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与跋】 ●鲍道宏 厦门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邹春盛老师的专著《反讽四型:兼论新批评与中学语文文本细读》即将付梓,他来信邀我为其作序。 我国中学阅读教学,向有羁于思想内容分析而抓不到语言筋骨的毛病。教学只是师生围着文章的思想内容发一番空泛的议论,甚至认认真真做一场肤浅的游戏。在此过程中,学生言语技能难有扎实的提高。春盛正是基于对这一病症的忧虑,开始寻找对症的良药。三年多来,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努力终于结出眼前沉甸甸的硕果。 春盛治学,显然带有中学一线教师求实的本色,主要不求理论体系建构,而着重解决阅读教学实践问题。通览全篇,觉得春盛的研究成果中,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我表达自己的钦佩之情。 首先,不赶时髦,潜心治学。眼下风潮迭起、诱惑四布,能安心读书、思考探究的人不多。且像春盛这样年近知天命而又功成名就的中学名师,本可以过着优哉游哉的潇洒日子,犯不着这样辛苦。他算自讨苦吃,奋蹄扬鞭,一心要向事业的更高处登攀。 其次,以专业敏锐触角,抓住英美新批评理论。在流派纷呈的现当代文论园地,春盛独对英美新批评理论兴趣浓郁,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知道,语文课程最基本的任务,或者说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语文文字运用能力。一切的如“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等等,都是以此为凭借去培养或是由此不断向外扩张的过程与结果。然而,当前中学阅读教学要害之一就在于教师抓不住言语形式的奥秘,不能引导学生分析、品味与鉴赏文本言语本身的技能、技巧或艺术魅力,徒费力气只能在“言语的表面滑行”。在这一大背景下,春盛感觉到“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倡导“文本细读”的英美新批评不失为诊治中学阅读教学中“虚浮语文”与“伪语文”之症的一剂良药。因此他决心以自己执着、勤勉与智慧,重新学习、研究与运用英美新批评理论,尝试用它解决中学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以自己的探索推动中学阅读教学回到自己本应所在的位置。 其三,专心学习,敢于超越的理论勇气。英美新批评主要是一种诗歌批评理论,春盛在注重把握神韵的基础上,将其运用到中学语文各类课文分析中。既运用在现代诗、古诗词、小令的分析中,也运用到散文、寓言、小说与剧本分析中。 最后,通读全书,读者不难看到,作者对一些权威的观点、流行的观点,不抱盲从的态度,而采取真正的对话姿态。比如在谈到李商隐的《锦瑟》时,他就提出自己的思考,批评教参的权威观点。(作者为教育学博士,福建教育学院副教授。序文本报刊登时有删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