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端砚(三)

 雪小石 2014-11-18

话说端砚(三) —— 坑仔

    坑仔岩自宋代开始开采,所采砚石在端砚名坑中仅次于老坑砚石,与麻子坑同属端砚第二梯队砚材。早期坑仔岩砚石的色泽近似老坑砚石而略带赤色,也可以说是介于老坑砚石与麻子坑砚石的色泽之间。坑仔的石眼非常漂亮,且有许多是八哥眼,仅从观赏角度来讲属于石品的一种,但从研墨角度来说,石眼属于瑕疵。

话说端砚(三) <wbr>—— <wbr>坑仔

   

    早期的坑仔中,有大片天青的,其研墨效果不错。

话说端砚(三) <wbr>—— <wbr>坑仔

 

    1978年,国家为了出口创汇,重新启动坑仔的开采。在80年代早期开采的坑仔砚石中,有部分石色相对偏红的坑仔,此类坑仔质地虽然较纯净,但石质略有些粗,其研墨效果一般。

话说端砚(三) <wbr>—— <wbr>坑仔

 

    至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随着坑仔坑道越来越深,越来越靠近老坑坑口,故当时有不少具有天青、金线的坑仔被开采出来。当时金线被作为老坑才有的石品,故当时有不少此类坑仔被冒充成老坑出售。后来逐渐有更多的人知道此石实为坑仔,也就终结了有金线就是老坑的经验之谈。

话说端砚(三) <wbr>—— <wbr>坑仔

话说端砚(三) <wbr>—— <wbr>坑仔

 

    到90年代,坑仔坑口陆续开采出许多有冻、满堂蕉白、蕉白底玫瑰紫的坑仔。这时期的坑仔,因为石品丰富、绚丽,也就成为仅次于老坑的炒作题材,并且价格逐年高涨。这类坑仔中,有鱼脑冻、浮云冻、满堂焦白坑仔其研墨效果还不错,但与有大片天青的坑仔相比,个人认为还是逊色一筹。

话说端砚(三) <wbr>—— <wbr>坑仔

 

话说端砚(三) <wbr>—— <wbr>坑仔

 

话说端砚(三) <wbr>—— <wbr>坑仔

 

    蕉白底玫瑰紫坑仔,是各类坑仔炒作题材的佼佼者,价格也是最高的。是除老坑以外最受欢迎的砚材(这是从观赏性、收藏角度来看的)。如果从实用性角度来看,此类砚石质相对比较粗,研墨效果不是很好。

话说端砚(三) <wbr>—— <wbr>坑仔

蕉白底玫瑰紫青花


话说端砚(三) <wbr>—— <wbr>坑仔
玫瑰紫

 

话说端砚(三) <wbr>—— <wbr>坑仔

话说端砚(三) <wbr>—— <wbr>坑仔

话说端砚(三) <wbr>—— <wbr>坑仔

话说端砚(三) <wbr>—— <wbr>坑仔

 

    从实用角度看坑仔,大片天青的坑仔一般研墨相对细腻,下发墨尚佳。其次是满堂蕉白坑仔、鱼脑冻和浮云冻坑仔。再次是略偏赤的老坑仔、偏红坑仔和蕉白底玫瑰紫坑仔。如果从观赏性、投资角度来看,蕉白底玫瑰紫坑仔为首选,其次是满堂蕉白坑仔、鱼脑冻和浮云冻坑仔。但也要注意,沙埔石中的有冻岩、羚羊峡北岸白线岩也有与此类坑仔非常相似的特征,如果不熟悉,一般很难将它们区分开。同时,坑仔中有天青、鱼脑冻和浮云冻的坑仔,也常常被用来冒充有冻的老坑,选择老坑的时候,也需要对它们进行区别。


    坑仔岩晚清民国年间基本停采,至1978年重开,2000年为保护资源,上三坑全部停采。2007年9月13日,为防止盗采,坑仔16个采石坑全部炸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