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题

 散萃 2014-11-15

黄帝内经题库 

一、选择题

A1 型题(单选题,每题有一个合适选项)

1. 被历代医家尊为“医家之宗”的医学著作是:

A.《本草纲目》B.《金匮要略》C.《黄帝内经》

D.《伤寒论》  E.《温病条辨》

2. 《黄帝内经》汇总成编的大约时代是:

A.战国时代B.明清时代C.黄帝时代

D.秦汉时代E.西汉中后期

3. 《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

A.《史记》B.《伤寒杂病论》C.《甲乙经》

D.《汉书·艺文志》E.《隋志》

4. 最早注释《素问》的作者是:

A.全元起B.杨上善C.张景岳D.王冰E.张志聪

5. 历代医家保存整理《素问》功劳最大的当推:

A.南朝全元起B.西汉李柱国C.明代张景岳

D.隋朝杨上善E.唐代王冰

6. 现在通行的《灵枢经》是:

A.李柱国的校勘本B.林亿等的校正本C.史崧校正家藏本

D.马莳的通注本E.张志聪的集注本

7. 现在所见的《素问》其版本来源于:

A.杨上善撰注本B.李柱国的校勘本C.全元起的注本

D.《素问识》E.林亿等的校本

8. 下述各种哲学思想中,对形成《内经》理论体系影响最大的是:

A.兵家B.墨家C.道家D.名家E.法家

9. 下述道家理论对《内经》影响最大的是:

A.“道”是道路B.道法自然C.阴阳备物,变化乃生

D.道贵常存E.道无鬼神

10. 《素问·上古天真论》论养生的目的是:

A.顺天守时B.志闲而少欲C.把握阴阳

D.尽终其天年E.去世离俗

11.《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调养神志要做到“志闲而少欲”,必须:

A.德全不危B.食饮有节C.节制嗜欲

D.形劳而不倦E.法于阴阳

12.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肝气衰”的病理表现是:

A.筋脉不利B.筋骨痿软C.筋脉横解

D.筋屈不得伸E.筋不能动

13.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五脏皆衰”的病理表现是:

A.天癸尽B.气血衰少C.精少D.阳气虚衰E.阴气衰

14.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明顺应自然的养生原则是:

A.春夏养阳B.秋冬养阳C.法于阴阳D.服天气E.去世离俗

15. 《素问·上古天真论》的“真气”是指:

A.宗气B.肾气C.营气D.正气E.卫气

16.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天癸”,其合理解释是:

A.肾精B.肾水C.肾气

D.月经E.肾中具有促进生殖功能的物质

17.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谓“地道不通”是指:

A.小便不通B.六腑气机不通C.大便不通

D.月经闭止E.三焦气道闭塞

18.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地道不通”的原因是:

A.三阳脉衰于下B.阳明脉衰C.天癸竭

D.肝气衰E.阳气衰竭于上

19. 《素问·上古天真论》“肾气平均,筋骨劲强,真牙生而长极”见于:

A.女子二七B.女子四七C.男子三八D.男子四八E.男子二八

20. 《素问·上古天真论》“三阳脉衰于上,面始焦,发始白”见于:

A.男子六八B.女子七七C.男子五八D.女子五七E.女子六七

21.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五七”的外貌特征是:

A.面皆焦,发始白B.面始焦,发始堕C.面焦,发鬓颁白

D.发鬓颁白,身体重E.发长极,身体盛壮

22. 《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是指:

A.主水液的蒸腾气化B.主天癸C.主藏精

D.主水道通调E.主骨生髓

23.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决定人体生长壮老已的是:

A.心气B.肝气C.脾气D.肾气E.肺气

24. 《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的“生气”是指:

A.营卫之气B.呼吸之气C.生命之气D.肾中精气E.水谷精气

25. 《素问·生气通天论》重点讨论的是:

A.无味与五脏之关系B.阴精与阳气的关系C.四时与五脏的关系

D.阳气的重要性E.阴精的重要性

26.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阴阳平衡的关键是:

A.阴气充沛B.阳气强盛C.阴阳俱盛D.阴气平顺E.阳气固密

27.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阴气乃绝”的主要机理是:

A.阳不胜其阴B.阴不胜其阳C.阴阳失调

D.阴阳俱衰E.阳强不能密

28.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主要说明:

A.阴精阳气的平衡协调B.阴精阳气的对立消长

C.阴精阳气的相互转化D.阴精阳气的相互制约

E.阴精阳气的互根互用

29. 《素问·生气通天论》谓“精神乃治”的关键是:

A.真气从之B.正气存内C.阳气固密D.独立神守E.阴平阳秘

30. 《素问·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

A.神B.精C.真气D.气血E.阴阳

31. 《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精气乃绝”的主要机理是:

A.阳不胜其阴B.阴不胜其阳C.阴虚阳亢

D.阳虚阴胜E.阴阳离决

3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反作,病之逆从”是指哪种病机:

A.清气在下,浊气在上B.清气在上,浊气在下

C.寒热格拒,清浊相干D.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E.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3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明阴阳互根的主要经文是:

A.阴阳者,天地之道也B.阳化气,阴成形

C.阳生阴长,阳杀阴藏D.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E.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3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其本”的“本”是指:

A.病因B.病机C.气血D.正气E.阴阳

3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主要说明了:

A.阴阳的消长关系B.阴阳的升降运动C.阴阳的对立关系

D.天地的阴阳属性E.阴阳的互根和转化

3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之征兆”的是:

A.左右B.上下C.水火D.血气E.内外

3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药食气味中气厚的功能是:

A.宣散发表B.助阳发热C.涌泄邪气D.通利小便E.补益精血

3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先肿后痛者”的原因是:

A.寒伤形B.热伤气C.气伤形D.形伤气E.湿伤形

3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气所伤所胜的论述,热邪的致病特点是:

A.热伤气B.热伤血C.热伤神D.热伤心E.热伤形

4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气所伤所胜的论述,寒邪的致病特点是:

A.寒伤神B.寒伤肉C.寒伤血D.寒伤筋E.寒伤肾

4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气所伤所胜的论述,湿邪的致病特点是:

A.湿伤筋B.湿伤肉C.湿伤骨D.湿伤气E.湿伤肾

4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气所伤所胜的论述,风邪的致病特点是:

A.风伤筋B.风伤肉C.风伤皮D.风伤气E.风伤骨

4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经文“精不足者”的治法是:

A.补之以气B.温之以气C.补之以形D.补之以味E.补之以精

4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经文“形不足者”的治法是:

A.补之以气B.温之以气C.补之以形D.补之以味E.补之以精

45. 下述哪一条是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经文的错误引用:

A.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B.审清浊而知病浅深

C.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D.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

E.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

46. 下述哪一条是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经文的错误引用:

A.气虚者宜掣引之B.血实宜攻之C.其实者,散而泻之

D.中满者,泻之于内E.阴病治阳

4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之不足,温之以气”所主治的病证是:

A.阴虚阳亢B.肾精亏虚C.阴血亏虚D.阳气虚衰E.肺气虚弱

48. 《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言的“藏象”,其正确的解释是:

A.五脏的生理功能B.五脏的形象C.六腑的生理功能

D.六腑的形象E.脏居于内,象应于外

49. 《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肝为:

A.神之变B.魄之处C.魂之居D.营之居E.精之处

50. 据《素问·六节藏象论》,十一脏的生理功能取决于:

A.肝B.心C.脾D.肾E.胆

51. 《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其华在:

A.毛B.发C.面D.爪E.唇四白

52. 《素问·六节藏象论》肺者,其华在:

A.毛B.发C.面D.爪E.唇四白

53. 《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其华在:

A.毛B.发C.面D.爪E.唇四白

54. 《素问·六节藏象论》肝者,其华在:

A.毛B.发C.面D.爪E.唇四白

55. 《素问·六节藏象论》脾者,其华在:

A.毛B.发C.面D.爪E.唇四白

56. 《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其充在:

A.皮B.血脉C.筋D.骨E.肌

57. 《素问·六节藏象论》肺者,其充在:

A.皮B.血脉C.筋D.骨E.肌

58. 《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其充在:

A.皮B.血脉C.筋D.骨E.肌

59. 《素问·六节藏象论》肝者,其充在:

A.皮B.血脉C.筋D.骨E.肌

60. 《素问·六节藏象论》脾者,其充在:

A.皮B.血脉C.筋D.骨E.肌

61. 《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述,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生之本B.气之本C.封藏之本D.罢极之本E.仓廪之本

62. 《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述,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生之本B.气之本C.封藏之本D.罢极之本E.仓廪之本

63. 《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述,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生之本B.气之本C.封藏之本D.罢极之本E.仓廪之本

64. 《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述,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生之本B.气之本C.封藏之本D.罢极之本E.仓廪之本

65. 《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述,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生之本B.气之本C.封藏之本D.罢极之本E.仓廪之本

66. 据《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述,心气:

A.通于秋气B.通于春气C.通于冬气

D.通于夏气E.通于长夏气

67. 据《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述,肺气:

A.通于秋气B.通于春气C.通于冬气

D.通于夏气E.通于长夏气

68. 据《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述,肾气:

A.通于秋气B.通于春气C.通于冬气

D.通于夏气E.通于长夏气

69. 据《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述,肝气:

A.通于秋气B.通于春气C.通于冬气

D.通于夏气E.通于长夏气

70. 据《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述,脾气:

A.通于秋气B.通于春气C.通于冬气

D.通于夏气E.通于长夏气

71. 据《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述,具有“生血气”功能的脏腑是:

A.心B.脾C.肝D.胃E.中焦

72. 据《素问·五藏别论》,五藏的基本功能是:

A.象于地B.属阴C.藏而不写

D.满而不能实E.藏精气而不写也

73. 据《素问·五藏别论》,六府的基本功能是:

A.天气之所生B.属阳C.写而不藏

D.实而不能满E.传化物而不藏

74. 据《素问·五藏别论》,五藏的生理特点是:

A.天气之所生B.实而不能满C.写而不藏

D.满而不能实E.藏精气而不写也

75. 据《素问·五藏别论》,六府的生理特点是:

A.象于地B.藏而不写C.实而不能满

D.受五脏的浊气E.传化物而不藏

76. 《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脏者,中之守也”是指:

A.五脏内藏五志B.五脏内藏气血C.五脏内守中气

D.五脏内藏精气神E.五脏内藏魂魄

77.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言,“水泉不止”指:

A.小便失禁B.小便不利C.汗出淋漓D.口渴欲饮E.呕吐不止

78.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腰为何脏之腑:

A.肝B.心C.脾D.肾E.肺

79.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何者为血之府:

A.心B.脉C.经络D.肝E.脾

80.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春夏秋冬对应的正常脉象是:

A.规、矩、权、衡B.规、矩、衡、权C.衡、权、规、矩

D.权、衡、规、矩E.矩、规、衡、权

81.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诊得细脉说明病人:

A.心痛B.烦心C.气病D.气少E.血少

82.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诊得长脉说明:

A.气衰B.气虚C.气盛D.气治E.气滞

83.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诊得代脉说明病人:

A.气衰B.气盛C.气滞D.气陷E.气脱

84.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烦心”之症应见何脉:

A.数B.弱C.细D.大E.洪

85.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病进”者可见何脉:

A.数B.弱C.细D.大E.洪

86.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涩”脉所主的病证是:

A.头痛B.胃痛C.心痛D.心烦E.腹胀

87.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上盛之脉所主的病证是:

A.喘满气高B.胸胁满闷C.胸脘痞痛D.胸腹胀满E.脘腹胀满

88.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下盛之脉所主的病证是:

A.喘满气逆B.胁肋胀痛C.小便不利D.大便秘结E.腹部胀满

89. 《素问·经脉别论》“浊气归心”的含义是:

A.邪毒归心B.热陷心包C.痰浊蒙闭心窍

D.心血瘀阻E.水谷精微注入心脉

90. 据《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主四肢的生理基础是:

A.脾气主升B.脾统血C.脾主运化水湿

D.脾为胃转输水谷精气E.脾属土治中央

91. 据《素问·太阴阳明论》,四肢不用的病理是:

A.胃病不能受纳水谷B.脾不主时C.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D.脾不统血E.脾为湿困

92. 据《素问·太阴阳明论》,“四肢皆禀气于胃”但必因于:

A.肺B.心C.脾D.肝E.肾

93. 据《素问·太阴阳明论》,“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产生的症状是:

A.身热B.不得卧C.四肢不用D.腹满E.喘逆

94. 《素问·热论》把寒邪引起的外感性热病称为:

A.中风B.伤寒C.湿温D.热病E.温病

95. 《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之类也。”

A.中风B.伤寒C.湿温D.热病E.温病

96. 《素问·热论》认为伤寒“热虽甚不死”的机理是:

A.正气盛,邪气衰B.邪气盛,正气未伤C.正气已伤,但邪气不甚

D.正气未伤,邪气未盛E.热能胜寒

97. 据《素问·热论》,外感热病的传变规律是:

A.巨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B.巨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C.巨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

D.巨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

E.巨阳→太阴→阳明→厥阴→少阳→少阴

98. 按《素问·热论》所言“烦满囊缩”见于哪经病变:

A.厥阴经B.阳明经C.少阳经D.太阴经E.少阴经

99. 《素问·热论》指出“热病已愈,时有所遗”的病因是:

A.热甚而强食之B.热甚而禁食之C.复感外邪

D.热甚而汗之E.热甚而泄之

100. 《素问·热论》所言,“两感于寒”的病变机理是:

A.正胜邪却B.邪胜正衰C.正虚邪却D.邪正交争E.邪正俱盛

101. 据《素问·热论》,下列哪一下项症状不属于阳明经证:

A.身热B.大汗出C.目疼D.鼻干E.不得卧

102. 据《素问·热论》所述的伤寒治疗方法,“可泄而已”的适应证是:

A.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B.其未满三日者

C.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者D.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

E.其满三日者

103. 《素问·评热病论》认为“劳风”的病变部位是:

A.肺B.胃C.肾D.心E.脾

104. 《素问·逆调论》认为“热而烦满”的病机是:

A.阴气少而阳气胜B.阳气少而阴气胜C.阴阳之气不足

D.阴阳之气亢盛E.阴盛而格阳于外

105. 《素问·逆调论》认为“身寒如从水中出”的病机是:

A.阴气少,阳气多B.阳气少,阴气多C.阴气虚,阳气实

D.阴气虚,阳独亢E.阴盛而格阳于外

106. 《素问·咳论》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但关系最为密切者为:

A.肺胃B.心肺C.肝肺D.肺肾E.脾肾

107. 《素问·咳论》认为“咳而腹满,不欲食饮”见于:

A.肺咳B.脾咳C.胃咳D.三焦咳E.肝咳

108. 据《素问·咳论》,下列哪一项是“脾咳”的病症:

A.咳而腹满B.咳而右胁下痛C.咳而不欲食饮

D.咳而呕E.咳则两胁下痛

109. 据《素问·咳论》所述,下列哪一项可致胃咳:

A.脾咳不已B.心咳不已C.肝咳不已D.肺咳不已E.肾咳不已

110. 据《素问·咳论》,“咳则两胁下痛”者是:

A.胃咳B.三焦咳C.脾咳D.肝咳E.大肠咳

111. 《素问·举痛论》认为“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是因为:

A.寒气客于背俞之脉B.寒气客于胃肠之间C.寒气客于经脉之中

D.寒气客于脉外E.寒气客于冲脉

112. 据《素问·举痛论》所述,“痛而呕”的机理是:

A.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B.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

C.寒气客于五脏,厥气上逆D.寒气客于大肠,大肠失泄

E.寒气客于冲脉,随腹直上

113. 《素问·举痛论》“后泄腹痛”的机理是:

A.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B.寒气客于胃中,胃气不得成聚

C.寒气客于五脏,五脏不得成聚D.寒气客于大肠,大肠不得成聚

E.寒气客于脾胃,脾胃不得成聚

114. 《素问·举痛论》认为“视其五色”,寒者见:

A.黄B.赤C.白D.青E.黑

115. 《素问·举痛论》的“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属于哪一项病变:

A.怒则气上B.喜则气缓C.恐则气下D.悲则气消E.思则气结

116. 《素问·痿论》认为骨痿的病因主要是:

A.生于肝,使内也B.思想无穷C.生于大热

D.得之湿地E.悲哀太甚

117. 《素问·痿论》认为痿证的基本病机是:

A.五脏因肺热叶焦B.远行劳倦,骨枯髓虚

C.房劳过度,耗伤阴精D.思想无穷,五志化火

E.风湿侵袭,肌肉濡渍

118. 《素问·痿论》认为五体痿的病机是:

A.脏热伤津血,五体失养B.湿热之邪,外伤五体

C.风湿之邪,外伤五体D.跌仆闪挫,外伤五体

E.脾胃虚衰,五体失养

119. 《素问·痿论》认为发生脉痿的病变脏腑是:

A.心B.脾C.肝D.肺E.肾

120. 《素问·痿论》着重强调,阳明经的作用是:

A.行气于三阳B.消化腐熟水谷C.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

D.濡养脏腑E.经脉之海,主渗灌溪谷

121.《素问·痿论》指出具有“主束骨而利关节”作用的脏腑组织是:

A.宗筋B.经脉C.经筋D.肌肉E.络脉

122. 李东垣“升阳益气,甘温除热”法可用于《素问·调经论》所述的哪些病理机制:

A.阳盛则外热B.阳虚则外寒C.阴盛则内寒

D.阴虚则内热E.阳虚则内寒

123.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的“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其正确治法是:

A.清热法B.行气法C.补血法D.滋阴法E.健脾法

124.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正确治法是:

A.辛凉解表B.健脾祛湿C.辛温解表D.滋阴补肾E.温养阳气

125.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其中的“阴阳”是指:

A.表里B.寒凉法、温热法C.真阴、真阳

D.寒药、热药E.气血

126. 《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述“诸热瞀瘛”的“瘛”,是指一种怎样的病状:

A.神志昏迷B.视物不清C.手足抽搐D.狂言乱语E.寒战口噤

127. 下列哪一条是对《素问·至真要大论》经文的正确引用:

A.诸热瞀瘛,皆属于风B.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C.诸痉项强,皆属于热D.诸胀腹大,皆属于湿

E.诸痿喘呕,皆属于下

128.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发病机制是:

A.肝失疏泄B.肝不藏血C.肝气郁结D.肝气横逆E.肝风内动

129. 《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膹郁”是指:

A.愤怒忧郁B.肠鸣腹胀C.肝郁气结D.胸满气促E.脘腹胀满

130. 下列哪一条是《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正确经文:

A.结者攻之B.燥者濡之C.损者补之D.劳者收之E.留者散之

131. 《素问·至真要大论》“塞因塞用”之法,可治哪种病证:

A.寒邪束表所致无汗B.实邪内结所致大便不通

C.湿热蕴结膀胱所致小便癃闭D.脾虚失运的痞满证

E.气滞血瘀所致的闭经

132.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其病机是:

A.肾阳虚B.肾阴虚C.肾不纳气D.肾不藏精E.肾不主水

133.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内容,属于心的病机是:

A.诸寒收引B.诸风掉眩C.诸痛痒疮D.诸湿肿满E.诸气膹郁

134.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内容,下列哪项不是正治法:

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坚者削之D.客者除之E.甚者从之

135.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内容,下列哪项不是反治法:

A.真寒假热,治以四逆汤B.真热假寒,治以白虎汤

C.气虚便秘,治以补中益气汤D.热结旁流,治以大承气汤

E.阴虚火旺,治以六味地黄汤

136. 据《素问·调经论》所述,升阳益气,甘温除热可用于下述哪种病变:

A.阳盛则外热B.阴虚则内热C.阴虚则内寒

D.阳虚则外寒E.阳虚则内寒

137. 《灵枢·本神》认为“伤神”的原因是:

A.愁忧不解B.盛怒不止C.悲哀动中D.怵惕思虑E.喜乐无极

138. 《灵枢·本神》认为“伤意”的原因是:

A.愁忧不解B.盛怒不止C.悲哀动中D.怵惕思虑E.喜乐无极

139. 《灵枢·本神》认为“伤魂”的原因是:

A.愁忧不解B.盛怒不止C.悲哀动中D.怵惕思虑E.喜乐无极

140. 《灵枢·本神》认为“伤魄”的原因是:

A.愁忧不解B.盛怒不止C.悲哀动中D.怵惕思虑E.喜乐无极

141. 《灵枢·本神》认为“伤志”的原因是:

A.愁忧不解B.盛怒不止C.悲哀动中D.怵惕思虑E.喜乐无极

142. 《灵枢·本神》指出,血舍:

A.魂B.意C.神D.魄E.志

143. 《灵枢·本神》指出,营舍:

A.魂B.意C.神D.魄E.志

144. 《灵枢·本神》指出,脉舍:

A.魂B.意C.神D.魄E.志

145. 《灵枢·本神》指出,气舍:

A.魂B.意C.神D.魄E.志

146. 《灵枢·本神》指出,精舍:

A.魂B.意C.神D.魄E.志

147. 《灵枢·营卫生会》所言“下焦如渎”,指:

A.脾肾气化水湿的功能B.肾和膀胱排泄水液的功能

C.心肺宣发布散水谷精气的功能D.肝疏泄条达气机的功能

E.脾胃腐熟水谷吸收精微的功能

148. 《灵枢·营卫生会》所言“上焦如雾”,指:

A.脾肾气化水湿的功能B.肾和膀胱排泄水液的功能

C.心肺宣发布散水谷精气的功能D.肝疏泄条达气机的功能

E.脾胃腐熟水谷吸收精微的功能

149. 《灵枢·营卫生会》所言“中焦如沤”,指:

A.脾肾气化水湿的功能B.肾和膀胱排泄水液的功能

C.心肺宣发布散水谷精气的功能D.肝疏泄条达气机的功能

E.脾胃腐熟水谷吸收精微的功能

150. 据《灵枢·营卫生会》,夺血者:

A.无气B.无汗C.亡阳D.亡阴E.无神

151. 据《灵枢·营卫生会》,夺汗者:

A.无气B.无血C.亡阳D.亡阴E.耗精

152. 《灵枢·水胀》所述的“其颈脉动,时咳”病状可见于以下哪种病证:

A.肤胀B.水胀C.鼓胀D.肠覃E.石瘕

153. 《灵枢·水胀》指出,鼓胀不同于肤胀的特有症状是:

A.腹胀大B.身尽肿C.皮厚

D.腹筋起E.按其腹窅而不起

154. 据《灵枢·水胀》所述,肠覃之病系由于寒气客于……而致:

A.肠中B.肠外C.经脉D.胞中E.子门

155. 据《灵枢·水胀》所述,石瘕之病系由于寒气客于……而致:

A.肠中B.子门C.膀胱D.募原E.肠外

156. 《灵枢·水胀》所述“空空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病候,见于哪种病证:

A.肤胀B.水胀C.鼓胀D.肠覃E.石瘕

157. 《灵枢·水胀》所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病候,可见于哪种病证:

A.肤胀B.水胀C.鼓胀D.肠覃E.石瘕

158. 下列《灵枢·水胀》所述病证,病变部位在胞宫的是:

A.肤胀B.水胀C.鼓胀D.肠覃E.石瘕

159. 据《灵枢·水胀》所述,肠覃不同于石瘕的特有症状是:

A.按之则坚B.月事以时下C.大如鸡卵

D.推之则移E.如怀子之状

160. 据《灵枢·水胀》所述,石瘕不同于肠覃的特有症状是:

A.状如怀子B.月事不以时下C.日以益大

D.大如鸡卵E.按之则坚

161. 《素问·评热病论》认为,外感热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

A.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B.阴阳的胜衰C.气血的多少

D.脏腑的虚实E.营卫的强弱

162. 《灵枢·百病始生》所言的“三部之气”是指:

A.上焦、中焦、下焦B.头部、躯干部、足部

C.表、里、半表半里D.气口的寸、关、尺

E.伤于上部的风雨,伤于下部的清湿,伤于五脏的喜怒

163. 据《灵枢·百病始生》的内容,七情在病理上一般伤害人体的:

A.五脏B.六腑C.精神D.阴阳E.气血

164. 《灵枢·百病始生》指出积形成的始生病因是:

A.风湿B.积滞C.寒气D.大怒E.劳倦

165. 据《灵枢·百病始生》,“虚邪之中人”在络之时的症状是:

A.皮肤痛B.肢节痛C.肌肉疼痛D.洒淅喜惊E.体重身痛

166. 据《灵枢·百病始生》所述,肠胃之络伤而血溢出于肠外,如肠外有寒气,将形成:

A.积证B.胀证C.便血D.衄血E.痛证

167. 据《灵枢·百病始生》,衄血是由于:

A.阳络伤B.经脉伤C.阳脉伤D.阴脉伤E.阴络伤

168. 据《灵枢·百病始生》所述,邪气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经久不去,其病症是:

A.积块B.腹痛C.便血D.石瘕E.鼓胀

169. 据《灵枢·百病始生》所述,邪在肠胃时,多热则:

A.肌肉疼痛B.发热汗出C.肠鸣飧泄

D.体重身疼E.贲响腹胀,溏出麋

170. 据《灵枢·百病始生》所述,邪在肠胃时,多寒则:

A.往来寒热B.五更泄泻C.脘腹胀满,不欲饮食

D.腹泻呕吐,口干不渴E.肠鸣飧泄,食不化

171. 据《灵枢·百病始生》,邪在伏冲之脉的病症是:

A.头痛项强B.体重身痛C.肠鸣腹痛

D.腰脊强痛E.胁痛不可以转侧

172. 据《灵枢·百病始生》,邪在输(脉)的病症是:

A.肢节痛腰脊强B.心痛彻背C.体重身痛

D.胸痛及背E.胸腹胀痛

173. 据《灵枢·百病始生》,邪在经脉的病症是:

A.洒淅喜惊B.胸腹疼痛C.四肢拘急D.肌肉疼痛E.其痛时息

174. 据《灵枢·百病始生》,邪在络的病症是:

A.肌肉痛,时痛时息B.肌肉拘挛C.四肢肿胀

D.手足麻痹E.体重身痛

175. 据《灵枢·百病始生》,邪在皮肤的病症是:

A.面赤而皮肤发热B.怕冷而皮肤痛C.身痛而皮肤不仁

D.身热而皮肤汗出E.风疹而皮肤厚

176. 据《灵枢·百病始生》,虚邪中人,首先侵袭的部位是:

A.筋骨B.皮肤C.肌肉D.络脉E.关节

177. 《灵枢·邪客》认为“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者是:

A.营气B.宗气C.卫气D.肺气E.元气

178. 《素问·厥论》指出,阳气衰于下则为:

A.寒厥B.热厥C.大厥D.煎厥E.薄厥

179. 《素问·厥论》指出,阴气衰于下则为:

A.寒厥B.热厥C.大厥D.煎厥E.薄厥

180. 《素问·厥论》认为,“寒厥”的病机是:

A.阳气衰于下B.阴气衰于下C.阳气衰于上

D.阴气衰于上E.阴气盛于上

181. 《素问·厥论》认为,“热厥”的病机是:

A.阳气衰于下B.阴气衰于下C.阳气衰于上

D.阴气衰于上E.阴气盛于上

182. 《素问·厥论》所言的“寒厥”,其症状特点是:

A.脉沉微B.不省人事C.手足为之寒D.大便溏E.小便清长

183. 《素问·厥论》所述“寒厥”的主要成因是:

A.嗜酒过度B.饮食不节C.秋冬夺于所用

D.重感寒邪E.春夏夺于所用

184. 《素问·厥论》所述“热厥”的主要成因是:

A.数醉若饱以入房B.重感于热邪C.秋冬夺于所用

D.春夏夺于所用E.攻伐太过

185. 《素问·厥论》指出“寒厥”的兼证有:

A.腹胀满B.腹泻C.腹痛D.呕吐E.眩晕

186. 《素问·厥论》认为“热厥”的兼证有:

A.发热B.突然昏倒,不省人事C.眩晕

D.口渴E.呕吐

187.《素问·厥论》认为阳气盛于上,邪气逆则阳气乱所致的病证是:

A.腹满B.眩晕C.手足为之寒D.呕吐E.不知人

188. 《素问·厥论》认为“手足为之寒”的主要病机是:

A.阳气日盛,阴气独在B.阳气日损,阴气日耗

C.阳气日损,阴气独在D.阳气日盛,阴气日损

E.阴气日损,阳气独在

189. 《灵枢·癫狂》所言的“癫痫”,其总的病机是:

A.脏腑失调B.气血逆乱C.阴气偏盛D.营卫失调E.阳气亡失

190.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言“气合而有形”的意思是:

A.男女精气相合而成身形B.万物皆由阴阳之气所化生

C.先天精气与后天谷气合而成形D.百病皆生于气

E.邪气犯人而有脉症之病形

191.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指出,疾病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其原因是:

A.病气性质使然B.气血盛衰使然C.藏气相胜使然

D.四时之气使然E.体质强弱使然

192. 据《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论,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朝则为夏,日中为秋,夜半为春,日入为冬

B.日入为春,夜半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C.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D.日中为春,日入为夏,夜半为秋,朝则为冬

E.夜半为春,日入为夏,夜半为秋,朝则为冬

193. 《灵枢·天年》认为,人生长发育盛极而衰的年龄是:

A.三十B.四十C.五十D.六十E.七十

194. 据《灵枢·天年》,年四十开始出现的征象是:

A.目始不明B.好卧C.皮肤枯D.发鬓斑白E.言善误

195. 据《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述十二脏功能,心为:

A.将军之官,谋虑出焉B.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C.作强之官,伎巧出焉D.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E.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196. 据《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述十二脏功能,肝为:

A.将军之官,谋虑出焉B.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C.作强之官,伎巧出焉D.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E.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197. 据《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述十二脏功能,脾胃为:

A.将军之官,谋虑出焉B.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C.作强之官,伎巧出焉D.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E.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198. 据《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述十二脏功能,肺为:

A.将军之官,谋虑出焉B.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C.作强之官,伎巧出焉D.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E.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199. 据《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述十二脏功能,肾为:

A.将军之官,谋虑出焉B.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C.作强之官,伎巧出焉D.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E.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200. 据《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述十二脏功能,胆为:

A.臣使之官,喜乐出焉B.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C.中正之官,决断出焉D.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E.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201. 据《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述十二脏功能,膻中为:

A.臣使之官,喜乐出焉B.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C.中正之官,决断出焉D.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E.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202. 据《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述十二脏功能,大肠为:

A.臣使之官,喜乐出焉B.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C.中正之官,决断出焉D.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E.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203. 据《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述十二脏功能,小肠为:

A.臣使之官,喜乐出焉B.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C.中正之官,决断出焉D.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E.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204. 据《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述十二脏功能,膀胱为:

A.臣使之官,喜乐出焉B.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C.中正之官,决断出焉D.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E.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205. 被《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的是:

A.胆B.肝C.三焦D.膻中E.肺

206. 《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的是:

A.小肠B.大肠C.胃D.脾E.膀胱

207. 《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的“膻中”是指:

A.胸中B.上气海穴C.两乳之间正中部位

D.下气海穴E.心包络

208. 据《灵枢·决气》所述,“精”的含义是:

A.水谷之精B.生殖之精C.五脏之精D.六腑之精E.气血津液

209. 据《灵枢·决气》所述,“耳聋”由于:

A.气脱B.液脱C.津脱D.血脱E.精脱

210. 据《灵枢·决气》所述,“目不明”由于:

A.气脱B.液脱C.津脱D.血脱E.精脱

211. 据《灵枢·决气》所述,“汗大泄”可致:

A.气脱B.津脱C.筋脱D.血脱E.精脱

212. 据《灵枢·决气》所述,“脑髓消”由于:

A.气脱B.液脱C.筋脱D.血脱E.精脱

213. 据《灵枢·决气》所述,“色白,夭然不泽”由于:

A.气脱B.液脱C.筋脱D.血脱E.精脱

214. 据《灵枢·决气》所述,“气脱”的症状是:

A.耳聋B.目不明C.汗大泄

D.脑髓消,屈伸不利E.色白,夭然不泽

215. 据《灵枢·决气》所述,“液脱”的症状是:

A.耳聋B.目不明C.汗大泄

D.脑髓消,屈伸不利E.色白,夭然不泽

216. 据《灵枢·决气》所述,“血脱”的症状是:

A.耳聋B.目不明C.汗大泄

D.脑髓消,屈伸不利E.色白,夭然不泽

217. 据《灵枢·决气》所述,“津脱”的症状是:

A.耳聋B.目不明C.汗大泄

D.脑髓消,屈伸不利E.色白,夭然不泽

218. 据《灵枢·决气》所述,“精脱”的症状是:

A.耳聋B.目不明C.汗大泄

D.脑髓消,屈伸不利E.色白,夭然不泽

219. 据《灵枢·决气》所述,“可为常主”的“常主”是指:

A.阳明胃为六气的固定所属B.六气皆由水谷精微所化生

C.六气各有固定的脏器统领D.六气各有固定的生理功能

E.六气主次各有固定次序

220. 据《灵枢·决气》所述,“耳数鸣”的原因是:

A.气脱B.液脱C.津脱D.血脱E.精脱

221. 据《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述,百病始生于“阴阳喜怒”的“阴阳”是指:

A.阴邪阳邪B.阴精阳气C.寒热失调D.房事不节E.四时寒暑

222. 据《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述,“刺有五变”,病在胜者:

A.取之输B.取之经C.取之合D.取之荥E.取之井

223. 据《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述,“刺有五变”,病时间时甚者:

A.取之输B.取之经C.取之合D.取之荥E.取之井

224. 据《素问·逆调论》,“不得卧,卧而喘者”的原因是:

A.阳明之逆也B.肺之络脉逆也C.水气之客也

D.胃不和则卧不安也E.一水不能胜两火也

225. 据《素问·逆调论》,“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的机理是:

A.外感风热B.气分热盛C.阴虚阳亢D.阳明热盛E.湿郁化热

226. 据《素问·逆调论》,“人身非衣寒也”、“寒从中生”的机理是:

A.外感风寒B.脾胃虚寒C.阳气被遏D.寒邪直中E.阳虚阴盛

227. 据《素问·逆调论》,“肉烁”的病机是:

A.阴阳两虚B.阴虚C.阴虚阳亢D.阳虚E.阳虚阴盛

228. 《素问·逆调论》指出“肉烁”的主症是:

A.人身非常温,非常热B.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C.四肢发热,逢风而如炙如火,消瘦D.壮热,大汗,面赤

E.午后发热,身热不扬

229. 据《素问·逆调论》,“肉苛”的形成机理是:

A.气血两虚B.营卫两虚C.阴阳两虚D.气津两虚E.精血亏损

230. 《素问·逆调论》指出“肉苛”的主症是:

A.人身非常温,非常热B.人身非衣寒也C.四肢热,逢风如火炙

D.身寒,然不冻慄E.皮肉麻木,肢体不用

231. 《素问·逆调论》认为“不得卧,卧则喘”的病位在:

A.肺B.胃C.肝D.肾E.心

232. 据《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述,平人一息脉来:

A.二动B.六动C.四动D.七动E.三动

233. 《素问·平人气象论》强调脉气以……为本:

A.肾气B.神气C.精气D.肺气E.胃气

234. 《素问·平人气象论》提出四时五脏平、病、死脉的区别,主要在于:

A.肾气的多少有无B.经气的多少有无C.血气的多少有无

D.胃气的多少有无E.神气的多少有无

235. 《灵枢·五色》“五色独决于明堂”的“明堂”是指:

A.鼻部B.额部C.颊部D.唇口E.眉间

236. 按《灵枢·五色》,青黑色主病为:

A.寒B.瘀血C.水气D.痛E.脓

237. 按《灵枢·五色》,黄赤色主病为:

A.湿热B.瘀血C.痛D.风E.脓

238. 按《灵枢·五色》,黄而膏润主病为:

A.脾瘅B.湿热C.阳黄D.痛甚E.化脓

239. 据《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述,痈疡多生于:

A.北方之民B.南方之民C.东方之民D.西方之民E.中央之民

240. 据《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述,内伤病多生于:

A.东方之民B.南方之民C.中央之民D.西方之民E.北方之民

241. 据《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述,挛痹多生于:

A.东方之民B.南方之民C.中央之民D.西方之民E.北方之民

242. 据《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述,痿厥寒热多生于:

A.东方之民B.南方之民C.中央之民D.西方之民E.北方之民

A2 型题(单选题,每题有一个合适选项)

1. 除哪一项外,都是《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A.医疗实践B.当时先进的哲学C.自然科学

D.特有的形式逻辑E.科学实验方法

2. 下述除……外,都是《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的养生方法:

A.起居有常B.动作以避害C.恬惔虚无

D.法于阴阳,和于术数E.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3.下述除……外,都是《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论五脏皆衰的衰老之征:

A.无子B.行步不正C.身体重D.筋骨解堕E.腹满

4. 下述哪一项不是《素问·天气通天论》所言,感邪伏而后发的病证:

A.洞泄B.温病C.咳嗽D.痎疟E.寒热

5. 按《素问·天气通天论》所论,“阴在五宫,伤在五味”,下述除……外,都是五味偏嗜所致病证:

A.脾气乃绝B.大骨气劳C.筋脉沮弛D.烦则喘喝E.心气喘满

6. 下述除……外,都是《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论阳气失常,寒邪入侵引起的病证:

A.大偻B.风疟C.痿D.痈肿E.偏枯

7. 下述除……外,都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论药物食物阴阳属性及作用:

A.辛甘发散为阳B.气薄则发泄C.酸甘化阴

D.气厚者为阳E.酸苦涌泄为阴

8. 下述除……外,都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早衰之节”的表现:

A.年四十而起居衰B.年五十而体重C.年六十而筋不能动

D.年六十而阴痿E.年五十而耳目不聪明

9. 下述除……外,都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论五气致病特定:

A.湿胜则濡泻B.燥胜则干C.热胜则痛

D.风胜则动E.寒胜则浮

10. 下列对《素问·六节藏象论》的原文引用,哪项是错误的:

A.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B.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C.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营之居也

D.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

E.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11. 下列哪项除外,都是《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论的内容:

A.五脏的生理功能B.五脏的阴阳属性

C.五脏与五体、五华的关系D.五脏与四时的联系

E.五脏与六腑的特点及区别

12. 对《素问·六节藏象论》的原文引用,哪项是错误的:

A.心,……其华在面B.肺,……其华在皮C.肾,……其华在发

D.肝,……其华在爪E.脾,……其华在唇四白

13. 对《素问·六节藏象论》的原文引用,哪项是错误的:

A.心,……其充在血脉B.肺,……其充在皮C.肾,……其充在骨

D.肝,……其充在爪E.脾,……其充在肌

14. 下列除哪项外,反映了《素问·五脏别论》“魄门亦为五脏使”的关系:

A.魄门的启闭,依赖于心神的主宰B.魄门的启闭,依赖于膀胱的气化

C.魄门的启闭,依赖于肺气的宣降D.魄门的启闭,依赖于肾气的固摄

E.魄门的启闭,依赖于肝气的条达,脾气的升提

15.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诊法常以平旦”并不是因为病人:

A.饮食未进B.经脉未盛C.络脉调匀D.正气极虚E.气血未乱

16.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以下哪条经文是错的:

A.长则气治B.数则烦心C.代则血少D.涩则心痛E.短则气病

17.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述,“五色所不欲”,其错者是:

A.赤不欲如赭B.黄不欲如黄土C.青不欲如蓝

D.黑不欲如地苍E.白不欲如鹅羽

18.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述,“五色所欲”,其错者是:

A.赤欲如白裹朱B.青欲如苍璧之泽C.黄欲如罗裹雄黄

D.黑欲如地苍E.白欲如鹅羽

19. 下列哪项除外,都是《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论述的内容:

A.脉合四时阴阳B.持脉有道,虚静为保C.四诊合参

D.诊法常以平旦E.平息以调其脉

20. 下述除……外,都是《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论“失守者死”的病候:

A.头倾视深B.仓廪不藏C.水泉不止

D.言而微,终日乃复言E.衣被不敛

21. 下列除哪项外,都属于《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色中的恶色:

A.面色赤如赭B.面色白如盐C.面色青如蓝

D.面色黑如地苍E.面色黄如蟹腹

22. 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明五脏精气与五府关系的经文:

A.骨者,髓之府B.背者,胸中之府C.腰者,肾之府

D.膝者,筋之府E.脉者,血之府

23. 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素问·经脉别论》所言与水液代谢有关的脏腑:

A.肝B.肺C.脾D.膀胱E.胃

24. 《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言的“阴受之则入五脏”,可出现下列除哪项外的病证:

A. 满 B.闭塞C.飧泄D.肠覃E.身热不时卧

25. 《素问·热论》指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根据伤寒的含义,下列哪一种病不属于伤寒的范围:

A.中风B.湿温C.热病D.温病E.寒厥

26. 《素问·热论》的“两感于寒者”是属外感热病,下列除哪一项外均是其病情的特点:

A.起病急B.发展快C.病情重D.缠绵难愈E.预后较差

27. 除下列哪一项以外,均是《素问·热论》两感于寒中,阳明与太阴俱病的症状:

A.身热B.大汗出C.腹满D.不欲食E.谵言

28. 据《素问·评热病论》原文,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属于“阴阳交”的症状:

A.汗出辄复热B.脉躁疾不为汗衰C.寒热往来

D.狂言E.不能食

29. 据《素问·逆调论》,下列哪项不是“肉烁”的病机:

A.阴气盛B.阳气盛C.两阳相得

D.少水不能灭盛火E.营血虚败

30. 据《素问·咳论》,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心咳”病状:

A.咳则心痛B.喉中介介如梗状C.甚则咽肿

D.甚则喉痹E.潮热

31. 后世在《素问·标本病传论》的基础上,关于标本的进一步论述,除哪一项外均是:

A.内脏为本,肢体为标B.正气为本,邪气为标

C.里病为本,表病为标D.病因为本,症状为标

E.旧病为本,新病为标

32. 下列除哪一项外,均是《素问·痿论》痿证的治疗原则:

A.独取阳明B.补其荥C.补益五脏D.通其俞E.因时制宜

33. 下列除哪一项外均是《素问·痿论》有关筋痿病因病机的论述:

A.思想无穷,所愿不得B.意淫于外C.入房太甚

D.宗筋弛纵E.有渐于湿,以水为事

34. 下列除哪一项外均是《素问·调经论》有关针刺补虚治疗方法的论述:

A.持针勿置,以定其意B.候呼内针,气出针入

C.针空四塞,精无从去D.摇大其道,如利其路

E.方实而疾出针

35.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下列经文除哪一条外均是属火的病机:

A.诸热瞀瘛B.诸逆冲上C.诸痛痒疮

D.诸病胕肿,疼酸惊骇E.诸禁鼓慄,如丧神守

36.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下述除哪一条外均是正治法:

A.甚者从之B.微者逆之C.客者除之D.损者温之E.逸者行之

37.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下列哪一项治法不属于反治法:

A.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B.通脉四逆汤治疗假热证

C.白_____虎汤治疗热厥证D.承气汤治疗热结旁流证

E.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虚大便秘结证

38. 下述哪一条不是《素问·疏五过论》关于“失精”的论述:

A.不在脏腑,不变躯形B.身体日减,气虚无精C.尝富后贫

D.尝贵后贱E.外耗于卫,内夺于营

39.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灵枢·本神》“恐惧不解则伤精”的症状:

A.痿B.骨酸C.健忘D.厥E.滑精

40. 除了下列哪一项以外,均是《灵枢·水胀》所言鼓胀的症状:

A.身肿B.不思食,食则胀C.腹胀

D.皮色青黄E.腹筋起

41. 据《灵枢·百病始生》有关“积”病机的论述,下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寒凝B.气滞C.血瘀D.热结E.津停

42. 据《灵枢·百病始生》,下述除哪一项外均是虚邪在肠胃的症状:

A.贲响腹胀B.肌肉疼痛C.肠鸣飧泄D.食不化E.溏出麋

43. 关于疾病传变模式,下述除哪项外均不是《灵枢·百病始生》所论述的:

A.循经传变B.脏腑相移C.表里相传

D.按生克次序传变E.三焦传变

44. 下列除哪一项外,均是《灵枢·邪客》所述宗气的功能:

A.积于胸中B.司呼吸C.贯心脉D.出于喉咙E.充养皮肤

45. 据《素问·厥论》,下述除哪一项外均是寒厥的病因病机:

A.秋冬夺于所用B.劳力纵欲过度C.伤及肾中阳气

D.脾阳失运E.气因于中

46. 据《素问·厥论》,下述除哪一项外均是热厥的病因病机:

A.酗酒无度B.纵欲伤肾C.肾精衰减D.阴虚阳盛E.阳虚阴盛

47. 下述除哪一项外,均是《内经》有关“厥”的含义:

A.指气逆的病机B.指手足逆冷症状C.指足厥阴肝经

D.指气逆所致的病证E.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48. 下述各条中对《素问·灵兰秘典论》经文错误引证者是:

A.膀胱者,州都之官B.胆者,中正之官C.三焦者,气化之官

D.大肠者,传道之官E.肺者,相傅之官

49. 下述各条中对《素问·灵兰秘典论》经文错误引证者是:

A.肺者,将军之官B.心者,君主之官也C.膻中者,臣使之官

D.肾者,作强之官E.小肠者,受盛之官

50.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论疾病的变化规律,下列除哪一项外均是正确的:

A.夜甚B.昼安C.午平D.夕加E.旦慧

51. 据《素问·逆调论》所述,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阴阳水火失调的病变:

A.里寒B.内热C.骨痹

D.肉烁E.起居如故而息有音

52. 据《素问·厥论》所述,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寒厥形成的机理:

A.少阴厥逆B.秋冬夺于所用C.精气溢下

D.阳气衰E.阴气独在

53. 据《素问·厥论》所述,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热厥形成的机理:

A.数醉若饱以入房B.酒气与谷气相薄C.太阴厥逆

D.热盛于中E.肾气日衰

54.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经文,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实”证:

A.泄利前后B.脉盛C.闷瞀D.腹胀E.皮热

55.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经文,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虚”证:

A.饮食不入B.气少C.脉细D.前后不通E.皮寒

56. 据《灵枢·五色》所述,下列哪一项是对五色主病经文的错误引证:

A.黄赤为热B.黄赤为风C.青黑为痛

D.白为寒E.黄而膏润为湿热

57. 下列哪一项不是《灵枢·五色》对望色要领的论述:

A.色泽以浮,谓之易已B.察其浮沉C.察其泽夭

D.察其散抟E.视色上下

B 型题(单选题,各选项可选一次、多次或不选,每题有一个合适选项)

1.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

2. 《内经》的丹波元简注本是:《素问识》

3. 《内经》的张介宾注本是:《类经》

A.《素问》B.《类经》C.《读素问钞》

D.《黄帝内经太素》E.《素问识》

4. 《黄帝内经》汇总成编的时间大约是:西汉中后期

5. 高丽献来《黄帝针经》的时间是:北宋元佑八年

6. 林亿等奉命校勘《黄帝内经》的时间是:北宋嘉祐年间

A.西汉中后期B.西汉河平三年C.北宋嘉祐年间

D.北宋元佑八年E.公元前二世纪

7. 马莳对《内经》的注本是:《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8. 张介宾对《内经》的注本是:《类经》

9. 王冰对《内经》的注本是:《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A.《黄帝内经太素》B.《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C.《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D.《黄帝素问直解》

E.《类经》

10. 《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中,属于医学实践的是:

人体形态结构的探索

11. 《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中,属于当时先进哲学的是:

阴阳家思想

12. 《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中,属于自然科学的是:

古气象学知识

A.人体形态结构的探索B.古气象学知识C.阴阳家思想

D.意象思维方法的应用E.分析思维方法的应用

13.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论述冬三月大自然的特点是:闭藏

14.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论述夏三月大自然的特点是:蕃秀

15.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论述春三月大自然的特点是:发陈

A.发陈B.容平C.蕃秀D.闭藏E.收藏

16.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引起“首如裹”的病因是:湿

17.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引起“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的病因是:暑

18.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引起“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的病因是:气

A.寒B.气C.湿D.暑E.火

19. 《素问·生气通天论》论因烦劳而阳气亢张,伤精,又逢盛夏所致的病证是:煎厥

20. 《素问·生气通天论》论因大怒而气血上冲,脏腑经络之气阻绝不通所致的病证是:薄厥

A.煎厥B.大厥C.热厥D.寒厥E.薄厥

21. 《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肝气以津,脾气乃绝”的原因是:

味过于酸

22. 《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脾气不濡,胃气乃厚”的原因是:

味过于苦

23. 《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心气喘喝,色黑,肾气不衡”的原因是:味过于甘

A.味过于酸B.味过于咸C.味过于苦D.味过于甘E.味过于辛

24. 《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五脏气争,九窍不通”的病机是:

阳不胜其阴

25. 《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脉流薄疾,并乃狂”的病机是:

阴不胜其阳

26. 《素问·生气通天论》论“煎厥”的主要病因是:

阳气者,烦劳则张

27. 《素问·生气通天论》论“薄厥”的主要病因是: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

A.阳气者,烦劳则张B.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C.阴阳互损

D.阳不胜其阴E.阴不胜其阳

28.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春伤于风,邪气留连”可病:洞泄

29.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秋伤于湿”可病:咳,痿厥

30.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夏伤于暑”,秋天可病:痎疟

A.飧泄B.痎疟C.温病D.咳,痿厥E.洞泄

31.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壮火”能够:食气

32.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少火”能够:生气

33.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阳的作用是:化气

34.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的作用是:成形

A.成形B.化气C.生气D.食气E.食味

3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中满者”的治法是:泻之于内

3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其高者”的治法是:因而越之

3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其实者”的治法是:散而泻之

3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形不足者”的治法是:温之以气

3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精不足者”的治法是:补之以味

A.因而越之B.泻之于内C.散而泻之D.温之以气E.补之以味

40.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冬伤于寒伏而后发的病证是:温病

41.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秋伤于湿伏而后发的病证是:咳嗽

42.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伏而后发的病证是:痎疟

A.温病B.飧泄C.痎疟D.咳嗽E.洞泄寒中

4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气伤”可以产生的症状是:痛

4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形伤”可以产生的症状是:肿

4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寒伤”可以产生的症状是:浮

A.痛B.肿C.干D.浮E.洞泄

4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其衰而彰之”的具体治法是:补法

4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的具体治法是:汗法

4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高者,因而越之”的具体治法是:吐法

A.吐法B.下法C.汗法D.补法E.消法

49. 据《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述,心为:生之本

50. 据《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述,肺为:气之本

51. 据《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述,肾为:封藏之本

52. 据《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述,肝为:罢极之本

53. 据《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述,脾为:仓廪之本

A.生之本B.气之本C.封藏之本D.罢极之本E.仓廪之本

54. 《素问·五藏别论》指出五脏的特点是:满而不实

55. 《素问·五藏别论》指出六腑的特点是:实而不满

56. 《素问·五藏别论》指出奇恒之腑的功能特点是:藏而不泻

A.藏而不泻B.泻而不藏C.实而不满D.满而不实E.先藏后泻

57. 《素问·五藏别论》中“实而不满”是:六腑的生理特点

58. 《素问·五藏别论》中“满而不实”是:五脏的生理特点

59. 《素问·五藏别论》中“藏而不泻”是:五脏的生理功能

60. 《素问·五藏别论》中“泻而不藏”是:六腑的生理功能

A.五脏的生理功能B.五脏的生理特点C.魄门的生理功能

D.六腑的生理功能E.六腑的生理特点

61. 按《素问·脉要精微论》,春天的应时脉象为:规

62. 按《素问·脉要精微论》,夏天的应时脉象为:矩

63. 按《素问·脉要精微论》,秋天的应时脉象为:权

64. 按《素问·脉要精微论》,冬天的应时脉象为:衡

A.规B. 矩C.代D.衡E.权

65.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言“精明之府”是指:头

66.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言“胸中之府”是指:背

67.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言“肾之府”是指:腰

68.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言“筋之府”是指:膝

69.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言“髓之府”是指:骨

A.腰B.头C.骨D.膝E.背

70.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诊得长脉,提示:气治

71.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诊得短脉,提示:气病

72.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诊得代脉,提示:气衰

73.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诊得细脉,提示:气少

A.气胀B.气病C.气衰D.气少E.气治

74.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烦心”之症应见何脉:数

75.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心痛”之症应见何脉:涩

A. 数B.弱C.洪D.细E.涩

76.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夜梦大火燔灼者:阳盛

77.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夜梦涉大水恐惧者:阴盛

A.阳盛B.上盛C.阴阳俱盛D.下盛E.阴盛

78.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肺失守则:言而微,终日乃复言

79.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心失守则:

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

80.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肾失守则: 水泉不止

81.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脾失守则:仓廪不藏

A.水泉不止B.仓廪不藏C.屈伸不能

D.言而微,终日乃复言E.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

82. 据《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的见症是:

头项痛,腰脊强

83. 据《素问·热论》,“伤寒二日,阳明受之”的见症是:

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

84. 据《素问·热论》,“伤寒三日,少阳受之”的见症是:

胸胁痛而耳聋

A.头项痛,腰脊强B.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

C.胸胁痛而耳聋D.腹满而嗌干

E.口燥舌干而渴

85. 据《素问·热论》,“伤寒四日,太阴受之”的见症是:

腹满而嗌干

86. 据《素问·热论》,“伤寒五日,少阴受之”的见症是:

口燥舌干而渴

87. 据《素问·热论》,“伤寒六日,厥阴受之”的见症是:

烦满而囊缩

A.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B.胸胁痛而耳聋

C.腹满而嗌干D.口燥舌干而渴

E.烦满而囊缩

88.据《素问·热论》所述,“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是哪经病证:

阳明经

89. 据《素问·热论》所述,“头项痛,腰脊强”是哪经病证:

太阳经

A.太阳经B.阳明经C.少阳经D.太阴经E.少阴经

90. 据《素问·热论》所述,“胸胁痛而耳聋”是哪经病证:少阳经

91. 据《素问·热论》所述,“烦满而囊缩”是哪经病证:厥阴经

A.太阳经B.少阳经C.太阴经D.少阴经E.厥阴经

92. 据《素问·热论》所述,“腹满而嗌干”是哪经病证:太阴经

93. 据《素问·热论》所述,“口燥舌干而渴”是哪经病证:少阴经

A.太阳经B.阳明经C.少阳经D.太阴经E.少阴经

94. 《素问·评热病论》“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阴阳交

95.《素问·评热病论》“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病名为:风厥

A. 阴阳交B.风厥C.劳风D.肾风E.热厥

96. 据《素问·逆调论》所述,“热而烦满”的机理是:

阴气少而阳气胜

97. 据《素问·逆调论》所述,“身寒如从水中出”的机理是:

阳气少,阴气多

A. 阴气少而阳气胜B.阳气少,阴气多C.阴阳之气不足

D.阴阳之气亢盛E.阴盛而格阳于外

98.据《素问·咳论》“五脏各以其时受病”的论述,冬季何脏易受病:肾

99.据《素问·咳论》“五脏各以其时受病”的论述,夏季何脏易受病:心

100. 据《素问·咳论》“五脏各以其时受病”的论述,春季何脏易受病:肝

101. 据《素问·咳论》“五脏各以其时受病”的论述,长夏何脏易受病:脾

A.心B.肺C.肝D.脾E.肾

102. 据《素问·咳论》所述,“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的病名是:胃咳

103. 据《素问·咳论》所述,“咳而遗矢”的病名是:大肠咳

104. 据《素问·咳论》所述,“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的病名是:小肠咳

105. 据《素问·咳论》所述,“咳而腹满,不欲食饮”的病名是:三焦咳

A.胃咳B.大肠咳C.小肠咳D.胆咳E.三焦咳

106. 据《素问·咳论》所述,“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的病名是:肺咳

107. 据《素问·咳论》所述,“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的病名是:心咳

108. 据《素问·咳论》所述,“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的病名是:脾咳

109. 据《素问·咳论》所述,“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的病名是:肝咳

110. 据《素问·咳论》所述,“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的病名是:肾咳

A.肺咳B.心咳C.肝咳D.脾咳E.肾咳

111. 据《素问·咳论》所述,治脏者治其:俞穴

112. 据《素问·咳论》所述,治腑者治其:合穴

113. 据《素问·咳论》所述,浮肿者治其:经穴

A.俞穴B.合穴C.原穴D.络穴E.经穴

114. 据《素问·举痛论》所述,怒则:气上

115. 据《素问·举痛论》所述,喜则:气缓

116. 据《素问·举痛论》所述,悲则:气消

117. 据《素问·举痛论》所述,恐则:气下

118. 据《素问·举痛论》所述,思则:气结

A.气上B.气下C.气消D.气缓E.气结

119. 据《素问·举痛论》所述,寒则:气收

120. 据《素问·举痛论》所述,炅则:气泄

121. 据《素问·举痛论》所述,惊则:气乱

122. 据《素问·举痛论》所述,劳则:气耗

A.气收B.气泄C.气乱D.气耗E.气下

123. 据《素问·痹论》痹聚在肺则:淫气喘息

124. 据《素问·痹论》痹聚在心则:淫气忧思

125. 据《素问·痹论》痹聚在肾则:淫气遗溺

126. 据《素问·痹论》痹聚在肝则:淫气乏竭

127. 据《素问·痹论》痹聚在脾则:淫气肌绝

A.淫气喘息B.淫气忧思C.淫气遗溺D.淫气乏竭E.淫气肌绝

128. 《素问·痹论》所述的“水谷之精气”是指:营气

129. 《素问·痹论》所述的“水谷之悍气”是指:卫气

A.营气B.宗气C.卫气D.元气E.真气

130. 据《素问·举痛论》,“腠理闭,气不行”属于哪一项病变:寒则气收

131. 据《素问·举痛论》,“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属于哪一项病变:炅则气泄

132. 据《素问·举痛论》,“喘息汗出,外内皆越”属于哪一项病变:劳则气耗

133. 据《素问·举痛论》,“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属于哪一项病变:惊则气乱

A.炅则气泄B.寒则气收C. 惊则气乱D.劳则气耗E.喜则气缓

134. 据《素问·痹论》所述,“行痹”偏胜的病因是:风

135. 据《素问·痹论》所述,“痛痹”偏胜的病因是:寒

136. 据《素问·痹论》所述,“著痹”偏胜的病因是:湿

A.风B.湿C.火D.暑E.寒

137. 以肢节酸痛,游走无定处为特点的痹证,《素问·痹论》称为:行痹

138. 以疼痛剧烈为特点的痹证,《素问·痹论》称为:痛痹

139. 以痛处重滞固定或顽麻不仁为特点的痹证,《素问·痹论》称为:著痹

A.痛痹B.行痹C.著痹D.肌痹E.皮痹

140. 据《素问·痹论》,“烦满喘而呕”指哪一种痹证:肺痹

141. 据《素问·痹论》,“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指哪一种痹证:肝痹

142. 据《素问·痹论》,“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指哪一种痹证:肾痹

143. 据《素问·痹论》,“四支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指哪一种痹证:脾痹

A.肺痹B.心痹C.肾痹D.脾痹E.肝痹

144. 据《素问·痹论》,“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指哪一种痹证:肠痹

145. 据《素问·痹论》,“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指哪一种痹证:胞痹

A.脾痹B.肾痹C.肝痹D.肠痹E.胞痹

146. 《素问·痿论》认为由于“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而致的痿证是:肉痿

147. 《素问·痿论》认为由于“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而致的痿证是:筋痿

A.骨痿B.脉痿C.肉痿D.筋痿E.痿躄

148. 据《素问·痿论》,具有“主束骨而利机关”功能者是:宗筋

149. 据《素问·痿论》,为“经脉之海,主渗灌谿谷”者是:冲脉

A.督脉B.带脉C.宗筋D.任脉E.冲脉

150. 据《素问·痿论》的内容,肺热痿证在望诊时可见:

色白而毛败

151. 据《素问·痿论》的内容,肝热痿证在望诊时可见:

色苍而爪枯

A.色赤而络脉溢B.色白而毛败C.色苍而爪枯

D.色黄而肉蠕动E.色黑而齿槁

152. 据《素问·调经论》,“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

153. 据《素问·调经论》,“志有余”则:腹胀飧泄

154. 据《素问·调经论》,“血有余”则:怒

A.腹胀飧泄B.腹胀,泾溲不利C.怒

D.喘咳上气E.笑不休

155. 《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所谓求其属也”,强调:

治病要针对人体的阴阳盛衰

156. 《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强调:

反治法的运用必须针对疾病的本质

A.“审察病机,无失气宜”的重要性B.辨别内脏生克关系及病邪盛衰

C.反治法的运用必须针对疾病的本质D.治病要针对人体的阴阳盛衰

E.按五味所属而用药

157. 《素问·至真要大论》属湿的病机条文是:诸痉项强

158. 《素问·至真要大论》属风的病机条文是:诸暴强直

A.诸病胕肿,疼酸惊骇B.诸呕吐酸,暴注下迫C.诸痉项强

D.诸风掉眩E.诸暴强直

159. 《素问·至真要大论》属于“上”的病机是:诸痿喘呕

160. 《素问·至真要大论》属于“下”的病机是:诸厥固泄

A.诸热瞀瘛B.诸痿喘呕C.诸厥固泄D.诸湿肿满E.诸气膹郁

161.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热因热用是指:

真寒假热证用附子干姜

162.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寒因寒用是指:

真热假寒证用石膏知母

A.表热病用荆芥薄荷B.真寒假热证用附子干姜

C.阴虚火旺证用鳖甲知母D.真热假寒证用石膏知母

E.表寒证用麻黄桂枝

163.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塞因塞用的适应证是:气虚便秘

164.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通因通用的适应证是:热结旁流

A.气虚便秘B.阳明腑实证C.热结旁流D.虚寒泄泻E.气虚自汗

165.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诸暴强直”的病因多是:风

166.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诸痉项强”的病因多是:湿

A.风B.湿C.火D.寒E.热

167.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与火有关的病证是:

诸禁鼓慄,如丧神守

168.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与湿有关的病证是:诸痉项强

A.诸湿肿满B.诸厥固泄C.诸痉项强

D.诸禁鼓慄,如丧神守E.诸转反戾,水液浑浊

169. 《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逆冲上”的病因是:火

170. 《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胀腹大”的病因是:热

A.风B.湿C.火D.寒E.热

171. 《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的病位在:肝

172. 《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湿肿满”的病位在:脾

A.肝B.心C.脾D.肺E.肾

173. 《灵枢·本神》指出,肝藏:血

174. 《灵枢·本神》指出,脾藏:营

175. 《灵枢·本神》指出,心藏:脉

176. 《灵枢·本神》指出,肺藏:气

177. 《灵枢·本神》指出,肾藏:精

A.营B.脉C.血D.精E.气

178. 《灵枢·本神》对五脏实证的论述中,肝气实的症状是:怒

179. 《灵枢·本神》对五脏实证的论述中,脾气实的症状是:

腹胀,经溲不利

180. 《灵枢·本神》对五脏实证的论述中,心气实的症状是:

笑不休

181. 《灵枢·本神》对五脏实证的论述中,肺气实的症状是:

喘喝胸盈仰息

182. 《灵枢·本神》对五脏实证的论述中,肾气实的症状是:

胀,五脏不安

A.怒B.笑不休C.喘喝胸盈仰息

D.胀,五脏不安E.腹胀,经溲不利

183. 《灵枢·本神》对五脏虚证的论述中,肝气虚的症状是:恐

184. 《灵枢·本神》对五脏虚证的论述中,脾气虚的症状是:

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185. 《灵枢·本神》对五脏虚证的论述中,心气虚的症状是:悲

186. 《灵枢·本神》对五脏虚证的论述中,肺气虚的症状是:

鼻塞不利,少气

187. 《灵枢·本神》对五脏虚证的论述中,肾气虚的症状是:厥

A.四肢不用,五脏不安B.悲C.鼻塞不利,少气

D.厥E.恐

188. 《灵枢·本神》指出,“并精而出入者”称为:魄

189. 《灵枢·本神》指出,“随神往来者”称为:魂

190. 《灵枢·本神》指出,“因志而存变”称为:思

191. 《灵枢·本神》指出,“因思而远慕”称为:虑

A.虑B.思C.魂D.魄E.意

192.《灵枢·邪客》认为“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是:卫气

193. 《灵枢·邪客》认为“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者是:宗气

194. 《灵枢·邪客》认为“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藏六府”者是:营气

A.肺气B.卫气C.宗气D.元气E.营气

195. 《灵枢·营卫生会》所述水谷精气所化,其“清者”是指:营气

196. 《灵枢·营卫生会》所述水谷精气所化,其“浊者”是指:

卫气

A.营气B.卫气C.宗气D.元气E.真气

197. 《灵枢·营卫生会》所言的“中焦如沤”是指哪种功能活动:脾胃腐熟水谷,吸收精微

198. 《灵枢·营卫生会》所言的“上焦如雾”是指哪种功能活动:心肺宣发布散水谷精气

199. 《灵枢·营卫生会》所言的“下焦如渎”是指哪种功能活动:肾和膀胱排泄水液

A.脾肾气化水湿B.肾和膀胱排泄水液C.心肺宣发布散水谷精气

D.肝疏泄调达气机E.脾胃腐熟水谷,吸收精微

200. 《灵枢·水胀》所言“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病候多见于:水胀

201.《灵枢·水胀》所言“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病候多见于:肤胀

202. 《灵枢·水胀》所言“腹胀身皆大,色苍黄,腹筋起”病候多见于:鼓胀

203. 《灵枢·水胀》所言“如怀子之状,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病候多见于:肠覃

204. 《灵枢·水胀》所言“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病候多见于:石瘕

A.肤胀B.水胀C.鼓胀D.肠覃E.石瘕

205. 阳气不达,水湿停聚所致的病证,《灵枢·水胀》称为:水胀

206. 寒邪所伤,阳气阻滞,水饮留而不行所致的病证,《灵枢·水胀》称为:肤胀

207. 因肝脾不调,气滞水泛,血行瘀阻所致的病证,《灵枢·水胀》称为:鼓胀

A.肤胀B.水胀C.鼓胀D.肠覃E.石瘕

208. 据《灵枢·百病始生》所述,虚邪伤人,在络脉时症见:

肌肉痛

209. 据《灵枢·百病始生》所述,虚邪伤人,在经时症见:

洒淅喜惊

210. 据《灵枢·百病始生》所述,虚邪伤人,在输时症见:

肢节痛,腰脊乃强

211. 据《灵枢·百病始生》所述,虚邪伤人,在伏冲之脉时症见:体重身强

A.肢节痛,腰脊乃强B.皮肤痛C.洒淅喜惊

D.体重身强E.肌肉痛

212. 《灵枢·百病始生》认为“忧思”则伤:心

213. 《灵枢·百病始生》认为“忿怒”则伤:肝

214. 《灵枢·百病始生》认为“醉以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

A.心B.肺C.肝D.脾E.肾

215. 《素问·厥论》所述的“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是哪种厥证:太阳之厥

216. 《素问·厥论》所述的“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是哪种厥证:阳明之厥

217. 《素问·厥论》所述的“暴聋,颊肿而热,胁痛,不可以运”是哪种厥证:少阳之厥

A.太阳之厥B.阳明之厥C.少阳之厥D.太阴之厥E.少阴之厥

218. 《素问·厥论》所述的“腹满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是哪种厥证:太阴之厥

219.《素问·厥论》所述的“口干,溺赤,腹满,心痛”是哪种厥证:.少阴之厥

220. 《素问·厥论》所述的“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内热”是哪种厥证:厥阴之厥

A.太阴之厥B.少阴之厥C.厥阴之厥D.阳明之厥E.少阳之厥

221. 《素问·厥论》所述的“ 急挛,心痛引腹”是哪种厥逆:

太阴厥逆

222. 《素问·厥论》所述的“虚满呕变,下泄清”是哪种厥逆证:少阴厥逆

223. 《素问·厥论》所述的“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言”是哪种厥逆:厥阴厥逆

A.太阴厥逆B.少阳厥逆C.厥阴厥逆D.太阳厥逆E.少阴厥逆

224. 《素问·厥论》所述的“僵仆,呕血,善衄”是哪种厥逆:

太阳厥逆

225. 《素问·厥论》所述的“机关不利,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发肠痈,不可治”是哪种厥逆:少阳厥逆

226. 《素问·厥论》所述的“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是哪种厥逆:阳明厥逆

A.阳明厥逆B.少阴厥逆C.太阳厥逆D.厥阴厥逆E.少阳厥逆

227. 《素问·厥论》所述的“虚满而咳,善呕沫”是哪种厥逆:

手太阴厥逆

228. 《素问·厥论》所述的“心痛引喉,身热”是哪种厥逆:

手少阴厥逆

229. 《素问·厥论》所述的“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俛仰”是哪种厥逆:手太阳厥逆

230. 《素问·厥论》所述的“发喉痹,嗌肿,痓”是哪种厥逆:

手阳明厥逆

A.手太阴厥逆B.手少阴厥逆C.手太阳厥逆D.手阳明厥逆E.手厥阴厥逆

231.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指出,病情多以旦慧的机理是:人气始生,病气衰

232.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指出,病情多以昼安的机理是:人气长,长则胜邪

233.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指出,病情多以夕加的机理是:人气始衰,邪气始生

234.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指出,病情多以夜甚的机理是:人气入藏,邪气独居

A.人气始生,病气衰B.人气长,长则胜邪C.人气始衰,邪气始生

D.人气入藏,邪气独居E.人气出表,邪气始盛

235. 《灵枢·天年》指出,人生二十岁的气血状态是:血气始盛

236. 《灵枢·天年》指出,人生三十岁的气血状态是:血脉盛满

237. 《灵枢·天年》指出,人生六十岁的气血状态是:血气懈惰

A.气血平盛B.血气始盛C.血脉盛满D.血气已通E.血气懈惰

238. 《灵枢·天年》指出,人生十岁的动态特点是:好走

239. 《灵枢·天年》指出,二十岁人的动态特点是:好趋

240. 《灵枢·天年》指出,三十岁人的动态特点是:好步

241. 《灵枢·天年》指出,四十岁人的动态特点是:好坐

242. 《灵枢·天年》指出,六十岁人的动态特点是:好卧

A.好坐B.好步C.好走D.好趋E.好卧

243. 《灵枢·天年》指出,人生八十岁的衰老征象是:言善误

244. 《灵枢·天年》指出,人生七十岁的衰老征象是:皮肤枯

245. 《灵枢·天年》指出,人生五十岁的衰老征象是:目始不明

A.腠理始疏B.目始不明C.苦忧悲D.皮肤枯E.言善误

246. 《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肾为:作强之官

247. 《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三焦为:决渎之官

248. 《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胆为:中正之官

A.州都之官B.传道之官C.作强之官D.中正之官E.决渎之官

249. 《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小肠为:受盛之官

250. 《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大肠为:传道之官

251. 《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膀胱为:州都之官

A.臣使之官B.传道之官C.受盛之官D.决渎之官E.州都之官

252. 《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心为:君主之官

253. 《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肺为:相傅之官

254. 《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肝为:将军之官

A.君主之官B.相傅之官C.将军之官D.中正之官E.州都之官

255. 《灵枢·决气》认为“液”的作用是:淖泽注于骨,补益脑髓

256. 《灵枢·决气》认为“脉”的作用是:壅遏营气,令无所避

257. 《灵枢·决气》认为“气”的作用是:

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

258. 《灵枢·决气》认为“津”的作用是:腠理发泄,汗出溱溱

A.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B.淖泽注于骨,补益脑髓

C.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D.壅遏营气,令无所避

E.腠理发泄,汗出溱溱

259. 《灵枢·决气》认为引致“色白,夭然不泽”的原因是:血脱

260. 《灵枢·决气》认为引致“胫痠,耳数鸣”的原因是:液脱

261. 《灵枢·决气》认为引致“目不明”的原因是:气脱

262. 《灵枢·决气》认为引致“耳聋”的原因是:精脱

A.津脱B.精脱C.液脱D.血脱E. 气脱

263. 《灵枢·决气》“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之“气”是指:

水谷精微

264. 《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之“气”是指:饮食水谷

A.营气B.肾气C.饮食水谷D.真气E.水谷精微

265. 《素问·异法方宜论》认为中央之民易生病证是:痿厥寒热

266. 《素问·异法方宜论》认为南方之民易生病证是:挛痹

267. 《素问·异法方宜论》认为东方之民易生病证是:痈疡

A.痿厥寒热B.痈疡C.胀满D.挛痹E.泄泻

268. 《素问·逆调论》认为出现“热而烦满”的病证是:内热

269. 《素问·逆调论》认为出现“身寒如从水中出”的病证是:

里寒

270. 《素问·逆调论》认为出现“不仁且不用,肉如故”的病证是:肉苛

271. 《素问·逆调论》认为出现“四支热,逢风寒如炙如火者”的病证是:肉烁

A.里寒B.骨痹C.肉苛D.肉烁E.内热

272. 据《素问·厥论》所述,“手足为之寒”的病证是:寒厥

273. 据《素问·厥论》所述,“手足为之热”的病证是:热厥

274. 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的病证是:煎厥

275. 据《素问·评热病论》所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的病证是:风厥

276. 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的病证是:薄厥

A.寒厥B.煎厥C.薄厥D.热厥E.风厥

277. 《素问·调经论》指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者为:大厥

278. 《素问·评热病论》认为风邪内侵太阳,郁而化热,内舍于肾,少阴气逆者为:风厥

279. 《素问·厥论》指出“阳气衰于下”者则为:寒厥

280. 《素问·厥论》指出“阴气衰于下”者则为:热厥

A.寒厥B.热厥C.大厥D.煎厥E.风厥

281. 《素问·厥论》认为“巨阳之厥”的病状是:

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

282. 《素问·厥论》认为“太阴之厥”的病状是:

腹满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

283. 《素问·厥论》认为“少阳之厥”的病状是:

暴聋,颊肿而热,胁痛, 不可以运

284. 《素问·厥论》认为“少阴之厥”的病状是:

口干,溺赤,腹满,心痛

A.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

B.口干,溺赤,腹满,心痛

C.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

D.暴聋,颊肿而热,胁痛,不可以运

E.腹满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

6. “凡阴阳之要,——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7.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病之逆从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浊阴归六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少火生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1.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2. “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14. “其有不从毫毛而生,——巨气乃平。”《素问·汤液醪醴论》

15. “诊法常以平旦,——决死生之分。”《素问·脉要精微论》

16. “夫脉者,血之府也。——绵绵其去如弦绝,死。”《素问·脉要精微论》

17.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如是则精衰矣。”《素问·脉要精微论》

18. “五藏者,中之守也。——失守者死。”《素问·脉要精微论》

19. “夫五藏者,身之强也。——失强则死。”《素问·脉要精微论》

21.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素问·经脉别论》

22.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揆度以为常也。”《素问·经脉别论》

23. “阳者,天气也,——阴受湿气。”《素问·太阴阳明论》

24. “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故不用焉。”《素问·太阴阳明论》

25. “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必不免于死。”《素问·热论》

27. “愿闻人之五藏卒痛,何气使然?——故卒然而痛。”《素问·举痛论》

29.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31. “荣者,水谷之精气也,——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素问·痹论》

32. “肺主身之皮毛,——发为骨痿。”《素问·痿论》

33. “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故足痿不用也。”《素问·痿论》

37. “病机十九条。”《素问·至真要大论》

38. “故生之来谓之精,——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灵枢·本神》

39. “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灵枢·本神》

40. “肝藏血,血舍魂,——五藏不安。”《灵枢·本神》

41. “人受气于谷,——如环无端。”《灵枢·营卫生会》

42. “水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何以别之?——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灵枢·水胀》

43. “肠覃何如?——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灵枢·水胀》

44. “石瘕何如?——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灵枢·水胀》

46. “余固不能数,——参以虚实,大病乃成。”《灵枢·百病始生》

50. “厥之寒热者,何也?——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素问·厥论》

53. “夫百病之所始生者,——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57. “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殃。”《素问·灵兰秘典论》

58. “精脱者,耳聋;——其脉空虚。此其候也。”《灵枢·决气》

59.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宗气泄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五、词解题

1. 法于阴阳《素问·上古天真论》

效法自然界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规律。

2. 和于术数《素问·上古天真论》

施行适合自身的修身养性之法

3. 不妄作劳《素问·上古天真论》

为劳作合宜,不违背常规与法度

4. 形与神俱《素问·上古天真论》

形,形体。神,指精神。俱,偕也,有共存、协调之意

5. 不知持满《素问·上古天真论》

不懂得保持精气的盈满

6. 不时御神《素问·上古天真论》

为不善于把握和调养自己的精神活动。

7. 发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推陈出新

8. 蕃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繁茂秀美

9. 容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万物形态平定,不再繁盛生长。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所以称为容平。

10. 闭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生机潜伏,阳气内藏

11. 苛疾《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重病

12. 内格《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人体内在的功能活动与外界环境的阴阳变化格拒

13. 煎厥《素问·生气通天论》

指烦劳伤阴,阴虚阳亢,逢夏季之盛阳,以至煎熬阴精而昏厥之危重病证。

14. 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

由大怒气血上冲,脏腑经脉之气阻绝不通,而导致的昏厥证。

15. 变化之父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事物变化的根源

16. 神明之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神明,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 府,藏聚之所。

17.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阳生阴亦生

18. 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胸膈胀满

19. 清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清阳出上窍之清阳,是指呼吸、发声、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等功能赖以发挥作用的精微物质;

清阳发腠理之清阳,是指卫气;

清阳实四肢之清阳,是指饮食物化生的水谷精微。

 

20. 浊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浊阴出下窍之浊阴,是指食物的糟粕和废浊的水液;

浊阴走五脏之浊阴,是指精血津液;

浊阴归六腑之浊阴,是指饮食水谷及其变化的糟粕和水液。

 

21.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药物饮食气厚,作用纯阳,使人的元气衰减,药物饮食气薄,作用温和,使人的元气壮盛

22. 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四肢厥冷,为阳虚阴盛之象

23. 七损八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古代房中养生术中七种有害于人体精气的做法和八种有利于人体精气的做法。

25. 权衡规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四时正常脉象

26. 藏象《素问·六节藏象论》

脏腑活动表现于外的生理或病理现象

27. 封藏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

肾主藏精,宜闭藏而不宜妄泄,故称肾为“封藏之本”。

28. 罢极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

肝主筋,具有耐受疲劳的能力,这与肝的气血盛衰有关,是运动机能的根本,故称肝为“罢极之本”。

29. 仓廪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

脾胃主受纳消化水谷,吸收水谷之精微,故称脾胃为“仓廪之本”。

30. 至阴《素问·六节藏象论》

到达阴分

31. 奇恒之府《素问·五藏别论》

32. 传化之府《素问·五藏别论》

六腑消化水谷精微,传导糟粕排出体外,为传化之腑

33. 魄门《素问·五藏别论》

肛门

34. 气口《素问·五藏别论》

脉口、寸口。指两手桡骨内侧桡动脉搏动处,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因肺主气,故名“气口”。

35. 汤液醪醴《素问·汤液醪醴论》

临床所用的汤剂、酒剂

36. 形弊血尽《素问·汤液醪醴论》

病情已很严重,到了形体弊坏,气血竭尽的程度。

37. 神不使《素问·汤液醪醴论》

因病情危重,神气涣散,对针药等治疗不能作出相应的反应。

38. 去宛陈莝《素问·汤液醪醴论》

去掉堆积的陈草,在人体是说驱除郁积已久的水液废料。

39. 缪刺《素问·汤液醪醴论》

病在左而取右,病在右而取左的一种针刺方法

40. 开鬼门《素问·汤液醪醴论》

鬼门,指汗孔。开鬼门,即发汗法

41. 洁净府《素问·汤液醪醴论》

净府,指膀胱。洁净府,即利小便

42. 诊法《素问·脉要精微论》

诊察疾病的方法,泛指望、闻、问、切四诊而言

43. 平旦《素问·脉要精微论》

清晨

44. 视精明《素问·脉要精微论》

观察眼睛的外观及眼神的变化,以了解脏腑气血的盛衰变化。

45. 仓廪《素问·脉要精微论》

比喻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的消化功能

46. 门户不要《素问·脉要精微论》

门户,指幽门、阑门、魄门;不要,即失去约束,表现为大便泄利失禁。这是脾胃不能正常纳谷、吸收、运化、转输的结果,即脾失中守的表现。

47. 水泉不止《素问·脉要精微论》

小便失禁。为肾虚失守,以致膀胱不能贮藏津液的缘故。

48. 头倾视深《素问·脉要精微论》

头倾,头低垂不能举;视深,目下陷而无光。

49. 得强则生《素问·脉要精微论》

五脏精气旺盛,则身形强健,谓之“得强”,故生

50. 偻附《素问·脉要精微论》

行动不便,必倚赖于它物而行。

52. 春应中规《素问·脉要精微论》

形容春脉圆活而动

53. 夏应中矩《素问·脉要精微论》

形容夏脉方正而盛

54. 秋应中衡《素问·脉要精微论》

形容秋脉不浮不沉

55. 冬应中权《素问·脉要精微论》

形容冬脉沉石内伏

56. 肺朝百脉《素问·经脉别论》

全身血液经百脉而流注于肺,再由肺输送到全身。

57. 毛脉合精《素问·经脉别论》

气血相合

58. 府精神明《素问·经脉别论》

经脉中精气运行正常

59. 揆度《素问·经脉别论》

饮食精微的生成输布,气血津液的生化运行,可从测度脉象变化得知。

60. 阴阳异位《素问·太阴阳明论》

阴,指足太阴脾经;阳,指足阳明胃经。两经循行部位、功能及其属性不同,故曰异位。

61. 阳道实,阴道虚《素问·太阴阳明论》

阴阳分别代表脾胃,阳道实是指胃经多实证,阴道虚是指脾经多虚证。

62. 四支不用《素问·太阴阳明论》

脾病而使四肢不能正常运动

63. 飧泄《素问·太阴阳明论》

大便稀薄,伴见不消化的食物残渣

64. 肠澼《素问·太阴阳明论》

便下脓血

65. 伤寒《素问·热论》

外感性热病的总称。广义:由感受四时邪气引起的外感性热病;狭义:由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性热病。

66. 两感于寒《素问·热论》

表里两经同时感受邪气发病

67. 病遗《素问·热论》

病邪遗留未尽,迁延不愈

68. 阴阳交《素问·评热病论》

阳热邪气入于阴分,邪正交结而不解,阴精正气不能制伏阳热邪气的一种危重证候。

69. 脉躁疾《素问·评热病论》

脉象躁动急速,邪热亢盛的表现

70. 三死《素问·评热病论》

汗出复热而不能食,脉躁盛,狂言之证

71. 风厥《素问·评热病论》

太阳受风,精气不足,少阴虚火上逆而发热汗出、烦闷不除的病证。

72. 劳风《素问·评热病论》

因劳成虚,因虚受风引起以恶风振寒,项强冥视,咳吐稠痰为主症的病证。

73. 肾风《素问·评热病论》

风热伤肾,肾不能主水,水邪泛滥而出现面目浮肿,妨害言语的一种病证。

74. 胞脉《素问·评热病论》

子宫的络脉

75. 五脏各以其时受病《素问·咳论》

其时,指五脏分别主旺的季节,如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受病,即感受相应的时令之邪而发病。

76. 聚于胃,关于肺《素问·咳论》

水饮聚于胃,则上关于肺而咳,言五脏六腑虽皆令人咳,而以肺胃两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77. 稽迟《素问·举痛论》

言血脉运行阻滞不利

78. 喘动应手《素问·举痛论》

血脉搏动按之急促应手

79. 气缓《素问·举痛论》

气脉和调,情志畅达,营卫通利,故气徐缓,然喜甚则气过于缓,而渐致涣散。

80. 气消《素问·举痛论》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导致营卫之气壅遏于上焦,气郁化热,热邪耗伤胸中气血

81. 精却《素问·举痛论》

精气衰退之意

82. 行痹《素问·痹论》

“风气胜者为行痹”,以肢节酸痛,游走无定处为特点的痹证

83. 痛痹《素问·痹论》

“寒气胜者为痛痹”,以疼痛剧烈为特点的痹证。

84. 著痹《素问·痹论》

“湿气胜者为著痹”,以痛处重滞固定或顽麻不仁为特点的痹证。

85. 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素问·痹论》

人能安静,则邪不能干,故精神完固而内藏,若躁扰妄动,则精神耗散,神志消亡

86. 尻以代踵《素问·痹论》

只能坐而不能站立,也不能行走

87. 脊以代头《素问·痹论》

脊柱弯曲变形,头俯不能仰,背驼而脊高于头

88. 心下鼓《素问·痹论》

心主脉而贯肺,以行呼吸,心下跳动,上气而喘,心乘肺也

89. 各随其过则病瘳《素问·痹论》

各随其病变部位而治之则病愈

90. 痿躄《素问·痿论》

肢体痿软无力的一类疾病,以下肢不能随意运动者较为多见。

91. 枢析挈《素问·痿论》

形容关节弛缓,不能提举活动

92. 各以其时受月《素问·痿论》

分别以各脏所主季节进行针刺治疗

93. 白淫《素问·痿论》

男子滑精,女子带下之类疾病

 

 

96. 泾溲不利《素问·调经论》

因脾土壅滞,水谷不运,故常见二便不利

97. 巨刺《素问·调经论》

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刺大经

102. 病机《素问·至真要大论》

病证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103. 掉眩《素问·至真要大论》

掉,摇也,指肢体不自主地摇摆或震颤;眩,眩晕,视物旋转,站立不稳

104. 转反戾《素问·至真要大论》

由于筋脉扭转,使肢体呈扭曲、反张等各种状态,有别于抽搐。

 

109. 脱营《素问·疏五过论》

是情志不遂所致的慢性虚损性疾病

 

112. 怵惕思虑《灵枢·本神》

心怀警戒、恐惧、焦虑的情绪。

 

 

 

116. 经溲不利《灵枢·本神》

大小便不利的病证

117. 两精相搏《灵枢·本神》

父母之精结合而产生一个新的生命

118. 清者为营《灵枢·营卫生会》

水谷精气中性质柔和清纯之气

119. 浊者为卫《灵枢·营卫生会》

水谷精气中性质刚悍慓疾之气

 

122. 上焦如雾《灵枢·营卫生会》

形容上焦心肺宣发布散精微之气的功能

123. 中焦如沤《灵枢·营卫生会》

形容中焦脾胃腐熟水谷,吸收精微的功能

124. 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

形容下焦肾和膀胱排泄水液的功能

125. 营卫者,精气也《灵枢·营卫生会》

营卫之气均来源于水谷精气

126. 颈脉动《灵枢·水胀》

颈脉动,是水湿内停,内泛血脉,脉中水气涌动,故可见颈脉异常明显的搏动状态。

127. 腹筋起《灵枢·水胀》

腹壁有脉络显露、突起

128. 肠覃《灵枢·水胀》

生长于肠外的形如菌状的肿瘤

129. 石瘕《灵枢·水胀》

因寒邪侵犯,使瘀血滞留于子宫的病证

133. 虚邪之风《灵枢·百病始生》

泛指一切不正常的气候,即一切外来的致病因素

134. 两虚相得《灵枢·百病始生》

外界的虚邪之风与人体正气虚弱相结合

135. 两实相逢《灵枢·百病始生》

外界的正常气候与人体正气调和

137. 贲响《灵枢·百病始生》

有气攻冲而鸣响,即肠鸣

138. 募原《灵枢·百病始生》

又称膜原,即肠胃外之膏膜

139. 缓筋《灵枢·百病始生》

足阳明之筋

 

141. 以通其道《灵枢·邪客》

足阳明之筋

142. 以知为度《灵枢·邪客》

以感到药物发挥作用为适宜

143. 寒厥《素问·厥论》

寒厥是秋冬阳气衰减之时“夺于所用”,脏腑经络失其温养所致,以“手足为之寒”为其症状特点。

144. 热厥《素问·厥论》

阴气虚衰于下所致,以足下热为其特点

 

146. 眴仆《素问·厥论》

下虚上实,气机上逆,故见眩晕或晕倒之症

147. 反僵《灵枢·癫狂》

角弓反张,肢体拘急僵硬

148. 气合而有形《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邪气侵犯人体,与正气相搏,产生不同的症状脉形

149. 四时之气使然《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由于人体的阳气顺应昼夜阴阳之气的消长而有盛衰变化,因而疾病也随着昼夜晨昏而有相应的波动

150. 天年《灵枢·天年》

天赋之年寿,自然寿命

 

154. 治节《素问·灵兰秘典论》

治理调节

155. 殁世不殆《素问·灵兰秘典论》

终生不危殆之意

156. 两神相搏《灵枢·决气》

 

157. 壅遏营气《灵枢·决气》

脉管约束营血,使之行于一定的路径。

 

158. 肉烁《灵枢·逆调论》

由于素体阴虚阳亢,复感风邪而见四肢热,逢风而热如炙于火,肌肉消瘦为主证的病证。

159. 肉苛《灵枢·逆调论》

营卫逆调所致之肌肉顽麻沉重之证。

 

160. 虚里《素问·平人气象论》

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

161. 真藏脉《素问·玉机真藏论》

脉无胃气而真脏之气独见的脉象

 

六、简答题

1. 《黄帝内经》是怎样的一本书?

2. 《黄帝内经》汇总成编大约是什么时期?

3. 《素问》的原型是依据谁的校本?

4. 现在通行的《灵枢经》是什么时期、何人校正的“家藏旧本”刊印而流传来的?

5. 唐代王冰对《黄帝内经素问》的校注本的书名是什么?

6. 明代张介宾对《内经》的注本名称是什么?

7. 一般将《内经》理论体系分为哪几大类?

8. 阴阳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9. 什么叫“藏象”?

10. 什么叫“经络”?

11. 何谓病因学说?

12. 何谓病机?

13. 何谓诊法?

14. 论治学说包括哪些方面?

15. 何谓养生学说?

16. 《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是什么?

17. 《内经》对古气象学的继承应用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8. 古代阴阳家的思想有哪些重要特征?

19. “道”在《道德经》中的含义是什么?

20. 《内经》对意象思维德运用主要有哪些?

21. 道家思想对《内经》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22. 何谓意象思维?

23. 《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征,主要有哪些方面?

24. 《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25. 我国古代哪些哲学思想对《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26. 《内经》“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观包括哪些系统结构?

27. 《内经》养生理论的最高准则是什么?

28. 《内经》养生理论的目的是什么?

29.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养生的重要性和方法有哪些?

30.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引起早衰的原因有哪些?

31. 《素问·上古天真论》主要论述了哪些问题?

32.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四气”含义是什么?

33.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神”是指什么?

34. 何谓“四气调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35.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含义是什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36.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主要论述了哪些理论?

37. 《素问·生气通天论》论阴阳关系,表现在生理方面有哪些?

38. 《素问·生气通天论》论阴阳关系,表现在病理方面有哪些?

76

39. 《素问·生气通天论》论述五味与五脏的总体关系是什么?

40. 《素问·生气通天论》主要从哪些方面讨论了阳气的重要性?

41. 《素问·生气通天论》主要从哪些方面讨论阴阳的关系?

4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阴阳者……神明之府”,“神明”的含义是什么?

4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运用阴阳学说说明事物运动状态的主要经文是什么?

4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运用阴阳学说说明事物功能状态的主要经文是什么?

4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运用阴阳学说说明治则的主要经文是什么?

4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运用阴阳学说说明诊法的主要经文是什么?

4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生理角度说明阴阳关系的主要经文是什么?

4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病理角度说明阴阳关系的主要经文是什么?

4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主要有哪些方面?

50.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偏胜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5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属于“因其衰而彰之”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5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属于“因其轻而扬之”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5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属于“因其重而减之”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54. 如何理解“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素问·六节藏象论》

55. 怎样理解“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56. 怎样理解“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57. 怎样理解“肾者,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58. 怎样理解“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59. 怎样理解“脾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60. 怎样理解“藏而不泻”和“泻而不藏”?《素问·五藏别论》

61. 何谓“奇恒之府”?其生理特点是什么?《素问·五藏别论》

62. 为什么说“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素问·五藏别论》

63. 分析“神不使”的含义,有何意义。《素问·汤液醪醴论》

64. 为什么“诊法常以平旦”?《素问·脉要精微论》

65. 望精明、察五色的原理及其意义是什么?《素问·脉要精微论》

66. 何为“脉应四时”?有何意义?《素问·脉要精微论》

67. 怎样理解“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素问·经脉别论》

68. 如何理解“阳道实,阴道虚”?《素问·太阴阳明论》

69. 怎样理解“脾不主时”?有何意义?《素问·太阴阳明论》

70. 如何理解“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素问·热论》

71. 如何理解“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素问·热论》

72. 如何理解“热病已愈,时有所遗”?《素问·热论》

73. “阴阳交”的病机如何?《素问·评热病论》

74. 试述“阴阳交”的病证及预后。《素问·评热病论》

75. 试述“风厥”的病证和治疗。《素问·评热病论》

76. 如何理解“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77. 如何理解“聚于胃,关于肺”?《素问·咳论》

78. 如何理解“外内合邪”,伤肺成咳?《素问·咳论》

77

79. 如何理解咳病与季节气候的关系?《素问·咳论》

80. 试述痛证的病因病机。《素问·举痛论》

81. 试述痛证的辩证要点。《素问·举痛论》

82. 如何理解“怒则气上”?《素问·举痛论》

83. 如何理解“惊则气乱”?《素问·举痛论》

84. 如何理解“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

85. 如何理解“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

86. 如何理解“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素问·痹论》

87. 如何理解“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素问·痹论》

88. 如何理解“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素问·痹论》

89. 痿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素问·痿论》

90. 分析“五脏使人痿”的原因。《素问·痿论》

91. 试述调治经脉的意义。《素问·调经论》

92. 试述虚实症候的取穴刺治原则与补泻手法。《素问·调经论》

93. 怎样理解“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素

问·调经论》

94. 何谓“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素问·标本病传论》

95. 为什么“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素问·标本病传论》

96. 何谓“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素问·标本病传论》

97. 何谓标本逆从治则?掌握标本逆从治则有何临床意义?《素问·标本病传论》

98. 何谓“甚者从之”,“微者逆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99. 何谓“其始则同,其终则异”?《素问·至真要大论》

100. “客者除之”与“留者攻之”二者有何异同?《素问·至真要大论》

101. 病机十九条的基本精神是什么?《素问·至真要大论》

102. 何谓“求其属”?怎样求其属?《素问·至真要大论》

103. 试析病机十九条中关于筋脉拘挛之证的机理。《素问·至真要大论》

104. 何谓“正治”,“反治”?有何临床意义?《素问·至真要大论》

105. 怎样理解“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的含义?《素问·至真要大论》

106.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的病机是什么?《素问·至真要大论》

107. “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的病机是什么?《素问·至真要大论》

108.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的病机是什么?《素问·至真要大论》

109.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的病机是什么?《素问·至真要大论》

110.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的病机是什么?《素问·至真要大论》

111.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的病机是什么?《素问·至真要大论》

112.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的病机是什么?《素问·至真要大论》

113.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的病机是什么?《素问·至真要大论》

114.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的病机是什么?《素问·至真要大论》

115.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的病机是什么?《素问·至真要大论》

116.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的病机是什么?《素问·至真要大论》

117.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的病机是什么?《素问·至真要大论》

78

118. “五过”、“四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素问·疏五过论》

119. 何谓“脱营”、“失精”?其病因病机及主要临床表现如何?《素问·疏五过论》

120. 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的含义是什么?《灵枢·本神》

121. 水胀、肤胀、鼓胀的症状特点是什么?《灵枢·水胀》

122. 肠覃与石瘕的鉴别要点是什么?《灵枢·水胀》

123. 何谓“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这一观点有何意义?《灵枢·百病始生》

124. 简述外感病的传变规律。《灵枢·百病始生》

125. 何谓“三部之气”?说明了什么?《灵枢·百病始生》

126. 据《灵枢·百病始生》原文,试述积的病因、病机及三种成积过程如何。

127. 试述失眠的机理与治疗。《灵枢·邪客》

128. 《素问·厥论》所述“厥”的含义是什么?

129. 《素问·厥论》所述的“寒厥”和“热厥”有何不同?

130. 《素问·厥论》寒厥证的病因、病机和辩证要点是什么?

131. 《素问·厥论》热厥证的病因、病机和辩证要点是什么?

132. 《素问·厥论》所述“六经脉之厥”的特点是什么?

133. 《素问·厥论》寒厥证和热厥证的兼证有哪些?

134. 《灵枢·癫狂》癫疾发作的症状有哪些?

135. 《灵枢·癫狂》狂病的症候有哪些?

136. 《灵枢·癫狂》狂病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137. 《灵枢·天年》“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

138. 《灵枢·天年》为什么“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

139. 分析“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40. 六气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灵枢·决气》

141. 真藏脉形成的机理如何?《素问·平人气象论》

142. 分析“肉烁”、“肉苛”的病机、症候及其治则。《素问·逆调论》

143. 望色诊病的要领是什么?《灵枢·五色》

79

七、论述题

1. 分析养生与健康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

2. 如何理解肾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

3. 分析“生之本,本于阴阳”的理论观点。《素问·生气通天论》

4. 试论阳气的重要性。《素问·生气通天论》

5. 试论阴精与阳气的关系。《素问·生气通天论》

6. 试论五味与五脏的关系。《素问·生气通天论》

7. 为什么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为什么说“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试析药物饮食的气味与人体形、精、气、化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试析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1. 《素问·六节藏象论》节选经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2. 如何理解“凡十一藏取决于胆”?《素问·六节藏象论》

13. 试述五脏、六腑总的功能及其生理特点。《素问·五脏别论》

14. “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素问·五脏别论》

15. 为什么说“魄门亦为五藏使”?有何意义?《素问·五脏别论》

16. 脉诊原理及其意义怎样?《素问·脉要精微论》

17. 怎样理解“得守者生,失守者死”?《素问·脉要精微论》

18. 为什么说“得强者生,失强者死”?《素问·脉要精微论》

19. 试述饮食物在人体内的生化过程。《素问·经脉别论》

20. 怎样理解“气口成寸,以决生死”?有何意义?《素问·经脉别论》

21. 为什么脾病而四肢不用?《素问·太阴阳明论》

22. 试述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护理。《素问·热论》

23. 试述《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症状、治法等,以及对《伤寒论》的影响。

24. 试述阴精与邪热的病机关系及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影响。《素问·评热病论》

25. 试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26. 试述咳嗽的五脏分证。《素问·咳论》

27. 分析痛证的病因、病机、辩证要点。《素问·举痛论》

28. 试述痹证的病因、病机、分证和治疗。《素问·痹论》

29. 为什么“治痿独取阳明”?《素问·痿论》

30. 《素问·调经论》哪些理论、原则、观点对后世医学理论的发展及临床实践具有启发

或指导意义?

31.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的病变机理是什么?它们与

现在所说的“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有何不同?《素问·调经

论》

32.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怎样探求病机?

33. 怎样理解“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

34. 怎样理解“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素问·至真要大论》

35. 怎样理解“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素问·至真要大论》

80

36. 怎样理解“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

37. 怎样理解“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至真要大论》

38. 怎样理解“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素问·至真要大论》

39. 怎样理解“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素问·至真要大论》

40.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与“寒因寒用”、“热因热用”的意思是

否相同?为什么?《素问·至真要大论》

41. 标本缓急的临床应用有哪些基本原则?试举例说明之。《素问·标本病传论》

42. 为什么“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灵枢·本神》

43. 试述营卫之气的生理作用、相互关系及失常的病变。《灵枢·营卫生会》

44. 怎样理解“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有何临床意义?《灵枢·营卫生会》

45. 试述外感病的发病原理。《灵枢·百病始生》

46. 宗气、营气与卫气的功能及其运行如何?《灵枢·邪客》

47. 试述寒厥、热厥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针治原则。《素问·厥论》

48. 试述癫证和狂证的病机及主症。《灵枢·癫狂》

49.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是怎样体现“天人相应”的整体观的?

50. 《灵枢·天年》对人的生长壮老死已的论述有何特点?

51. 《灵枢·天年》论述影响寿夭的因素有哪些?

52. 《灵枢·天年》所揭示的衰老规律是什么?

53. 怎样理解心为诸脏之主宰这一观点?《素问·灵兰秘典论》

54. 六气亏损的特征是什么?《灵枢·决气》

55. 怎样理解“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

56. 怎样理解“脉以胃气为本”?《素问·平人气象论》

57. 诊虚里的原理及其意义是什么?《素问·平人气象论》

58. 区别四时五脏的平、病、死脉的关键是什么?《素问·平人气象论》

59. 何谓“五虚”、“五实”?有何意义?《素问·玉机真藏论》

60. 疾病“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机理如何?《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__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