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歌 打油诗趣谈 (乱弹打油诗-XK141119P) 【仙客开场白】 老虎吃人是本性,穷凶极恶才横行。 历史苛政猛于虎,残暴官员太狰狞。 1、清朝雍正年间江苏太仓知府王某,就是一只猛虎。此人凶狠至极,凡有官司,不分青红皂白先以棍、板对待,打完才升堂审问,人们背地里称他为“王老虎”。时有好事者,为他编了几句顺口溜: 三击升堂鼓,跳出王老虎。 不是一夹棍,定责三十五。 一个“跳”字了得。寥寥二十个字就将这个酷吏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2、老夫夜读,觉得有趣,也来乱续一下打油诗二首,以解颐调笑也。 【添头活剥打油诗】 百姓三击升堂鼓,衙门跳出王老虎。 来者不是一夹棍,就是定责三十五。 【添句活剥打油诗】 三击升堂鼓,跳出王老虎。 百姓苦不苦,一看就清楚。 不是一夹棍,定责三十五。 有冤不敢伸,有苦不敢诉。 3、明朝孝宗弘治年间,浙江钱塘县安溪山一带经常有老虎出没伤害人畜。当地老百姓纷纷要求官府为民除害,县令就限期要猎人捕杀。猎人们只好拼老命,加上消除祸患之心甚切,大家齐心协力,竟然在一天内捕杀老虎三头。 县令十分欢喜,马上申报上司邀功。知府接到文书后也很高兴,认为县令能体恤民情而且很有才干,因此传令嘉奖。 其实这个县令是一个草菅人命、心狠手毒的酷吏。在知府衙门中,不少人知道他的底细,但都不说;爱开玩笑,而且良心未泯,肯讲几句公道话的书办(负责抄写、记录的小吏)俞鸣玉对这一嘉奖不以为然,于是写一首诗来讽刺县令: 虎告使君听我歌,使君比我食人多。 使君若肯行仁政,我已双双北渡河。 这首打油诗,通俗顺口,既富有情趣又含意颇深。诗的抒情主体是老虎,它向“使君”(对县令的尊称)唱歌,鸣心中的不平。可见人比虎猛。 4、老夫读此,兴趣即来,随手顺口溜三首,以讽刺也。 【合作双双多收获——古诗风顺口溜】 使君食人多,百姓受压迫。 赶我北渡河,这是你的错。 你我一合作,双双多收获。 我在前面做,你在背后托。 上面追究我担责,你在官府仍吆喝。 风头时候我去躲,风过又来加倍夺。 得来一二添作五,好好享受多快乐。 【你不仁我不义——顺口溜】 使君食人多,赶我北渡河。 上面一追查,脱帽先别说。 必然进牢狱,请君多琢磨。 【改写一下仿喜春来】 虎告使君听我歌,使君比我食人多。 使君若跟我合作,不用说,谁能北渡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