进人类进步。其宗旨是以班级为载体,提供和创造学生主动成长的机会,以此来发展学生个性特征,激发学生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创新精神,体现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去感知、体验、判断、认识、实践、成功与受挫,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4、合作、竞争

2002年微软教育论坛上微软副总裁李开复拿清华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打起了比方:“如果举行编程比赛,一个清华学生对一个麻省理工学院学生,我赌清华赢;双方各出100人,我可能要偏向美国赢。”由于过去我们在教育中强调学生要追求卓越,要有竞争意识,忽视了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迫在眉睫。

 那么,怎样合作呢?首先要让同学们有共同的目标。明确的目标,能使合作者形成合力执著的去追求。合力在物理学中是指:多个矢量在方向一致(共线同向)时,矢量值最大;而多个矢量组合在一起有夹角时,会形成内耗,矢量值较小。共同的价值追求即方向一致,可以使大家产生合力。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人的学业成绩都有进步。其次要集思广益。在课堂上我们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经常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增加学生互助学习的机会,鼓励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分享别人的看法,学会尊重他人,进而热心帮助学业较差的同学,并配合老师做各项补救教学,形成取长补短、相携互助的协作氛围。第三是改革评价方式。我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和管理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将常模参照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在评价体系中我们引入“基础分”和“提高分”,所谓基础分是指学生以往学习成绩的平均分;而提高分则是指学生测验分数超过基础分的程度。引入基础分与提高分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为所在的小组赢得最大的分值,指导学生的着力点定位在争取不断的进步与提高上,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了目标。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决定奖励与认可的做法,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5、自我评价反思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人关于他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任务事项的认知。研究表明,元认知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多种认知活动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重视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注重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的训练,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人的智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班级经营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对自己认知策略的培养,包括目标设置、计划、自我监控、复习等。其中,我特别注意学生学习时间计划的制定,帮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尤其重视闲暇时间的学习安排。一些具体的认知策略,如复述、分类、作小结、列提纲、画示意图等,则建议任课教师将它们渗透在各科的具体教学内容中教给学生。开学和每次重大考试前我都让学生制定可操作的学习计划,并要求他们不断对照计划去实施,考试结束后填写详细的成绩分析,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寻找最优化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完善班级荣誉制度,凡学生在竞赛、评比等活动中取得成绩都给予加分的奖励。

(三)行动方案实施结果

经过半个学期的创建活动,我们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卫生、纪律等方面在学校常规检查中多次被通报表扬,本学期以来还没有被学校文明监督岗扣过1分;班风得到明显改善,学生竞争合作学习的风气十分浓厚,质疑问难逐渐成为习惯;学生干部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基本上能做到教师在与在一个样;学业成绩也有明显提高,各任课教师都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比上学期有较大进步,当然这还有待于在期中考试中检验。建设学习型班级任重而道远,我将继续在这块尚未开发的土地上挥洒人生的汗水。

(四)结论与反思

学习型班级是一个新的观念,且学习型组织在班级之应用较能符合时代的必要性

与趋势性。因此,教师应多吸收这方面的知识,并运用到班级上,透过学习型组织的研究,从事反省性的教学,配合学生个别差异,进行个別化教学,运用创造思考教学,培养学生之创造力与思考习惯,营造班级成为一个适合学习的场所,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不断学习,进而持续学习,达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使班级成为学习型班级。

 

【参考书目】

1、《国际教育新理念》(顾明远、孟繁华主编,海南出版社200110月第一版)

2、《学习的革命》(沃斯、德莱顿著,上海三联书店,199812月第二版)

3、《班级管理学》(郭毅 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月第一版)

4、《教育心理学》(张向葵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11月第一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