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出胰岛素的认知误区

 xcaq 2014-11-16

走出胰岛素的认知误区

 
嘉宾孙子林教授
东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

孙子林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现任东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糖尿病研究所所长,欧洲糖尿病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和管理学组副组长,中国微循环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常委,江苏省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
擅研究方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和干预策略
版权声明:搜狐健康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很多2型糖尿病病友被告知需要用胰岛素时,很多人都会说"不"。我们也听到很多说法,比如打胰岛素就说明这个人的病情已非常严重,打胰岛素会上瘾,打胰岛素会很疼……这些说法是真是假?我们邀请到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孙子林教授来给我们做一个权威解答。

  一、胰岛素是什么?

  孙子林:胰岛素这三个字,实际上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生理,一个是药理。在人体生理里面就存在天然的胰岛素,它是调节血糖非常重要的一个激素。如果糖尿病的病人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胰岛素作用下降,我们称之为胰岛素抵抗,会导致糖尿病。药理的胰岛素,就是动物提取或者是基因工程自备的这些胰岛素可以代替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作为一种代替,作为一种补充,来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在生理情况下,人体的胰岛素我们可以认为它是全自动调节,它跟血糖之间是互相调控的。就是在血糖高的时候,它会刺激我们的胰岛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在血糖低的时候,它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保持血糖的相对稳定。

  二、是否所有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使用胰岛素?

  孙子林:糖尿病患者实际上目前有1型和2型之分,1型糖尿病患者,他的胰岛功能损害得的非常厉害,自身胰岛基本上不分泌胰岛素,所以他必须运用外源性或者我们叫药理的这种胰岛素。而2型糖尿病往往是胰岛素抵抗为主,也会伴随有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只是程度不如1型糖尿病严重,因此2型糖尿病有一些病人,他的血糖非常高,也是需要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

  1型糖尿病,我们在过去叫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就是说他离不开胰岛素。经常就说1型糖尿病患者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他必须要用胰岛素。而2型糖尿病,我们叫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所以在运用胰岛素方面不是像1型必须去用,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有一些特殊情况还是需要用胰岛素的。

  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因为他们自身胰岛功能的差别,所以在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时候,给药模式是略有不同的。要根据每一个病人胰岛功能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理的胰岛素选择。

  三、哪些情况下需要使用胰岛素?

  孙子林:目前对胰岛素的使用,首先看他的病情需要。病情需要在医学上我们就叫适应症,胰岛素主要有七大适应症。第一,1型糖尿病,刚才我们强调过。第二,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有严重的并发症的时候是要用的。第三,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代谢并发症,比如说糖尿病酮症和高渗昏迷。第四,2型糖尿病在手术、妊娠、创伤等情况下需要用胰岛素。第五,2型糖尿病运用最大量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好的时候,要用胰岛素。第六,现在有一些所谓的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在新诊断的病人血糖非常高的时候,需要用胰岛素把血糖降下来。第七,就是像我们胰源性糖尿病,跟1型糖尿病一样,自身分泌胰岛素是缺乏的,也要用胰岛素。

  因此从这七条里面我们就会发现:有一些病人必须用胰岛素,是长期用,有的病人是阶段性用胰岛素,比如说合并有创伤、手术或者是急性代谢并发症,在这些情况过去之后就不需要再用胰岛素。还有一些情况是需要另外一个阶段性的概念,比如我刚才讲的2型糖尿病病人新发的血糖非常高,这样的病人通过运用胰岛素把血糖降下来之后,这时候可以解除葡萄糖毒性,自身胰岛功能可以得到恢复。我们经常有一个说法:让自己的胰岛休息,我们通过外源性的胰岛素把血糖降下来再唤醒他的胰岛功能,这时候胰岛素是可以拿掉的。所以真正意义上来说,不存在所说的运用胰岛素就代表他的病情非常严重。有些病人确实因为口服降糖药效果不好,最后需要用胰岛素,所以说不能一概而论,确实有的病人在病情非常轻的时候也是需要用胰岛素的。要根据他的适应症来判断是不是一种所谓的严重的情况使用,所以各不一样。

  四、使用胰岛素会成瘾吗?

  孙子林:我刚刚来讲七大胰岛素适应症的时候,大家就不难理解不存在胰岛素成瘾这样的一个故事。我刚刚已经说,糖尿病人在急性应激的情况下要用胰岛素,但是这种胰岛素在应激消除之后就必须拿掉。因此不存在胰岛素成瘾的问题,只存在你的病情是否需要用胰岛素的问题。

  所谓成瘾的概念,就是你不能脱开它。成瘾来自所谓的吸毒,吸毒成瘾,如果没有毒物提供给他的话,他就会出现很多全身身体不适的情况。胰岛素不是这么回事,只要病情可以,你把它拿掉,他的血糖一样可以稳定,身体还是非常健康的。

  五、注射胰岛素是否异常疼痛?

  孙子林:胰岛素的注射我们从心理上来说,有很多病人是不愿意接受的。因为一想到每天用针注射,一个是怕痛,还有的病人会觉得病情更重了,自己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不愿意用胰岛素。但是实际上,疼的故事在早年是存在的,因为当时我们注射的针头确实比较粗大,你总是注射,针头磨破之后有卷刃,会引起疼痛。但是现在,胰岛素注射的针头是非常细的,越来越高级。现在我们这个BD公司的针头,又短又细,注射的阻力又小,一般的是不疼的。当然也有一些病人反复注射,不换针头,一个针用很长时间,那么时间长了以后针头会发生一些变形,这时候会痛。所以实际上我们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的话是不会引起疼痛的,还有一个就是消毒,如果有酒精存在的时候,你要让它干掉,这时候一般就不会疼了。

  六、注射胰岛素的技巧有哪些?

  孙子林:从注射的麻烦性来说,已经大幅度下降。我们现在这种非常美观、非常精致的胰岛素笔给病人的注射带来很大的方便性,它的使用方法是很容易学的。有了这个笔之后,跟过去注射器相比也保障了剂量的准确,所以一般来说都是病人一学就会,能够自己进行使用。当然一个好的使用确实是有很多注射技术要学的。比如:第一,我们讲的要定时注射部位轮换,一般来说注射部位主要可选的是腹部、上臂的外侧、大腿的外侧和臀部。一般来说速效胰岛素首选的是腹部注射,长效素胰岛素可以选择臀部或者是大腿,这样吸收的比较慢。然后要注意轮换,这几个部位一个是大轮换,一个是小轮换。大轮换要在腹部、臀部、上臂这几个地方进行轮换,小轮换是在腹部的局部每一次注射要在相隔一公分的地方进行轮换注射。如果总是在一个部位注射会容易出现脂肪的增生,有时候会长成一个小瘤的样子,另外也容易出现皮肤感染等等这些问题,所以说这个轮换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就是胰岛素一定强调是皮下注射,不能注射到肌肉。注射到肌肉以后就容易引起胰岛素吸收过快,导致低血糖,所以注射皮下是非常重要的。确保注射到皮下的办法就几条:第一,尽量选用短期的针头,所以现在有6mm、5mm、4mm和8mm的针头,注射8mm的针头就容易引起肌肉注射,而4mm和5mm的针头就少。另外一个,对于那些比较消瘦的人、儿童,我们在注射的时候要捏皮,这样能在捏皮的过程中形成褶子,然后对着中心地带进行注射,这样就确保注射到皮下。这些技巧我们的糖尿病教育护士,都会给患者在注射胰岛素之前进行教育,然后能够指导他学会使用。

  七、胰岛素的使用会带来低血糖的风险吗?

  孙子林:胰岛素本身可以说是目前最强的降糖药,所以确确实实如果说注射的剂量不合适,注射的技术不合适,还有注射的胰岛素和其它的饮食运动等等这些生活方面配合不合适,都有可能造成低血糖的风险。但是随着我们新型胰岛素的使用,低血糖的风险在大幅度的下降,现在有更好的胰岛素类似物。比如说甘精胰岛素、赖脯胰岛素,像优泌乐和它所衍生出来的有优泌乐50、优泌乐25等到这些,它们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就要比人胰岛素,或者是动胰岛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是明显的减少的。所以说一个低血糖的发生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只要我们选择合适的胰岛素,有更好的生活方式配合,再加上更好的胰岛素的注射技术,一般来说可以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因为我刚才说胰岛素是最有效的降糖药,它既然有效就是双刃剑,有效的同时就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但是这个只要我们有合适的糖尿病教育,就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低血糖的风险。所以它不是必然发生的,有的病人只要掌握得好,一直不犯低血糖也是有的。

  八、一旦用了胰岛素以后,还能换回以前的药物吗?

  孙子林:完全有可能。刚刚我在讲胰岛素治疗七大适应症中的第六条是:新发的2型糖尿病病人,运用胰岛素治疗把他的葡萄糖高糖降下来,葡萄糖毒性消除,这个时候自身的胰岛功能,可以得到唤醒和恢复,完成可以改成口服降糖药,甚至有的病人经过早期胰岛素治疗以后,只要饮食控制和运动,就可以不用胰岛素。这个翁建平教授有一个研究,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面,告诉我们在进行早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有40%-50%的人,糖尿病可以得到缓解,所谓缓解就是一年之内不用药物,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血糖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这样一个问题是完全可以得到肯定的答案的。

  九、胰岛素该如何保存?

  孙子林:胰岛素的保存也很重要,否则有很多人发现打了胰岛素之后不管用,可能是因为他的胰岛素失效了。不太建议病人一下子开很多的胰岛素回家,因为你不太会管。还是要定期到医生那去看,可以调整胰岛素用量,第二可以开新鲜的胰岛素回来。药的保存有两块:一个是没有开封的胰岛素,建议在冰箱、在冷藏柜来进行保存,一般是推荐放到第一层的,冷藏的第一格不要靠近结冰的地方,这是一个没有开封的。开封的,建议放在常温下,不要放在冰箱,一般在30度以下是没有问题的,可以保存正好一支打完,没有问题。

  十、孙子林教授对糖友们的建议

  孙子林:胰岛素是双刃剑,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在糖尿病教育护士的指导下,去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有一些病情是不需要用胰岛素的,有一些患者会有一个误区,只打胰岛素,不肯吃药,实际上也是错误。胰岛素的剂量要尽可能小,因为它可以导致低血糖和体重的增加,这一点在此特别强调。

  怎么样达到这样的一个目标?实际上生活方式干预是最基本的,饮食控制和运动,永远是糖尿病治疗最基本的基石。当然其它药物的搭配,像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药物当中的地位也是一线首选,它的地位是最深的。因此,总而言之,我希望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药物选择。

(责任编辑:邵沛) 原标题:走出胰岛素的认知误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