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杭州,繁忙的庆春路

 真友书屋 2014-11-20

 

庆春路

西起湖滨第六公园,东到钱江新城,通过庆春路隧道过钱塘与萧山市心北路连接,是杭州上、下城区的分界点,路的北面为下城区,路的南面是上城区,是杭州第一条通汽车的道路。原来庆春门内的庆春街,就指的是这条庆春路,唐代时这里就有集市;宋朝时自东而西称昌乐坊、兴德坊、兴庆坊、前洋街为坊间通道;明时,众安桥以东分段称为庆春门直街、菜市桥直街、忠清里、盐桥街.众安桥西面原来是城墙,城门外为郊区农民的菜地,菜农运菜进城,担粪出城,均由此门出入,故民谣有“太平门外粪担儿”之说;民国时期拆除了城墙修建了路,名为钱塘路;现在在贴沙河西边的庆春立交桥旁立有“古庆春门”石碑。旧时的众安桥河下、法院路、性存路、小车桥这几段路在1964年都统称为庆春路,1966年改名青春路,1981年庆春门外直街并入,复称庆春路;历来庆春路就属于杭州商业繁华的地块之一;解放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这条路就更加显得拥挤不堪,10米宽的道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1991年道路拉长,西面一直延伸到环城西路,与湖滨路接通;东延伸至与秋涛路相接;1993年马路拓宽为四车道。


庆春路之庆春门

古东大门,建于唐吴越,为杭州古代东城门之一,也称东青门、太平门,现在还有太平门直街,沿袭旧名。因门外有菜市又称菜市门;宋朝时菜农常挑粪土从此经过,故名粪担子;也有了民谣“太平门外粪担儿”;南宋末,元兵进占杭州门毁;元末重建,往东拓展三里,新门近太平桥,改称太平门;明初朱元璋部将常遇春由此门入城,故名庆春;旧时庆春门外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地,到处可见挑着粪担的农夫在地里种菜;直到上世纪文革初期,出了东青桥,走过铁道,便可看到一片平整的菜地和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池塘;而今成为古运河分支东河边的繁华商业地段。

庆春门


30年代原忠显庙内的岳王坟

位于众安桥西面的原众安桥小学,旧为忠显庙,俗称岳庙;清光绪二年纪念岳飞所建。


孝女井残留

庆春路660号,孝女井即孝娥井又称银瓶井;岳飞女抱银瓶投井殉节处。


庆春路旧时的样子


中山北路至中河路中段


中河路新华路段


庆春路之258号的红楼

红楼建自清宣统元年1909年,南宋时这里为兴庆坊,又称前洋街;宋高宗建都临安后,此处曾建有岳飞府第等建筑;绍兴三年在此建国子监,绍兴十三年将岳飞府第拓建成太学;绍兴十六年于太学之东建武学,元初太学废,其左为肃政廉访使衙署;至元三十一年,遂就殿宇之旧改建为西湖书院;明代改西湖书院故地为浙江按察司衙署,仁和县学亦从观桥西迁此;自清宣统元年此地始建浙江高等审判厅等,民国时期改为浙江高等法院及杭县地方法院;1949年建立杭州市人民法院;1952年划归浙江医学院;之后又拆除了部分建筑,因建筑为红色清水墙,俗称“红楼”;该建筑作为杭城仅此“孤例”的旧司法机构遗存建筑,现在作为杭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承担“陈列馆”的建设及日常管理工作。


庆春路之小车桥

自湖滨路口沿庆春路向东行至武林路口,这段原来叫小车桥的地方,南宋时,桥南有景灵宫,宫前有车马门,是皇帝车马进出之处,故有是桥名;景灵宫乃南宋皇帝恭奉祖宗衣冠、牌位之所,每季第一个月要朝献,禁中行礼,此宫始建于绍兴十三年,亭阁水榭俱全;桥北为风波桥,附近建有南宋关押要犯的大理寺狱,狱内有风波亭,抗金名将岳飞被害于风波亭;宋亡后,小车桥为历代监狱所在地,几乎成了杭州监狱的代名词。民国时期为浙江省陆军监狱,不少仁人志士牺牲在这里;1992年庆春路拓宽时监狱被拆除,狱基建了望湖宾馆;如今小车桥这段路已不存在了。

风波亭


浙江省陆军监狱

监狱是在前清的按史狱署旧址上建的,也是南宋大理寺的旧址,一代忠臣岳飞就屈死在大理寺的风波亭。1927年到1937年,这里关押过许多政治犯,那时候行刑不出监狱,是在“小车桥”大院的南侧操场;枪声几乎人人都能听见;1930年8月27日上午八点,监狱里的口号与枪声,从这天晚上到次日早晨,“甲监和丙监各笼的全体难友们都在惊梦中发出震耳的笼啸声”,这就是时称浙江陆军监狱的“八·二七屠杀”。


如今繁忙的庆春路


在古老的庆春路上,还有着许多沉凝的人文古迹,漫步如今已是杭州第一大金融街的庆春路上,只要停下脚步,细细看看周围,哪里都可能会有耐人寻味的老底子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