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独老人,自愿捐献遗体的方式守望百年老去。

 *小虫* 2014-11-20

自愿捐献遗体的方式守望百年老去。  

 
2014-11-17 21:42 在安徽省安庆市的一个乡村,70岁的张忠仕和64岁的金龙华原本是一对再普通不过的恩爱夫妻。然而,两场突降的意外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大约40年前,一场宫外孕大出血使新婚不久的金龙华终身不孕;9年前,癌症又把年仅25岁的养女从她们身边带走。丧女痛定,他们选择用自愿捐献遗体的方式守望百年老去。

42年前,张忠仕和金龙华喜结连理,婚后不久,金龙华就被查出怀有身孕。夫妻俩很是高兴,沉浸在即将为人父母的喜悦中。但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较为落后,金龙华因宫外孕大出血而丧失了生育能力。1980年,他们收养了一名4个月大的女婴,夫妻俩为她取名张玉凤。

邻居介绍说,夫妻俩待这个女儿好得没话说,就连做农活的时候都背着她。不料在2005年的夏天,张玉凤被检查出患有鼻癌,年轻的生命就永远停止在了25岁。

“女儿走的时候,正是花一样的年龄,还没有结婚生孩子。”张忠仕说,“当时真是哭干了眼泪。白天哭,晚上哭,哭累了,睡了,醒了,又哭……”本以为把女儿养大,就老有所依了,但是无情的现实摧毁了老两口的希望。

张忠仕身体不好,妻子金龙华也在几年前被查出甲状腺恶性肿瘤和突发性耳聋。他说,这些年和老伴经常因病住院,看到隔壁病床旁有家人的陪伴、寒暄,眼泪就会止不住地掉下来,“要是女儿还活着,肯定会来照顾我们的。”

这是女儿去世前买给二老的理疗按摩仪。9年来老人视为珍宝,爱惜得崭新如初。

每当想女儿的时候,老人总是把按摩仪从抽屉里拿出来,对着窗户坐下,感受当时的情景。


在寻找用于遗体捐献资料的照片时,张忠仕在一本书里翻到了女儿一寸照的底片。女儿去世后,张忠仕烧了她所有的照片。9年了,他以为自己走出来了,这张小小的底片却在一瞬间让他眼泪决堤,所有的坚强都土崩瓦解 。

痛失爱女后,村里将两位老人纳入“计生特别扶助”对象,现在每人每年的扶助金额已达到3240元,基本可以满足温饱需求。除了金龙华的抗癌药需要每年自付1700余元,二老的医疗费用都可以通过医保和新农合来报销一大部分。

老人要捐赠遗体的事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关注。由于二老身体不便奔波,捐献手续由采访过他们的记者和摄影师往返几次,帮忙代办。老人说,希望转变农村人死后留有全尸的传统想法,更希望在捐献遗体的老人死后,子女不被村里人冠上不孝的罪名。

村干部(左)、社工(右)和老人的侄子(中)作为见证人在老人遗体捐献资料上签字。



一面是对老去的担忧,一面是对政府和社会帮助的无以为报,张忠仕萌生了将自己和老伴的遗体捐献给国家的念头。“除了对医疗做出一点点贡献,还能解决我们的担忧,更能在农村树立新的榜样,打破传统。”一字一句,老人都皱紧眉头,用尽全身力气,似乎在表明决心。



生病可以医治,但人总会有老去的一天,尤其是多病的年迈夫妻。“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会想,如果我们其中一人先走了,另外一个人该如何面对?能够有经济能力独立办理对方的身后事吗?”张忠仕深感担忧。

地里种的橘子熟了,金龙华坚持要摘一些,让前来帮助她和老伴的人带走。“家里没什么东西,带回去尝尝。”


前来探访的人走后,张忠仕的家恢复了素日的安静。这里原本是他们破烂的平房,后来村里给了一些钱才盖起了楼房。据介绍,目前二老的遗体资捐献料已经报送安徽省红十字会,只剩下等待红十字会的确认证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