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诗词学会

 冷鳳 2014-11-20
山亭柳—梦落自然
霜鬓浮槎。洒笑对江涯。舟自荡,勿须划。逆顺应时心静,管它流水沉花。忘却烟云风雨,闹市繁华。
只寻乡梦扶松竹,还登瘦岭赏岚霞。随朝暮,理桑麻。兴起山中采笋,意来涧里捞虾。一曲韦娘入耳,闲品清茶。


我觉得寒山兄作品的思想和风格和我有些作品如出一辙,比较对路的,最近在构思逍遥游的红尘篇,也是这种思路,若不是被绝妙的张飞战岳飞打断了,现在说不定已经写出来了。
本篇着意描写一派闲云野鹤之态,从水中泛舟的“不管流水沉花”,到登岭赏霞,体验山乡中的采笋和捞虾的,最后以歌茶作结,整个长篇元素也丰富,逻辑衔接得比较好,手法也老到。
想提醒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1、洒笑在诗词中是无成例的,用现代语言来解,要么是洒脱的笑,洒作形容词。还有一种解法是洒作动词,将笑洒向江涯的意思、我想你可能是想用前者之意,否则作动词的话,对也是动词。但即使是前者,也显得略为别扭,形容笑的有很多词,不妨换一个,以显流畅。
2、韦娘,从杜韦娘典来,通常是说的歌妓之类的人,话说您都到闲云野鹤的意境了,咋还包了韦娘的专场呢?韦娘一般是闹市的专利,跑山里去,貌似也是没有市场滴,这个元素建议换一下,最后听着歌妓,品着清茶,怎么越看越像像地主公了
3、如果从更高一个层面去精雕细琢的话,本篇的格调,闲云足矣,野鹤不够,有“用力过度”之感,我们说,长调亦如国画,需要留白的,实笔和虚笔共同运用,那感觉才是“刚刚的”,本篇让我来看,实的多,虚的少,您要真如写严蕊那般写秦楼,倒也显得热闹繁华,但这篇是“梦落自然”,我猜测想突出的可能是那种“高士”的情结,若是这样的话,我觉得局部地方可以宕一个虚笔出来,让元素不要接得那么紧,同时将情绪渲染一下,可能会更好。当然,这完全是属于没事鸡蛋里挑骨头的点评,您可一笑置之。
想说的就这些吧,管窥之见,贻笑方家。
另,您临屏次的六州歌头和接的个侬,真的很赞,这坛子里高人真多!


点评

寒山愚人
问好明镜!诚谢您的指点,言之在理。作了几处改动,不知怎样?自我感觉好一些。有些不想改了,您的意见提醒了我,以后会注意的。“一曲韦娘”用在此处确实不谐。改后您看如何?望坦诚直言。再次深表谢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