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老年报 >>> 正文

 苦夏2012 2014-11-18
                                                 邬沧萍    
      编者的话:今年是我国“敬老月”活动开展五周年,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老年文化建设,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促进老龄事业发展,全国老龄办决定举办“首届全国敬老文化论坛”。本报今日二三版刊登部分优秀获奖论文的摘要,以飨读者。
      敬老文化是社会风尚的总和。我国敬老文化有重要的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并赋予新的时代精神,需要继承“孝亲敬老”的传统家庭美德和感恩思想,自觉将其升华为“尊老敬老”的社会公德并落实到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上;还需要继承我国“尊老敬贤”“尊师重教”“尊师重道”等传统美德,把老年人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奠基者、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还必须继承中国传统的仁爱美德和大同思想,把关爱老人从道德层面提高到法律上并作出制度安排。
      一,继承“孝亲敬老”的传统家庭美德和感恩思想,自觉把它升华为“尊老敬老”的社会公德并落实到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上。感恩自发产生于孝亲,感恩思想是人类的共性。中国同国外感恩不同的地方是中国五千多年前就有系统孝道并用礼法来规范人的行为。孝道对于维护家庭、家族、国家、社会安定有序,团结友爱,人民安居乐业,都具有科学性和进步性,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必须继承并大力弘扬。尊老敬老作为一种社会公德,在传统的社会条件下,不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当今的中国,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把尊老敬老作为一种社会公德,是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和谐老龄社会的必要条件。
      二,敬老文化必须继承我国“尊老敬贤”“尊师重教”“尊师重道”等传统美德,把老年人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奠基者、人类文明的传承人。敬老文化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和理论根据,就是要全社会共同尊重老年人的历史贡献,感恩于年高德劭的老年人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尊老敬贤”“尊师重教”“尊师重道”等传统美德具有科学性、进步性是必须继承的,也是文明社会共同价值观,但是也应该赋予一些时代精神。首先,尊老敬老要把老年人的历史价值的认识,提高到老年人是社会发展的奠基者和人类文明传承人的高度。其次,尊老敬老还要科学认识老年人知识老化的问题。再次,弘扬敬老文化必须提高对当代老年人现实社会价值有科学的认识。
      三,弘扬敬老文化还必须继承中国传统的仁爱的美德和大同思想,把关爱老人从道德的层面提高到法律上作出制度安排。关爱老人不能够简单看成是人道主义的悲天悯人、对老年人的施舍,必须看成对老年人的生存权利的尊重,对老年人在繁衍人口,抚育下一代所作出的贡献予以肯定。这与联合国提出的“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思想是一致的。在一个时期内,我国老年人贫困现象还会继续存在。我国除了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来解决老年贫困问题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需要社会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来帮助解决。关爱老人除了法律制度以外,需要社会的公益、慈善、志愿组织和关爱老人的人士伸出援手。帮助贫困老人,仍然是对社会道德的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