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文训练:

 昵称3047428 2014-11-17

1、阅读文言文《虹》,完成后面小题。(14分)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中,余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余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穀。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烁,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孙彦先?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即有之。”                        

(选自《梦溪笔谈》)

【注】①溪涧:溪流、山涧。②信信:确实如此。③熙宁:宋神宗赵项年号,公元1068—1077年。④契丹:宋时北部少数民族政权。⑤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到了极北方黑水境内的永安山下建起帐篷。卓帐:竖起帐篷。⑥新雨霁:刚好雨后初晴。⑦扣:靠近。⑧绡穀:生丝织成的薄纱。⑨烁:闪烁。⑩逾:越过。?孙彦先:与沈括同时代的科学家。

5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余使契丹   (      )   ②时新雨霁(       )

③立涧之东西望(     )   ④逾山而去  (       )

⑵与“日照雨即有之”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B.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

C.今方来,吾欲辱之(《晏子使楚》)  D.跪而拾之以归(《赵普》)

5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虹  乃  雨  中  日  影  也

58.翻译下列句子。

⑴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

⑵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59.本文主要介绍由虹的传说到对虹的科学认知过程,说说这篇文章带给你什么启示。(2分)



答案:

56.⑴①出使 ②这 ③向西 ④离开,离去(4分)    ⑵B(2分)

57.虹 / 乃 / 雨 中 日 影也(2分)

58.⑴从西向东看就能看见,原来这是傍晚的虹。(2分)⑵两棵植物只是叶子相似,但它们的果实和味道是不同的。(2分)

59.一个人不人云亦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发现事物的本质。(大意对即可。2分)

【解析】

56.

试题分析: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读百遍,其义自现。先读懂全文,再思考所学过的这几个字语有哪些含义,根据句意推断。注意“”的通假。“去”的古今异义。(2)“日照雨即有之”中“之”解释为:指示代词,它。ACD三项的“之”解释为:指示代词,它。B项的“之”解释为:助词,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关键词的含义的解释。注意1句中的“”的含义,2句中的“徒、其实味”的含义。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大致理解课文,根据文中的意思,写出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20分)

梅花岭记(节选)

                                        (清)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②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注】①今江苏扬州。②即史可法,明末政治家、军事家。③临期成此大节——指到城破时将史可法杀死,以成全他与城共存亡的节义。④即清兵。⑤史可法时任内阁大学士,故自称“阁部”。 

60.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4分)

吾 尚 未 有 子

乃 以 衣 冠 葬 之

6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集诸将而之曰(         )  吾上太夫人(         )

德威流(         )        至南门(         )

6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6分)

吾誓与城为殉。

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

63.请结合原文概括史可法的性格特征。(6分)


 答案:

60.①吾/ 尚 未 有 子    ②乃/ 以 衣 冠 葬 之(每处2分,共4分)

61.①对……说(或:嘱咐,叮嘱,吩咐,告诉等)②信 ③眼泪 ④押送(或:捉拿,捆绑,俘押等)(每个词1分,共4分)

62.①我发誓与城共存亡。(“吾”、“誓”、“殉”,1分,共3分。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②忠烈(史可法)于是瞪大眼睛说:“我是史可法。”(“乃”、“瞠”、判断句,1分,共3分。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63.忠君,爱国,刚烈。(答对一点给1分,每点结合原文得2分,共6分)

【解析】

60.

试题分析:学生的断句能力,一定按内容和结构来进行划分。有时可以注意一些起断句作用的虚词,如:“盖”“夫”等一般用在句首,“而”“则”“于”等一般用在句中,“矣”“耳”等一般用在句末。如:乃/ 以 衣 冠 葬 之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61.

试题分析: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这里“语”名词用作动词,“对……说”。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2.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此处注意关键词“殉”“瞠目”等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63.

试题分析: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10分)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之阙下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燕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晏殊。执政莫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加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节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阙下殿下。②择胜燕饮择胜景之处宴饮。③各为燕集各自饮宴欢会。④批除御点上任

6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值:                          执政莫所因:           

65.下列句中的“”与“荐之于朝廷”中的“”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行者休于树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苛政猛于虎也             D、余将告于莅事者

66.翻译下列句子(4分)

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2分)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2分)

67.选文中的晏殊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分析。(2分)



答案:

64.正值、恰好  明白  (2分,1分1个)

65.D

66.①只有晏殊闭门与兄弟读书,像这样谨慎忠厚的人,正可以做东宫官(教太子读书).(惟、如此、为)②,(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仿佛竞相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争相比高远笔直的向上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67.文段中晏殊不隐瞒自己曾经做过试题,请求另出题;受命后老实说出不能去宴游的原因.可看出晏殊是一个质朴、诚实、谨慎、忠厚的人.

【解析】

64.

试题分析: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总结”常考。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5.试题分析:“荐之于朝廷”中的“翻译为:向。A项中的“于”解释为:。B项中的“于”解释为:在。C项中的“于”解释为:比。D项中的“于”解释为:向。故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关键词的含义的解释。注意1句中的“惟殊谨厚”的含义。2句中“轩邈直指千百”的含义。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67.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能够大致翻译课文,根据对晏殊的语言描写和关于其的侧面描写,对其进行评价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12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选自《晏子春秋》)

【乙】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选自《史记·列传·管晏列传》)

注释:(1)缧绁:拘系犯人的绳子。引申为囚禁。 (2)涂:同“途”。 (3)骖:古代一车三马或四马,左右两旁的马叫骖。(4)戄然:惊惧的样子(5)诎:通“屈”,委屈。信:通“伸”,伸展,伸张。 (6)寤:同悟

68.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吏二缚一人(        )  (2)圣人非所与(       )

(3)摄衣冠曰  (        )     (3)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知己(     )

69.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婴闻橘生淮南则为橘       入闺久之                         

B.今民生长齐不盗               婴虽不仁,免子

C.夫子既已感寤赎我             人不知不愠,不亦君子乎

D.所以者何                     碧窈

70.翻译句子(4分)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译文                                                            

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译文                                                              

71.从以上两则故事中,你认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

68.(1)到  (2)同嬉,开玩笑(3)道歉     (4) 这

69.B

70.(1)难道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盗吗?(2)了解我却(待我)无礼,还不如在拘禁之中 。

71. 善于辞令 能言善辩   知错就改(尊贤礼士,闻过则改)

【解析】

68.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熙”是通假字,“谢”“是”为古今异义,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9.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都可以。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B项中“于”皆为“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0.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第一句“得无……耶”反问的语气要译出来,“善”字在理解准确。第二句先根据注释了解“缧绁”的意思,再译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71.

试题分析:借助注释,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抓住人物的言行从性格、精神品质方面表现分析人物形象。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阅读《巨商蓄鹦鹉》,完成后面问题。(13分)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一日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语鹦鹉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否?”鹦哥谓之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

7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半年得释  (       )           ②笼语鹦鹉曰(      )

③鹦哥之曰 (       )           ④似不忍去    (      )

(2)下列各句与“一日段生以事系狱”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  (     )

A.可以为师矣                B. 岁以大穰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 而以天下事为己任

7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一 日 段 生 以 事 系 狱

7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75.文章说“鹦鹉甚慧”,它的“慧”表现在:①能诵诗文;②向客人问安;③                  

                。(2分)



答案:

 72.(1)①才  ②靠近  ③对……说,告诉  ④离开   (2)(1分)B 

73. 一 日/ 段 生/ 以 事 系 狱

74.(1)(2分)于是段生特意准备了车马,将鹦鹉携带到秦陇,揭开笼子,大哭着放出了鹦鹉。(2)略 

75.(2分)③思维灵敏,及时倾诉自己的不幸 ④离别时情真意切

【解析】

72.

试题分析:文言实虚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虚词要能辨出一词多义;实词,要识记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用法。如,虚词“以”的用法;实词“去”古今异义现象。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3.

试题分析: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主—谓---宾”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74.

试题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此处注意关键词“特”“具”“熙”“病”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75.

试题分析:,回答这一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故事。然后,要先审题干,再找内容。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如果内容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那学生就应学会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2分)

曹冲救库吏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注释】曹冲:曹操的儿子。文中“太祖”即指曹操。 面缚首罪:把自己捆绑起来当面向曹操请罪。 免:免于祸 自归:自首。 谬:假装。 县:通“悬”。

7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鼠所啮  (2)齐人善盗乎  (3)是以忧戚    (4)吏二缚一人

7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

78. “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中的“此”是指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79.《晏子使楚》与《曹冲救库吏》中,晏子和曹冲在应对问题上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


答案;

76.(1)被(2)本来(3)因此(4)到

77.(1)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2)曹冲于是用刀戳破衣裳,弄得像是老鼠咬过一样。

78.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

79.急中生智,随机应变,口才与推理能力强,善于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解析】

76.

试题分析: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这里的“是以”倒装,应是“因此”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7.

试题分析: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是否有活用现象,明确使用的文言句式等。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这里注意关键词“熙”“病”“啮”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78.

试题分析:初中阶段文言文阅读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的进一步深化了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要求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到文中搜寻筛选提取信息,找出原句即可,学生精读文章,初步筛选,看清方向,明确方向,仔细分辨,识别障碍。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79.

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此处理解二者都是急中生智,随机应变,口才与推理能力强,善于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②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③豪右:豪强。④覆按:复审案件。⑤丰裁:风纪。

80.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8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师         (         )          ②与语之      (          )   

③灌诣军门见 (         )          ④命筑城泰州   (          )

(2)选出与“创户帖以便稽民”一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    )

A.固以怪之矣                B.扶苏以数谏故 

C.醒能述以文者                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选出与“而愚民哄取之”一句中“而”“之”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2分)   (    )

A.杂然而前陈者    辍耕之陇上          B.为坛而盟          渔人甚异之

C.黑质而白章      悍吏之来吾乡        D.而吾以捕蛇独存    永之人争奔走焉

81.用“/”划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灌 率 武 勇 结 屯 林 中

82.翻译下列句子。(6分,每题2分)

(1)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3)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8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陈灌是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 :      

80.(1)①(邀请)  ②以……为奇,对……感到惊奇  ③到,到……去    ④  不久

(2) D  

(3) B 

81.灌 /率 武 勇 / 结 屯 林 中

82.(1)陈灌率领勇武之士屯驻于林中,盗贼不敢侵犯,他们这一乡得以保全。                    

(2)渔人一一地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他们听了都很惊叹。    

(3)(假使)从前我不干这个差使,(那么)早就已经困苦不堪了。     

83.从他在世将乱前在住处周期种了大量的树,保全一乡人可以看出他智慧过人,有先见之明;从他建学校邀请老师教育学生看出他重视教育;从他访问疾苦、禁止豪强兼并可见他体恤民情等。

【解析】

80.

试题分析:文言实虚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虚词要能辨出一词多义;实词,要识记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用法。如,虚词“之”“以”的用法;实词“奇”词类活用现象。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81.

试题分析: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82.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83.

试题分析: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