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中文电视驻旧金山记者言洁予报道,在本周刚刚在加州湾区落幕的第十一届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全球代表大会上,来自北京的七旬老人王仁富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关注。因为20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文物追讨,向日本索回中国国宝 “唐鸿胪井石刻”。这块石刻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
“唐鸿胪井石刻”铭刻着千年前渤海归唐的荣耀盛事,但在被日本侵略者夺走以后,被掠海外已百年有余。而古稀老人王仁富致力对日索讨这件国宝,书写了一出二十载的“追石梦”。
本次王仁富老人来访旧金山湾区,在抗日史实维护会进行专题讲座,介绍原所在地为辽宁旅顺的“唐鸿胪井石刻”。这块九吨半的巨石上仅仅刻了29个字,但却是唐玄宗派遣使节、鸿胪卿崔从长安前往辽东,册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的历史见证,也是目前已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掠到海外分量最重、体积最大的文物。
1908年,唐鸿胪井刻石和石碑亭一起被侵占旅顺的日本海军掠夺到东京,以日俄战争“战利品”名义藏入皇宫。1994年,时任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的王仁富在校对使节姓名时,接触到这段历史,认识到石刻的重要性,随后开始了漫长的对日追讨文物工作。
“它是我们现在叙述中国对东北主权的一个石刻凭据,所以字字重千金,”王仁富在接受美国中文电视采访时强调:“我们的先人不仅能够拓土封疆,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家业, 他给我们留下了渤海这份家业,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产权证。"
20年来,王仁富在北京组织成立了唐鸿胪井刻石研究会,并在中国各大高校自费讲学,向年轻人宣传索回石刻的重要性;还在2011年得到日本宫内厅长官羽毛田信吾的复函,结束了103年来,日本皇宫从未披露唐鸿胪井刻石现状安危等任何文字信息的空白。
老人向记者含泪说道:”他们强掠走这刻石的历史他自己非常清楚,所有的文件都在这里,希望他们知道中国人民对刻石的怀念。无论何时,我们是不会忘记国宝的。海内外的中华儿女是一定要迎接国宝回归的。所以日本越早还越主动,越晚还越被动。鸿胪井刻石在日本皇宫是中华民族的伤心事,你把它还回来是日本皇宫实行中日友好的一个铺路石。“
王仁富说,自己现在年纪大了,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国宝回归,但他希望今后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对日索还文物的志愿工作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