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港股通个税免征三年 北上资金融券、T+0可期(图)

 洞庭散人资料库 2014-11-16
编者按
0
编者按

  沪港通周一见,那么问题来了,要买什么呢?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以下专题也许能给你些思路:AH套利仍有可为,买蓝筹也仍是靠谱的。另外,没有50万的散户则可先买入杠杆蓝筹基金,沪港通ETF也不远了。投资者摩拳擦掌的时候,也别忘了计算下,在沪港通税负政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策下投资所需成本。剩下的,就要靠自己的实力了。GOOD LUCK!

  本报记者 常亮 上海报道

  沪港通税项问题最终落地。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11月14日晚间发布的公告,内陆个人通过沪港通投资港股的转让差价所得,自2014年11月17日起至2017年11月16日止,三年内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相关文件显示,对沪港通机制下的香港市场投资者暂免征收股票转让差价所得税的同时,对QFII和RQFII取得的股票等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一并给予免税待遇。

  沪港通开通在即,仍有诸多市场想象空间。根据香港交易所李小加此前的公开表态,沪港通T+0,A股融券最快将在2015年实现,内陆香港股市互联互通进程将继续向纵深发展。而上交所此前也称,我国股票市场已经具备了恢复T+0的条件。

  税项依次落实

  自沪港通计划披露以来,业界最为关注的即是税负问题。

  此前QFII和RQFII机构的税收是参考2009年对非居民企业所规定的10%企业所得税预提资本利得税, QFII的处理方式是按照转让差价所得账面预提10%的资本利得税,等待随时可能征收的税项。

  为此,悬而未决的资本利得税成为海外投资机构的心头之患,特别是沪港通的推出将再一次将这一问题摆到桌面上:考虑到内陆香港之间未来巨大的交易额,资本利得税暂免征收的微妙局面是否将被打破?

  根据财政部税政司、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证监会会计部对沪港通试点及QFII、RQFII有关税收政策的说明,沪港通开通后现有QFII及RQFII所得税“暂免征收”,在2014年11月17日之前QFII和RQFII取得的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应依法征收企业所得税。

  此外,有关部门为吸引内陆个人赴港投资,推动沪港通的开展,在税收政策方面亦给予了适当优惠。免税期限暂定三年,未来将“根据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和开放的总体情况等综合因素再统筹研究”。

  公告显示,自2014年11月17日起,对香港市场投资者(包括单位和个人)通过沪港通买卖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差价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香港市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卖、继承、赠与上交所上市A股,按内陆现行税制规定缴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内陆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卖、继承、赠与联交所上市股票,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现行税法规定缴纳印花税。

  股息红利税方面,由于香港结算无法区分实际投资者是企业还是个人,对香港个人投资A股的股息红利无法执行现行股息红利差别化税收政策,因此税收部门对香港市场投资者(包括企业和个人)投资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将按照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在税项安排显示出利好的前提下,机构当日对短期市场走势反应谨慎。

  华泰证券配置组组长姚卫巍认为,沪港通推动大盘上涨是一个表面的现象,其实它的核心是在我国整个资本项目逐步开放的驱使下,A股的估值会出现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过程。

  沪港通正式推出后,市场也不会因为这些资金的流入而出现大幅的上涨,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离岸人民币总体规模有限,另一方面,3000亿的规模能够撬动的市值规模也有限。

  美银美林则向投资者提示风险,预计11月17日启动当天可能会成为市场临时性顶点,要对回调做好相应准备。

  融券、T+0可期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近日公开表示,沪港通将带来“世界最大规模资产的一次重新平衡”,同时,将“有可能缩短10年金融发展时间”。

  李小加认为,初期无论北上还是南下额度可能都会很快爆满。他认为沪港通在设计时就预计了额度会出现不足,尤其是在初期两地投资者建仓的阶段,而这也正是要让大家停一停、踩一踩刹车,以控制业务开通初期的节奏不要过快。

  尽管沪港通开通初期市场交易情况尚未揭幕,但内陆股市国际化的大趋势正在倒逼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0日,上交所释放了积极的信号:“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已经具备了恢复T+0的条件。”

  根据李小加的表态,“相信明年中将可于本港实施即日买卖A股细则”,2015年试点T+0已经箭在弦上。此外,其称,沪股通的融券业务预计要到明年初才能开通。

  对于沪港通对内陆资本市场和香港的意义,港交所主席周松岗认为:“希望沪港通后,香港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成为内陆及国际经济合轨的一个网络,巩固海外人民币中心地位。”

  作者:常亮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