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彪
文集先生书画集子将付梓,嘱予作记。思恃良久,略谈中国书画的几点浅见及先生多年的艺术追求。 首谈积学。予以为,中国书画艺术重要的不是它的表现形式,而在于中国文化的精神置于艺术中灵魂的存在性,在于艺术家对中国哲学“天人合一”思想不可言传玄奥的理解,更在于对中国文化写意精神与我民族温文尔雅性格之间内在必然关系的理解。这些东西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书画艺术语境中最重要的,它是中国文化绵邈悠长具有无限张力的内动力。 中国书画的功能从“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到“与六籍同功”的劝化,再到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哲思,无不透着艺术与社会之间和谐的关系。进可以修身养气而济天下,退可息影林泉思悟宇宙怡然自足。从元四家到明四家,到清初六家,再到八怪四僧,莫不是积学而遍历四方,莫不是读书师古而化于一朝。近代的宾翁更是以积学而称雄。这些积淀都成为中国文化的脊梁。 文集习书习画有年矣,其书法从唐人入手,上溯魏晋碑刻至汉隶秦篆,下至宋元帖学,遍百家而临池不辍以为日课,政务之余,诵古论诗,读史研理,每与之对,文辞滔滔,辟理惊言。先生习画自《芥子园》,于宋元之诸家亦有涉猎,对清人得宜颇多,尤以宾翁用心最深。先生之积学见于笔墨之点滴,溢于言表。 次谈涵养。积学以涵而为养,不积学无以厚博,不涵而不知其深广。中国文化在于养身,孟子有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度,正气涤荡我华夏民族文化的灵魂,浩然正气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和刚正磊落的人格魅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之所以堂堂而生、磊落而立,凭的就是这种正气。所谓“正气”源于心,呈于言,始于幼,修于养,积于品德,成于人格,正气是一种精神,是不朽的民族之魂。 中国书画艺术是不朽民族之魂的载体,有涵养有正气是艺术家必备的品格,苦禅先生有言:“人品不高,落墨无方。”文集先生读书理气、修心、修身,不断追求提高,反映在先生的作品中自有一股沉雄之气,雄劲而茵蕴。此乃先生对文化之涵养也! 再谈成化。中国书画写意精神是集诗、书、画、文、史、哲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艺术,是艺术家学养性情的综合体现。自梁楷始,到八大山人,再到近世的黄宾虹、齐白石、吴昌硕等大师前贤,无不是先积学以涵养到成化的过程。他们先以师古积学,完成对古人艺术的理解以及笔墨的基本功夫,再到师造化完成自我对自然造化的认识,胸贮千古腑罗大千,以涵以养,而师心成化。 文集的作品内涵深厚,以先生积学的精神和其涵养的深广度,相信先生在耳顺至古稀之年会成化而为一代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