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教学:从学科思考走向文化引领

 立恒语文 2014-11-15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组织学生春游或进行社会考察时常常有很多的遗憾。比如他们中的不少人不爱参观可以称得上国粹的古迹,只爱划船或逛动物园,当他们来到博物馆时,对于灿烂的文化遗产一无所知,半个小时就可以“逛”完上海博物馆等等。我不禁想到马尔库塞描绘的“单向度的人”,人存在和发展的最大失败就是精神空间、情感空间不再优美和丰盈。半个世纪前,朱自清严厉抨击“只是贩卖知识”的教师,提出“古典的教育,文化的教育”,而今天,教育的“成效”在很多人的心中已世俗化为一张进入大学校园的门票。在我们的课堂上,不少教师勤勤恳恳地扮演着“学科工匠”的角色,将课程核心定位为知识的获得及狭义的能力训练,曾经震撼人心灵、启迪人智慧的那些文化精髓,经过教师长时间的、寡淡的、碎片化的演绎,已经磨损、退化、变质为知识点、知识树、知识网的编制。这样的课堂是危险的,它更多地意味着思想的停滞、精神的平庸,于是,我们的学生一批批地被塑造为“有知识,无文化”的人。
中国论文网 http://www./9/view-5837525.htm
  一、语文教学,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
  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结晶,语文活动不能脱离它所表述的文化内容而独立存在。语文教学应当通过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吸收前人的精神文明,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教养的人”。课堂教学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只有这样,知识才是生动的,厚重的,也才能使学生受到人类精神食粮的滋养。否则,课堂就会降格为纯粹的知识的讲授与技巧的训练。
  我在听课活动中发现,有教师用翻译全文加简单串讲的方式结束了《兰亭集序》的教学。我以为,这样上课其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种漠视甚至是一种亵渎。《兰亭集序》彰显于世的,是书法艺术的绝世无双,书法艺术又是个人才情、气质、哲学意识的流露;而文章本身,更集中反映了魏晋士人的自然观、生死观,是人和文化双重觉醒的晋代精神风貌的缩影。
  值得一问的是:我们有没有“底子”站到文化的平台上?教师本身是不是一个“文化人”? 究竟读了多少书,受了多少经典的点化?关键其实只有一个:教师急需“补钙”。有人认为课堂是一方富矿还是贫矿,取决于教师是一方富矿还是贫矿,书卷气就是含金量,不无道理。例如积淀着沉甸甸“文化”精髓的文本《闺塾》,我们如何教学?我很惊讶于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讲着《闺塾》而绝口不提《游园》,即便提到《游园》又战战兢兢地谈杜丽娘的“觉醒”。不禁想起《红楼梦》所言:林黛玉听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时,“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白先勇说昆曲《游园》“集中国文化之大成”,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也认为:“杜丽娘不只是为柳生还魂的,它所不自觉地呈现出来的,是当时整个社会对一个新时代到来的自由期望和憧憬……它之所以成为当时浪漫思潮的最强音,正在于它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反映了明中叶以来巨大变动的社会动向、氛围和意绪。”这些都值得我们细细琢磨。
  陈寅恪对文化人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为文化所化之人”。很多教师自身不是为优秀文化所“化”出来的“文化人”,如何能解读文化的丰富和优美,如何能让课堂焕发出精神魅力呢?
  二、拓展文化视野,首先要打破学科局限
  从学科的能力训练上说,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读写能力的提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以“字词句篇语修逻”为主体的语言训练,其中更重要的是复杂的文化因素在起作用。许多名家和大家并没有专修文学,却能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谱写令人景仰的不朽名篇:鲁迅、郭沫若都是弃医从文而成为文学巨匠的;英国哲学家罗素、政治家丘吉尔分获1950年、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的散文独步文坛等等。这些现象足以令我们反思:到底什么是语文能力?如果将语文能力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中考察,我们对语文教学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文化,应当包含人类社会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多维宏大的文化视野是每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要跳出学科的局限,把文学、艺术、科学等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接受大文化的熏陶。北京大学近年来实施的本科教育“元培”计划指出:“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态,是一个现代学者的基本修养,也能消除由专业单调所诱发的傲慢与偏执,养成对人类整体和其他文化、其他精神世界的理解与宽容。”今天,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导致了各类知识的相互孤立,学生习惯于在头脑中给每个学科开辟出单独的房间,本来可以立体考虑的问题,可能就会被分割成一个个平面甚至一条条单线。组织跨学科的文化论著的单元式研讨,能够对学生所学的各科知识进行统合,补救分科教学“一叶障目”的弊端。一位就读同济建筑系的学生来信,谈到他总不能欣赏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灰暗狭小,我对他说:你这个工科尖子,不理解中国固有的文化环境、传统的人文心态,就不能理解中国建筑的凝重质朴、人工天趣。文化的大厦从外边瞧,各门各户,自成天地,进去一看,原本全都相通。阅读中加强各类文化论著的学习与联通,能有效弥补分科教育造成的片面发展的弊端。我组织学生研读了丹纳的《哥特式的教堂》、李泽厚的《中国的宫殿》和陈从周的《惟有园林》,获得学生的积极呼应。
  三、文化浸润教学,着眼于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
  海德格尔说:“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诗意的生存,我认为就是一种在生活中随处都能感觉到趣味和美的生存状态。我们身边的社会生活,充斥着文明与粗俗的的较量,引领学生从物质化的生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自觉追求尽善尽美的生活品位,是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必须身体力行、鞠躬尽瘁的。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在闲暇时间里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的不同,是区分文明与粗俗的重要参照。有的人虽然忙于工作,闲暇时间较少,但是在有限的闲暇时间内,休闲方式的层次较高,“高雅、舒适、文化享受”是他们休闲生活的追求。我班的学生大都是寄宿生,他们的生活空间大都局限在校园,我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养成健康、高雅、文化的休闲娱乐方式,给学生开设“身边的文化”“生活的文化”等研究性课题,将流行文化、武侠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等休闲文化比对着引导他们研究,有学生在研究报告中指出:麦当劳、肯德鸡体现了工业社会的文化:快捷、经济和公平,由它们的世界趋同的口味,看到文明、开放和交流,他们已经有意识地用心去领会生活中的文化意蕴了。
  一个中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领略自然之美、文化之美,他的生命可能是灰暗的,有缺憾的。有一种人,即使面对集文化大成的园林、戏曲等也形同陌路,浅陋粗鄙常常不是智力欠缺,而是文化欠缺的表现。而教师,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发育,学生灵魂深处的许多东西,诸如价值追求、精神操守,都不可避免地在教师的影响下悄悄构建。有些老师为什么得不到学生的认同甚或崇拜?远古经学时代教师高山仰止学生终身相随的师生关系几乎已成绝响,近代中国教师学高身正春风化雨、学生如沐春风终身追慕的风尚,也令今天的不少人难以企及。教师是“匠”还是“师”,要看他自身有没有“受优秀文化所化”,提高语文教师修养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就是读书,语文教师更应该把阅读和写作视为自己生命的体现形式。
  我在每一届学生的第一堂语文课时,常常给学生看一看我做了十几年的读书笔记,课后领学生看一看我的书桌和书房。我以为,教师只有真正地感受到读书的滋味,并且将领略到的意蕴传导给学生,学生才能在耳濡目染中走进书籍,走进文化。
  (陆锋磊,江苏省天一中学,2141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