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瑞元,乾隆年间紫砂名家。

 闯王兄弟 2014-11-15

物品描述

邵瑞元,乾隆年间紫砂名家。
注:容量500cc。
清初,于紫砂器上借鉴瓷器施釉彩的装饰工艺在宫廷开始兴起,如康熙时期的珐琅彩、雍正时期的炉钧釉、乾隆时期的粉彩。
炉钧釉始创于雍正年间,与宜兴之紫砂器的结合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渊源有自。炉钧釉虽然是景德镇创烧的品种,但它是仿宜兴的“宜钧”而烧制的,“宜钧”则是宜兴仿宋代钧釉而来。故而清初在紫砂器上施釉彩,炉钧釉刚一出现便迅速与珐琅彩、粉彩同时受到清宫青睐。
炉钧釉紫砂,是在已烧成的紫砂上再施釉料,入窑二次烧成。雍乾时期开始盛行,晚清后制作渐少。至建国初期有少量烧制,当时主要出口台湾,故而国内所见不多。于紫砂壶外施炉钧釉的制作由于工艺复杂难成,当今更是鲜有制作。本场炉钧釉紫砂器均为建国初期出口台湾的作品,系藏家多年旧藏,颇为难得。
拍卖行情:
2013.6.2,北京瀚海,清 紫砂炉钧釉汉方壶,成交价57,500元,lot号4115
2011.5.22,北京诚轩,清乾隆 紫砂炉钧釉汉方壶,成交价598,000元,lot号0710
【炉钧釉】,清代雍正年间创烧的低温窑变花釉品种之一,是景德镇仿宜兴施有乳浊感的釉陶“宜钧”而烧制的。因史籍有载“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故名“炉钧”。雍正年间唐英在《陶成纪事碑》中表示“炉钧釉,色在广东窑与宜兴挂釉之间,而花纹流淌过之”。炉钧釉属于仿烧品种,然而风格独特,有月白、葱翠、朱砂红及蓝、绿等丰富的色彩。各色釉垂流过程中,互相熔融于一体,形成各种美丽的彩斑或五光十色的丝线纹理。史称炉钧釉“有红点者为佳”,因红斑似红高粱穗状,俗称“高粱红”。这种现象是雍正时期炉钧釉的特征。乾隆时期,炉钧釉主要特点是蓝、绿、月白色交织成垂流的条纹。嘉庆时期炉钧釉色以蓝为主体,釉面缺少垂流感。道光时期釉面流动现象不是再烧造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而是用毛笔绘成,故呈色不自然。
【宜钧】,明清两代,宜兴本地产生一种带釉的陶器,由于这类产品和宋钧窑有某些相似之处,故称“宜钧”。宜钧胎有白泥、紫砂两种。釉料中加入含磷的石灰窑窑汗作熔剂使釉层带有乳浊感。釉色以天青、天蓝、灰蓝、云豆为主,间有月白、葡萄紫等。釉层较厚,开片细密,不甚透明。生坯挂釉,1200℃左右高温烧成。宜钧主要在形式上仿钧釉,在制造工艺上与钧釉有较大区别,如钧釉用还原气氛,宜钧则用氧化气氛等。明代后期,宜兴烧造宜钧最为成功者为欧子明,世称欧窑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宜兴丁山葛明祥、葛源祥仍继续生产宜钧器,制品以火钵、花盆、花盆和水盂为最多,釉彩丰富,钧釉独绝,色泽蓝晕,比欧窑大有进步,世称“葛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