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华清池:实现由“池”向“宫”转身

 智慧旅游519 2014-11-18

    □魏铁平

    长期以来,华清池为了寻求历史人文景区在新的旅游业态下的竞争发展,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探索创新发展之路。《若干意见》明晰了发展的思路,我们将继续实施“大华清宫”战略,力争用3—5年的时间,创造“华清尊容”,实现“华清理想”,把华清池打造成“中国唐文化旅游标志性景区”。

    以资源为根基,推行管理新机制

    《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推动优势旅游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

    华清池景区和与之毗邻的骊山景区,虽然资源性质不同,但历史渊源同根同宗,文化积淀一脉相承。过去,分属不同管理体制的两个景区,发展受到人为的干扰和自然的局限。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华清池寻求突围困局。

    首先打破体制的条框限制,实施一体化经营。也就是寻求政府的支持,用一个管理机制统和两个景区的经营,合二为一,理顺了管理机制,打破了管理壁垒,洞开了发展天地。

    其次就是规划“大华清宫”发展战略。在整合提升资源的基础上,为了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围绕“建设大景区、发展大旅游、打造大品牌”的战略目标,规划建设“华清宫文化旅游景区”。也就是把原华清池景区和骊山景区统一到“大华清宫”规划范畴,采取“异类融合”方法,依据相异单体在品类、空间、时间、受众等方面的特性,按照需求以产业组合、景观组合、文化组合等方式进行多维度的重新搭配,实施大景区战略。

    再次是重新构建旅游发展战略目标。实施一体化经营,为华清宫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今后将依照骊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加强文化的融合、品牌的融合、市场的融合,创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

    以文化为内核,整合旅游新产品

    华清池景区长期以来是以人文游览为主要旅游形式,旅游产品单一,旅游形式单调,旅游经济单纯。尽管近年来在创新发展上以成功打造大型实景演出《长恨歌》为代表,在文化旅游产业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但在产品的丰富性、文化的深度挖掘利用以及产业规模上却有诸多掣肘。

    在一体化经营后,提升竞争力的可靠途径就是文化的融合、创新。为此,我们采取了两个步骤。

    一是归纳提炼华清宫文化资源要素。经过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我们提炼出华清宫文化的五大要素。即历史文化、御汤文化、宫苑文化、梨园文化和宗教文化。

    二是依托五大文化要素,规划打造富有特色的九大主题旅游产品。即“唐宫苑主题景区”、“御汤苑主题景区”、“梨园主题景区”、“兵谏苑主题景区”、“禁苑主题景区”、“道文化主题景区”、“佛文化主题景区”等,实现景区产品结构由单一型向系列化、精细化转变,产品类型由观光产品向主题产品、观光度假产品、个性化产品发展,重塑产品品牌形象,展现唐华清宫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的恢宏景象。

    以市场为导向,实施经营新模式

    经营创新是实现企业战略的重要保证。华清池将全面实施经营创新。

    一是坚持“文化、市场、质量、成本”四大经营主题。以四大经营主题为核心,凝聚全方位的经营合力。

    二是创新经营渠道。突破单一门票经营的尴尬境遇,创新资源组合,拓展经营渠道,培育多元产业链条,延伸和开辟新的经营渠道。

    三是依据战略的走向适时调整、建立动态化的经营模式,使二者相辅相成。

    四是催化经营管理创新。加快简单粗放的景区管理向复合多结构型转变,实现开放型景区管理方式。

    五是加强智慧旅游经营体系建设,打造多元化、综合体、多功能、便捷化的复合旅游目的地。

    以发展为动力,筑造华清新理想

    我们的理想和目标是建设中国唐文化旅游标志性景区,在陕西旅游大板块格局中,呈现一个最为完整、最为丰富、最为系统、最为亮丽的唐文化旅游区。一体化经营后,唐华清宫景区的大区域形成、大品牌形成、资源的完整连接形成,产品的系统性形成,对外的影响力形成,作为标志性景区的势力也就形成。

    在这样的条件和基础上,通过开发建设,创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实现华清池到华清宫的嬗变和突破性的发展,促进华清池和骊山两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向国际一流景区的转化,形成唐文化旅游板块,使临潼旅游格局和品质形成东有秦文化、西有唐文化的两翼发展局面。

    我们要乘着新一轮改革和旅游业发展新形势的东风,加快发展步伐,实现“华清池”向“华清宫”的华丽转身,以卓越品质和创新精神筑梦“华清理想”。

    (作者为陕西华清池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