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秋光墨

 雪小石 2014-11-18

千秋光墨

(2013-10-05 23:20:16)

    千秋光墨,为笔者喜爱的墨板式之一,最早为晚明墨工吴叔大所创。根据《墨志》记载,墨工吴叔大,为以桐油、胶、碎金、麝香为料,捣一万杵,而使墨光似漆,坚致如玉,因以扬名。吴叔大墨分五种,一为“天琛”,二为“千秋光”,三为“非烟”,四为“廖天一”,五为“九玄三极”。前两者为他自己创造的墨名,后三种则沿袭程君房、方于鲁而来。

    最初的“千秋光”墨,是根据《周礼》考工记的制度,依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作桓圭、信圭、躬圭、蒲璧、毂璧,即所谓“三圭二璧”,一共五锭一套。

千秋光墨

千秋光墨

千秋光墨

千秋光墨

    清代制墨名家曹素功,于康熙六年(一说是顺治年间)弃官接顶了吴叔大的墨庄制墨,并延续吴叔大的各类墨板。因此,“千秋光”墨一直在曹素功墨庄中得以延续。

 

    后曹素功家墨工汪近圣于清康熙、雍正年间崛起,摆脱曹家羁绊,独自在徽州府城开设了一家“鉴古斋”墨店。由于源于曹素功,因此也使用“千秋光”墨板。

 

千秋光墨

千秋光墨
    此后,“千秋光”墨板为众多墨庄采用,如胡开文、詹大友等墨庄,均制作出“千秋光”系列佳墨。

 

千秋光墨
千秋光墨
千秋光墨
千秋光墨
千秋光墨
千秋光墨
    一直到70-80年代,“千秋光”墨板仍然被后人所使用。但让人懊恼的是,这一时期采用“千秋光”墨板的墨,早已是低档炭黑墨的代名词,完全有悖于它曾经的宗旨与定位,此“千秋光”已非彼“千秋光”,不禁让人感叹时光的斗转星移、世事变迁,扼腕叹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