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上春树的异想世界

 HaiheLibrary 2014-11-15

2011 年夏天,为了第一次日本之行,我 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村上春树作品的阅读 中去。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很糟糕的 主意。村上春树笔下的东京是一座像巴 塞罗那、巴黎或者柏林一样的国际化大 都市,城市居民开放健谈,英语流利,深 谙西方文化的边边角角:爵士、戏剧、文 学、摇滚、情景喜剧、黑色电影。但是这 种幻象所构建的,并不是真正的日本。

日本——真正的、实实在在的可以触摸到的日本——其实是自以为是的,过分认 真的,冥顽不灵的。

日本的地铁给我好好上了一堂课。抵达东京后的第一个早上,在前往村上春树办 公室的路上,我穿着新熨好的衬衫,信心满满地走进了地铁。然后糟糕的是,我立 马就迷路了,并且还找不到会说英语的人来帮助我。我错过了火车,错买了昂贵的 车票,并且气冲冲地对着受惊的通勤者做了一通手势——最终,我在市中心的某 一处走出了地面,而且已经迟到很久了。我毫无目标地朝着各个错误的方向游荡着, 绝望无比(事实证明,东京的路标太少了),直到村上春树的助手友希找到了我。

那时的我坐在一个空心玻璃材质形似金 字塔的建筑前,并把它想象成是某个高 效拜死教的邪恶庙宇。

就这样,我接受了东京地铁的洗礼。曾 经我一度天真地以为村上春树是日本现 代文化的忠实代表,至少应该在他的现 实主义作品中是有所体现的。然而,亲 身接触后我才清楚地明白,他与我认为 的那个作家不一样,而且日本也同我想 象中的大不相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比翻译可能造成的偏离还要复杂得多。

村上春树新作《1Q84》中的一个主角一 直被自己最初的记忆折磨着,以至于他 逢人就问他们的最初记忆。当我终于在 村上春树的办公室里见到他的时候,我特地询问了他最初的记忆。他告诉我说, 3 岁时他一个人设法走出了自家的前门, 蹒跚地穿过马路,然后掉进了一条小溪。 水流把他冲到了下游的一个黑暗可怕的 隧道前。在他就要被冲进去时,母亲快 步过来俯身救起了他。他说:“我记得非 常清楚,水的冰冷和隧道的黑暗——那 种黑暗的形状。那很可怕。我想这就是 为什么我如此被黑暗吸引的原因吧!” 当村上春树描述自己的记忆时,我在内 心里感觉到了奇怪的共振,但并不能十 分清楚地捕捉——就像是似曾相识的 感觉从心头掠过,与不得不打喷嚏有着 共同的精神力量。令我吃惊的是,我之 前曾经听闻过这样的记忆;而且更为奇 怪的是,我隐约记得自己也有过这样的 经历。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意识到,我是记起了这段记忆:村上春树把它转移 到了《奇鸟行状录》(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开头那个次要人物的身上。

对村上春树的第一次采访是在一个闷热 星期三的早晨十点,那是一个对日本来 说异常艰难的夏天。去年三月,海啸袭 击了日本的北海岸,20000 人为此丧命, 很多城镇被完全摧毁;海啸还导致了部 分核反应堆出现事故,使这个国家同时 面临着来自于能源、公共卫生、媒体、政 治等各个方面的诸多危机。那次行程的 目的是同村上春树探讨他的巨作《1Q84》 的英译本(它还被翻译成了法语、泰语、 西班牙语、希伯来语、拉脱维亚语、土 耳其语、德语、葡萄牙语、瑞典语、捷克语、 俄语、加泰罗尼亚语)——这本书在亚洲已经卖出了数百万本,引起了人们对于它是否 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热烈讨论。村上春树今 年63 岁,拥有30 多年的写作生涯,他作为日本 非官方获奖者的地位已经确立——他是日本面 向全世界所有媒体的无可争议的形象大使:对于 数百万全球读者来说,他是获知日本内涵与形象 的主要信息来源。

但讽刺的是,村上春树一直认为自己是这个国家 的局外人。他出生于日本历史上最复杂的社会政 治环境:1949 年的京都——日本的前皇都,美国 战后占领的中心地带。历史学家约翰·W·道尔(John W. Dower)在写到20 世纪40 年代末期的日本时 这样说:“历史上很难发现有另一个跨文化的时 期,能够如此的强烈、不可预测、模糊不清、扑朔 迷离并且令人震惊。”如果把这句话里的“时期” 换成“小说”,就正好完美地诠释了村上春树的 作品。他小说的基本结构——不协调世界中的日 常生活——也是他生命早期的基本结构。

村上春树成长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神户郊区度 过的,那是个混杂着各种语言的国际港口。青少 年时期的他专注于美国文化,尤其是冷酷的侦探 小说和爵士音乐,并且把这种反叛的态度内化了。 在他20 岁刚出头的时候,村上春树没有进入大 公司去工作,而是蓄起了长发和胡须,违背父母 意愿结了婚,借款在东京开了一家叫做“彼得猫” (Peter Cat)的爵士乐俱乐部。他花费了近10年的时间投身于俱乐部的日常经营中:打扫卫生,听音乐,做三明治,在 深夜调酒。

他作家生涯的开始也是典型的村上春树式的:在最普通的背景中,一 道神秘的灵光突然莫名其妙地降临在他的身上,从此永远改变了他的 一生。那时的村上春树29 岁,他正坐在当地棒球场的外场,喝着啤酒。 这时,一个击球手——来自美国的叫做戴夫·希尔顿(Dave Hilton) 的移民——打出了一击双杀。那是一场稀松平常的比赛,但是当球从 天空中飞过的时候,村上春树突然顿悟,他意识到自己可以写一部小 说。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过如此强烈地产生写书的欲望,但是现在 却势不可挡了。他遵循了内心愿望的驱使:比赛结束之后,他去了书店, 买了一支笔和一些纸,然后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内创作了《且听风 吟》(Hear the Wind Sing),一个关于21岁的无名少年与叫做“老鼠” 的朋友以及四指姑娘的简短故事。书本身并不轰动,但是村上春树开 启了自己的风格:一种倦怠情绪与异国情调的古怪混合体。在这130 页的书籍中,村上春树设法提取了西方文化的横截面:《灵犬莱西》 (Lassie)、《米老鼠俱乐部》(The Mickey Mouse Club)、《热铁皮 屋顶上的猫》(Cat on a Hot Tin Roof)、《加州女孩》(California Girls)、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法国导演罗杰·瓦迪姆(Roger Vadim)、鲍勃·迪伦、马文·盖伊、埃尔维斯·普雷斯利、伍德斯托克、 血腥萨姆(Sam Peckinpah)以及美国民谣三人组彼得、保罗和玛丽 (Peter,Paul and Mary),而且这仅仅是一部分名单。但是这本书(至 少在它的英译本中)并没有涉及与日本文化相关的意象。直到现在,村 上春树作品的这种偏好仍然让有些日本评论家难以释怀。

村上春树将《且听风吟》投到了一个著名的写作新人奖大赛中去,并且最 终获了奖。一年之后,他写了另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主要描写的是一 个有直觉的弹球机,然后把自己的爵士乐俱乐部卖了。

“全职”对于村上春树的的意义不同于其他 人。在从事写作的30 年时间里,他一直过着 苦行僧般自我管制的生活,方方面面都被他 精心地设计,以有利于自己的写作。他几乎每 天都会跑步或者游泳,吃健康的食品,在晚 上9 点左右入睡,早上4 点左右起床——然 后立即坐在桌前专注地写5 到6 个小时(有 时,他会在清晨2 点左右就起床)。他告诉 我说,他认为自己的办公室就是个监狱—— “但这是自愿的监禁,快乐的监禁”。

他说:“聚精会神是我生命中最快乐的事情 之一。如果你不能集中精神,那么你就快乐 不起来。我不是一个思维敏捷的人,但是一 旦我对某事产生兴趣,就会用多年的时间去 做。我不会感到厌烦。我就像是一个大水壶, 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煮沸,但是一旦沸腾之 后,我就能够一直保持温度。”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日复一日的沸腾造就 了世界上最与众不同的作品之一:30 年迷人 的离奇,深入到各流派(科幻的、奇幻的、现 实主义的、冷硬的)与文化(日本的、美国的) 之间的奇妙洞穴,这个洞穴是之前任何作家 都不曾探索过的,或者说没有人能到达这样 的深度。几十年来,其小说的篇幅变得更长, 而且题材也更为严肃——很大程度上,曾 经的情景喜剧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交响 乐——如今,在尤为激烈和长久的沸腾之后, 他创作出了自己最长、最奇异、最严肃的一 本书。

村上春树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语速缓 慢、语调低沉。他告诉我说,他不喜欢通过 翻译来进行交流。他的口音很重——当我 认为他会语气平稳的时候,他却会突然拔高 或者降低了音调——但是我们之间的交流 却顺利畅通。他讲话时所使用的某些口语词 (“我猜”、“如此”)会出现在有些古怪的地 方。我意识到,他喜欢脱离自己的语言要素: 在他的英语中有一点即兴的玩笑意味。我们 坐在他位于东京办公室的桌前,他半开玩笑 地称这个地方是村上产业的总部。一小群员 工在其他房间光着脚忙碌地走来走去。村 上春树穿着蓝色的短裤和一件短袖纽扣衬衫——如同他笔下人物的衬衫一样刚刚被 熨过(他喜欢熨烫衣服)。他赤着脚,用马 克杯喝着黑咖啡,杯子上印着企鹅出版社出 版的雷蒙德·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夜 长梦多》(Big Sleep)的封面——这是他很 早就喜欢的文学作品之一,而且如今他正 在将这部作品翻译成日语。

当我们开始交谈的时候,我把我的预赠本 《1Q84》放在了两人之间的桌子上。村上春 树似乎由衷地有些惶恐。这本书有932 页, 几乎有1英尺厚——看上去如同一本极为 严肃的法案。

村山春树说:“它太大了,就像一本电话簿。” 显然,这是村上春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 美国版,就像此类文化交流中常常会发生 的一样,美国版稍微偏离了该书的本意。在 日本,《1Q84》是在两年的时间内分三卷出 版的(村上春树最初打算在第二卷时结束 这部小说,但是一年之后他却决定再多写 几百页)。而在美国,它是以一本超大型的 单卷本形式出版的,并且被看作是秋天的 文学界大事。你可以在YouTube 视频网站上 看到为这本书所精心设计的预告片。

我问村上春树是否一开始就打算写这样一 本大部头的书。他回答说不是的:如果他 事先知道这本书这么长的话,他或许根本 就不会写了。他倾向于以一个标题或是一 个开放性的画面开始自己的小说创作(在 《1Q84》这本书中,他同时使用了两者), 然后就坐在桌前,日复一日地即兴创作直 到把小说写完。村上春树说,《1Q84》让他 当了三年的囚犯。

这本巨作是由一颗最微小的种子成长起来 的。据村上春树说,《1Q84》只是对他最受 欢迎的短篇小说《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的 扩写,那篇小说的英译版只有5 页。他告诉 我说:“大体上来说,它们是一样的。一个 男孩遇见一个女孩,他们分开了,却又在寻 找彼此。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我只是把 它扩写了。”

事实上,《1Q84》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故 事。它的情节甚至不能被完全概括—— 至少不能在这个星球上被人类语言概 括在一本杂志里。故事发端于一个废弃 的停车站:一名叫做青豆的年轻女子搭 乘出租车堵在了一条环绕东京郊区的高 架公路上。一首歌从出租车的收音机里 传了出来:那是一首叫做“小交响曲” (Sinfonietta)的古典曲目,由捷克作 曲家莱奥什·雅纳切克(Leos Janacek) 创作——村上春树写道:“对于堵在路 上的出租车来说,这或许并不是理想的 音乐”。但是这首曲目却在某一神秘的 层面上同青豆产生了共鸣。尽管“小交响 曲”还响着,出租车还堵着,司机最终还 是建议青豆走一条不寻常的紧急通道。 他告诉她说,高架公路上设有紧急通道; 事实上,前头正好就有一个。他还说,这 些紧急通道有大多人都不知道的秘密楼 梯连到大街上。如果她的确紧急的话, 或许可以尝试从其中一条爬下去。当青 豆正在考虑这个建议的时候,司机突然 说了一句很村上春树的话。他说:“请记 住,事物并不像它们看上去那样。”他警 告她说,如果她爬下去的话,她的世界 或许将永远地改变。

她真的从紧急通道爬了下去,而且司 机的预言也变成了现实。青豆进入了一 个略微不同的历史中(顺便提一句,她 迟到的那个约会原来是一场谋杀), 那里的天空挂着两个月亮,而且还有 一个叫做“小小人”的神奇生物组成的 部落。在某一个夜晚,他们从一头死去 的盲眼山羊(这也是一个很长的故事) 的口中出现,将自己蝌蚪大的身躯扩大 到了土拨鼠大小,在异口同声地颂唱着 “呵呵”的同时,他们从空气中拉出了 白色半透明的丝,编织成了一个巨大的 花生形状的叫做“空气蛹”的球。这几 乎就是《1Q84》疯狂想象力的基准。 大约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这本书升华 到了一个纯净的超自然的高度(漂在空 中的时钟,神秘的性瘫痪),我发现自 己在书页边上画满了感叹号。

几十年了,村上春树一直都说自己想写一本他称作是“综合性的小说”——像《卡拉 马佐夫兄弟》 那样水平的书——这本巨著他读了四遍。这看起来似乎就是他在 《1Q84》中的尝试:一本伟大的、第三人称的、无所不包的宏大小说。这是一本充满 了愤怒、暴力、灾难、怪异的性和奇怪的新现实的书,这本书似乎想把日本的所有一 切都包含其中——这本书,尽管偶有笨拙之处(或者正是因为笨拙),仍然会让你在 阅读的时候为人类大脑皮层所能拥有的奇异皱褶而惊讶。

我告诉村上春树说,在读完那么多令人惊叹的书之后,他仍然能再次让我感到吃惊。 像往常一样,他没有接受称赞,声称自己只是想象力的得以施展的破旧工具罢了。 他说:“‘小小人’突然出现了,我不知道他们是谁。我也不知道它们意味着什么。我 是这个故事的囚犯。我毫无选择。他们来了,然后我描述下来。这就是我的工作。” 村上春树的书常常如同梦幻,我问他是否也有着栩栩如生的梦,他说自己从来都记 不起自己的梦——醒来就全都消失了。在过去的两年间,他唯一能够记起的梦是一 个重复出现的梦,这个梦听起来很像村上春树笔下的故事。在那个梦里,一个隐约 的人物正在给他做饭:蛇肉天妇罗、毛毛虫派和小熊猫饭。他不想吃这些食物,但是 在梦中他觉得自己被迫去吃。当他刚要开始吃的时候就会突然醒来。

我们在一起的第二天,村上春树和我爬上了他汽车的后座,然后坐车去了他在海边 的家。他的助手之一,一位比青豆略微年轻的时髦女子,开车带我们从现实中的高 架公路上跨过了东京,高架公路正是《1Q84》中青豆做出重大决定的地方。车上的 音响播放着的是布鲁斯·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 版本的《老丹塔克》(Old Dan Tucker),那是美国一首阴暗的超现实主义歌曲。(“老丹塔克是一个好老头, 在油炸锅里洗脸,用马车的轮子梳头,然后因为脚后跟的牙痛归了西”)。

开车行驶在路上,村上春树指给我看他在《1Q84》开场时所想到的紧急通道。他说, 当他产生这个想法的时候,正像青豆一样被堵在车流之中。接下来他从事了一件很 有存在主义色彩而又十分复杂的任务:他尝试在真实存在的高速公路上非常精确 地指出小说中青豆爬下去的那个地点。他望着车窗外,说:“她从用贺去了涩谷,所以这很可能就是那个地方。”然后,仿佛 是提醒自己一样,他转向我补充道:“但 这一切都不是真的。”尽管如此,他又转 头望向车窗外,就像是在描述真正发生 过的事情一样继续说着:“是的,这就是 她走下公路的地方。”我们正经过一个 叫做胡萝卜塔(Carrot Tower)的建筑, 附近还插着一幢看上去像是大螺丝钉 的摩天大厦。村上春树又转过头望着我, 就像刚才一样,补充道:“但这一切都不 是真的。”

村上春树的小说以某种特殊的方式渗 透进了现实。在日本的这五天时间内, 我发现现实存在的东京反而不如在村 上春树书里读到的东京——经过他想 象力过滤后的城市看上去更为舒适。我 尽可能地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那个世 界中去。我去看了一场在明治神宫棒球 场举行的比赛——那是村上春树顿悟 的地方。站在疯狂的露天观众席里,我 特别注意那些有人打出双杀的时刻。我 沿着村上春树在东京最喜爱的跑步线 路——神宫外苑跑了长长的一圈,同时 听着他跑步时最喜欢听的音乐——滚 石乐队(Rolling Stones)的《同情魔鬼》 (Sympathy for the Devil)和埃里克·克 拉普顿(Eric Clapton)的专辑《爬虫》 (Reptile)。我住的宾馆靠近新宿车站, 《1Q84》就是围绕着这个交通枢纽展开 的,我在小说中人物最喜欢的聚会地点 中村屋咖啡馆点了些餐。我在午夜去丹 尼斯——村上春树的小说《天黑以后》 (After Dark)开头提到的地方,去偷听东京市民对于法式吐司和泡沫红茶的 讨论。当我四处游荡的时候,我变得洞 察入微,关注于村上春树小说中提及的 那些细节:配乐、上升及下降、人们耳朵 的形状。

通过做这一切,我进入了村上春树的朝 圣之路,并且走了很长的距离。人们根 据村上春树小说中描述的饭菜出版了食 谱,按照他小说中人物听的音乐组合出 了长长的在线音乐播放列表。村上春树 开心地告诉我说,韩国一家公司在日本 西部组织了一个名为“海边的卡夫卡” 的旅游团,而且他的波兰翻译正在整理 以《1Q84》为主题的东京旅游指南。

有时,旅游者们甚至穿过了现实与虚幻 的边界。村上春树经常听说有读者在现 实世界中“发现”了他在小说中创造的事 物:据他们的报告称,村上春树在书里 杜撰的餐厅或者商店实实在在地存在于 东京。在札幌,如今有了很多家“海豚宾 馆”——村上春树在《寻羊冒险记》(A Wild Sheep Chase)中虚构的地方。《1Q84》 出版之后,村上春树收到了一封署名“青 豆”的信件,他本以为这个姓并不存 在。为此,他回信寄去了一本有他签名的 书。爱抱怨的人总是在抨击他的这种特 点——虚构渗透进现实,现实又渗透进 虚构。但这就是村上春树大多数作品的 特点,他总是在两个世界中来回穿梭。

这让我注意到了翻译行为——那就像 从一个世界穿梭到另一个世界。从很多 方面来讲翻译是理解村上春树作品的关 键。他一直否认自己受到了日本作家的 影响;在写作生涯的初期,他甚至说要 逃脱“日本文化的诅咒”。当他还是一个 青少年的时候,就通过着魔般地阅读西 方经典作品形成了自己的文学情感,那 些作品包括:经典的欧洲作品,比如陀 思妥耶夫斯基、司汤达以及狄更斯的著 作;另外还有一批他阅读了一遍又一遍 的20 世纪美国作家——雷蒙德·钱德 勒(Raymond Chandler)、杜鲁门·卡波蒂(Truman Capote)、F·斯科特·菲茨杰 拉德(F. Scott Fitzgerald)、理查德·布 劳提根(Richard Brautigan)、库尔特·冯 内古特(Kurt Vonnegut)。当村上春树 坐下来写自己的第一部小说时,他苦苦 挣扎直到想出了一个非正统的方法:他 先用英语写下了开头,然后再把它翻译 成日语。他说,这就是他找到自己声音 的方式。村上春树作品的长期译者杰·鲁 宾(Jay Rubin)告诉我,村上春树的日 语有一个显著特点:读起来像是从英语 翻译过来的。

你甚至可以说,翻译就是村上春树作品 的组织原则:他的小说不仅是被翻译 的,而且也是关于翻译的。其情节有种 特别的愉悦,常常是看似非常稀松平常 的情景(乘电梯、煮意大利面、熨衬衫) 突然变得非同寻常(一个神秘的电话、 一次到魔法井的旅行、一场同绵羊人的 谈话)——也就是说,看着一个人物从 一个生存流畅的地方掉入了一个完全异 质的地方,然后被迫在两种现实中笨拙 地斡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村上 春树式的人物总是在两个根本不同的 世界当中转换:平凡与奇异、自然与超 自然、乡村与城市、男与女、地上与地下。 换句话说,他的全部作品就是戏剧化了 的翻译过程。

回到村上春树汽车的后座上,我们离开 东京市进入了远郊地区。一路上经过很 多公司总部,以及一家形状像大船一样 的情人旅馆。大约一个小时之后,风景 变得浓密起来,地势也逐渐变高,我们 到达了村上春树的家。那是一座位于群 山与大海之间的两层小屋,地形陡峭, 风景优美。

进门换鞋后,村上春树领着我到了他楼 上的办公室——就是在这个“囚室”里 他写下了《1Q84》的大部分内容。同时, 这里也是他收藏大量唱片的地方:办公 室两面长长的墙上,从地板到天花板之 间覆盖满了专辑,并且全部都整洁地置放在塑料封套里。房间的另一头,在能够远眺群上的立式窗户下,有两只巨大的音 箱。房间的其它架子上摆放着村上春树生活与工作中的纪念品:尊尼获加(Johnnie Walker)马克杯,在《海边的卡夫卡》中他把这种威士忌酒的标志重复想象成残忍 的坏蛋;一张他最快一次跑完马拉松(1991年,纽约,用时3 小时31分27 秒)后看 起来非常痛苦的照片。墙上有一张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的照片,格伦·古 尔德(Glenn Gould)的海报以及一些爵士乐重要人物的小画像,其中包括村上春树 最喜爱的音乐家——男高音萨克斯管吹奏者斯坦·盖茨(Stan Getz)。

我问他我们能否听听其中一张唱片,村上春树放了雅纳切克的《小交响曲》,那首 开启了并且定期回荡在《1Q84》叙事中的歌曲。就像书中所认为的那样,这的确是 在交通拥堵中最糟糕的歌曲:热闹、乐观、激动人心——就像五首正常的音乐在 一个空油漆罐里一较高下。这使它成为了《1Q84》中横冲直撞的完美主题曲。村上 春树在音乐声中大声地告诉我,他就是因为《小交响曲》的怪异而选择了它。他说: “我只在音乐厅中听过一次这首歌,管弦乐队后面有十五个小号手。奇怪,非常地 奇特……而这种怪异非常适合这本书。我想象不出还有其它什么类型的音乐能够 如此地契合这本书。”他还说,当他在写这部小说的开头时,一遍又一遍地听着这 首歌曲。“我选择了《小交响曲》,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流行音乐。但是在这本书出版 之后,这首歌曲在这个国家流行了起来……小泽征尔先生感谢了我,因为他的唱片 为此卖得很好。”

当《小交响曲》结束时,我问他是否还记 得自己买的第一张唱片。他站起身,在 其中一个架子上翻找了起来,然后递给 我一张叫做《多面吉恩·皮特尼》(The Many Sides of Gene Pitney)的专辑。 封面上是60 年代早期美国低音歌手皮 特尼的迷人浅笑,他系着带斑点的宽领 带,穿着惹眼的红色夹克,头发看起来 就像是冻结的浪尖。村上春树说,他13 岁的时候在神户买了这张唱片(这是一 个替代品,原来的唱片在十年前就已经 磨坏了)。说话间,他放下电唱机的唱针, 开始播放第一支曲子《暴雨狂云》(Town Without Pity)。这是一首戏剧性的、号 角齐鸣的歌曲,佩特尼浅声低吟着:“年 轻人有问题,很多的问题,我们需要一 颗理解的心,为什么他们不帮助我们, 哪怕是试试,在这粘土和花岗岩组成的 星球解体之前?”

歌声结束,村上春树抬起了唱针。他说: “一首傻里傻气的歌。”

《1Q84》的书名就是一个玩笑:它运用 了多语种的双关,让人联想到奥威尔的 《1984》。(在日语中,数字9 的发音与 英语字母Q 相近。)

我问村上春树,在写《1Q84》的时候是否 重读了《1984》。他说是的,那本书非常 无聊。——但这并不意味着《1984》很 差劲;某次我问村上春树为什么喜欢棒 球,他说:“因为它很无聊。”

他告诉我:“大多数关于不远未来的小 说都是无聊的,总是黑暗的,总是在下 雨,人们也总是不快乐。我喜欢科马克·麦 卡锡(Cormac McCarthy)所写的《路》(The Road)——写得非常好……但仍然还是无聊的。它很阴暗,人吃人……”提到 《1Q84》时,他说:“乔治·奥威尔的《1984》 是描写不远的未来的小说,但《1Q84》写 的却是不远的过去。我们从相反的方向 着眼于同样的年份。如果是不远的过去 的话,就不会无聊了。”

我问他是否感觉与奥威尔有某种联系。 村上春树说:“我想,我们对于现行的体 制拥有着共同的感触,乔治·奥威尔既 是记者又是小说家。我是100% 的小说 家……我并不想写消息。我想写好的故 事。我认为自己是个政治人物,但是我不 向任何人表达我的政治观点。”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内,村上春树却一 反常态,大声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政治观 点。2009 年,他前往以色列领取了很有声望的耶路撒冷文学奖,在这次备受争 议的行程中,他借机直言不讳地表达了 对巴以问题的看法。2011 年夏天,他利 用在巴塞罗那举行的颁奖仪式作为平台 批评了日本的核工业。他认为福岛第一 核电站的事故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二次核 灾难,但却是第一次完全由自己造成的 核灾难。

当被问及他在巴塞罗那的演讲时,他稍 微修改了一下自身的百分比。

他说:“我是99% 的小说家和1% 的公民。 作为一名公民,我有话要说,当我必须 这样做的时候,我会非常明确地去做。 那个时候,没有人反对核电站,所以我 想我应该这样做。那是我的责任。日本 国内对于那次演讲的回应大部分都是正 面的——像我一样,人们希望海啸的恐 怖可以促成改革。很多日本人将这次灾 难看做是我们国家的转折点。那是一场 噩梦,但也是改革的好机会。1945 年之 后,我们努力工作,慢慢变得富有。但是 那样的日子已经不再。我们必须改变我 们的价值观,必须思考如何过得快乐。 这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效率的问题。 这是关于纪律和目的的问题。我从1968 年以来就想说:我们必须改变现行的体 制。我想现在是我们必须再一次变得理 想主义的时刻了。”

我问他所提及到的理想主义是什么样 的,他是否把美国看做是一个榜样。 他说:“我认为人们已经不再将美国看 做榜样了,我们现在没有任何榜样,我 们必须树立新的榜样。”

现代日本的典型灾难——奥姆真理教 地铁沙林毒气杀人事件、神户大地震以 及最近的海啸——在令人惊奇的程度 上,都是村上春树式的灾难:地下暴力的 痉挛,深不可见的创伤,却在表面的日常 生活中显现出巨大的破坏力。他因为痴 迷于深处的隐喻而恶名昭彰:他作品中的人物爬下空井进入秘密的世界,或者在地底下遇 到了东京地铁隧道中的黑暗生物(他曾告诉一名采 访者说,他必须在其第八部小说之后停止使用井的 意象,因为井的频繁出现开始使他局促不安)。从深 度上讲,他将自己的创造力设想为井。每天早上在桌 前,当他全神贯注的时候,村上春树就变成了一个村 上春树式的人物:一个平常人,在他创造性的无意 识的洞穴中探险,并且忠实地报告着自己的发现。

他告诉我说:“我住在东京这个文明世界中,这里就 像纽约、洛杉矶、伦敦或者巴黎一样。如果你想发 现神奇的事物,就必须走到你的内心深处。而这就是我正在做的。人们说这是魔 幻现实主义——但在我灵魂的深处,这就是现实主义,而不是魔幻主义。当我写 作的时候,它是非常自然的,非常合乎逻辑的,非常现实并且合理的。”

村上春树坚持认为,当他不写作的时候,完全就是个普通人——他感觉自己的创 造力是一个通往无意识的“黑盒子”。他往往会躲开媒体,并且惊讶于在街上有读 者想同他握手。他说,他更喜欢听别人说话——事实上,他被称为日本的斯特兹·特 克尔(Studs Terkel)。1995 年奥姆真理教地铁沙林毒气杀人事件后,村上春树花 了一年时间采访了65 名受害者和犯罪者,并将访谈成果以两大卷书的形式出版了; 后来它被翻译成了英语并且被大幅删节为《地下》(Underground)一书。

我们在一起的最后一段时间,村上春树带我去跑步(他曾写道:“我关于写作的大 部分知识都是从每天的跑步中学到的”)。他的跑步风格也是他个性的延伸:从容、 沉着、实事求是。跑了一两分钟之后,我们找到了共同的步调,村上春树问我是否 想往一个他称之为山的地方跑。他说话的方式听起来既像是一个挑战,又像是一 个警告。不久我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因为我们突然间就开始爬了,爬山——根本就 不是在跑,而是在一个大斜坡上艰难攀爬,就好像是在一个仰角很大的跑步机上前行。当我们一步一步跑到路的尽头时, 我转向村上春树说:“这真是一座很大 的山。”他用手势告诉我说,我们只是刚 过了诸多弯路的第一个。过了一会儿,我 们的呼吸越来越力不从心,我开始悲观 地想,是否这些弯路永远都没个头,是 否我们进入了村上春树某个小说中的世 界:上升、上升、无尽向上。不过我们最 终还是到达了山顶。在那里可以看到远 处的大海:浩瀚而又神秘的水世界被完 全地展现了出来,但它并不适宜人类居 住,只在日本和美国之间延伸开来。那天, 从我们站立的地方看去,海面是如此的 平静。

然后,我们开始跑步下山。村上春树领着 我穿过了他的村庄,跑过了大街上的冲浪用品店,经过了一排渔民的房子。当我们 并排跑向海滩的时候,空气突然变得湿 润而咸涩。我们谈论起了约翰·欧文(John Irving),当村上春树还是一名默默无闻 的翻译时,他曾经同约翰·欧文在中央公 园慢跑过。后来我们还谈起了蝉:在地下 长久的蛰伏只是为了在树上鸣叫几个月, 那是多么的神奇。自始自终,我印象深刻 的还是村上春树平稳的步调。

跑完回到村上春树家,我在客房浴室里 冲了个澡然后换了一身衣服。在楼下等他 的时候,我站在餐厅空调的微风中,透过 一面大落地窗看着后花园里的花花树树。

几分钟以后,一个奇怪的生物飘进了花 园。起先它看上去像是某种鸟类——从它盘旋的方式来看,也许是一只奇怪的 长着毛的蜂鸟。再次看时更像是黏在一 起的两只鸟:与其说是飞,不如说是在 颤动。它有各种振翅和其它的身体部件。 最后,我确定那是一只黑色的大蝴蝶, 一只我见过的最奇怪的蝴蝶。它漂浮在 那里,像一条外星鱼般摆动,漂浮的时 间之长让我困惑——我试着将它归类于 我熟悉的生物种类,但没有成功。走神 的瞬间,它已经颤动着飞走了。

之后片刻,村上春树从楼梯上走下来, 安静地坐在餐厅的桌子旁。我告诉他说, 我刚看到了我一生中见过的最怪异的一 只蝴蝶。他从塑料水瓶喝了口水,然后 抬头看着我说:“日本有很多蝴蝶,看到 其中一只也并不奇怪啊!”

2011 年夏天,为了第一次日本之行,我 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村上春树作品的阅读 中去。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很糟糕的 主意。村上春树笔下的东京是一座像巴 塞罗那、巴黎或者柏林一样的国际化大 都市,城市居民开放健谈,英语流利,深 谙西方文化的边边角角:爵士、戏剧、文 学、摇滚、情景喜剧、黑色电影。但是这 种幻象所构建的,并不是真正的日本。

日本——真正的、实实在在的可以触摸到的日本——其实是自以为是的,过分认 真的,冥顽不灵的。

日本的地铁给我好好上了一堂课。抵达东京后的第一个早上,在前往村上春树办 公室的路上,我穿着新熨好的衬衫,信心满满地走进了地铁。然后糟糕的是,我立 马就迷路了,并且还找不到会说英语的人来帮助我。我错过了火车,错买了昂贵的 车票,并且气冲冲地对着受惊的通勤者做了一通手势——最终,我在市中心的某 一处走出了地面,而且已经迟到很久了。我毫无目标地朝着各个错误的方向游荡着, 绝望无比(事实证明,东京的路标太少了),直到村上春树的助手友希找到了我。

那时的我坐在一个空心玻璃材质形似金 字塔的建筑前,并把它想象成是某个高 效拜死教的邪恶庙宇。

就这样,我接受了东京地铁的洗礼。曾 经我一度天真地以为村上春树是日本现 代文化的忠实代表,至少应该在他的现 实主义作品中是有所体现的。然而,亲 身接触后我才清楚地明白,他与我认为 的那个作家不一样,而且日本也同我想 象中的大不相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比翻译可能造成的偏离还要复杂得多。

村上春树新作《1Q84》中的一个主角一 直被自己最初的记忆折磨着,以至于他 逢人就问他们的最初记忆。当我终于在 村上春树的办公室里见到他的时候,我特地询问了他最初的记忆。他告诉我说, 3 岁时他一个人设法走出了自家的前门, 蹒跚地穿过马路,然后掉进了一条小溪。 水流把他冲到了下游的一个黑暗可怕的 隧道前。在他就要被冲进去时,母亲快 步过来俯身救起了他。他说:“我记得非 常清楚,水的冰冷和隧道的黑暗——那 种黑暗的形状。那很可怕。我想这就是 为什么我如此被黑暗吸引的原因吧!” 当村上春树描述自己的记忆时,我在内 心里感觉到了奇怪的共振,但并不能十 分清楚地捕捉——就像是似曾相识的 感觉从心头掠过,与不得不打喷嚏有着 共同的精神力量。令我吃惊的是,我之 前曾经听闻过这样的记忆;而且更为奇 怪的是,我隐约记得自己也有过这样的 经历。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意识到,我是记起了这段记忆:村上春树把它转移 到了《奇鸟行状录》(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开头那个次要人物的身上。

对村上春树的第一次采访是在一个闷热 星期三的早晨十点,那是一个对日本来 说异常艰难的夏天。去年三月,海啸袭 击了日本的北海岸,20000 人为此丧命, 很多城镇被完全摧毁;海啸还导致了部 分核反应堆出现事故,使这个国家同时 面临着来自于能源、公共卫生、媒体、政 治等各个方面的诸多危机。那次行程的 目的是同村上春树探讨他的巨作《1Q84》 的英译本(它还被翻译成了法语、泰语、 西班牙语、希伯来语、拉脱维亚语、土 耳其语、德语、葡萄牙语、瑞典语、捷克语、 俄语、加泰罗尼亚语)——这本书在亚洲已经卖出了数百万本,引起了人们对于它是否 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热烈讨论。村上春树今 年63 岁,拥有30 多年的写作生涯,他作为日本 非官方获奖者的地位已经确立——他是日本面 向全世界所有媒体的无可争议的形象大使:对于 数百万全球读者来说,他是获知日本内涵与形象 的主要信息来源。

但讽刺的是,村上春树一直认为自己是这个国家 的局外人。他出生于日本历史上最复杂的社会政 治环境:1949 年的京都——日本的前皇都,美国 战后占领的中心地带。历史学家约翰·W·道尔(John W. Dower)在写到20 世纪40 年代末期的日本时 这样说:“历史上很难发现有另一个跨文化的时 期,能够如此的强烈、不可预测、模糊不清、扑朔 迷离并且令人震惊。”如果把这句话里的“时期” 换成“小说”,就正好完美地诠释了村上春树的 作品。他小说的基本结构——不协调世界中的日 常生活——也是他生命早期的基本结构。

村上春树成长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神户郊区度 过的,那是个混杂着各种语言的国际港口。青少 年时期的他专注于美国文化,尤其是冷酷的侦探 小说和爵士音乐,并且把这种反叛的态度内化了。 在他20 岁刚出头的时候,村上春树没有进入大 公司去工作,而是蓄起了长发和胡须,违背父母 意愿结了婚,借款在东京开了一家叫做“彼得猫” (Peter Cat)的爵士乐俱乐部。他花费了近10年的时间投身于俱乐部的日常经营中:打扫卫生,听音乐,做三明治,在 深夜调酒。

他作家生涯的开始也是典型的村上春树式的:在最普通的背景中,一 道神秘的灵光突然莫名其妙地降临在他的身上,从此永远改变了他的 一生。那时的村上春树29 岁,他正坐在当地棒球场的外场,喝着啤酒。 这时,一个击球手——来自美国的叫做戴夫·希尔顿(Dave Hilton) 的移民——打出了一击双杀。那是一场稀松平常的比赛,但是当球从 天空中飞过的时候,村上春树突然顿悟,他意识到自己可以写一部小 说。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过如此强烈地产生写书的欲望,但是现在 却势不可挡了。他遵循了内心愿望的驱使:比赛结束之后,他去了书店, 买了一支笔和一些纸,然后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内创作了《且听风 吟》(Hear the Wind Sing),一个关于21岁的无名少年与叫做“老鼠” 的朋友以及四指姑娘的简短故事。书本身并不轰动,但是村上春树开 启了自己的风格:一种倦怠情绪与异国情调的古怪混合体。在这130 页的书籍中,村上春树设法提取了西方文化的横截面:《灵犬莱西》 (Lassie)、《米老鼠俱乐部》(The Mickey Mouse Club)、《热铁皮 屋顶上的猫》(Cat on a Hot Tin Roof)、《加州女孩》(California Girls)、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法国导演罗杰·瓦迪姆(Roger Vadim)、鲍勃·迪伦、马文·盖伊、埃尔维斯·普雷斯利、伍德斯托克、 血腥萨姆(Sam Peckinpah)以及美国民谣三人组彼得、保罗和玛丽 (Peter,Paul and Mary),而且这仅仅是一部分名单。但是这本书(至 少在它的英译本中)并没有涉及与日本文化相关的意象。直到现在,村 上春树作品的这种偏好仍然让有些日本评论家难以释怀。

村上春树将《且听风吟》投到了一个著名的写作新人奖大赛中去,并且最 终获了奖。一年之后,他写了另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主要描写的是一 个有直觉的弹球机,然后把自己的爵士乐俱乐部卖了。

“全职”对于村上春树的的意义不同于其他 人。在从事写作的30 年时间里,他一直过着 苦行僧般自我管制的生活,方方面面都被他 精心地设计,以有利于自己的写作。他几乎每 天都会跑步或者游泳,吃健康的食品,在晚 上9 点左右入睡,早上4 点左右起床——然 后立即坐在桌前专注地写5 到6 个小时(有 时,他会在清晨2 点左右就起床)。他告诉 我说,他认为自己的办公室就是个监狱—— “但这是自愿的监禁,快乐的监禁”。

他说:“聚精会神是我生命中最快乐的事情 之一。如果你不能集中精神,那么你就快乐 不起来。我不是一个思维敏捷的人,但是一 旦我对某事产生兴趣,就会用多年的时间去 做。我不会感到厌烦。我就像是一个大水壶, 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煮沸,但是一旦沸腾之 后,我就能够一直保持温度。”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日复一日的沸腾造就 了世界上最与众不同的作品之一:30 年迷人 的离奇,深入到各流派(科幻的、奇幻的、现 实主义的、冷硬的)与文化(日本的、美国的) 之间的奇妙洞穴,这个洞穴是之前任何作家 都不曾探索过的,或者说没有人能到达这样 的深度。几十年来,其小说的篇幅变得更长, 而且题材也更为严肃——很大程度上,曾 经的情景喜剧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交响 乐——如今,在尤为激烈和长久的沸腾之后, 他创作出了自己最长、最奇异、最严肃的一 本书。

村上春树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语速缓 慢、语调低沉。他告诉我说,他不喜欢通过 翻译来进行交流。他的口音很重——当我 认为他会语气平稳的时候,他却会突然拔高 或者降低了音调——但是我们之间的交流 却顺利畅通。他讲话时所使用的某些口语词 (“我猜”、“如此”)会出现在有些古怪的地 方。我意识到,他喜欢脱离自己的语言要素: 在他的英语中有一点即兴的玩笑意味。我们 坐在他位于东京办公室的桌前,他半开玩笑 地称这个地方是村上产业的总部。一小群员 工在其他房间光着脚忙碌地走来走去。村 上春树穿着蓝色的短裤和一件短袖纽扣衬衫——如同他笔下人物的衬衫一样刚刚被 熨过(他喜欢熨烫衣服)。他赤着脚,用马 克杯喝着黑咖啡,杯子上印着企鹅出版社出 版的雷蒙德·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夜 长梦多》(Big Sleep)的封面——这是他很 早就喜欢的文学作品之一,而且如今他正 在将这部作品翻译成日语。

当我们开始交谈的时候,我把我的预赠本 《1Q84》放在了两人之间的桌子上。村上春 树似乎由衷地有些惶恐。这本书有932 页, 几乎有1英尺厚——看上去如同一本极为 严肃的法案。

村山春树说:“它太大了,就像一本电话簿。” 显然,这是村上春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 美国版,就像此类文化交流中常常会发生 的一样,美国版稍微偏离了该书的本意。在 日本,《1Q84》是在两年的时间内分三卷出 版的(村上春树最初打算在第二卷时结束 这部小说,但是一年之后他却决定再多写 几百页)。而在美国,它是以一本超大型的 单卷本形式出版的,并且被看作是秋天的 文学界大事。你可以在YouTube 视频网站上 看到为这本书所精心设计的预告片。

我问村上春树是否一开始就打算写这样一 本大部头的书。他回答说不是的:如果他 事先知道这本书这么长的话,他或许根本 就不会写了。他倾向于以一个标题或是一 个开放性的画面开始自己的小说创作(在 《1Q84》这本书中,他同时使用了两者), 然后就坐在桌前,日复一日地即兴创作直 到把小说写完。村上春树说,《1Q84》让他 当了三年的囚犯。

这本巨作是由一颗最微小的种子成长起来 的。据村上春树说,《1Q84》只是对他最受 欢迎的短篇小说《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的 扩写,那篇小说的英译版只有5 页。他告诉 我说:“大体上来说,它们是一样的。一个 男孩遇见一个女孩,他们分开了,却又在寻 找彼此。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我只是把 它扩写了。”

事实上,《1Q84》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故 事。它的情节甚至不能被完全概括—— 至少不能在这个星球上被人类语言概 括在一本杂志里。故事发端于一个废弃 的停车站:一名叫做青豆的年轻女子搭 乘出租车堵在了一条环绕东京郊区的高 架公路上。一首歌从出租车的收音机里 传了出来:那是一首叫做“小交响曲” (Sinfonietta)的古典曲目,由捷克作 曲家莱奥什·雅纳切克(Leos Janacek) 创作——村上春树写道:“对于堵在路 上的出租车来说,这或许并不是理想的 音乐”。但是这首曲目却在某一神秘的 层面上同青豆产生了共鸣。尽管“小交响 曲”还响着,出租车还堵着,司机最终还 是建议青豆走一条不寻常的紧急通道。 他告诉她说,高架公路上设有紧急通道; 事实上,前头正好就有一个。他还说,这 些紧急通道有大多人都不知道的秘密楼 梯连到大街上。如果她的确紧急的话, 或许可以尝试从其中一条爬下去。当青 豆正在考虑这个建议的时候,司机突然 说了一句很村上春树的话。他说:“请记 住,事物并不像它们看上去那样。”他警 告她说,如果她爬下去的话,她的世界 或许将永远地改变。

她真的从紧急通道爬了下去,而且司 机的预言也变成了现实。青豆进入了一 个略微不同的历史中(顺便提一句,她 迟到的那个约会原来是一场谋杀), 那里的天空挂着两个月亮,而且还有 一个叫做“小小人”的神奇生物组成的 部落。在某一个夜晚,他们从一头死去 的盲眼山羊(这也是一个很长的故事) 的口中出现,将自己蝌蚪大的身躯扩大 到了土拨鼠大小,在异口同声地颂唱着 “呵呵”的同时,他们从空气中拉出了 白色半透明的丝,编织成了一个巨大的 花生形状的叫做“空气蛹”的球。这几 乎就是《1Q84》疯狂想象力的基准。 大约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这本书升华 到了一个纯净的超自然的高度(漂在空 中的时钟,神秘的性瘫痪),我发现自 己在书页边上画满了感叹号。

几十年了,村上春树一直都说自己想写一本他称作是“综合性的小说”——像《卡拉 马佐夫兄弟》 那样水平的书——这本巨著他读了四遍。这看起来似乎就是他在 《1Q84》中的尝试:一本伟大的、第三人称的、无所不包的宏大小说。这是一本充满 了愤怒、暴力、灾难、怪异的性和奇怪的新现实的书,这本书似乎想把日本的所有一 切都包含其中——这本书,尽管偶有笨拙之处(或者正是因为笨拙),仍然会让你在 阅读的时候为人类大脑皮层所能拥有的奇异皱褶而惊讶。

我告诉村上春树说,在读完那么多令人惊叹的书之后,他仍然能再次让我感到吃惊。 像往常一样,他没有接受称赞,声称自己只是想象力的得以施展的破旧工具罢了。 他说:“‘小小人’突然出现了,我不知道他们是谁。我也不知道它们意味着什么。我 是这个故事的囚犯。我毫无选择。他们来了,然后我描述下来。这就是我的工作。” 村上春树的书常常如同梦幻,我问他是否也有着栩栩如生的梦,他说自己从来都记 不起自己的梦——醒来就全都消失了。在过去的两年间,他唯一能够记起的梦是一 个重复出现的梦,这个梦听起来很像村上春树笔下的故事。在那个梦里,一个隐约 的人物正在给他做饭:蛇肉天妇罗、毛毛虫派和小熊猫饭。他不想吃这些食物,但是 在梦中他觉得自己被迫去吃。当他刚要开始吃的时候就会突然醒来。

我们在一起的第二天,村上春树和我爬上了他汽车的后座,然后坐车去了他在海边 的家。他的助手之一,一位比青豆略微年轻的时髦女子,开车带我们从现实中的高 架公路上跨过了东京,高架公路正是《1Q84》中青豆做出重大决定的地方。车上的 音响播放着的是布鲁斯·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 版本的《老丹塔克》(Old Dan Tucker),那是美国一首阴暗的超现实主义歌曲。(“老丹塔克是一个好老头, 在油炸锅里洗脸,用马车的轮子梳头,然后因为脚后跟的牙痛归了西”)。

开车行驶在路上,村上春树指给我看他在《1Q84》开场时所想到的紧急通道。他说, 当他产生这个想法的时候,正像青豆一样被堵在车流之中。接下来他从事了一件很 有存在主义色彩而又十分复杂的任务:他尝试在真实存在的高速公路上非常精确 地指出小说中青豆爬下去的那个地点。他望着车窗外,说:“她从用贺去了涩谷,所以这很可能就是那个地方。”然后,仿佛 是提醒自己一样,他转向我补充道:“但 这一切都不是真的。”尽管如此,他又转 头望向车窗外,就像是在描述真正发生 过的事情一样继续说着:“是的,这就是 她走下公路的地方。”我们正经过一个 叫做胡萝卜塔(Carrot Tower)的建筑, 附近还插着一幢看上去像是大螺丝钉 的摩天大厦。村上春树又转过头望着我, 就像刚才一样,补充道:“但这一切都不 是真的。”

村上春树的小说以某种特殊的方式渗 透进了现实。在日本的这五天时间内, 我发现现实存在的东京反而不如在村 上春树书里读到的东京——经过他想 象力过滤后的城市看上去更为舒适。我 尽可能地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那个世 界中去。我去看了一场在明治神宫棒球 场举行的比赛——那是村上春树顿悟 的地方。站在疯狂的露天观众席里,我 特别注意那些有人打出双杀的时刻。我 沿着村上春树在东京最喜爱的跑步线 路——神宫外苑跑了长长的一圈,同时 听着他跑步时最喜欢听的音乐——滚 石乐队(Rolling Stones)的《同情魔鬼》 (Sympathy for the Devil)和埃里克·克 拉普顿(Eric Clapton)的专辑《爬虫》 (Reptile)。我住的宾馆靠近新宿车站, 《1Q84》就是围绕着这个交通枢纽展开 的,我在小说中人物最喜欢的聚会地点 中村屋咖啡馆点了些餐。我在午夜去丹 尼斯——村上春树的小说《天黑以后》 (After Dark)开头提到的地方,去偷听东京市民对于法式吐司和泡沫红茶的 讨论。当我四处游荡的时候,我变得洞 察入微,关注于村上春树小说中提及的 那些细节:配乐、上升及下降、人们耳朵 的形状。

通过做这一切,我进入了村上春树的朝 圣之路,并且走了很长的距离。人们根 据村上春树小说中描述的饭菜出版了食 谱,按照他小说中人物听的音乐组合出 了长长的在线音乐播放列表。村上春树 开心地告诉我说,韩国一家公司在日本 西部组织了一个名为“海边的卡夫卡” 的旅游团,而且他的波兰翻译正在整理 以《1Q84》为主题的东京旅游指南。

有时,旅游者们甚至穿过了现实与虚幻 的边界。村上春树经常听说有读者在现 实世界中“发现”了他在小说中创造的事 物:据他们的报告称,村上春树在书里 杜撰的餐厅或者商店实实在在地存在于 东京。在札幌,如今有了很多家“海豚宾 馆”——村上春树在《寻羊冒险记》(A Wild Sheep Chase)中虚构的地方。《1Q84》 出版之后,村上春树收到了一封署名“青 豆”的信件,他本以为这个姓并不存 在。为此,他回信寄去了一本有他签名的 书。爱抱怨的人总是在抨击他的这种特 点——虚构渗透进现实,现实又渗透进 虚构。但这就是村上春树大多数作品的 特点,他总是在两个世界中来回穿梭。

这让我注意到了翻译行为——那就像 从一个世界穿梭到另一个世界。从很多 方面来讲翻译是理解村上春树作品的关 键。他一直否认自己受到了日本作家的 影响;在写作生涯的初期,他甚至说要 逃脱“日本文化的诅咒”。当他还是一个 青少年的时候,就通过着魔般地阅读西 方经典作品形成了自己的文学情感,那 些作品包括:经典的欧洲作品,比如陀 思妥耶夫斯基、司汤达以及狄更斯的著 作;另外还有一批他阅读了一遍又一遍 的20 世纪美国作家——雷蒙德·钱德 勒(Raymond Chandler)、杜鲁门·卡波蒂(Truman Capote)、F·斯科特·菲茨杰 拉德(F. Scott Fitzgerald)、理查德·布 劳提根(Richard Brautigan)、库尔特·冯 内古特(Kurt Vonnegut)。当村上春树 坐下来写自己的第一部小说时,他苦苦 挣扎直到想出了一个非正统的方法:他 先用英语写下了开头,然后再把它翻译 成日语。他说,这就是他找到自己声音 的方式。村上春树作品的长期译者杰·鲁 宾(Jay Rubin)告诉我,村上春树的日 语有一个显著特点:读起来像是从英语 翻译过来的。

你甚至可以说,翻译就是村上春树作品 的组织原则:他的小说不仅是被翻译 的,而且也是关于翻译的。其情节有种 特别的愉悦,常常是看似非常稀松平常 的情景(乘电梯、煮意大利面、熨衬衫) 突然变得非同寻常(一个神秘的电话、 一次到魔法井的旅行、一场同绵羊人的 谈话)——也就是说,看着一个人物从 一个生存流畅的地方掉入了一个完全异 质的地方,然后被迫在两种现实中笨拙 地斡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村上 春树式的人物总是在两个根本不同的 世界当中转换:平凡与奇异、自然与超 自然、乡村与城市、男与女、地上与地下。 换句话说,他的全部作品就是戏剧化了 的翻译过程。

回到村上春树汽车的后座上,我们离开 东京市进入了远郊地区。一路上经过很 多公司总部,以及一家形状像大船一样 的情人旅馆。大约一个小时之后,风景 变得浓密起来,地势也逐渐变高,我们 到达了村上春树的家。那是一座位于群 山与大海之间的两层小屋,地形陡峭, 风景优美。

进门换鞋后,村上春树领着我到了他楼 上的办公室——就是在这个“囚室”里 他写下了《1Q84》的大部分内容。同时, 这里也是他收藏大量唱片的地方:办公 室两面长长的墙上,从地板到天花板之 间覆盖满了专辑,并且全部都整洁地置放在塑料封套里。房间的另一头,在能够远眺群上的立式窗户下,有两只巨大的音 箱。房间的其它架子上摆放着村上春树生活与工作中的纪念品:尊尼获加(Johnnie Walker)马克杯,在《海边的卡夫卡》中他把这种威士忌酒的标志重复想象成残忍 的坏蛋;一张他最快一次跑完马拉松(1991年,纽约,用时3 小时31分27 秒)后看 起来非常痛苦的照片。墙上有一张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的照片,格伦·古 尔德(Glenn Gould)的海报以及一些爵士乐重要人物的小画像,其中包括村上春树 最喜爱的音乐家——男高音萨克斯管吹奏者斯坦·盖茨(Stan Getz)。

我问他我们能否听听其中一张唱片,村上春树放了雅纳切克的《小交响曲》,那首 开启了并且定期回荡在《1Q84》叙事中的歌曲。就像书中所认为的那样,这的确是 在交通拥堵中最糟糕的歌曲:热闹、乐观、激动人心——就像五首正常的音乐在 一个空油漆罐里一较高下。这使它成为了《1Q84》中横冲直撞的完美主题曲。村上 春树在音乐声中大声地告诉我,他就是因为《小交响曲》的怪异而选择了它。他说: “我只在音乐厅中听过一次这首歌,管弦乐队后面有十五个小号手。奇怪,非常地 奇特……而这种怪异非常适合这本书。我想象不出还有其它什么类型的音乐能够 如此地契合这本书。”他还说,当他在写这部小说的开头时,一遍又一遍地听着这 首歌曲。“我选择了《小交响曲》,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流行音乐。但是在这本书出版 之后,这首歌曲在这个国家流行了起来……小泽征尔先生感谢了我,因为他的唱片 为此卖得很好。”

当《小交响曲》结束时,我问他是否还记 得自己买的第一张唱片。他站起身,在 其中一个架子上翻找了起来,然后递给 我一张叫做《多面吉恩·皮特尼》(The Many Sides of Gene Pitney)的专辑。 封面上是60 年代早期美国低音歌手皮 特尼的迷人浅笑,他系着带斑点的宽领 带,穿着惹眼的红色夹克,头发看起来 就像是冻结的浪尖。村上春树说,他13 岁的时候在神户买了这张唱片(这是一 个替代品,原来的唱片在十年前就已经 磨坏了)。说话间,他放下电唱机的唱针, 开始播放第一支曲子《暴雨狂云》(Town Without Pity)。这是一首戏剧性的、号 角齐鸣的歌曲,佩特尼浅声低吟着:“年 轻人有问题,很多的问题,我们需要一 颗理解的心,为什么他们不帮助我们, 哪怕是试试,在这粘土和花岗岩组成的 星球解体之前?”

歌声结束,村上春树抬起了唱针。他说: “一首傻里傻气的歌。”

《1Q84》的书名就是一个玩笑:它运用 了多语种的双关,让人联想到奥威尔的 《1984》。(在日语中,数字9 的发音与 英语字母Q 相近。)

我问村上春树,在写《1Q84》的时候是否 重读了《1984》。他说是的,那本书非常 无聊。——但这并不意味着《1984》很 差劲;某次我问村上春树为什么喜欢棒 球,他说:“因为它很无聊。”

他告诉我:“大多数关于不远未来的小 说都是无聊的,总是黑暗的,总是在下 雨,人们也总是不快乐。我喜欢科马克·麦 卡锡(Cormac McCarthy)所写的《路》(The Road)——写得非常好……但仍然还是无聊的。它很阴暗,人吃人……”提到 《1Q84》时,他说:“乔治·奥威尔的《1984》 是描写不远的未来的小说,但《1Q84》写 的却是不远的过去。我们从相反的方向 着眼于同样的年份。如果是不远的过去 的话,就不会无聊了。”

我问他是否感觉与奥威尔有某种联系。 村上春树说:“我想,我们对于现行的体 制拥有着共同的感触,乔治·奥威尔既 是记者又是小说家。我是100% 的小说 家……我并不想写消息。我想写好的故 事。我认为自己是个政治人物,但是我不 向任何人表达我的政治观点。”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内,村上春树却一 反常态,大声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政治观 点。2009 年,他前往以色列领取了很有声望的耶路撒冷文学奖,在这次备受争 议的行程中,他借机直言不讳地表达了 对巴以问题的看法。2011 年夏天,他利 用在巴塞罗那举行的颁奖仪式作为平台 批评了日本的核工业。他认为福岛第一 核电站的事故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二次核 灾难,但却是第一次完全由自己造成的 核灾难。

当被问及他在巴塞罗那的演讲时,他稍 微修改了一下自身的百分比。

他说:“我是99% 的小说家和1% 的公民。 作为一名公民,我有话要说,当我必须 这样做的时候,我会非常明确地去做。 那个时候,没有人反对核电站,所以我 想我应该这样做。那是我的责任。日本 国内对于那次演讲的回应大部分都是正 面的——像我一样,人们希望海啸的恐 怖可以促成改革。很多日本人将这次灾 难看做是我们国家的转折点。那是一场 噩梦,但也是改革的好机会。1945 年之 后,我们努力工作,慢慢变得富有。但是 那样的日子已经不再。我们必须改变我 们的价值观,必须思考如何过得快乐。 这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效率的问题。 这是关于纪律和目的的问题。我从1968 年以来就想说:我们必须改变现行的体 制。我想现在是我们必须再一次变得理 想主义的时刻了。”

我问他所提及到的理想主义是什么样 的,他是否把美国看做是一个榜样。 他说:“我认为人们已经不再将美国看 做榜样了,我们现在没有任何榜样,我 们必须树立新的榜样。”

现代日本的典型灾难——奥姆真理教 地铁沙林毒气杀人事件、神户大地震以 及最近的海啸——在令人惊奇的程度 上,都是村上春树式的灾难:地下暴力的 痉挛,深不可见的创伤,却在表面的日常 生活中显现出巨大的破坏力。他因为痴 迷于深处的隐喻而恶名昭彰:他作品中的人物爬下空井进入秘密的世界,或者在地底下遇 到了东京地铁隧道中的黑暗生物(他曾告诉一名采 访者说,他必须在其第八部小说之后停止使用井的 意象,因为井的频繁出现开始使他局促不安)。从深 度上讲,他将自己的创造力设想为井。每天早上在桌 前,当他全神贯注的时候,村上春树就变成了一个村 上春树式的人物:一个平常人,在他创造性的无意 识的洞穴中探险,并且忠实地报告着自己的发现。

他告诉我说:“我住在东京这个文明世界中,这里就 像纽约、洛杉矶、伦敦或者巴黎一样。如果你想发 现神奇的事物,就必须走到你的内心深处。而这就是我正在做的。人们说这是魔 幻现实主义——但在我灵魂的深处,这就是现实主义,而不是魔幻主义。当我写 作的时候,它是非常自然的,非常合乎逻辑的,非常现实并且合理的。”

村上春树坚持认为,当他不写作的时候,完全就是个普通人——他感觉自己的创 造力是一个通往无意识的“黑盒子”。他往往会躲开媒体,并且惊讶于在街上有读 者想同他握手。他说,他更喜欢听别人说话——事实上,他被称为日本的斯特兹·特 克尔(Studs Terkel)。1995 年奥姆真理教地铁沙林毒气杀人事件后,村上春树花 了一年时间采访了65 名受害者和犯罪者,并将访谈成果以两大卷书的形式出版了; 后来它被翻译成了英语并且被大幅删节为《地下》(Underground)一书。

我们在一起的最后一段时间,村上春树带我去跑步(他曾写道:“我关于写作的大 部分知识都是从每天的跑步中学到的”)。他的跑步风格也是他个性的延伸:从容、 沉着、实事求是。跑了一两分钟之后,我们找到了共同的步调,村上春树问我是否 想往一个他称之为山的地方跑。他说话的方式听起来既像是一个挑战,又像是一 个警告。不久我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因为我们突然间就开始爬了,爬山——根本就 不是在跑,而是在一个大斜坡上艰难攀爬,就好像是在一个仰角很大的跑步机上前行。当我们一步一步跑到路的尽头时, 我转向村上春树说:“这真是一座很大 的山。”他用手势告诉我说,我们只是刚 过了诸多弯路的第一个。过了一会儿,我 们的呼吸越来越力不从心,我开始悲观 地想,是否这些弯路永远都没个头,是 否我们进入了村上春树某个小说中的世 界:上升、上升、无尽向上。不过我们最 终还是到达了山顶。在那里可以看到远 处的大海:浩瀚而又神秘的水世界被完 全地展现了出来,但它并不适宜人类居 住,只在日本和美国之间延伸开来。那天, 从我们站立的地方看去,海面是如此的 平静。

然后,我们开始跑步下山。村上春树领着 我穿过了他的村庄,跑过了大街上的冲浪用品店,经过了一排渔民的房子。当我们 并排跑向海滩的时候,空气突然变得湿 润而咸涩。我们谈论起了约翰·欧文(John Irving),当村上春树还是一名默默无闻 的翻译时,他曾经同约翰·欧文在中央公 园慢跑过。后来我们还谈起了蝉:在地下 长久的蛰伏只是为了在树上鸣叫几个月, 那是多么的神奇。自始自终,我印象深刻 的还是村上春树平稳的步调。

跑完回到村上春树家,我在客房浴室里 冲了个澡然后换了一身衣服。在楼下等他 的时候,我站在餐厅空调的微风中,透过 一面大落地窗看着后花园里的花花树树。

几分钟以后,一个奇怪的生物飘进了花 园。起先它看上去像是某种鸟类——从它盘旋的方式来看,也许是一只奇怪的 长着毛的蜂鸟。再次看时更像是黏在一 起的两只鸟:与其说是飞,不如说是在 颤动。它有各种振翅和其它的身体部件。 最后,我确定那是一只黑色的大蝴蝶, 一只我见过的最奇怪的蝴蝶。它漂浮在 那里,像一条外星鱼般摆动,漂浮的时 间之长让我困惑——我试着将它归类于 我熟悉的生物种类,但没有成功。走神 的瞬间,它已经颤动着飞走了。

之后片刻,村上春树从楼梯上走下来, 安静地坐在餐厅的桌子旁。我告诉他说, 我刚看到了我一生中见过的最怪异的一 只蝴蝶。他从塑料水瓶喝了口水,然后 抬头看着我说:“日本有很多蝴蝶,看到 其中一只也并不奇怪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