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民间艺人的赵本山的起落,使人如鲠在喉,总感觉有什么吐不出来的东西,我们仿佛生活在未庄。一文不名的阿Q,进了一回城,喊了一声;“革命了!”,便可以在未庄横着走,谁见了也恭恭敬敬称他“阿贵”。赵太爷忘了不准他进家门的约束,吴妈舍弃了受辱的羞耻,都为了从他那儿弄几件便宜货;一旦阿Q被官府抓了,他就成了人人眼里的砍头货,就好像以前没有发生过什么是的。横眼望过去,你不能不敬佩鲁老夫子的眼光:“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要说赵本山可怜!可惜我没有那么多的同情心。细细看看他的前前后后,再想想他失宠后的所做作为,你就完全明白,他待徒儿的架势,对全国人民的忽悠,完全是奴才把主子待他的那一套把戏转嫁与他人。几千年了,我们那一次的革命运动都不是为“均平富”,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努力,可结果是均了老富,拥起了新富,曾经受辱的人成了新的施辱者。多少人的抛头颅洒热血,成了磨套赶驴转了圈子。中国的人性就那么下贱吗!“宁与外寇,不给家奴。”过去对成名后的赵本山搞拜师会,耍独裁很感不解,如今才明白,我们骨子里那股“在狼面前是羊,在羊面前是狼”的奴性是很难克服的。在这样的酱缸里只能淹制出奴才,绝不可能淹制出天才。赵本山的徒儿只能是“孝顺样”(小沈阳),而不会是陈涉。就是真有陈涉出现,不等他长大,赵本山会早早的掐死他,或赶他出门! 赵本山可能不会想到把他按下去的那只手,正是把他提起来在中国文艺界扶着他让他横行了几年的那只手。我们也永远不会明白自己做奴才的命运就是自己永远想做主子的那颗心造就的。一个缺少平等心态,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民族,一个视信誉为英明计谋的民族,繁荣的只能是奴才艺术化,艺术奴才化,好使那奴才与主人的转化维持常态,这样看,我们千年来的循环是那么正常合理。所以,我们就不能用主人否认他曾经是奴才,更不能否认今天的奴才就不会成为明天的主人。 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为奴才艺术化,艺术奴才化而奋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