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业园区发展休闲观光产业的基本原则及建议

 阳光普照一生 2014-11-20

导读: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逸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

  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逸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按目前通行的分类方法,乡村旅游可分为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景点三个基本类型。休闲观光园区现正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模式,很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从现有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来看,主要都是以农业生产基地为基础,结合当地的田园景观和山水资源,来展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和农业生产特色。园区要基本具备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既可以说是一个农业生态园区,也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旅游综合体。从国内外的探索和实践看,发展休闲观光园区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内容,扩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将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的基本原则

  参照各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可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结合乡村旅游特色线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各地要根据本地乡村自然人文资源,园区开发最好要依托这些特色旅游资源,与周边景点、农家乐互为补充,互为依靠,这样既丰富了旅游线路产品,又可把这些旅游产品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全县乡村旅游大网络,最终培育成乡村旅游特色线路,便于旅游部门宣传和旅行社组团推介,从而带动包括休闲观光园区在内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立足现有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主要是立足利用好三类现有资源:第一是立足农业示范园区。各地要对本地区现有茶叶、毛竹、水果等各类市级以上示范园区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要以这些示范园区为基础,充分利用其土地、景观、产业特色等各种优势资源来建设园区。第二是立足我区国有林场。利用林场的原有的生产管理和生活用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既可以避开用地这个制约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减少土地占用指标,还可以盘活国有闲置资产,增加林场收入,促进林场产业转型,放下斧头转向三产经营,由砍树变为护树,既嫌了钱,又保护了生态环境,一举两得。第三类是立足现有初具雏形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充分利用辖区内初具雏形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其现有资源,主动介入帮助指导,不断丰富这些园区的内涵,把它们培育成新一代高品位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

  3、注重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品位档次。质量就是生命,无特色,低水准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是没有生命力的,尤其是对土地资源紧缺的地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更应该注重质量,注重品位档次。一是对已建成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进行提升改造。主要是围绕如何体现“乡村性”来展开,挖掘农村特有的民风民俗,增强乡村旅游产品的“乡村性”,在此基础上达到完善园区功能,明确园区主题,提高园区档次的目的。二是指导初具雏形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要指导帮助经营业主创新建设思路,按旅游项目相关标准规划设计,突出园区主题特色,避免开发过程中的商业化、城市化、庸俗化等“三化”现象出现和低水平建设,提升园区品位。三是培育一批新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制定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准入条件,适当提高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准入门槛,通过招商引资等办法,引进一批真正有实力,有经验、懂管理的投资商,依托北仑港品牌和资源,建设几个上规模、上档次,在浙江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快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应着重做好“六个一”工作:

  1、明确一个发展区域。要根据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当地政府要明确一个鼓励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发展的具体区域,以便有序发展。

  2、搞好一个摸底调研。应该由当地政府牵头,组织农办、农业、林业、开发总公司、旅游等相关部门,对当地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现状、存在问题及农业基地、园区等各类适合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发展的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决策,出台政策打好基础。

  3、出台一个实施意见。要加大对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的规范管理和扶持力度,出台“加快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可包括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定义、基本原则、准入条件、日常管理、审批程序、规划布局、优惠政策、保障措施等方面,确保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规范有序发展,使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做到程序到位,手续合法,依法经营。

  4、明确一个管理主体。针对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管理主体不够明确的现状,当地政府应尽快确定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主管部门。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可以说是一个农业生态园区,省、市、县上下对口,更有益于工作的开展,因此建议由县农办来行使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的日常管理职能比较恰当。

  5、制订一套审批程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对涉及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审批事项进行一次全面梳理,设立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准入条件,明确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具体申报要求、项目审批及竣工验收程序,从根本上杜绝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违法建设和低水平建设,确保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合法经营,提升各地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的档次和品位。

  6、配套一些优惠政策。要继续加大对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的扶持力度。一是要加大用地扶持。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一般要求规模比较大、功能设施比较全,因此占地面积较大,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可办理1000平方左右的临时用地,同时给予永久性用地优惠政策。二是要加大奖励力度。对按要求完成建设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扶持,按照投资额大小由当地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三是拓展融资渠道。在充分利用传统的融资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增加资金筹措方式,本着“谁投资、谁受益”和“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吸引社会资金的参与。同时还可以推行股份制,以多种货币、非货币形式融资。四是开展评优评先活动。推行“星级”服务,在全行业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确定接待和服务等级,以“服务质量星”的多少进行分类,对在表现较好、游客满意度高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进行大力表彰和奖励。(来源:维普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