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宜人春光 2014-11-20

    香港邮政是香港的邮政部门,成立于1841年。香港邮政发行两类邮票,其中通用邮票通常约每五年发行一次,而特别/纪念邮票是以普罗大众感兴趣或有历史意义的素材作为主题,每年发行约10套或以上。香港的邮票设计和印制精美,同时反映本地历史、生活面貌和社会发展。1999年香港邮政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联合发行邮票,首套联合发行邮票是与新加坡联合发行的“旅游业”特别邮票,与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等十多个国家邮政联合发行了邮票。香港邮政也与中国邮政及澳门邮政联合发行多套邮票,深受广大集邮爱好者喜欢。

 

1. 1999.7.1  旅游业  香港和新加坡联合发行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1999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两周年纪念日,届时香港邮政将与新加坡联合发行1套6枚的“旅游业”邮票。此套邮票规格为30mm×30.45mm,近似方形,图案分别描绘两地著名旅游景点各3处,各枚面值及名称分别为:1.20元,香港海景;1.30元,新加坡城市风貌;2.50元,香港天坛大佛;2.60元,新加坡圣陶沙鱼尾狮;3.10元,香港街景;5元,新加坡白沙浮商业城。邮票主图采用漫画速写形式,别有一番情趣。

 

2. 2001.6.25    龙舟竞赛  香港和澳大利亚联合发行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龙舟竞赛邮票一套两枚,由中国香港和澳洲联合发行,是香港邮政继1999年7月1日新加坡邮政一起发行以旅游业为主题的邮票后,再度与另一邮政机关合作推出的邮票。

每逢农历五月,各地华人都会举行龙舟竞渡,庆祝端阳佳节。相传端午节源于战国时代。楚国大臣兼爱国诗人屈原见疑于怀王,终投江殉国。百性为免屈原身遭鱼虾啖噬,纷纷划艇江中,击鼓驱赶,逐成习俗。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全港多处地点都会举行龙舟竞赛。内陆与海外的健儿纷纷来港参赛,争夺锦标,藉参与这项盛事促进文化交流。海外的华人社区亦有举办龙舟竞渡,这项活动因而更广为人所熟悉。

    小全张上两枚邮票描绘香港和澳洲海旁迷人景色,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及悉尼歌剧院两座宏伟建筑为背景,主体则是挥桨奋进的龙舟健儿。画面绘画赛龙夺锦的盛况,洋溢一片喧腾喜庆的气氛。

 

 3.2002.5.19   珊瑚  中国香港和加拿大联合发行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香港邮政于2002年5月19日发行发行一套特别邮票——珊瑚。这套邮票由香港及加拿大邮政联合发行,亦是香港邮政第三次与其他邮政机构联合发行邮票。

  这次发行的邮票共有4款,其中两款以在香港水域生长的珊瑚为主题,另外两款则描绘有加拿大生长的珊瑚。

 4.2003.10.4  水鸟  香港和瑞典联合发行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香港邮政2003.10.4推出一套由香港和瑞典联合发行的“水鸟”特别邮票。

    香港邮政与海外邮政机关联合发行邮票虽然已经是第四次,香港与瑞典邮政连手发行这套邮票,

  这套邮票以水鸟为题,确实很有意思。水鸟是大自然的珍宝,一举一动无不意态娉婷,迷倒万千的观鸟爱好者。不少艺术品,如文献、绘画、刺绣等亦是以水鸟为题。今次,邮票上刻划的四种水鸟,均可在香港和瑞典见到。牠们跟蜂鸟一样同属季候鸟,不但是伟大的旅行家,而且拥有过人的求生本领。面对不断提升的顾客期望,以及日趋激烈的业务竞争,世界各地的邮政机关都像这些季候鸟一样,本着无比的朝气和毅力,迎难而上。

   这套水鸟邮票的特别之处在于以雕版及平版技术印刷,并由香港的林炳培先生设计,瑞典籍国际雕刻名家柴斯劳.斯拉尼亚制版,效果精雅细致。

 5. 2004.2.25  七人棒球  香港和新西兰联合发行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为纪念2004年香港国际七人橄榄球赛,中国香港邮政与新西兰邮政在香港邮政总局联合发行七人橄榄球特别邮票。此套邮票展示了香港及新西兰球员的运动风采。

 6. 2005.10.18  渔村风貌  香港和葡萄牙联合发行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香港和葡萄牙,昔日都是村落濒海聚结,居民大都以捕鱼为生。这次发行的一元四角和三元的邮票展现传统棚屋、捕鱼小艇及风味咸鱼等充满大澳特色的景物;而二元四角和五元的邮票则描绘葡萄牙Carrasqueira渔村的渡头风光、色彩夺目的渔船和渔民捕鱼作业的情况。

  这套邮票将增加市民的兴趣及有助市民了解在地球上相类似但又各有不同的情况。

   这套邮票将增加市民的兴趣及有助市民了解在地球上相类似但又各有不同的地方。

  邮票由Sofia Martins女士设计,并由新西兰Southern Colour Print以平版印刷技术印制。首日封背景用色浅淡,一派水乡画意,隐现浮家泛宅,前有小舟轻棹,令人不禁联想起大澳的渔村风貌和葡萄牙Carrasqueira渔村的渡头风光。

 7.2006.8.21   烟花  香港和奥地利联合发行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香港邮政署于二00六年八月二十二日(星期二)发行一套以「中国香港─奥地利联合发行:烟花」为题的特别邮票。这是香港邮政与海外邮政机关合作推出的第七套邮票。

  烟花璀璨迷人,赏之悦心,并无疆界之分。香港邮政与奥地利邮政现以烟花为题,联合发行一套两枚面值各五元的邮票。当中一枚以香港为题,以烟花盛放的维多利亚港作主体。另外一枚以奥地利为题,背景选取为维也纳普拉特公园,以盛放的烟花烘托欢乐的场景。公园本为贵族狩猎的林地,一七六六年开放予平民。

  小型张上两枚面值各五十元的邮票以『水晶饰布』制作,凝住烟花乍放的绚丽。水晶饰布折射度高,使邮票更见得晶莹璀璨,设计出众,令人爱不释手。烟花邮票小型张是用奥地利著名的Swarovski 水晶制成, 并附有Swarovski 证书。

  这套以香港及奥地利为主体的邮票,分别由林炳培及Adolf Tuma设计,并由奥地利国家印刷厂以平版印刷术印制。小型张则以照相凹版印刷技术配以上水晶烫压印制而成。首日封绘画夜空中一团团怒放的烟花,点点光华映照在水晶石上,散发耀目的光芒,闪烁生辉。
    奥地利是以优质水晶闻名于世,而水晶饰布的选料亦与邮票主题配合得天衣无缝。水晶饰布由于折射度高,故能凝住烟花乍放的绚丽。这套联合发行的烟花邮票,首次用上名贵独特的水晶饰布,折射效果异常闪烁,令人爱不释手,绝非一般邮票所能比拟。

  这套联合发行的邮票各以著名地标的灿烂夜空为背景─香港是维多利亚港,而奥地利则是维也纳普拉特公园─不但见证香港邮政与奥地利邮政的友好关系,亦标示两地在商业及文化上的密切联系。

 

8.200711.2  木艺精华  香港和芬兰联合发行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中国香港-芬兰联合发行:木艺精华”是香港邮政与芬兰邮政对木艺的礼赞邮品,也是香港第八次与海外邮政机构合作发行的邮票。这一套两枚面值5港元的邮票,分别展示香港的清代夔龙纹紫檀太师椅,以及芬兰的千禧年椭圆皱纹桦木盛器。

 

9.2008.11.6   面具  香港和大韩民国联合发行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香港与韩国联合发行特别邮票

   “中国香港-大韩民国联合发行:面具”邮票展示两地民间舞蹈所用的特色面具,是香港邮政第九次与海外邮政机关合作推出的邮品。这一套两枚面值港币五元的邮票,分别印有中国香港的南狮大头佛面具和大韩民国的凤山假面舞面具。

  在南狮表演中,大头佛以滑稽的动作逗引狮子舞出灵巧招式,为喜庆活动增添热闹气氛。韩国的凤山假面舞剧,则是韩国最著名的假面舞种,经常在国内外上演,见于庆祝丰收、歌颂功德等节令或庆典,以及欢迎外宾的仪式。

10. 2009.11.5  中国香港-巴西联合发行:足球特别邮票小全张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风靡全球的足球运动,向来是港人喜爱的消闲活动。在巴西,足球更是全国上下参与的运动,对其文化影响深远。无论观众或球员,尽都热情投入,对巴西足球在球坛取得的骄人成绩,引以自豪。香港邮政与巴西邮政联合发行「足球」特别邮票,与集邮爱好者分享世界各地对足球的热爱。这是香港邮政第十度与海外邮政机关合作发行邮票。香港的职业足球则可追溯至一九六八年。起初,香港足球以英式踢法为主。不过,自一九九○年代后期开始,越来越多巴西球员加盟本港球队,尤其是甲组球会,把独特的巴西技法带进香港的绿茵赛场。香港足球代表队在国际足球赛事代表香港作赛,于一九七三年首度取得世界杯参赛资格,更于一九七七年和一九八五年两次晋级淘汰赛。为了推广本地足球运动,香港足球总会筹办多项计划,培育年青球员。具潜质者有机会加入香港足球总会属下联赛球会,或代表香港参与国际赛。百多年前,足球运动传入巴西国土,迅即成为热潮。时至今日,街头小子以至联赛球员,无不爱踢足球,还把这项国技视为奋斗目标。巴西足球强调全攻打法、传球技术和灵巧动作。融入节奏和舞步元素的脚法,更令巴西足球别树一帜。巴西于一九三○年亮相首届世界杯在乌拉圭的赛事,一九五○年成为世界杯主办国。巴西国家足球队获誉为世界杯史上战绩最彪炳的国家足球队之一,先后于一九五八年、一九六二年、一九七○年、一九九四年和二○○二年赢得世界杯冠军,创下辉煌纪录。二○○五年,巴西国家足球队首次访港,与香港足球代表队进行友谊赛。五夺桂冠的客队阵容强劲,令香港球迷兴奋雀跃。这套联合发行的邮票采用漫画手法,展现巴西队与香港队球员的球技。四枚邮票分别描画前锋头槌(1.40元)、龙门防守(2.40元)、队长长传(3元)和后卫抢截(5元)。邮票角落展示四分之一个足球,并合起来成为完整的足球图案,象征这项广受欢迎的运动所蕴含的团队精神。

 

11.2011.11.24  工艺品  香港和罗马尼亚联合发行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香港邮政22日在记者会展示一套以“手工艺品”为题两枚邮票。香港邮政与罗马尼亚邮政以“手工艺品”为题,联合发行一套两枚邮票,透过描画香港面塑和罗马尼亚彩蛋,展示两地的手工艺佳作和艺术生命力。这套邮票是香港邮政第十一度与海外邮政机关合作发行的邮票。

     特别邮票 – 中国香港 - 罗马尼亚联合发行:手工艺品邮票

     香港邮政将于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星期四)推出"中国香港-罗马尼亚联合发行:手工艺品"特别邮票及相关集邮品。

     手工艺,顾名思义,就是仅以双手或利用简单工具创造各种装饰物和实用物品的艺术,其文化价值在于保存历史遗产和传统技艺。香港邮政与罗马尼亚邮政现以「手工艺品」为题,联合发行一套两枚邮票,展示两地的手工艺佳作和这种艺术的生命力。这套邮票是香港邮政第十一度与海外邮政机关合作发行的邮票。

     中国香港的手工艺品 - 麪塑

     麪塑这种手工艺引人入胜,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麪团的主要成分为小麦粉。麪塑师傅凭着非凡技艺和创意,把麪团捏成栩栩如生的塑像,上色后更觉活灵活现。若借助小剪刀、梳子、竹签和骨针等简单工具,可令麪塑造型倍加精致。麪塑师傅匠心独运,单靠一双巧手拉、搓、剪、拼,便能创造出形神俱肖的传奇英雄、神话猛兽,深得不同年纪的人喜爱。在众多麪塑设计和主题中,狮头寓意吉祥,常见于喜庆节日。

     罗马尼亚的手工艺品 - 彩蛋

     对罗马尼亚人来说,复活节是最重要的基督教节日。由圣周星期四开始,妇女和小孩聚在一起,整天绘制五色缤纷的彩蛋。这种古老习俗象征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古时候,罗马尼亚人相信彩蛋具有法力,每种不同的颜色和图案都能辟邪。现在,他们仍旧相信彩蛋可以带来好运,保佑家宅平安。时至今日,彩蛋依然是广为人所认识的一种罗马尼亚艺术。邮票上铅笔形状的工具称为chi?i??,蘸上融蜡可用来绘制彩蛋。

尽管香港与罗马尼亚远隔重洋,但两地人民同样对传统手工艺尊崇热爱,这套联合发行的邮票足为明证。

 

12.2012.5.3香港和法国联合发行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香港邮政将于二○一二年五月三日(星期四)发行 "中国香港-法国联合发行:艺术" 特别邮票及相关集邮品。

     艺术是不同美学形式的创作和表达,旨在引发思考和情感。众多艺术杰作成为国家级的文化资产。搜集、保存和诠释重要的艺术作品,有助提高本地以至世界各地民众的艺术鉴赏能力,以及鼓励创意。香港邮政和法国邮政以艺术为题联合发行一套四枚邮票,展示中国香港和法国的旧日画作和当代雕塑,反映两地丰富的艺术文化。两幅画作均绘于十九世纪,用色相近,其写实手法和绘画材料亦源自西方。两件雕塑则同属二十世纪作品,灵感均源自动物。这套邮票是香港邮政第十二度与海外邮政机关合作发行的邮票。

    $1.40 -《杜格拉斯堡》- 中国画家(一八六○年代,香港)
杜格拉斯堡建于一八六○年代,以出资兴建的苏格兰商人杜格拉斯.林柏命名。一九五三年,杜格拉斯堡由香港大学接管,用作大学生宿舍,更名为大学堂。一九九五年九月十五日,大学堂获香港政府列为法定古迹。虽然这作品来自不知名的中国画家,但所用的绘画材料和写实技法均源出西方。在整个画面,古堡只占小位置,堡前有人物、道路、草原和其它房屋。景物自然迫真,远近分明。这西方透视法把观众的视线带到古堡,显出这建筑物才是画中主角。这幅水彩水粉画现藏于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

    $2.40 -《跋扈将军》- 张义(一九八五年,香港)
张义是把现代理念融入中国雕塑艺术的先驱之一。他的作品让观赏者一窥现代艺术和古代文化的不同面貌。张氏被螃蟹的独特形态吸引,搜集了数以百计各式各样的「螃蟹」,从塑料玩具以至手工精致的瓷器雕塑,林林总总,成为他艺术创作灵感的重要泉源。《跋扈将军》的大小为两立方呎,双螯四爪,壳呈盘状,上有四鈎,形态抽象,展现飞扬跋扈之气。这件青铜雕塑为香港艺术馆馆藏。
    $3 -《赛马场 - 靠近马车的业余骑手》(Le Champ de courses. Jockeys amateurs près d'une voiture: ? Collection / Artothek)- 埃德加.德加(一八七六至一八八七年,法国)
埃德加.德加(一八三四至一九一七年)是法国著名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被视为印象派始祖之一。这幅作品刻画赛马前的一刻。画中主角各踞一隅,显示其本身的角色。德加从独特的角度呈现人物面貌,并在画布上留下大片空间,营造出迫真的场景。此画作现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

    $5 -《马》(Le Cheval: ? ADAGP, Paris 2012, ? Collection Centre Pompidou,       Dist.RMN / Adam Rzepka)- 雷蒙.杜尚-维庸(一九一四年,法国)
雷蒙.杜尚-维庸(一八七六至一九一八年)是把立体派理论应用于雕塑作品的先导者之一。他本身善于策骑,又以跳跃的马和骑手为题,绘画了大量素描和习作,最后创作出《马》。这件雕塑的造型是马与机器的混合体,可说是「马力」一词的具体说明,展现出生命力和机械动力互相融合,跟未来主义作品的风格相近。《马》最初于一九一四年以石膏制成,其后改以铜铸,现藏于巴黎法国国立现代艺术美术馆。

这套联合发行的邮票不仅反映中国香港和法国对艺术的热爱,更把两地的艺术文化瑰宝展现出来。

 

 13.2014.10.4  地道食品   中国香港-马来西亚联合发行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中国香港和各国联合发行的邮票
     以“中国香港-马来西亚联合发行:地道食品”为题的特别邮票及相关集邮品将于二○一四年十月九日(星期四)推出发售。

所谓「民以食为天」,要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观其饮食文化便可略知一二。香港邮政和马来西亚邮政以「地道食品」为题,联合发行一套四枚邮票,展示中国香港和马来西亚各具特色的地道食品,反映两地的饮食文化。这套邮票是香港邮政第十三度与其他邮政机关合作发行的邮票。

$1.70 中国香港的地道食品─鸡蛋仔
街头小吃是香港的饮食文化。鸡蛋仔是常见的本地传统街头小吃;以鸡蛋、糖、面粉等材料制成蛋浆,倒在两块特制的模板上,放在炭火上烤制而成。一个个金黄色的鸡蛋仔,外脆内软,美味可口。

$2.90 马来西亚的地道食品─椰浆饭
马来西亚天气炎热,当地人嗜爱浓味食物,以增食欲。当地大街小巷有不少售卖椰浆饭的摊档。椰浆饭是道地早餐,做法是在米中加入椰浆,以黄姜、八角、肉桂、香兰叶等香料调味,以蕉叶包裹煮熟。伴以鱼仔、熟蛋、参巴辣椒酱、新鲜黄瓜片和香脆花生等配菜的椰浆饭带有椰香,营养丰富。

$3.70 中国香港的地道食品─盆菜
吃盆菜是香港新界原居民的传统。每逢喜庆节日、乡约活动、祭祀祖先,村民或聚于祠堂,或在山头席地而坐,举筷齐上,饱餐一顿盆内盛满的多款食物。传统盆菜的材料一般包括鸡、鸭、虾、元贝、冬菇、萝卜等,煮熟的食物会一层层放进盆中,滋味无穷。

$5 马来西亚的地道食品─沙嗲
沙嗲是马来西亚的地道食品,深受当地人喜爱。沙嗲的做法是把沾满卤汁的鸡肉、牛肉和羊肉块,用竹签串起,再用炭火烧烤。沙嗲烤好后,沾上浓稠的花生酱,再伴以新鲜黄瓜、生洋葱和马来粽(米糕)等配菜,搭配得宜,味道鲜美。

这套邮票分别用香港市花洋紫荆和马来西亚国花木槿作点缀,衬以泼墨艺术,烘托两地的美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