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2014届高考真题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2 天气、气候和大气运动

 紫曦唯幂1 2014-11-18

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2 天气、气候和大气运动

 

(湖南省怀化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文综试题..)2013年9月中旬,江浙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则被认为进入秋季)。读苏州这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下面8~9两题。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2 <wbr>天气、气候和大气运动8.这年9月17~25日,苏州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B.日温差降低,海陆状况

    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                     D.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
9.此段时间,苏州地区

    A.开始进入秋季                         B.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
    C.阴晴变化与“副高”北移有关               D.26日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增强 

【答案】8、B   9、D

【解析】8、观察图表可知,17日温差为8℃,18—23日温差为9℃,25日温差为10℃,此时从图表中只能观察天气和风力状况排斥B、D项;17—25日风力弱,因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增大温差,选A项。9、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表示进入秋季,而图示气温高于22℃,没有进入秋季,A错;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B错;只能说阴晴与副高移动有关,不一定北移,C错;26日温度差变小,因天气为阴天,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增强,D正确  。

考点:影响温差的因素
(河北冀州中学2014届高三一轮复习第三次检测地理试题.)图A为“世界某区域图”,图B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两条对应图A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6~7题:

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2 <wbr>天气、气候和大气运动6.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A.甲-①、乙-②                   B.甲-③、乙-② 

C.甲-②、乙-③                   D.甲-②、乙-①

7.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②地形起伏   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④海陆位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6、D   7、A

【解析】6、读图,甲乙都属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所以都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风力强,夏季受副高控制,风力弱,③错,所以B、C错。甲地纬度较高,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较长,多风月份时间长,但是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甲地位于背风坡,风力较弱,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但纬度低,受西风带控制时间短,风力弱,但多风时间短。所以甲—②、乙—①,D对,A错。

7、结合前面分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相关,①对。与地形起伏相关,②对。没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③错;海陆位置决定了在迎风坡、或背风坡,④对。所以A对。B、C、D错。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原因、影响风力的因素。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5月)地理.)治理灰霾已成为改善民生的当务之急。回答19—20题。

19.下列资料所呈现的天气条件中,最容易形成灰霾的是  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2 <wbr>天气、气候和大气运动A. ①        B. ②       C. ③       D.④

20.灰霾频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导致水果蔬菜晚熟               B.影响草莓等草果的质量

C.运输方式中,铁路受影响最大         D.网购货物送达时间缩短

【答案】19、AC   20、AB

【解析】19.图①有逆温层分布,空气不易扩散,易形成灰霾;图③为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易形成灰霾;而图②为锋面气旋,图④为锋面天气,两种天气状况,都多大风,阴雨天气,不易形成灰霾。故选AC。
20.灰霾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使光合作用减弱,可能导致水果蔬菜晚熟,还会影响草莓等草果的质量;而对铁路运输影响不大,对公路和航空运输有较大影响,会使购货物送达时间延长。故选AB。
考点:天气系统、大气污染

(广西桂林、崇左、防城港市2014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综试题)读右面“我国部分地区7月份气温和年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2题。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2 <wbr>天气、气候和大气运动1.从图中可以看出

A.太原与石家庄最大温差为4℃

B.①处气温略高于24℃

C.西安的年均降水量多于郑州

D.太原、石家庄的年降水均小于600mm

2.形成②处与济南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夏季风             B.洋流                C.地形                  D.锋面

【答案】1、D   2、C

【解析】1、图中等差距为4℃,太原与石家庄在0℃—8℃之间,那么其最大值应大于4℃;①处位于秦岭北侧山地,气温低于24℃;西安和郑州的降水量位于600到800mm之间,因郑州距离海洋近,降水量应多于西安;而太原、石家庄的年降水量均小于600mm。故选D。

考点:等值线、气候。

(湖南省2014年长沙市高考模拟试卷(二模)文综试题.)读下图“某国樱花开放日期等值线图”,完成3~4题。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2 <wbr>天气、气候和大气运动3.据图判断该国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

A.东部         B.西部        

C.北部         D.南部

4.影响该国樱花开放日期早晚的主要因素有

①降水 ②地形 ③太阳辐射 ④土壤 ⑤洋流

A.②③        B.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⑤

【答案】3、B  4、C

【解析】

试题分析:

3、同纬度相比,东部樱花的开放日期晚于西部,表明东部气温低,其原因是因东部的地势高于西部,所以平原地形位于西部。故选B。

4、樱花开放日期不同主要受温度影响,东西部樱花的开放日期不同,主要是受地形影响;南北开放日期不同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东岸南北部与同纬度陆地不同,主要受洋流影响,北部受寒流,南部受暖流影响。故选C。

考点:等值线、气候。

 

(江苏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地理....)国际上普通认为日均温介于18.7℃~20.6℃是最佳疗养温度。下图为“国内十大最宜养老城市分布图”。据此完成9~10题。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2 <wbr>天气、气候和大气运动9.下列城市中,冬季最适宜养老的是

A.青岛     B.苏州     C.厦门     D.海口

10.影响上述四城市冬季养老适宜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大气环流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2 <wbr>天气、气候和大气运动(天津市红桥区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读全球热量平衡图,回答8—9题。

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2 <wbr>天气、气候和大气运动8.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同时地面也升温

B.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但大气不吸收太阳辐射

C.就整个地球平均状况而言,地球(地面和大气)收入的热量和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D.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共同影响下加大了气温日较差

9.低层大气增温主要是      的结果

A.受太阳光直接照射

B.近地面臭氧吸收紫外线

C.太阳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

D.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

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2 <wbr>天气、气候和大气运动考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江苏省淮安市2014届高三5月信息卷地理试题_.)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回答1~2题。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2 <wbr>天气、气候和大气运动1.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能量最强的是紫外线           B.②是对流层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一般只出现在夜晚               D.④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2.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

   A.到达地面的①减弱                 B.被大气吸收的②减弱

   C.到达地面的③减弱                 D.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增强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2 <wbr>天气、气候和大气运动(四川省仁寿县高中2014届高三5月冲刺卷地理试题.)地表单位面积接受的太阳辐射量随坡度不同而不同。下图为某山地坡面七月份太阳辐射量图。读图完成9—10题。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2 <wbr>天气、气候和大气运动9.关于该山地坡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阳坡 ②阴坡 ③迎风坡 ④背风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该山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2 <wbr>天气、气候和大气运动(江苏省淮安市2014届高三5月信息卷地理试题_.)下图中四地位于同一大陆西岸沿海低地,读图完成3~4题。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2 <wbr>天气、气候和大气运动3.图中四地位置最南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四地气候特征大致相同的两个地区是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3、D  4、A

【解析】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2 <wbr>天气、气候和大气运动(吉林省长春市2014届高三地理毕业班第四次调研测试试题.) 37 . ( 24 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2 <wbr>天气、气候和大气运动( l )分别描述 A 地区、 B 地区 7 月气温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10 分)

( 2 )指出 A 所在纬度的气压带名称,并说明该气压带的形成过程。( 14 分)

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2 <wbr>天气、气候和大气运动考点:该题考查等温线图的判读分析;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过程。C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大气的受热过程                   

[2014山东卷]图3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完成5~7题。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3

5.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降雪量  B.温度

C.光照  D.地形

5.B 

[解析] 由于云量差异分布不明显,因此影响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可能是降雪量;由于当地盛行偏东风,且越靠近海洋,海洋性越明显,冬季气温越高,因此东部积雪深度小于西部积雪深度;云量差异不明显,因此光照差异不大;此地区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地形差异不明显。

6.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  )

A.农田  B.林地

C.城区  D.乡村

6.C 

[解析] 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说明此地区气温偏高,因此最有可能为城区。

7.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技术可以(  )

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

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

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

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

7.D 

[解析] 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主要采用RS;解译积雪遥感影像主要采用GIS;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主要采用GIS;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主要采用GPS。

[2014山东卷]图4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8~10题。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4

8.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8.B 

[解析] 甲地南侧为高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向右偏,因此风向为西南风。

9.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9.C 

[解析] 乙地纬度高于甲地,因此乙地应为冷气团,甲地为暖气团,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

10.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  )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为冬至日

C.日落时区时为18时

D.昼夜等长

10.D 

[解析] 甲、乙两地日出时间相同,且位于同一经线上,因此节气应为春分或秋分。此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日落时的地方时为18时;此日昼夜等长。

 

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2014安徽卷] 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见图10(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10,完成31~32题。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10

31.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的影响,图10(b)所示地区(  )

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

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

31.A 

[解析] 该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环流形势弱,风力较小,当副热带高压北移至29.5°N以北时,该地吹东北风,当副热带高压中心在鄱阳湖以东时,该地偏东风受大别山、庐山阻挡,被迫变为东北风南下;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断向右偏转形成东北风。

32.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32.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的沙岭沙山在较早时期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其上的垄槽则是由偏北风吹蚀形成。

[2014年北京卷]图3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4~5题。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3

4.气旋(  )

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

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

4.D 

[解析] 依据海陆分布规律及经纬度信息可知,①位于大西洋中低纬度且向西北移动,影响区域为北美洲东海岸,不会影响南亚地区,A项错误;②位于太平洋中高纬度,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B项错误;③沿逆时针方向移动,与北半球俯视图上的地球自转方向一致,C项错误;④生成于太平洋的热带洋面,故选D项。

5.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

A.东南信风

B.副热带高压

C.极地东风

D.北赤道暖流

5.B 

[解析] 北太平洋海域的副热带高压使气流呈顺时针辐散,故影响图中④气旋的移动路径;东南信风主要影响南半球,极地东风位于高纬度地区,北赤道暖流位于赤道附近,是在东北信风的吹拂下形成的,与气旋移动没有因果关系。故选B项。

 [2014福建卷] 图5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米/秒)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9~10题。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5

9.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B 

[解析] 从图上可以看出,②地位于15°N附近,7月份吹东风,风力为5米/秒,1月份吹西风,风力为10米/秒,因此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故B项正确;①地位于60°N附近,1月和7月都吹西风,风力10米/秒,变化不大,故A项错误;③地位于赤道附近,赤道是无风带,风向和风速变化不大,故C项错误;④位于45°N附近,1月和7月都吹西风,风力为20米/秒和15米/秒,变化不大,故D项错误。

10.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

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

10.D 

[解析] 洋流受到盛行风的影响,北半球低纬度盛行东北信风,洋流由东向西流动;中纬度盛行西风,洋流由西向东流动,这与图中低纬度吹东风、中纬度吹西风的分布规律相似,故D项正确。

[2014四川卷]图7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7

(1)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请在答题卡图中表示洋流的两条线划上添绘箭头(暖流用2014年高考文综真题(四川卷)word解析 ,寒流2014年高考文综真题(四川卷)word解析用),以表明洋流的性质和流向。(4分)
(2)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10分)
(3)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导向型工业的类型,并分析在M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10分)

 【答案】(1)在图中北纬45°以北的线上添绘“→”,箭头指向东北;在北纬45°以南的线添绘“→”,箭头指向西南(4分)

(2)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3)原料导向型;临M海域世界优良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属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裕(或工资水平低);邻近欧洲,渔业加工产品消费市场广阔;西濒大西洋,海运交通方便。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由图及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N附近洋流位于欧洲西海岸,为北大西洋暖流,其流向应由低纬向高纬流即自南向北流;M附近洋流位于北部非洲西海岸,为加那利寒流,应由高纬向低纬流即自北向南流。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由图中信息可知,N附近渔场位于中纬西风带,终年受西风影响,风浪大,阴雨天气多;M附近渔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风浪大,阴雨天气多,而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风浪小,多晴朗天气。

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类型及工业区位。渔产品加工业的原料易腐烂变质,应及时加工,故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工业的区位优势要从原料、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及政策等方面加以分析。

 

C3 常见的天气系统

[2014年北京卷]图3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4~5题。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3

4.气旋(  )

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

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

4.D 

[解析] 依据海陆分布规律及经纬度信息可知,①位于大西洋中低纬度且向西北移动,影响区域为北美洲东海岸,不会影响南亚地区,A项错误;②位于太平洋中高纬度,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B项错误;③沿逆时针方向移动,与北半球俯视图上的地球自转方向一致,C项错误;④生成于太平洋的热带洋面,故选D项。

5.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

A.东南信风

B.副热带高压

C.极地东风

D.北赤道暖流

5.B 

[解析] 北太平洋海域的副热带高压使气流呈顺时针辐散,故影响图中④气旋的移动路径;东南信风主要影响南半球,极地东风位于高纬度地区,北赤道暖流位于赤道附近,是在东北信风的吹拂下形成的,与气旋移动没有因果关系。故选B项。

[2014江苏卷地理]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式图。读图回答5~6题。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3 

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B 

[解析] 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强劲,且离沙源地近,所以最易发生沙尘暴。

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

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

6.C 

[解析] M地冷锋过境时,气温降低,风力增强,出现阴雨天气。

[2014山东卷]图4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8~10题。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4

8.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8.B 

[解析] 甲地南侧为高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向右偏,因此风向为西南风。

9.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9.C 

[解析] 乙地纬度高于甲地,因此乙地应为冷气团,甲地为暖气团,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

10.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  )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为冬至日

C.日落时区时为18时

D.昼夜等长

10.D 

[解析] 甲、乙两地日出时间相同,且位于同一经线上,因此节气应为春分或秋分。此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日落时的地方时为18时;此日昼夜等长。

[2014天津卷]读图2,回答3~4题。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2 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3.在图2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3.D 

[解析] 根据风向的判断规律,风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可以判断,5月6日14时,北京吹东南风,5月7日02时,北京吹东北风,故D项正确。台北在5月6日14时吹东北风,5月7日02时也是吹东北风,风向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上海在5月6日14时吹偏南风,5月7日02时也是吹偏南风,风向没有改变,故B项错误。首尔在5月6日14时吹西南风,5月7日02时吹偏南风,风向变化不大,故C项错误。

4.在图2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是(  )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水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

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

D.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

4.B 

[解析] 图中所示的月份是5月份,此时正值华北地区春耕时节以及冬小麦生长旺盛季节,对水需求量大。从雨带移动规律看,春季雨带还在华南地区,正在逐步北进,而华北尚未进入雨季。水源短缺,容易造成旱灾,对农业生产不利,故B项正确。华北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春季增温快,蒸发量较大,春季华北尚未进入雨季,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但这些并不一定会造成旱灾,故A、C项错误。植被的多少对旱灾的影响较小,故D项错误。

 

气候的形成及分布                   

 [2014安徽卷]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8,完成25~26题。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8

25.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是墨西哥湾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属于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性质为暖流。

26.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

A.含沙量小、冰期短

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

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26.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北大西洋暖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该地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该地气候全年降水较多且分配均匀,河流流量稳定、水量丰富,无结冰期。该地河流含沙量小与当地植被覆盖有关,河流流速缓慢和地形地势有关。

 [2014安徽卷]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27~28题。

27.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27.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形分布和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34°N 以南、104°E以西多数地区地势较高,气温较低,亚热带的分布范围小。

28.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28.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我国北方无高大地形阻挡,冬季风势力强盛,影响范围广,使亚热带地区偏南。

35. [2014安徽卷] 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图13表示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图中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

图中乙地境内多中低山,坡度多在35°以下,森林覆盖率约为46%,曾承办国际雪联滑雪积分赛等赛事,目前正在积极参与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工作。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13

(1)描述图示地区霾的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的原因。

(2)简述乙地具备承办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的有利自然条件。

35.(1)总体上,中部、西南部多,自中部和西南部向周边地区减少,西南部最多;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多(冬季风背风坡多),华北平原东南部较少,坝上高原少;城市地区较多,乡村地区较少。

与冬季相比,甲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气流沿太行山东坡上升,加上近地面气温高(逆温现象少),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干尘粒扩散;夏季降水多,空气较湿润,有利于干尘粒沉降;生活用煤量少,烟尘排放少;植被茂盛,吸烟滞尘作用强。

(2)境内多中低山,地形条件利于冬季降雪,且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地表积雪持续时间长,山地坡度适中,适宜建设滑雪场地;地势较高,大气扩散条件好,污染小(霾日数少),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分析,该地区霾的年平均日数中部和西南部多,从中部和西南部向周边地区减少,太行山东麓与燕山南麓多,而华北平原东南少,坝上高原少,城市多、乡村少。对于甲地而言,夏季受夏季风的影响及地形的抬升作用,利于尘埃颗粒的扩散,且夏季降水多,利于尘埃颗粒的沉降;气温高,植被茂盛,植被吸烟滞尘作用明显。

第(2)题,滑雪场地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降雪量大、气温低易积雪)、地形地势(滑雪场地建设、空气条件等)以及环境等方面分析。

[2014年北京卷]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图2示意中国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读图,回答第3题。2014年高考文综真题(北京卷)word解析3.甲、乙、丙分别是(  )

A.贵阳、西安、长春

B.昆明、海口、哈尔滨

C.兰州、上海、沈阳

D.南宁、武汉、石家庄

3.B 

[解析] 根据图中北京舒适度信息分析可知,冬季寒冷或夏季高温均会使气候舒适度变差,春秋季节温度、湿度适中,舒适度最高;甲城3—10月份舒适度最高,昆明纬度较低,海拔较高,四季如春,故甲城应为昆明;乙城市冬季舒适度最高,而6、7月份舒适度最低,说明该城市夏季炎热,冬季气温适宜,应为海口;丙城市11月至次年3月舒适度最低,说明该城市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较为舒适,应为哈尔滨,故选B项。

[2014江苏卷地理]《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

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

1.C 

[解析] 根据材料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以及“土地平旷”等相关描述,判断“桃花源”是周高中低的山间盆地。

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

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

 2.A 

[解析] “桃花源”世外桃源式的封闭环境与其身居深山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2014江苏卷地理]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图7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13~14题。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7 

13.某年7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

A.印度西海岸

B.澳大利亚西海岸

C.非洲东海岸

D.越南东海岸

13.A 

[解析] 7月份,北印度洋洋流在西南风的作用下,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其影响下,油污会漂向印度附近海域。

14.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

A.温暖湿润

B.温和干燥

C.高温多雨

D.高温干燥

14.D 

[解析] 该岛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的特点,这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保持体内更多水分。由此可知该岛有高温干旱的特点。

27.[2014江苏卷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迁徙习性,其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图16为斑头雁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斑头雁于3月中下旬到达青海湖开始营巢、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入孵化高峰期,然后育雏、换羽,8月底开始迁出。图17为斑头雁从繁殖地迁至越冬地的实际观测路线及沿线停留地示意图,下表是青海湖附近某地多年平均气象观测资料。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16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17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平均

气温

()

7.4

3.9

1.9

8.1

12.4

15.3

17.3

16.6

12.3

6.6

0.3

5.7

6.1

降水

(mm)

1.2

2.2

7.0

19.0

43.0

59.2

88.2

74.0

54.4

20.5

3.9

1.2

373.8

(1)青海湖斑头雁繁育过程与当地气温变化的关系是________。

(2)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过程的时空特点是________,沿途停留地的环境是________。

(3)南亚地区是斑头雁重要的越冬地,其冬季温暖的原因是________。恒河河口湿地和印度河湿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从繁殖地迁往南亚越冬地的过程中,斑头雁可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是________。(填写字母)

A.飞越唐古拉山口

B.飞越雅鲁藏布江河谷

C.飞越喜马拉雅山

D.躲避恒河河口风暴潮

27.(1)3 月中下旬气温回升,湖面解冻,斑头雁飞回繁殖地;6、7 月份气温为一年中最高,有利于孵化;8 月底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斑头雁开始南迁

(2)历时长;距离远;多次停留 高(原)寒(冷)湿地(河湖、沼泽等)

(3)纬度低、海拔低;北部山地高原对寒冷气流的阻挡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4)C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的描述与表中温度的数据可以看出,3月份以后气温回升,斑头雁飞回繁殖地;6、7 月份气温为一年中最高,有利于孵化;8 月底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斑头雁开始南迁。

第(2)题,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迁徙时间和空间跨度较大,并且做了多次停留,迁徙沿途停留地的自然环境与它的习性是相适应的。

第(3)题,南亚冬季温暖与地形和纬度有关。该地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第(4)题,喜马拉雅山的地势起伏对斑头雁迁徙有重大影响。

7.[2014大纲卷] 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7~8题。

7.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7.B 

[解析] 主要考查方向的判断。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各地6时前日出,南半球各地6时后日出。甲地于当地时间5时40分看到日出,乙地于当地时间6时20分看到日出,由此可知甲地位于乙地的北方。据甲地与乙地同时看到日出可知,甲、乙同位于晨线上,乙地地方时较早,位于甲地东侧。故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

8.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

B.澳大利亚东南部易发森林火灾

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

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8.D 

[解析] 主要考查地理现象发生的时间。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欧洲北部正值夏季;澳大利亚正值冬季,不易发生森林火灾;好望角属于地中海气候,正值冬季,温和湿润;墨西哥湾正值夏季,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2014新课标II卷]图3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8~9题。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3

8.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8.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科隆群岛远离大陆,受大陆影响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保存一些特殊的物种。

9.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9.C 

[解析] 从图中可知,科隆群岛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多阴雨天气,因而气温日较差较小,A项错误;科隆群岛远离大陆,并不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B项错误;科隆群岛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寒流降温作用明显,适合耐寒的企鹅生长,C项正确;由图中注记或图例可知,科隆群岛的山峰高1097米、1689米,山顶到山麓的气温相差10℃左右,气候垂直差异不显著,D项错误。

 [2014新课标II卷]图4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0~11题。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4

10.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

①盛行西风 ②地形抬升 ③暖流增湿 ④反气旋活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A 

[解析] 首先进行定位,经过图示岛屿的经线是170°,纬线是42°S、46°S,四面临海,处于盛行西风带中;从图中等高线及山峰的位置可以看出,岛屿中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盛行西风从海洋带来的湿润水汽被山脉抬升,形成降水,因而西南部降水丰富。

11.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

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畜牧业

11.D 

[解析] 本区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地区海拔较高,地形起伏大,仅沿海地区有少量平原分布,耕地面积较小;四面临海,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冬暖夏凉,降水较多,光照不足,不适合农作物的成熟,但牧草优质多汁,因而适合发展畜牧业。

[2014山东卷]图3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完成5~7题。

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3

5.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降雪量  B.温度

C.光照  D.地形

5.B 

[解析] 由于云量差异分布不明显,因此影响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可能是降雪量;由于当地盛行偏东风,且越靠近海洋,海洋性越明显,冬季气温越高,因此东部积雪深度小于西部积雪深度;云量差异不明显,因此光照差异不大;此地区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地形差异不明显。

6.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  )

A.农田  B.林地

C.城区  D.乡村

6.C 

[解析] 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说明此地区气温偏高,因此最有可能为城区。

7.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技术可以(  )

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  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

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  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

7.D 

[解析] 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主要采用RS;解译积雪遥感影像主要采用GIS;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主要采用GIS;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主要采用GPS。

[2014四川卷]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

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

1.A 

[解析] 主要考查区时的计算。探测器发射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12月2日1时30分,国际标准时间是0时区的区时。两地相差8个时区,且所求地点位于已知地点以西,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可求出国际标准时间:2日1时30分-8小时=1日17时30分。

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最可能处于(  )

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

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

2.D 

[解析] 主要考查天气系统。发射场位于四川西昌,12月正值冬季,此时亚洲高压势力强大,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高压控制下。

[2014四川卷]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图2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5—6题。

2014年高考文综真题(四川卷)word解析5.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答案】5、A

【解析】读图,根据图例分析,风功率等级最高的部分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西南部分功率密度等级最低。根据材料,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也就是从这个方向来的风最多,所以,对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业最大的是东北风,A对。其它选项对应的上风功率密度等级较低,所以B、C、D错。

6.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B

【解析】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风力发电站目前应选择在容易开发,便于向我国陆上经济发达的地区输送电力的海域进行开发。读图可以判断,四地中只有②地距离我国陆上经济发达区最近,且位于大陆架浅海区,所以最合理的是②地,B对。①地风力功率密度等级较低,不是最适宜地区,A错。③、④地距离我国大陆远,不便于电力输送,C、D错。

[2014四川卷]图3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读图回答7~8题。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3

7.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7.C 

[解析] 主要考查降水的影响因素。结合材料可知,该区域位于天山山脉。受西风影响,位于河谷的①③处于迎风坡。据图可知,③地位于①地河流上游地区,海拔较①地高,受地形抬升的影响明显,降水较多。

8.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  )

A.草地>荒地>林地  B.耕地>林地>荒地

C.荒地>草地>耕地  D.林地>耕地>草地

8.C 

[解析] 主要考查区域特征。由经纬度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附近,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年降水量多为50~300毫米,有时令河,荒地比重较草地大。本区耕地只分布在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的地区。

[2014四川卷]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图5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11—12题。
2014年高考文综真题(四川卷)word解析1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答案】C   

【解析】读图、根据图中夏季径流深度判断,夏季河流径流量明显大于降水量,而在其它季节水量变化稳定。地下水径流稳定,全年季节变化小,不是夏季径流深度大的主要原因,B错。湖泊水、沼泽水主要调节径流季节变化,不会是夏季径流量大的原因,A、D错。图示流域年降水量小,最冷月小于0°,可能位于我国西部干旱区,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化多,融水量大,与大气降水量叠加在一起,是导致夏季径流深度明显增大的主要原因,C对。

1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

【答案】

【解析】根据图中降水量判断,该流域全年降水少,位于干旱区,多风沙天气,沙漠面积广,A错。最冷月气温小于0°,应位于温带地区,柑橘是亚热带水果,C错。该流域最热月气温约30°,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月8°,该流域不可能在青藏高原地区,D错。西北地区山地降水较多,适宜牧草生长,所以只有可能是山麓青草,B对。 

13.[2014四川卷]图6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6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6.5

9.0

13.0

18.0

22.0

25.0

27.5

27.5

23.0

18.0

13.5

8.0

降水量

(mm)

16

17

31

74

118

148

177

139

141

84

39

18

(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2)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

(3)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4)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

13.(1)丘陵;鞍部。

(2)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

(3)冬春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4)赞成。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幅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邻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不赞成。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

[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根据等高线的疏密、数值及比例尺可知:此地海拔500米以下,坡度较为和缓,应为丘陵地形;由图可知甲地位于两个小山顶之间,应为鞍部。

第(2)题,该题主要考查气温季节特征的描述。由表可以看出,此地夏季均温在25℃以上,说明夏季高温;冬季均温在6.5℃以上,说明冬季温和;春秋气温在13~23℃之间,说明春秋两季气候凉爽宜人。综合考虑可以看出此地四季分明。

第(3)题,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旱涝灾害及低温、冻害等方面。由表中数据可知,此地冬春季节气温较高,尤其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且降水少,农作物易遭受旱灾;我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季节易发生寒潮,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夏季降水较多,易发生洪涝灾害。

第(4)题,此类问题首先要亮出观点。若赞成,说明理由时要从建水库的自然条件及建水库后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入手;若不赞成,说明理由要从建水库时遇到的问题(如耕地被淹没、移民搬迁等)及建水库后会产生的问题等方面去考虑。

13.[2014天津卷]读图,回答问题。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气候统计图

图8 

(1)图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

(2)据图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据图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

13.(1)盆地

(2)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冬季比Q城温和,夏季比Q城凉爽);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年降水量比Q城多)。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3)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解析] 第(1)题,根据高度表数据可以看出该地四周高、中间低,地形类型为盆地。

第(2)题,对比Q城和B城的气候统计图可知两地的气候特点差异。B城的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两地纬度相当,气候的差异主要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第(3)题,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进行分析。

[2014浙江卷]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图4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完成9~10题。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4

9.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9.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②地能够达到连续4个月气温在20℃以上,温度条件适宜;但该地水分盈亏量<0,表示水分条件不足,故B项正确。

10.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10.D 

[解析] ①地位于北纬29.7°,但最高气温在20℃以下,最低气温在0℃以下,说明该地海拔较高,为高原山地气候;②地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D项正确。

37.[2014浙江卷]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6

材料二 云南瑞丽试验区是沿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红木加工、农矿产品物流、摩托车组装等。贵州贵安新区是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航空制造、大数据处理等。

材料三 图中准静止锋是我国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下表为图中安顺和昆明的气候统计数据。

 

安顺(海拔 1392 m)

昆明(海拔1891 m)

 

 

 

 

月份

12

1

2

12

1

2

平均气温()

6.5

4.3

5.8

8.2

8.1

9.9

降水量(mm)

17.6

23.0

24.2

11.8

15.8

15.8

降水日数(d)

11.2

16.5

15.4

3.8

4.4

4.6

(1)写出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主要的不利区位因素及古建筑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2)从对生产要素依赖的重要性角度,比较瑞丽试验区和贵安新区支柱产业的差异,并分别简述两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3)安顺和昆明位于准静止锋两侧,比较两地冬季气候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37.(1)不利区位因素:地处偏远地区,远离客源地。

主要问题:存在消防隐患,古建筑损毁,游客人数超过合理容量。(任答两点)

(2)瑞丽试验区为原料(或劳动力)密集型,贵安新区为技术(或知识)密集型。

瑞丽试验区距原料产地近,市场需求大;边境贸易便利;土地和劳动力价格较低。(任答两点)

贵安新区交通便捷;科教较为发达,高素质劳动力充足;有大城市依托。(任答两点)

(3)安顺比昆明气温低、降水量大、降水日数多。

安顺受冷气团控制,在准静止锋的下方;昆明受暖气团控制;准静止锋位置稳定少动。

[解析] 第(1)题,丽江古城位于西南地区,交通不便,且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增多,加上缺乏专业的维护,不利于古建筑的保护和管理。第(2)题,由材料二中两地的主要支柱产业可知瑞丽试验区为劳动力密集型,贵安新区为技术密集型。瑞丽距离原料产地近,边境贸易发达,劳动力价格较低;贵安新区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有大城市作为依托。第(3)题,气候差异比较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材料三表格中可以看出两地的气候差异。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地形、洋流、海陆分布等,影响降水的因素有距海远近、地形等。本题可以从材料一图中两地位于准静止锋的不同位置进行分析。

13.[2014重庆卷]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图5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5

(1)读图5,填出A、B表示的经济发展主导驱动因素。

(2)从人口数量和素质分析外来移民对洛杉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图6是该地区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局部图,图7是沙丘所在地风频图。

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6

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7

(3)从洋流和大气环流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

(4)结合图7,判断图6中箭头所指方向并说明理由。

13.(1)A:资源;B:知识(技术)。

(2)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

(3)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近地面降温,大气稳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4)方向:南(偏南);理由:盛行风向为西风(偏西风),沙丘缓坡为迎风坡(沙丘两翼顺着风向延伸),缓坡坡向为西(偏西)。

[解析] 第(1)题,19世纪发现矿产,能源化工产业随之发展,因此能源化工工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资源;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知识与技术。第(2)题,注意题干要求从“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两方面回答。从“人口数量”角度来说,外来移民为高科技产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从“人口素质”角度来说,外来移民为高科技产业提供更高的技术支持。第(3)题,洛杉矶晴天较多的原因从洋流方面分析主要侧重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从大气环流方面分析主要考虑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第(4)题,根据风频玫瑰图可知,当地主要盛行西风(偏西风),然后结合沙丘坡缓的一侧为迎风坡即可得出图中箭头指示的风向。

 

[2014·北京朝阳区上学期期中] 读图X7-1,回答1~3题。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X7-1

1.图中(  )

A.晴朗天气,a大部分为大气吸收

B.湖泊湿地,b能和缓地加热大气

C.CO2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

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

2.甲、乙、丙代表太阳辐射能在自然界常见的三种类型,则(  )

A.甲包括水能

B.乙包括沼气

C.乙包括石油

D.丙包括煤炭

3.下列能源类型属于太阳辐射能且最为清洁的是(  )

A.天然气  B.地热能

C.风能  D.潮汐能

1.B 2.C 3.C 

[解析] 第1题, a为太阳辐射,晴朗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大部分到达地面。湖泊湿地,地表温度变化和缓,地面辐射b能和缓地加热大气。CO2增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c较多补偿地面失热。冰雪地面,地面反射作用增强,吸收太阳辐射量减少,a→b的转化率减少。第2题,结合图示知,甲主要为生物能;乙包括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并不包括沼气;丙包括水能、风能等自然转换的太阳能。第3题,结合上题分析知,风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在其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没有污染,为清洁能源。

 [2014·湖北武昌区高三元月调研] 图X10-2是某兴趣小组成员11月份在大陆某地测得某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据此完成3~4题。

201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分类汇编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图X10-2

3.该日,该地最有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A.暖锋降水天气  B.晴朗天气

C.强对流天气  D.强台风天气

4.该地此季节正处于(  )

A.高温多雨季节  B.高温少雨季节

C.低温多雨季节  D.低温少雨季节

3.C 4.B 

[解析] 第3题,结合图示知当地时间中午12时时,北京时间为18:30,据此可计算出当地经度位置为22.5°E,结合昼长为14个小时,可判断该地位于非洲南端;据此判断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对流旺盛,可能为强对流天气,云量大导致正午太阳辐射弱。第4题,此时为南半球夏季,为地中海气候的高温少雨季节。

 C单元 大气

C1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热力状况  

1.C1 [2013·浙江卷]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图1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第1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图1

1.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A [解析] 读图可知,①图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小,利于空气对流运动及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故A正确。②③④三图中均存在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大的情形,即说明此三幅图中大气均存在逆温层。逆温层底部气温低、顶部气温高,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5.C1D2 6.B4 2013·山东卷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图3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5~6题。【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图3

5.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

A.6时  B.9时  C.12时  D.14时

[答案] 5.B [解析]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天之内同一纬度海洋和陆地的气温高低不同。14时陆地高于海洋,6时海洋高于陆地。图中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同一纬度海洋和陆地温度相等,排除A、D;6时陆地气温低于海洋,之后陆地气温逐渐升高,相对而言在9时同一纬度海洋和陆地最有可能相等,即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而12时陆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值,同一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所以C错误,故选择B。

6.该日(  )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答案] 6.B [解析] 根据“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可以得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N。甲地纬度比乙地高,可以推出其昼长比乙地长,所以日落时刻要晚于乙地,故B对,A错;太阳直射20°N,甲乙距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均为1°,所以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C、D错。

27.(1)C5 (2)C1C5 (3)F1F2 (4)F1[2012·江苏卷] 图16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图16

(1)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____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

(2)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______,原因有______。

(3)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______,理由是______。

27.[答案] (1)东部多,西部少 地形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2)四川盆地 阴雨、雾天多

(3)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4)不可行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可行方法)

[解析] 第(1)题,我国30°N降水差异的原因受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第(2)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除受纬度影响外,还受海拔高度、天气状况以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虽然纬度相当,但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多阴雨天气,故四川盆地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第(3)题,影响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需从社会经济因素中的劳动力、市场、种植历史、种植经验等角度分析。第(4)题,这问是一开放性设问,根据所持观点进行作答;不可行,需解释其不适宜的条件:气候中热量条件差,降水不足。可行,应该说出其可行的条件,例如,尽管降水不足,但灌溉水源充足,纬度较低等。

C12013·北京卷图3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图3

5.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答案] 5.B [解析] 臭氧层破坏会导致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减少;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得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得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雾霾天气会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加。

 

C2 大气的运动  

7.C2 8.L2 [2013·浙江卷] 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图8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7~8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8

7.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答案] 7.C [解析] 结合题干和图可知,拉萨地处河谷,夜间降水多于白昼。河谷地区,白天山坡升温快,谷地升温慢,山坡温度高于谷地,山坡盛行上升气流,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故白天谷地水汽不易凝结成雨,C正确、D错误。夜晚山坡降温快,谷地降温慢,山坡温度低于谷地,山坡盛行下沉气流,谷地盛行上升气流,气流上升气温下降,易凝结成雨,故A、B错误。

8.近年来,当地开展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工作。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

①提高文化生态景区的集聚性 ②利用河滩低地布局文化建筑 ③控制著名景区的旅客日流量 ④防治湿地退化 ⑤吸收外来文化,改造当地民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答案] 8.B [解析] 在河滩低地建设文化建筑,不利于生态保护,②错误。吸收外来文化,将会影响当地民俗,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⑤错误。提高文化生态景观的集聚性有利于文化生态景观的集中管理与保护,控制景区的旅客日流量有利于景区景观的保护,利于景点的可持续利用,防治湿地退化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10.C2 11.E22013·天津卷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图7,回答10~11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7 4月14日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10.据图7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10.B [解析] 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可以判断甲地风向为偏北风,为离岸风;乙地吹偏南风,为向岸风;丙、丁两地分别位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渤海一侧,风向为偏南风,吹离岸风。根据题干材料“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和向岸风共同引起的”,判定甲、丙、丁三地均不是危害最严重的地方。而乙地吹向岸风,最容易导致海水涌向陆地,危害最严重。

11.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

A.完善预警系统  B.围海造田

C.修筑沿海堤坝  D.建防护林

[答案] 11.C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防御风暴潮灾的主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以及监测预报和紧急疏散计划等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是指在可能遭受风暴潮灾的沿海地区修筑防潮工程。完善预警机制可以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降低灾害损失,但不能抵御风暴潮;围海造田会加重风暴潮的危害;修筑沿海堤坝,可以有效阻止海水涌上陆地,抵御风暴潮最有效;在渤海沿岸不适合建防护林。

9.C2C4 10.A2C2C4 11.C2C4[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图4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4,完成9~11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4

9.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答案] 9.B [解析] 甲地6~9时气压形势变化不大,根据6时等压线的分布,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体向北,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偏转成偏南风。

10.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  )

A.14日14时  B.14日19时           

C.15日4时  D.15日11时

[答案] 10.B [解析] 根据比例尺可判断L天气系统距离甲地大约130千米左右,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故大约15个小时左右到达甲地,B项最为合适。

11.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

A.华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

C.黄土高原,10、11月份

D.东南丘陵,4、5月份

[答案] 11.D [解析]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出现强对流暴雨的时间为7、8月,四川盆地1、2月不可能出现低压暴雨,故最可能是D项。

4.C2C5 5.M1 6.D5[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图2为45°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4~6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2

4.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答案] 4.B [解析] 图中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180千米,东侧为高原荒漠区,西侧为植被覆盖区,说明东侧降水少,西侧降水多,即水汽来自西侧的海洋,受到地形的阻挡,形成山地降水,东侧位于雨影区,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故答案为B项。

5.该区域位于(  )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答案] 5.D [解析] 资料提示为北纬45°附近的区域,西侧为海洋,该区域可能为亚欧大陆西岸或者北美大陆西岸,亚欧大陆西岸以平原为主,北美大陆西岸则以高原山地为主,所以可确定D项正确。

6.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

[答案] 6.C [解析] 据上题结论,再结合北纬45°,可确定为温带地区,山脉西坡山麓植被可能为落叶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故答案为C项。

6.C2、C4 7.C22013·北京卷图4(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4(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6~7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a)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b)

图4

6.图4(a)中(  )

A.①比②风速大      B.①比③云量少

C.②比③气压低  D.②比④气温高

[答案] 6.B [解析] ①处等压线比②处稀疏,风力比②处小;①处位于高压脊上,天气晴朗,少云,③处受到锋面气旋的影响,多云雨;由等压线可以看出,②处气压比③处高;②处位于冷锋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④处位于冷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

7.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夜间

[答案] 7.A [解析] 由(b)图可以看出,10时至12时④地的风向发生明显变化,风力突然加大,可判断锋面通过④地的时间为上午。

 

C3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3.(1)M1 (2)C3 (3)F3 (4)F42013·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非洲南部区域图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图10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巴西南部区域图

图11

(1)请据图10分别说明南非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2)a、b两城市均属于热带草原气候。a城市降水特点与b城市相比,有何不同(两气候统计图中,左为a城市,右为b城市)?为什么?请据图探究并说明。

我国铁矿资源贫矿多、富矿少。山东省从巴西等国进口优质铁矿砂,满足省内钢铁企业的需要。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12


(3)图12中反映了哪些有利于山东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请列举两条。

非洲一些产金国面临着金矿开采难度加大,设备落后,成本提高等问题,近年来,我国一些矿业企业积极参与了非洲矿产开发的合作项目。

(4)填表说明,中、非矿业企业在金矿开发中是如何实现合作共赢的?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图13

13.[答案] (1)位于中、低纬度;热量充足;位于非洲大陆南端,三面临海;成为海上交通要道(海运条件优越)。

(2)a城市年降水量比b城市少;a城市雨季比b城市短。a城市位于南回归线与南纬30°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较大;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较长。(b城市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较大;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较长。)

(3)有煤炭资源;海陆交通便利。

(4)①资金(技术;设备) ②经济效益(产品附加值;黄金产量)

[解析] 第(1)题,据图判断出南非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然后再分析其优势。第(2)题,a、b两地都为热带草原气候,但由于影响两地的大气环流差异,造成两地降水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也出现差异。第(3)题,钢铁工业发展要接近煤铁资源地、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市场广阔等条件,结合山东自身条件即可得出答案。第(4)题,非洲资源丰富,我国资金充足,双方优势互补,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3.C3 4.D42013·四川卷读图2,回答3~4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2 

3.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答案] 3.B [解析] 主要考查风向。该区域的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它是来自南半球的东南风向北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转而成的。

4.R河段(  )

A.流量季节变化大  B.春汛明显

C.河流堆积作用强  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答案] 4.A [解析] 主要考查河流特征。由图可知R河段位于河流上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流量季节变化大;春汛是由于冬季积雪融化而形成;河流上游侵蚀作用强;河谷横剖面呈“V”字形。

9.D3M1 10.M4 11.C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9~11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图3

9.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答案] 9.D [解析] 从经纬度与海陆位置判断,S市为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沿岸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水汽过饱和而多雾。

10.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答案] 10.C [解析] 夏季旧金山常被雾笼罩,四个选项中只有风力较弱与雾笼罩有关。

11.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答案] 11.D [解析] 夏季,气压带与风带北移,旧金山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4 常见的天气系统  

9.C2C4 10.A2C2C4 11.C2C4[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图4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4,完成9~11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4

9.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答案] 9.B [解析] 甲地6~9时气压形势变化不大,根据6时等压线的分布,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体向北,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偏转成偏南风。

10.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  )

A.14日14时  B.14日19时           

C.15日4时  D.15日11时

[答案] 10.B [解析] 根据比例尺可判断L天气系统距离甲地大约130千米左右,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故大约15个小时左右到达甲地,B项最为合适。

11.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

A.华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

C.黄土高原,10、11月份

D.东南丘陵,4、5月份

[答案] 11.D [解析]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出现强对流暴雨的时间为7、8月,四川盆地1、2月不可能出现低压暴雨,故最可能是D项。

25.C4 C5 26.C5[2013·江苏卷] 图14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15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25~26题。(双选)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14

25.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答案] 25.A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降水主要在锋前,反气旋控制下天气晴好,因此A、C项正确。

26.图15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14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15

A.①—甲  B.①—丙

C.②—乙  D.②—丁

[答案] 26.AD [解析] 据图判断,①为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0℃以上,降水较均匀,夏季稍多),②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少雨,最冷月均温0℃以上),因此A、D项正确。

6.C2、C4 7.C22013·北京卷图4(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4(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6~7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6.图4(a)中(  )

A.①比②风速大      B.①比③云量少

C.②比③气压低  D.②比④气温高

[答案] 6.B [解析] ①处等压线比②处稀疏,风力比②处小;①处位于高压脊上,天气晴朗,少云,③处受到锋面气旋的影响,多云雨;由等压线可以看出,②处气压比③处高;②处位于冷锋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④处位于冷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

7.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夜间

7.A [解析] 由(b)图可以看出,10时至12时④地的风向发生明显变化,风力突然加大,可判断锋面通过④地的时间为上午。

34.(1)C4 (2)E2 C4P52013·安徽卷图6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6,)

(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34.[答案] (1)西南和东南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2)沙尘暴。

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和利用学科语言描述地理现象的能力。由图中等压线分布可以看出,西南和东南部气压高,并有闭合的等压线,即高压中心,等压线分布较少,因此气压梯度较小,而中部有明显的低压中心,并且等压线较南部要密集。(2)此季节为春季,受冷锋影响,强劲风力吹扬干燥表土,图示虚线区域易形成沙尘暴。


C5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1.C5 2.E2 P5 3.N3[2013·重庆卷] 图1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1回答1~3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1

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海距离     B.地形条件

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

[答案] 1.B [解析] 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反映的是“海拔与降水量”的关系。图中甲、乙两地相比,甲地海拔高,降水量也大,故甲地降水量大的主要原因应是受地形条件影响。

2.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

A.虫害  B.冻害

C.滑坡  D.洪水

[答案] 2.B [解析] 解答本题要抓住乙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加以判断。据题干所提供的经纬度可知,乙地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春季农作物生长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3.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

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

3.C [解析] 注意图示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据题干所提供的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由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地形特征可知,该地河流含沙量较小,流程长,河流补给以春季冰雪融水和夏季降水为主,故具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

36.(1)O1 F1 (2)O1 M4 (3)O1 C5 [2013·浙江卷]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图10)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10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37°48′N)

(36°54′N)

1月气温()

9.3

4.7

7月气温()

17.1[

25.7

(1)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答案] 36.[答案] (1)光照充足 地形平坦 生长期长 交通运输 技术装备

(2)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3)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

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气温较高。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

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美国的棉花带主要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纬度较低,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且位于河流下游,地形平坦。我国新疆棉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且多位于地形平坦的盆地地区。新疆棉区距我国棉花消费市场较远,科技和机械化水平低,故与美国相比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经济因素是交通运输和技术装备等。第(2)题,读图可知,美国西部地区等降水量线数值整体上由沿海向内陆变小,西北部等值线分布密集。又由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西海岸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山脉西侧地处来自太平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山脉东侧为美国西部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受山脉的阻挡,水汽难以到达,降水量少。第(3)题,读表可知甲地气温年较差小于乙地,冬季气温高于乙地,夏季气温低于乙地。又由图可知,甲、乙两地大致处于同一纬度,分属大陆东西两侧。甲地附近有寒流经过,且其东部有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乙地附近有暖流经过且地势低缓无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

1.C52013·天津卷读图1,回答第1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1

1.下列曲线图,正确反映图1气流运动过程中气温、降水可能性变化趋势的是(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C          D

                                                图2

[答案] 1.B [解析] 本题考查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量先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最大降水高度后开始减少,山地背风坡降水逐渐减少。整体来说,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但由于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比同海拔的迎风坡温度高,故B项正确。

13.(1)C5 (2)P5 (3)N42013·四川卷图(a)和图(b)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a)             (b)

                                               图6

 (1)选择图(a)和图(b)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

(2)据图(a)和图(b),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13.[答案] (1)图(a):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

图(b):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

(2)西部平原地区;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积雪量大;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

(3)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不利于作物生长。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或降水较常年同期的比较差异情况。此类题的答题思路是:先总体点明较常年同期的不同(气温是高还是低、降水是多还是少),然后说明其空间递变趋势,最后点出极值及其出现部位。图(a):由图及图例可以看出图示区域的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递变趋势大致是偏低值由东南向西北增大,偏低值最大值出现在西部,比常年同期低4℃以上。图(b):由图及图例可以看出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的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递变趋势大致是偏多量由东北向西南较常年同期增大,西南部地区出现极大值,比常年同期多1~2倍。

(2)本题主要考查涝灾发生部位及发生条件。涝灾发生条件主要从地形地势、降水及排水等方面去考虑。由图(a)和图(b)可以看出西部平原地区地势地平,春季积雪融化后,排水不畅;降水较常年同期多;气温较常年同期低,则蒸发较常年弱,地表存水多等。

(3)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异常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图示区域为我国东北地区,因其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故春温较常年低,会导致春播推迟,收获推迟,作物易遭受秋季低温冻害的影响;降水较常年多,会使土壤中水分过多,影响作物耕种和正常生长。

36.C5I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5(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5(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a)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b)

图5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

36.[答案] (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3)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

[解析] 第(1)题,从(a)图可以看出攀枝花位于河谷地带,由于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绝热增温。从(b)图可以看出攀枝花北侧海拔较高,对冷空气起到阻挡作用。此外,攀枝花纬度位置相对较低。这些因素都使得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第(2)题,由攀枝花的地形、纬度以及小明和小亮对1月气温的课外研究可以推测天气特征。第(3)题,攀枝花被称为“百里钢城”,环境质量较差,再结合地形封闭等因素可以得出并不适合度假。

4.C2C5 5.M1 6.D5[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图2为45°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4~6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2

4.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答案] 4.B [解析] 图中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180千米,东侧为高原荒漠区,西侧为植被覆盖区,说明东侧降水少,西侧降水多,即水汽来自西侧的海洋,受到地形的阻挡,形成山地降水,东侧位于雨影区,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故答案为B项。

5.该区域位于(  )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答案] 5.D [解析] 资料提示为北纬45°附近的区域,西侧为海洋,该区域可能为亚欧大陆西岸或者北美大陆西岸,亚欧大陆西岸以平原为主,北美大陆西岸则以高原山地为主,所以可确定D项正确。

6.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

6.C [解析] 据上题结论,再结合北纬45°,可确定为温带地区,山脉西坡山麓植被可能为落叶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故答案为C项。

27.(1)C5 (2)C1C5 (3)F1F2 (4)F1[2012·江苏卷] 图16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16

(1)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____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

(2)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______,原因有______。

(3)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______,理由是______。

27.[答案] (1)东部多,西部少 地形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2)四川盆地 阴雨、雾天多

(3)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4)不可行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可行方法)

[解析] 第(1)题,我国30°N降水差异的原因受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第(2)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除受纬度影响外,还受海拔高度、天气状况以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虽然纬度相当,但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多阴雨天气,故四川盆地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第(3)题,影响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需从社会经济因素中的劳动力、市场、种植历史、种植经验等角度分析。第(4)题,这问是一开放性设问,根据所持观点进行作答;不可行,需解释其不适宜的条件:气候中热量条件差,降水不足。可行,应该说出其可行的条件,例如,尽管降水不足,但灌溉水源充足,纬度较低等。

25.C4 C5 26.C5[2013·江苏卷] 图14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15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25~26题。(双选)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14

25.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答案] 25.A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降水主要在锋前,反气旋控制下天气晴好,因此A、C项正确。

26.图15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14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15

A.①—甲  B.①—丙

C.②—乙  D.②—丁

[答案] 26.AD [解析] 据图判断,①为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0℃以上,降水较均匀,夏季稍多),②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少雨,最冷月均温0℃以上),因此A、D项正确。

40.(1)M3 A1 C5 (2)M3 E1 (3)M3 C5 (4)M3 D4 (5)M3 O3 2013·广东卷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图5)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5

材料二 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________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

(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________、________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

(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

(4)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5)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40.[答案] (1)南  热带雨林气候

(2)地震 火山

(3)原因:①地处热带;②周围水域广阔;③地形复杂;④空气对流强烈。

(4)原因:①岛屿多,海域广阔;②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③入海河流众多,饵料丰富。

(5)措施: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③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④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

[解析] 第(1)题,由材料一中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可知印度尼西亚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南半球;根据其纬度范围可知其大部分国土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第(2)题,在爪哇岛附近海域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其形成的地质灾害主要有火山和地震。第(3)题,爪哇岛地处热带,大气对流作用强烈;岛上森林覆盖率高,岛屿狭长,四周海域面积大,故多雷雨。第(4)题,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可以从浅海大陆架面积大,海洋植物光合作用强;纬度低,水温高,海洋生物生长快;土壤肥沃,河流众多而短小,水量丰富,河口多营养物质等方面分析。第(5)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可以从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行农产品深加工等角度作答。

4.C52013·广东卷春季,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背风坡常常出现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其主要原因是(  )

A.反气旋控制下沉增温  B.暖锋过境释放热量

C.西风带南移释放热量  D.局地气流下沉增温

4.D [解析] 春季,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冰雪迅速融化或出现雪崩,故D选项正确。

37.(1)C5 (2)G1 (3)H2 (4)O4 [2013·福建卷] 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7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7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M城气候特征。

(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37.[答案] (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2)东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冲积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绿洲,土壤肥沃。

(3)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4)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给出的M城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即可分析出其气候特征。第(2)题,M城发展成为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土壤、水源、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运输量的增加,科技的进步,交通运输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第(4)题,N城为喀什,为边境城市,具有地理位置优越的优势,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该地具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同时还有国家政策的支持等条件。

6.C5 7.C5 8.L2 [2013·福建卷] 图3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24℃、相对湿度70%、平均风速2 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6~8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3

6.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

A.a  B.b

C.c   D.e

[答案] 6.C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提取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从图文材料可知,该省为安徽省,d位于淮河流域平均气温较低,为气候舒适区的一般区;根据题干材料“以平均气温24℃、相对湿度70%、平均风速2 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c地位于长江流域,气温适宜,相对湿度适中,因此其为最舒适区。

7.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风带

C.地形  D.河流

[答案] 7.C [解析] 本题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甲地区等高线密集,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因此影响该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8.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

A.3、4  B.5、6

C.7、8  D.9、10

[答案] 8.B [解析] 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和分析判断地理信息的能力。在3、4、9、10这几个月的均温应达不到24℃,因此不选A、D;7、8月又有伏旱,气候湿热,因此C也不正确,故答案B正确。

40.(2)C5、D52013·北京卷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读图8,回答问题。

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8

40.[答案] ①地: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②地: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解析] 南美洲东岸①处,纬度位置相对较低,受到巴西暖流的影响,同时来自海洋的暖湿的东南信风遇巴西高原的阻挡,易形成大量降水,故形成热带雨林。②处为安第斯山脉地区,地势高,植被的垂直分异明显。

36.(1)H1 (2)C5 (3)O4 (4)D1 P52013·北京卷读图7,回答下列问题。[来源:www.shulihua.net]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7

(1)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原因。

(2)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

(3)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

(4)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原因,并概述火山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

36.[答案] (1)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岛国,经济发达。

(2)地处西风带,西侧为迎风坡降水量多,东侧为背风坡降水量少。

(3)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势较平坦(平原面积较大);机场密度较大(数量多),路网密度较高;靠近首都,城市密度较大(数量较多)。

(4)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或板块构造边缘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内力作用强烈)。观赏火山地貌等景观,利用温泉等地热资源度假疗养。

[解析] (1)新西兰为岛国,对外的交通联系方式首选海运;其次其经济发达,航空运输发达。从图示信息亦可发现新西兰有众多的海港和航空港。(2)根据新西兰所处的纬度位置以及地形特征,可判断盛行西风遇地形阻挡而导致西侧降水多,东侧降水少。(3)由图示信息可以看出,北岛纬度更低(热量条件更好),地形更平坦,飞机场、海港、道路的密度更大,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4)新西兰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与火山有关的旅游资源除了火山遗迹(火山地貌)外,还有温泉等景观。

1.B2、B4、D4、N3 2.C5、F2、N2 3.J22013·北京卷读图1,回答1~3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1

1.图中(  )

A.甲地是我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答案] 1.D [解析] 甲地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我国日出最早的地方;漠河在北极圈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大兴安岭是我国内、外流区的分界线,而非绝对的内、外流区分水岭;松花江干流自西南流向东北(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上下游结冰期不一致,故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答案] 2.A [解析] 题目设问针对“东北平原”,由辽河和松花江的流向可知,东北平原中间高,南北低;东北平原夏热冬冷,但是并不出现伏旱,伏旱现象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东北地区农业实行国营大农场经营,机械化程度高;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3.D [解析] 20世纪50~70年代,人口迁移到东北应该是建设东北重工业基地的需要,外加“上山下乡”的中央政策号召所致。

32.C5 33.C52013·安徽卷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图5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完成32~33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5

32.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  )

A.气温、降水、蒸发     B.降水、蒸发、气温

C.降水、气温、蒸发  D.气温、蒸发、降水

[答案] 32.B [解析] 热带森林带的降水量居于高值,半荒漠草原及荒漠带的蒸发量居于高值,据此可判断Ⅰ为降水,Ⅱ为蒸发。

33.风化壳厚度(  )

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

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

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

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

[答案] 33.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森林植被条件下风化壳的厚度要大于其他区域植被条件下的风化壳厚度。

30.C5N2 31.C52013·安徽卷图4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30~31题。

图4,)

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安徽卷)

30.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 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答案] 30.D [解析] 读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0℃等温线向北移动,因此答案为D项。

3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答案] 31.B [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以及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根据图中等温线可以看出甲地气温低于乙地(甲在0℃以下,乙在0℃以上),因纬度基本相同,所以甲地海拔高,两地冬季平均气温都趋于上升。

 

C6 大气环境保护  

13.I1C6 14.I1C6[2013·江苏卷] 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ppm。图7是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读图回答13~14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图7 

13.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 浓度变化呈(  )

A. 正比关系  B. 正相关关系

C. 反比关系  D. 负相关关系

[答案] 13.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不难看出CO2浓度曲线始终呈上升趋势,而四地的气温也在波动上升,因此呈正相关关系。

14.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

A.CO2 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D.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答案] 14.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因四地CO2浓度变化基本一致,但四地均温变化却是波动变化且不具一致性,说明除受CO2浓度影响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2013·广东潮州模拟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气温比郊区高出的数值,图X6-5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X6-5

1.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

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

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

2.对城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高

B.上午8时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

C.地势低洼的地区,热岛强度较小

D.热岛强度仅受天气状况影响

[答案] 1.D 2.B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晴天时,在8时和16时出现两个热岛强度峰值。第2题,热岛强度除了受天气影响外,还受人类活动影响;上午8时正值人流、车流高峰期,排放废热明显增多,出现热岛强度峰值。

2013·济南市模拟图X7-1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回答2~4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X7-1

3.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4.当图中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武汉梅雨B.南京伏旱

C.北京寒潮D.哈尔滨洪涝

[答案] 3.D 4.C [解析]第3题,①处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气流上升;根据风向的偏转情况判断,该图示意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情况,故⑤处信风带为东北风;②处是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⑥处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风向是西南风。第4题,结合图示风向特点可知,图示气压带、风带位于北半球,当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为北半球冬半年,北京可能出现寒潮天气。

2013·江西重点中学一联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图X8-5),分析回答5~6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X8-5

5.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D.反气旋过境

6.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B.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7日洪水水位最高

D.7、8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

[答案] 5.B 6.D [解析]第5题,由图示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出现阴雨天气,过境后气温升高,天气转好,为暖锋过境。第6题,7、8日为暖锋过境时,云量最大,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

7.2013·湖南衡阳模拟读北半球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图X7-9)及沿30°N的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图X7-10),若两图的季节相同,完成下列要求。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图X7-9          图X7-10

(1)此季节洛杉矶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伦敦和北京的盛行风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①a→b,②b→c,③e→f,④f→e)。

(2)b表示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e表示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___。当b气压带被大陆上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太平洋低空等压面向________(高空、近地面)凸出,亚欧大陆上等温线向________凸出。

(3)c处与e处同为上升气流,两者的成因有什么不同?


 7.[答案] (1)炎热干燥 ② ④

(2)副热带高气压带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高空 高纬(或北)

(3)c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原因形成);e处位于亚欧大陆上,夏季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气温高,空气做上升运动而形成(热力原因形成)。

[解析]第(1)题,如果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北,则反映了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故夏季高温少雨;伦敦受盛行西风影响,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为b→c;北京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为图示f→e。第(2)题,图示b位于30°附近,故判断为副热带高气压带;e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夏季盛行上升气流而形成亚洲低压。当b(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气压中心切断时,大陆上为低压中心,为北半球夏季,太平洋低空气压较高,则等压面向上凸。亚欧大陆气温较同纬度高,故等温线“凸低为高”,即向温度低的高纬地区凸出。第(3)题,图示c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为动力原因形成的,而e为亚洲低压,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形成的。

8.2013·东北三省一联图X8-9是东亚地区不同季节某日的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C单元大气

图X8-9

(1)乙图所示天气形势最可能出现的季节是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

 

(2)甲图所示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试简述其原因。

 


(3)分析甲图中A天气系统西进北移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和北方地区天气的影响。

 


(4)乙图所示锋面如果在该季节出现在我国北方地区,那么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的自然灾害可能是______(台风、暴雨或寒潮),简述该自然灾害的主要危害。


8. [答案] (1)冬季 亚洲高压势力十分强大,西北太平洋出现低压中心。

(2)阴雨连绵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准静止锋控制,形成“梅雨”天气。

(3)A天气系统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该天气系统西进北移将推动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北方地区进入雨季。

(4)寒潮 使农作物遭受冻害;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损坏通信和输电线路;阻碍交通运输等。

[解析]第(1)题,结合亚欧大陆和太平洋气压分布形势对季节进行判断。第(2)题,结合此时天气形势图,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准静止锋控制,会产生阴雨连绵的天气。第(3)题,A天气系统为存在于西北太平洋的“副高”,长江中下游在其控制下会出现“伏旱”,此时我国北方受雨带影响,进入雨季。第(4)题,乙图中的天气系统为冷锋,在其控制下可能出现寒潮,将对农业、建筑、交通和通讯等产生影响。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3-地球上的大气

一、单选题

(2013高考题山东卷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图3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5~6题。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3-地球上的大气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6时   9时   12时    14时

该日

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答案】5.B  6.B

【命题立意】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气温的日变化、等温线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从图中获取信息、利用相关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等温线分布图,考查气温的日变化,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第5题,从图中看出,等温线平直且与纬线平行,说明同纬度海陆温度相同。根据材料信息,日出前后气温最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此时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排除选项A;“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此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排除选项D;12时太阳辐射最强,陆地增温超过海洋,陆地气温也高于海洋气温,排除选项C。该题选B。

第6题,根据材料信息“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判断太阳直射20°N,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日落时刻越晚,也就是甲地日落时刻晚于乙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从20°N向南北递减,甲乙两地到丙地(直射点)的纬度间隔(纬度差)相同,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同。

(2013高考题北京卷)3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题。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3-地球上的大气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答案】5.B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大气受热过程”,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和“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试题难度:中。

【解题思路】臭氧层破坏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实际上是削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故A选项错误;二氧化碳减少,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减少,故B选项正确;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遇到空气中悬浮颗粒就要要发生散射,使太阳辐射以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经过散射之后,有一部分太阳辐射就到不了地面,这样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就减少,故C选项错误;雾霾的出现加强了夜间的大气逆辐射,故D选项错误。

(2013高考题浙江卷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第1题。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3-地球上的大气 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逆温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相关知识。从题中可以得知,要加速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主要是促使空气不断的流动。如果对流层出现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现象,即为逆温现象,出现逆温现象,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从图中的四种气温分布图来看,② 、③ 、④三中气温分布图中均出现了逆温,逆温不利于空气的扩散。只有 ①图中的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是降低的,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故最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故选A。

(2013高考题浙江卷)拉萨河流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7~8题。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3-地球上的大气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降水的成因分析。从图中可知,拉萨降水白天降水量小,主要集中在夜间(夜雨,晚上八点到第二天早上八点之间的雨)。拉萨位于高原的河流谷地,白天气温升高快,晚上降温快,气温的日较差大。夜晚地面降温迅速,但并不是导致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的原因。水汽凝结成雨要有气流上升冷凝的过程。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山顶和谷底间的热力环流十分明显。根据热力环流的知识分析,白天山顶气流上升快,而此时谷底盛行的是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晴空万里。晚上,大量的山顶下沉的冷空气,下沉到谷底,然后导致了谷底中的气流上升,水汽容易凝结成雨。故本题答案为C。

近年来,当地开展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工作。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①提高文化生态景区的集聚性              ②利用河滩低地布局文化建筑

③控制著名景区的旅客日流量              ④防治湿地退化

⑤吸收外来文化,改造当地民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旅游规划、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拉萨当地开展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工作,可以提高文化生态景区的集聚性,提升文化生态景区的品味和内涵,同时可以实现开发中保护。利用河滩低地受水文条件的影响较大,并且此处作为水源的保护地带,应该采取保持原有形态的措施,而不应该布局文化建筑。在开发利用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应该控制著名景区的旅客日流量,防治河流湿地退化,从质量的角度着手。吸收外来文化,但不应该改造当地民俗,这样更加不利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故答案选B。

春季,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背风坡常常出现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其主要原因是

A.反气旋控制下沉增温 B.暖锋过境释放热量

C.西风带南移释放热量 D.局地气流下沉增温

【答案】4.D。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影响气候的非地带性因素”,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试题难度:中等偏难。

【解题思路】从题干文字信息有一个关键词“背风坡”,可见这是一个小尺度的,因背风坡焚风(干热风)效应导致的局地增温现象。

【知识拓展】虽然北半球西风为西南风,但阿尔卑斯山北坡有来自于大西洋及北冰洋的湿润气流,降水量大,雪线低;南坡因阿尔卑斯山的山体走向及比利牛斯、亚平宁山脉对西风的阻挡,降水相对较少,雪线高。

(2013高考题天津卷)读图1,回答第1题。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3-地球上的大气

【解题思路】从图1中可以看出,气流由甲到乙是先爬坡再下坡, 因为近地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故温度应先下降再升高,由此便可选出B;甲侧为迎风坡,故降水逐渐增多,乙为背风坡降水较少,受气流下沉影响变化明显,亦可选出B。

(2013高考题重庆卷)1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1回答1~3题。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3-地球上的大气 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距离 B. 地形条件 C. 局地水域 D. 植被分布

【答案】1.B

【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中国区域地理知识,考生可以根据经纬度很容易判断出是我国的东北地区和内蒙古的东北部,再就是考查对图中海拔曲线和降水量曲线的认知。

【解题思路】根据图中的海拔高度和降水量曲线,可以得出海拔高的地方降水量对应就高。可得答案为B

 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 虫害 B. 冻害 C. 滑坡 D. 洪水

【答案】2.B

【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东北区域气候特征的了解。也突出了中图版选修5的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

【解题思路】该题主要是由于东北纬度较高,春季温度回升慢,而且离冬季风源地较近,极易受到冷空气影响,所以选B。

【易错点拨】该题目容易选D洪水,因为东北地区河流有春汛,不一定就形成洪水,但是要注意题目问的是突出的,寒潮冻害比洪水形成更突出。

 材料所示的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 含沙量高 B. 流程较短 C. 春夏汛明显 D. 冰川补给为主

【答案】3.C

【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东北河流的水文特征,特别是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夏两个汛期一定要知道。

【解题思路】东北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森林覆盖率尚可,所以,含沙量应该小;东北平原面积较大,河流不可能流程较短;该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应该以降水补给才对,所以选C。

(2013高考题安徽卷)9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完成28~29题。
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3-地球上的大气
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 3月12日  晴朗 B. 6月5日   晴朗 

C. 3月22日  多云 D. 6月20日  多云

【答案】D

【命题立意】考查曲线坐标图的判读能力。

考点定位:地球运动地理意义  太阳辐射的日变化特征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解题思路】据太阳辐射日变化曲线图可读出北京时间约6002040该日获取辐射量,从而可推断出我国该地日照时长将近14:40即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AC错误;如果当地天气晴朗则太阳辐射应以当地正午为最高点呈对称分布,且下午略大于上午但在北京时间约13时出现一波谷,因此应该受多云天气影响D正确

 该地可能位于

A. 祁连山地 B. 大兴安岭

C. 南沙群岛 D. 帕米尔高原

【答案】A

【命题立意】考查运用曲线坐标图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分析问题综合能力区域定位能力。

考点定位:地球运动地理意义  区域定位

【解题思路】据太阳辐射日变化曲线图可读出北京时间约6002040该日获取辐射量,从而可推断出我国该地日照时长将近14:40推出当地日出时间12-14:40/2=440;北京时间6:00时该地迎来日出,根据地方时计算原则可推出其经度约为120°E–(6:004:40*15°=100°EA正确 

(2013高考题北京卷)(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4(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第6、7题。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3-地球上的大气

图4(a)中

A.①比②风速大

B.①比③云量少

C.②比③气压低

D.②比④气温高

【答案】6.B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和“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试题难度:难。

【解题思路】根据等压线疏密情况判断,②比①的等压线密集,所以②比①的风速大,故A 选项错误;①接近高压中心,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③为低压中心,为上升气流,阴雨天气较多,故B项正确;读等压线数值,②比③气压高,故C选项错误;④位于冷锋前的暖气团,②位于冷锋后的冷气团,④比②的气温高,故D项错误。

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夜间

【答案】7.A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和“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试题难度:易。

【解题思路】锋面通过④地时应刮偏西风,从图中可以看出12点之前为偏西风,故A正确。

 

(2013高考题天津卷)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图5,回答10~11题。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3-地球上的大气                       图5  4月14日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据图5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A.  B.  C.  D. 

【答案】10.B

【试题立意】该题考查是在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向与风力大小

【解题思路】当时受风暴潮最严重区首先应是迎风区,从图中等压线可以得出甲风力虽大但是偏北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故排除A;乙、丙、丁为东南风,其中乙为迎风区,丙丁均为背风区,故选B

 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A. 完善预警系统

B. 围海造田

C. 修筑沿海堤坝

D. 建防护林

【答案】11.C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灾害防治的相关内容。

【解题思路】预报系统不能抵御风暴潮,排除A;围海造田可轻易排除;由于渤海沿岸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渤海沿岸为粉沙淤泥质海岸,风暴潮主要危害方式是引起的海水对沿岸侵蚀等,故有效措施抵御海水对沿岸的影响,有效措施应为工程措施,故选C选项。

(2013高考题新课标I)4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4,完成9~11题。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3-地球上的大气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词考查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读,考查学生读图判断能力,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我国为北半球,画出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30-45度,可得出69时甲地为偏南风,故B项正确。

 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A. 14日14时 B. 14 日19时 C. 15日4时 D. 15 日11时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动态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居中。

【解题思路】据图和所学知识可推断当低压中心控制甲地时可能出现暴雨,由图可知甲地距低压中心以东约100千米多,而题干里已说明该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可算出该低压系统移至甲地需要12个小时多,结合选项可知只有B项符合。

 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A. 华北平原,3、4月份 B. 四川盆地,1、2月份 

C. 黄土高原,10、11月份 D. 东南丘陵,4、5月份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压分布及变化状况,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图示为我国某地区,而且气压低,出现低压中心,故应为夏半年,除D选项意外的时间我国及亚欧大陆受蒙古高压控制,气压由南向北升高,基本可以排除ABC项。春季,由于东南丘陵比黄土高原纬度低,气温高,加之3、4月份华北平原受冷空气影响频繁,所以东南丘陵4、5月份更易出现低压中心,D项正确。

(2013高考题江苏卷)14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15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25~26题。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3-地球上的大气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答案】A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等压线图中各种天气系统的判读和常见的天气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状况。

【解题思路】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及图中锋面符号,甲地为冷锋锋后,冷气团一侧,为阴雨天气,故选A;乙地为暖锋锋后,暖气团一侧,为晴朗天气,故排除B;丙地为高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故选C;丁地等压线较稀疏,且水平气压存在差异,因此该地有风,气流水平运动,故排除D。

2013高考题江苏卷)图15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14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3-地球上的大气A.①―甲 B.①―丙 C.②―乙 D.②―丁

【答案】A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雷达图的判读和气候类型的判断及其分布。

【解题思路】从图15的左图气温曲线可以看出①、②两地均位于北半球,且最低月气温大于0°C,为亚热带地区或温带海洋气候,结合降水状况,①降水较为均匀,因此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40°60°大陆西岸,甲位于英国附近,故A正确;而丙地处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排除B选项;②为冬雨型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30°40°大陆西岸,典型分布区为地中海沿岸,乙处为波罗的海沿岸,纬度高于60°N,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排除C;丁地地处意大利沿海,为地中海气候,故D正确。

 【2013·山东基本能力卷·58.】42.城市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下图为某城市区轮廓示意图,该城市夏季午后某时刻气温沿图中虚线所示方向的变化曲线可能为(   )

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3-地球上的大气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3-地球上的大气【解析】42.结合城市轮廓图、东西方向、南北方向距离和城市热岛效应知识即可判断。

【答案】42.A
【2013·山东基本能力卷·83】43.寒潮是我国常见的天气,它可以直接造成(   )(双选)
 A.西北地区的常年干旱    B.东北地区的春涝
 C.黄淮地区的风雪交加    D.江南地区的雨雪冰冻
【解析】43.寒潮过境时带来大风降温,雨雪等灾害性天气。
【答案】43.CD

二、综合题

(2013高考题安徽卷)(21分)图12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3-地球上的大气(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10分)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11分)

【答案】1)西南和东南部都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2)沙尘暴

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

【命题立意】运用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考查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答地理现象的能力。

考点定位:等压线判读  自然灾害的分类及成因

【解题思路】(1)描述等压线的分布特征应从气压中心的分布、数值的递变规律、等压线的疏密关系上角度分别说明。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南和东南部都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2 沙尘暴形成条件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沙、尘物质源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另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背景;地面冷锋的形成与发展等 

【举一反三】描述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的重点,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描述问题是建立在具体事象上的科学表述,如描述山脉的走向、河流的流向、等温线的分布、城市区位特点、气候特征等。

1、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整体描述: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几方面入手。例如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低山丘陵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常绿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以红壤为主。

2、对气候特征的描述:首先要明确气候类型,再从气温、降水入手,分冬夏两季进行概括。例如:旧金山的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3、对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组成、地势特点(海拔高度和地势走向)、地表形态、地形分布。例如,描述我国横断山地区的地形特征——山高谷深,山河相见,南北纵列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喀斯特地貌发育。

4、对地理位置的描述: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例如,描述拉萨市的地理位置特点——地处北纬30,纬度位置较低,同时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5、对河流特征的描述:河流特征可分为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汛、水能。水系特征包括:河流长短、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及流速大小。

6、对地理特征的描述: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

(2013高考题新课标I)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3-地球上的大气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6分)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8分)

【答案】(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8分)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6分)

(3)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8分)

【命题立意】本题以中国区域图为背景考查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天气状况的分析、大气污染的成因等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结合已知信息读图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难度适中。

【解题思路】(1)由攀枝花周边地形图可知攀枝花位于河流谷地,北部为山地,冬季能够阻挡北方冷空气,使得当地气温偏高;由于地处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的过程中气温升高,所以攀枝花1月份气温较高。(2)由于地处谷地,受冷空气影响小,盛行下沉气流,可推出1月份攀枝花多睛朗天气,风力较小,气温较高,变化小,较稳定。(3)攀枝花是典型的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工矿城市,工业及城市交通排放的废气较多;又由于地处谷地,地形封闭,盛行下沉气流易形成逆温,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所以该市虽然冬季气温较高,但空气污染可能较为严重,不适宜打造“避寒之都”。 

(2013高考题四川卷)26分)图6和图7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3-地球上的大气

图6                                       图7

(1)选择图6和图7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6分)

(2)据图6和图7,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10分)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

【答案】13题:

(1)(6分)

图6:图示地区域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2分);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2分)。

图7: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分);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2分)。

(2)(10分)

西部平原地区(2分);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2分);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2分);积雪量大(2分);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2分)。

(3)(10分)

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2分);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2分);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2分)。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2分);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2分);不利于作物生长。

【命题立意】本题首先通过距平这个概念考查了学生对地理信息提取的能力,接着又通过等值线图考查学生的地图判读能力,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来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而考查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本题看似简单,其实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难度较高。

【解题思路】解题的第一步是完整提取地理信息,由题干可知地点是东北地区,时间为冬春季节,距平指与同期多年平均相比的差值;由图例可知气温比常年同期低,降水比常年同期多;同时也可读出气温及降水距平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气温更低,降水更多;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可知西部地区为平原,地势平坦。影响地表径流的速度。这样就能够顺利的解答1、2小题了。第3小题,应当明确是从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两个方面去思考和分析“气温比常年低”和“降水比常年多”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