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涠洲岛 触摸火与海的记忆

 zaochunxue 2014-11-20

  博物之旅
  
  
  没有细软的沙子,只有湛蓝的海水。站在岸边,触摸黑色的火山岩,仿佛回到了那个水火不相容的年代:13万年前,奔流的岩浆与眼前这片海曾经历了一场旷世战争,最后,黑和蓝的配色构成了这里丰富的海蚀、海积、海滩地貌。来到涠洲岛,你才知道,其实自己是为了赴一场火与海的记忆旅程。
  
  
  糖浆与芝麻的传说
  
  所有的陆地都隐去,视野里没有任何遮挡,眼前的海平面略呈圆弧形。从广西北海市搭海轮,我一路南下,去寻找那个被火山熔炼过的地方涠洲岛!
  临近港时,远远地便望见了传说中的“小猪”。根据地图,它应该位于涠洲岛南面。我才发现,不知何时海轮已经绕了半圈,变成向北航行了。怪不得海上航行都必须配备导航仪器,面对无尽的海水,尤其在南海,太阳在头顶的时候,经验再老道的船长,也怕迷失方向吧。
  “猪仔岭”其实是一块海蚀残丘,经年累月的海水侵蚀把石崖雕琢成一头小肥猪的模样,它是涠州岛的招牌。和其他岛屿不同,这里海水冲刷的是曾经被炽热岩浆亲吻过的大地。火山爆发时,涌出的岩浆烧灼、挤压岩壁,在上面形成了怪诞的线条和绚丽的纹路。涠洲岛位于北海市南四五十公里处的北部湾海域,虽然方圆只有五六公里,却是中国最大的、也是最年轻的火山岛,95%以上的地层由火山岩组成。就连海轮停靠的码头南湾港也是曾经的古火山口。
  沿着南湾港向西走,海水轻轻拍着礁石,溅起无数浪花。原本来到海岛,目光是该锁定沙滩与贝壳的,可在这里,延伸几公里的熔岩成了主角。此刻,曾经覆盖大地、摧毁一切生命的岩浆就在我的脚下,赤红的颜色仿佛几分钟前刚刚凝固的糖浆。尤其到了鳄鱼山火山口遗迹附近,岩石更是红得触目惊心,让我瞬间产生了错觉,以为当年的热流还在沸腾。
  这些从地底迸发出的岩浆在周围坚硬的岩石上刻上了印记:十几层楼高的悬崖,千疮百孔的积流层,互相交叠的小火山口悬崖露出的部分明显可以看到几个层次,下面是一层一层细腻的火山凝灰岩,在它上面则开始出现黑色的火山角砾岩层。据说山体上越靠上的岩层年代离现在越近。岩壁把年代变成了高度,这便是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即使薄薄一层,也代表了千万年的岁月
  
  我忍不住用手抚摸这些时间的刻度,试图想象一场惊心动魄的火山喷发。距今100万年前,这里已经是个小岛。从地底喷涌而出的火山岩浆涌出海平面,在小岛上奔流,所到之处面目全非。不断地爆发、喷涌、覆盖改变了涠洲岛的本来面目。而海浪冲刷的威力,又使岸边的地貌在演变中更加多姿多彩。
  然而你能看见的远不止海蚀的蘑菇、火山的糖浆,还有扎脚的“芝麻”。离鳄鱼山不远的地方,有一片荒凉的海滩。火山爆发引起山体震动,许多碎石从上方滚下至沙滩,散落的碎石,远看就好像一地芝麻洒在海边。
  这里叫芝麻滩,当年火山岩浆流淌至此,凝固成了地面。坚硬的海滩无法停泊船只,失去了贸易的可能,因此落寞了许多。也许只有充满好奇心的人才会来看望它。
  
  看珊瑚年华老去
  
  在岩层上行走是件困难的事,不光会扎脚,还有很多深深浅浅的洞等待莽撞的人一脚踏进去。这些大小不一的洞,正是海水设下的陷阱。因为水流会在石头本来有缝隙的地方形成漩涡,不断地冲刷,加上缝隙里落入的沙石也在水流的带动下,加速打磨的过程,一个个规则的圆洞就这样产生了。
  不过圆洞或许也是惊喜的诞生地。在某个圆洞里,透过澄净的水,我看见一个橘红色的小枝桠随着水流慢慢挥舞。珊瑚!这个发现令我激动不已,再往前,珊瑚群!碧绿、天蓝、浅褐、深紫色、奶黄、乳白丰富的色彩,密密麻麻呈现在眼前,它们藏在离火山口很远的区域中,没有一丝污染。很多人不愿意来到荒凉的芝麻滩,也许他们不知道这里藏有珊瑚,这反而成了我的幸运。
  
  这些色彩鲜艳的珊瑚其实由很多珊瑚虫造就。珊瑚虫是一种腔肠动物,每个只有米粒那么大,中空的柱型身体,依靠肠腔与其他同类连接在一起。而体内含有虫黄藻(一种与珊瑚虫共生的单细胞植物)的珊瑚虫则会形成珊瑚礁。它们聚居而生,年复一年地繁衍,同时不断分泌出碳酸钙。这些碳酸钙黏合在一起,经过长期压实、石化,最终成为礁石,成为岛屿。
  活着时它们是美丽的珊瑚,死去之后便成了礁石。岛上随处可见的珊瑚礁像不像这支庞大家族的编年史?它们已经在海底成形了上万年,经过火山熔岩的堆砌,变得更加坚固无比。生活在岛上的人,把珊瑚的遗体搬回家,铸成房屋,延续生命不朽的神话。触摸这些古民居的砖墙,我发现了许多密集的小孔,这些圆形凹坑,原是珊瑚虫的生长部位,却在炎热的夏天成为房屋凉爽的保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