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國歷史人物故事(16)

 小园幽径 2014-11-15

中國歷史人物故事(16)

    何嶽得金不昧

    秀才何嶽曾經在夜間走路時,撿到銀子二百多兩,不敢和家裏人說這件事,擔心家人會勸告他把銀子留下。第二天早晨他帶著銀子回到拾到銀子的地方,看見一個人回來尋找。何嶽問他那人銀子的數目和封存標識,回答全都符合,於是就把銀子還給了他。那個人要分一些銀子給他來感謝他,何嶽就說:“我拾到銀子而別人又不知道,銀子全都可以成為我的財物啊,我為什麽要貪圖這幾兩銀子的好處呢?”那個人感謝了他才就離去。何嶽曾在當官的人家教書的時候,那個當官的人有時要去京城,寄存一個箱子給何嶽,箱子裏面有幾百兩銀子。告訴何嶽等有機會的時候再來取回。他一離開就是幾年,沒有任何消息。何嶽聽說那官員的侄子有別的事到南方來,就把箱子交給那官員的侄子托他帶回給那位去京城官員了。何嶽是一位窮秀才,他撿到銀子就還給別人,短時期內不起貪心還可以勉勵;但那官把銀子寄在他家多年,卻毫不動心,這種高尚的品質遠遠超過了普通人!

    【原  文】

    秀才何嶽,號畏齋。曾夜行拾得銀貳百余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恐勸令留金也。次早攜至拾銀處,見一人尋至,問其銀數與封識皆合,遂以還之。其人欲分數金為謝,畏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數金乎?”其人感謝而去。又嘗教書於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於畏齋,中有數百金,曰:“俟他日來取。”去數年,絕無音信,聞其侄以他事南來,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齋一窮秀才也,拾金而還,暫猶可勉;寄金數年,略不動心,此其過人也遠矣!

 

    錢金玉舍生取義

    錢金玉做松江縣的千總官,性情剛毅果敢,崇尚廉潔的氣節。道光壬寅年間1842)鴉片戰爭爆發。錢金玉正在休假回鄉探親,聽到消息,立即收拾行裝動身。他的親友阻止他說:“戰事正緊急,是禍是福不可知曉,您正在休假,上級官員又沒有文件催促您前去,為什麽急急忙忙地回去呢?”錢金玉不聽,回到吳淞口後,就跟從軍隊守衛西炮臺,和士兵一起吃飯睡覺,一起行動,他們用努力作戰的話相互勉勵。到了東炮臺陷落後,槍彈炮彈全都落到西炮臺。錢金玉奮勇指揮戰鬥,浴血奮戰幾個小時,左臂中了三彈,卻毫不後退。他身邊的士兵哭著說:“您有老母親在,不能死。”錢金玉笑著辭謝說:“哪裏有享受國家俸祿卻在國家有難時逃避的道理呢?希望你不要為我母親擔心。”不久,一顆槍彈飛來,擊中了左胸,他於是倒下了。在臨死的時候,他還大喊“賣國賊害了國家”不停。

    【原  文】

    錢金玉官松江千總,性剛果,尚廉節。道光壬寅鴉片釁起,錢方假歸省親,聞訊,即束裝起行。其親友尼之曰:“軍事方急,禍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君往,何急急為?”錢不聽。既至吳淞,從守西炮臺,與部卒同飲食臥起,以力戰相勖。及東炮臺陷,彈丸鹹集於西炮臺。錢奮勇督戰,喋血數小時,左臂中三彈,曾不少卻。其近卒泣陳:“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謝曰:“焉有食國之祿而逃其難者乎?幸勿為吾母慮也!”未幾,一彈來,中左乳,遂仆。彌留之際,猶大呼“賊奴誤國”不置。

 

    鄭玄謙讓無私

    鄭玄想註《春秋傳》,還沒有完成。這時有事到外地去,,與服子慎(虔)不期而遇,同住一個客店,起初彼此互不認識。服虔在客店外的車上和別人談論自己註這部書的想法。鄭玄聽了很久,覺得服虔的見解多數和自己相同。於是走到車邊,對服虔說:“我早就想註《春秋傳》,目前還沒完成。聽了您剛才的話,看法大多與我相同。現在,我應該把自己所作的註全部送給您。”這就是服氏《春秋註》。

    【原  文】

    鄭玄欲註《春秋傳》,尚未成。時行,與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識。服在外車上與人說己註《傳》意,玄聽之良久,多與己同。玄就車與語,曰:“吾久欲註,尚未了。聽君向言,多與吾同,今當盡以所註與君。”遂為服氏註。(文曰:成人之美風格高,如此良人何處找)

 

    李績煮粥侍姊

    英公李績,身為仆射,他的姐姐病了,他還親自為她燒火煮粥,以致火苗燒了他的胡須。姐姐勸他說:“你的妾那麽多,你自己為何要這樣辛苦?”李回答說:“難道真的是沒有人嗎?我是想姐姐現在年紀大了,我自己也老了,即使想長久地為姐姐燒火煮粥,又怎麽可能呢?”

    【原  文】

    英公雖貴為仆射,其姊病,必親為粥,釜燃輒焚其須。姊曰:“仆妾多矣,何為自苦如此?”勣(Jī)曰:“豈為無人耶!顧今姊年老,勣亦年老,雖欲久為姊粥,復可得乎?”(文曰:身高仆射之職,卻親為病重姐姐熬粥,可敬可賀!)

 

    海瑞遺物

    都禦史海瑞,死在官衙的屋子裏。他在南京做官的同鄉人,只有戶部蘇民懷一個人。蘇民懷檢查清點海瑞做官的俸祿,竹箱中只有八兩銀子,兩丈麻布,幾件舊衣服罷了。像這樣的都禦史怎麽會多呢?王鳳洲對海瑞評價說:“不怕死,不愛錢,不結黨。”這九個字寫全了海公的一生,即使千言萬語贊揚他,能勝過這評論嗎?

    【原  文】

都禦史剛峰(海瑞的號)海公,卒於官舍,同鄉宦南京者,惟戶部蘇懷民一人。蘇點其宦囊,竹籠中俸金八兩,葛布一端,舊衣數件而已。如此都禦史,那可多得!王司寇鳳洲評之雲:“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此九字斷盡海公生平,即千萬言諛之,能加於此評乎?(文曰:歷來這樣的官少之又少,故世人贊之又贊。)(待续)

註:因原文是古文經典,為表達準確起見,本文選用繁體字。

 

 

中國歷史人物故事(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