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要说茶壶----东晋时期的鸡头壶等

 文山书院 2014-11-20

简要说茶壶

2014-11-20 收藏大参考

茶道中的壶不能一概而论地称为茶壶。

唐代煎茶,是将茶粉放入锅中煮了之后,再舀入茶碗中饮用的。陆羽《茶经》中用来盛大水的叫“水方”,用来煮水的叫“鍑”,不见有壶。现代一些茶具图谱中有唐代甚至更早的壶,在陆羽之前,最大的用途是装冷水,作用等同于“水方”。这样的壶在唐以前常常没有壶嘴,后来有了壶嘴,也都短小,进水出水都从壶口。



上图是东晋时期的鸡头壶,鸡头只是一个装饰,水要从壶口倒出

唐朝人煮茶,很多场合用一种单柄有嘴的锅,形状有点像壶,称为“铫子”,俗称“吊子”。阎立本的名画《萧翼赚兰亭图》中煮茶用的就是铫子。元稹诗“铫煎黄蕊色”说的也是用铫子煮茶的事。很多人认为这铫子是有盖的,但在《赚兰亭图》中看不到有铫的盖子,元稹能看见铫子中正在煮的茶汤的黄蕊色,也应是没有盖子。



宋代点茶不再用鍑或铫子来煮水,而是在壶中煮水。这种壶与唐人用来盛水的壶相比,多了盖子,壶嘴——“流”也变长。古人把沸水称为汤,所以这样的壶也称为“汤瓶”,又因为宋朝人直接用汤瓶来注水点茶,所以也称为“水注”。



延长以后的“流”使得由壶中斟出的水流变得有力,符合宋代点茶法的需要。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有专门论述。瓶中煮水使得烹茶时的侯汤也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由于瓶口较小,人们无法从瓶口观察水是否烧沸、烧沸到什么程度,只能通过瓶中的水声来判断,蔡襄说:“候汤最难……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用水注煮水又带来了壶型的另一个变化。唐壶的把手都是在壶身的侧面,称为执壶,这样在水煮沸后去提壶注水就有些不便,几乎在点茶法产生的同时就出现了一种提梁壶,后人把提梁壶的发明权归到苏轼名下,称为东坡提梁壶。至明代以后,提梁壶成为比较流行的款式。但在宋元时期的绘画中,提梁壶并不多见。


上图是出土于南京的明代的紫砂提梁壶。紫砂壶产于江苏宜兴,是明清茶文化的一大特色。关于紫砂壶,有人认为在宋朝时已经产生了,欧阳修曾有诗:“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诗中提到的“紫瓯”就是紫砂壶,但并没实物与确切的文字资料可以证明这一点。明代中后期,紫砂茶器已经被人们广泛地使用了。这样的紫砂壶不同于唐宋时的汤瓶水注,它是用来泡茶的,是真正的茶壶。上图紫砂壶的体形比较大,后来的紫砂壶体形就越来越小,小到可以捧在手上。捧着紫砂小壶在街上,见到茶馆就进去续水,这样的场景在清代是司空见惯的。


紫砂陶器原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用具,经文人的润色之后,成为与商彝周鼎同样珍贵的器皿。供春是紫砂壶最早的名家,据《阳羡茗壶系》记载,他“学使吴颐山家青衣也”,是一个书僮。供春壶存世极少,在当时已经难得一见了,明张岱《陶庵梦忆》说:“宜兴罐以供春为上”时大彬是供春之后最著名的紫砂名家,他的父亲时朋是供春之后的四名家之一,可以算是家学渊源了。他的紫砂壶艺从供春入手,后经陈眉公等文人点化,作品朴雅而妙不可思,人称“时壶”。《阳羡茗壶系》称他的作品“几案有一具,生人闲远之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明代昆山人张大复说:“时大彬壶平平耳。而四维上下虚空,色色可人意”,“时壶不可胜。“时壶”在明末时也已不多见,相当珍贵。下图是明末的紫砂高手仿的时大彬提梁壶。



南方的功夫茶中,常将泡茶的小壶称为“孟臣罐”,这与明末清初的制壶名家惠孟臣有关。但最有名的当属曼生壶,清代陈鸿寿,字曼生,是著名金石家。陈鸿寿与宜兴制壶高手杨彭年合作设计制作了一系列的紫砂壶,称为曼生十八式。下图就是杨彭年与陈鸿生合作的紫砂扁壶,此壶的造型与溧阳报恩寺石井栏极为相似,壶上的铭文也与井栏上的石刻相同,只有数行稍有出入。此壶短流环把,把握起来很方便,注茶时不滴漏,压盖薄平紧密,茶汤香气不易涣散,总体造型和谐圆润。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