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赶场中的乡亲

 昵称cVZ45YVi 2014-11-19
在重安赶场的市面上,两位大妈悄悄地聊着只有她们自己才知道的贴心话。

十月末在凯里麻塘革家寨拍完革家蜡染后,正想着寨子到国道路边这1公里多的路该怎么走时,一辆摩托由寨内冲了出来停在我的身边,骑车人扭头对我一笑说要走呀,我说是呀,他看看我说上来我带你到路口,嘿嘿,这正合我意,便不客气一抬腿跨了上去坐在他的后面。还没等说谢字呢车便轰的一声飞了出去,这家伙车开得飞快,我也就打住嘴不在唠叨谢了。到了国道路口摩托车猛地停了下来,他咧嘴对我笑笑说只能送你到这了,我连忙说谢谢,开车的小伙子对我一笑说了句再来玩便飞驰而去,那个玩字飘出了好远。
站在路边等去重安的大巴车,看见来来往往的车便不由地平伸右手臂握紧拳将大拇指高竖做起了路边搭车的手式来,本来也没想会有人认得这个搭车的手式来,就是想体验一下而已,过往的车辆都好奇的打量着我,正要收手时一辆工程皮卡停在了路边,见有戏边忙跑上去,开车的是一位年轻人,笑着问我去哪?我说去重安顺路吗?他说正好我过去上来吧,在车上年轻人介绍说他是公路局的,经常开车往修路的施工地点跑,一年之中也在家待不了几天。一路说笑着不觉到了重安镇,谢过让我搭车的年轻人再一次来到了这个古镇,第二天这里就是赶场日子。

赶场的乡亲见面先互相问候一下

一大早乡亲们陆续的走出了家门,远一点要临近中午才能赶到镇里的集市上,重安的赶场与其他地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就是多民族乡亲在一起交易,能看到很多穿不同民族服装的人,这让我边拍照边与乡亲聊天中多问一句就是,你们是什么民族?这里汇聚着苗族、革家人、布依族、哈尼族、汉族等乡亲,赶场的相同之处就是不同的交易货品有不同的地点,这样也便于交易。不长的主街上一会便人山人海了,居住在四周各寨的乡亲涌到这里带来了新鲜的蔬菜、水果及各类的生活用品,于是,真正的赶场便开始了,赶场不是一整天,而是上午8点到下午2-3点多钟,你要是下午去的话基本上看不到几个人了,如果没记错的话这里是五至六天间隔一赶场。

重安是产烟叶的地方,以往把自家种的烟草烘干拿到集市上卖的人会很多,但在今天集市上却看不到有太多的烟农来卖他们的烟草,虽然不多但也有买家在这里品完烟后买点回去,这位老哥正在品烟。

看来烟的味道不错,适合他的口味。

苗族的几位大妈在聊天,赶场也是亲朋好友交流的好地方,这里的苗族服饰与雷山县苗族服饰有很大的不同,雷山县苗族服饰便服是黑色绣花上衣,高盘头,头上有一朵大红花,这里的苗族服饰便服是蓝色上衣,头上装束也很简单。

边品尝刚买的水果边聊天。

在集市上也有这样扛着广告牌招揽生意的。

带来的水果蔬菜摆放在路边

服饰缝纫店也出来摆在了路边,便于服务乡亲。

选布料

买布料

交易与聊天互不影响

集市上看见最多的是笑脸,这是苗族。

人多,孩子要背好,这是革家人(革族)革家人有一个习俗,吃囍酒后要在脸上盖个红印,背孩子的大姐脸上有三个红印说明她刚喝完酒席后来赶场的。

遇见一位阿婆卖菜便蹲在这里没舍得离开多拍了几个镜头

1、


2、

3,


吸烟也要有个派,见他的烟斗奇特便给他拍照,一旁的大姐见我给他拍片也笑眯眯地看着他。

看、足称还高高的,价格合理公道。

卖得的钱要装好

这个你买不?我不知道这是什么,问了半天,大妈也给我说了半天还是没听懂。

见面问候聊上几句家常话

这些自编做的小挂链都不错

卖东西的哈尼族人

一男子挑了一担自家烧成的炭来卖。

聊的开心

买草烟要一看二品后再买。

中午一顿简单的饭

把家养的鸟也带到集市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听鸟、观鸟、聊着谁家的品相好。

 闲下来就坐在一起聊聊家常

卖货的阿婆

 路边交易

集市到了下午人渐渐的少了,人们又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个集市上,年轻人多出去打工所以集市上见到最多的就是上了岁数的人,她们留守在家生活真的不易,所以,在外打拼的年轻人真的应该常打打电话,空时回家看看,挣的钱也多往家里汇点,父母不易呀。
重安古镇的集市有大有小,大集市最热闹,到了节日期间就更不用说了,每年这里的芦笙节是最热闹的,民族越多的地区节日也越多,在节日上人人身穿盛装上街,那时是最好看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