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时评人的写作心得和经验教训

 蒋成博 2014-11-17

一位时评人的写作心得和经验教训

蒋成博

我从小学开始,一直到现在,闲暇之余,总喜欢对自己耳闻目睹的国事、家事、天下事,不论大事、小事、琐碎事,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先是口头上议论一番,之后,便有感而发,写成文字。日久天长,不知不觉养成了写时评的习惯。

正好,改革开放后,又赶上一个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的时代。时势造英雄,我们的文笔,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于是,从2006年起,我一点点学着、试着,撰写、发布时评短文。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路写了下来,汇总一下,大概已有几十万字了。

谁曾想到,写时评,竟然成了我业余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有空,我就情不自禁拿起笔,写点东西,隔段时间不写,就觉得缺少了点什么,急得慌。

写的多了,颇有心得,其中,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两天内138万人/次。当然,页免不了惹出麻烦。

今天,借此机会,我想谈谈自己的写作心得和经验教训,供同道们参考,以为前车之鉴。

我最大的写作心得是什么呢?我觉得,一个作者,不论你的写作风格如何,都一定要有感而发,毫不做作,绝不要为评论而评论,那是写不好文章的。

文章好坏,不在于字数有多少,不在于文采多华丽,而在于谋篇布局合理的情况下,按照作者自己习以为常的写作风格和网站的基本要求,吐露真情实感,使文章真真切切为情而抒就行。

虽然,理论上讲,写时评,重在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但真正能够服人的地方,最终,不是别的,而是真情。

我以为,写时评,最忌板着脸讲一通大道理,以情动人才是写好时评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我看来,一篇好时评短文,至少要符合以下三点:

其一,有一个简洁明了,一语中的,一目了然,并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好标题。

其二,文章结构简单明晰,谋篇布局层次分明,直奔主题,要么三段论,要么起承转合配合默契,不要搞那么复杂,不要绕弯子,卖关子。

其三,时评短文固然为时而作,但更应为情而作,通篇文章一定要融入尽量多的感情色彩,一定要给人以真情吐露的感觉,用情为时评定格调。

做到以上三点,一篇受人欢迎的时评短文,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出炉了。

写时评,我最大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呢?说实在的,在中国,任何一位时评人,想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或者想完完全全做到写真情实感,一吐为快,是不现实,不可能的。

根据我的切身体验,一篇有一定影响力的时评短文,写好之后,或许应该有一种《诗经·小雅·小旻》中所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复杂感觉,否则,一定是平平淡淡,不痛不痒的,这样的时评短文,不写也罢。

何以见得?因为,每一篇时评短文,发布出去以后,都有免不了得罪一些人,或一群人。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大千世界百杂碎,真是无奇不有,写时评,哪有不得罪人的?

我的体会,我的教训是,写好时评短文,要尽量做到“五不”为妙。

第一,不要与政治博弈。尽管时评短文,主要是对政治时事发表议论的,然而,作为普通时评人,永远都是政治的边缘人,不可能深谙中国政治的奥秘。故而,我坚信,不要与政治博弈,是一位成熟时评人必须牢记在心的第一要义。

第二,不要指名道姓写任何一个具体的人。我们常说,论事不论人,在中国,尤其要把握好这一点,不要写具体的人,包括其具体单位和住址等个人隐私,不然的话,容易给人留下把柄。

第三,不要夸大任何一个事件。写事件类的时评短文,一定要忠于原文的爆料,不要夸大其词,过度渲染,那样只能适得其反,惹祸上身。

第四,不要写没有见诸各大网站、报刊杂志、政府网站和政府新闻联播的东西。

第五,不要写从亲戚、朋友、同学、同事、邻居、熟人等那里“道听途说”来的爆料类时评短文,即便是自己亲眼所见的事情,也要牢记“眼见未必为实”的警世恒言,不要妄加评论。

不言而喻,现代中国的时评人,是一群勇于为社会,为民众,为正义、公平、公正、公理等正能量冲锋陷阵,奋不顾身用文笔呐喊的社会群体。

但平心而论,一旦我们时评人出事,谁会为我们时评人呐喊呢?民众,网络媒体,还是各级政府?我看,主要还是靠我们时评人自己,靠我们时评人群体自身,靠我们时评人的团结、联合与互助。

鉴于此,我谈了自己的写作心得和经验教训,希望对同道们有所帮助,有所警示。

201411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