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好绩效管理(第2页)

 白山 2014-11-16

  第二、健全绩效考核的管理机构。为了推进绩效改革和实施,笔者建议A公司成立绩效委员会,全面负责绩效管理工作的指导和决策。绩效委员会由公司领导以及各部门管理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保障公司整体绩效实施,就绩效考核运行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

  同时,明确各部门管理人员在绩效考核过程中的职责,包括直接上级负责下级的绩效考核,由上下级共同讨论、签订考核目标任务书,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对下级进行计划跟进与指导,并记录关键事件,期末进行绩效考核和面谈反馈等。

  而人力资源部门在考核中的角色应该定位为提供工具、培训、组织、协调,并对各部门的绩效考核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通过绩效考核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健全,保障了日常绩效考核工作的有效执行。

  第三、设计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了全面评价员工的绩效水平,在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主要从关键业绩指标、工作任务、能力态度、例外指标等四个方面构建指标,如图1所示。

  其中,关键业绩指标是利用平衡计分卡工具(BSC)从公司的战略进行分解得出。首先通过平衡计分卡工具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等方面制定公司级绩效指标,然后根据各部门、各员工所在的岗位职责进行分解,形成各部门、各岗位的关键业绩指标。

  工作任务指标,作为对关键业绩指标的有效补充,主要考核关键业绩指标中没有包含的内容但又是考核期内非常关键的工作任务,与关键业绩指标相比更具有阶段性、动态性的特点。

  能力态度指标主要从能力和态度两个方面评价员工的表现;例外指标是指针对考核期出现的重大例外事件,进行补充考核。

  第四、完善企业的绩效管理流程。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过程,不仅仅包括绩效考核,而是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等四个环节。在本次方案设计过程中,笔者建议A企业未来在绩效管理实施时,不仅要做好绩效考核,更重要是要做好绩效管理。通过绩效管理不断循环的整体,促使员工和组织绩效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员工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的“双赢”。

  在编制绩效计划时,企业管理人员要充分与员工沟通,建立一个让上下级都认同的绩效管理计划,并就考核指标、标准、权重、考核方式等问题达成一致,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目标和标准做到心中有数。

  在绩效实施时,要定期进行绩效面谈,通过上下级持续不断的沟通,上级了解员工的工作进展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对员工偏离目标的行为及时进行纠偏,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

  在绩效考核时,依据绩效计划制定的考核指标和标准,上级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考评。

  在绩效反馈时,员工和直接上级共同回顾员工在绩效期间的表现,共同制定员工的绩效改进计划和个人发展计划,帮助员工提高自己的绩效表现。

  第五、设计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为了使绩效考核实施具有激励性,在绩效考核方案设计中,将员工的绩效结果与其个人的薪酬支付相关联,以及员工的晋升、降职、培训、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挂钩,使得员工的工作更具有活力和动力。

  总结

  绩效考核在促进企业战略实施、激发员工活力、创造企业文化方面意义重大。只有正确认识绩效考核的作用,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加强日常的实施和监督,才能使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1页第2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