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报盘点一战的五个遗产:重塑世界政治格局

 育则维善余言 2014-11-19

参考消息网6月30日报道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6月29日的报道盘点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的一些事情。

1,范围

它被称之为“大战”是有理由的。这场战斗发生在三个大洲——主要是欧洲,但也包括亚洲和非洲。它还几乎蔓延至第四个大洲北美洲。美国最终于1917年参战的原因是由于英国拦截了德国发往墨西哥的密码电报。在电报中,德国人承诺,如果墨西哥人与柏林合作对付美国,德国就会帮助墨西哥夺回在美国的土地。与以往的任何冲突相比,这场战争涉及了更多的士兵(6500万),更多的国家(大约36个),造成的死亡人数也更多(850万)。

2,战争武器

原始的化学武器在战争中沿用了数千年——想想中世纪使用的沸腾沥青。但第一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了现代化学武器,即氯气和芥子气。德国人首次使用这些气体,但许多主要参战国在战争过程中都使用了化学制剂。这场战斗还广泛使用了其他形式的工业化战争手段,永久改变了国家的战斗方式,例如坦克、喷火器、机枪、飞机和潜艇舰队。

3,地图绘制

伊拉克、波兰、芬兰、南斯拉夫。这些国家和其他数十个国家在一战前并不存在。这场战争加速了三大帝国的崩溃,产生了许多现代国家,以及新的政治格局,其中一些动荡至今。尤其是在中东,奥斯曼帝国的瓦解导致该地区版图改写为英国和法国的势力范围。那些经常反复改变的边界导致了今天扰乱该地区的民族、部落和宗教对抗。与此同时,许多新的国家脱离德意志帝国、俄国和奥匈帝国而出现,改变了中欧和东欧的格局。

4,词汇

“烟火弹”(Whiz-bang)“小型高速炮弹”(pipsqueak)、“容易的”(cushy)。这些都是在一战中流传的词汇。每一场战争都会产生自己的词汇,而一战尤其多产。一些词汇源于机械化武器的新时代,需要有它们自己的描述——于是,“pipsqueak”就成了小型德国炮弹,根据声音出现的“whiz-bang”,“大贝尔莎”(big berthas)是特定的列车炮。难以下咽的牛肉罐头是“猴子肉”(monkey meat)。盟军把德国酸菜称为“自由卷心菜”(liberty cabbage),把香肠配土豆泥称为“云中飞艇”(zeppelins in a cloud)。还有“战壕足”(trench foot)、“炮弹休克”(shell shock)、“睡袋”(fleabags)和每种东西的“代用品”(ersatz)。

5,动物的使用

一战标志着从骡马时代向坦克卡车时代的转变。动物仍在一战中广泛使用——在中东使用骆驼,在欧洲使用马匹,在战壕中用狗来进行侦查、嗅探炸弹和寻找伤员。一条名为斯塔比的美国比特犬嗅出了芥子气的味道并警告士兵,它还抓住了一名德国间谍。它被授予中士军衔,是一战中军衔最高的狗。但对动物来说,这是一场危险的战争:单在战斗中牺牲的马就有800万匹。(编译/卢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