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黄色虚实线的车辆,从实线一侧转弯属于交通违法行为,规范的应该是从虚线一侧转弯

车辆急于超车而轧黄线属于交通违法行为,规范的应该是在各自车道上依次通过

靠近路口时,车辆随意变道而轧导向车道线属于交通违法行为,规范的应该是按照导向车道线提前驶入各自的车道
10月份,本报以《四万起交通违章行为被抓拍》为题,对智能交通系统使用7个多月来的情况进行了总结。该稿件刊发后,许多市民通过微信、微博、QQ转发,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过,有些车主认为这种管理方式太严格,应当给车主一定的知情权,提醒人们哪些地方容易被罚,哪些行为最易出现问题。根据车主们反映的这一情况,记者走进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道路交通指挥中心,对容易被拍的交通违法行为和地点进行了盘点,希望能给车主带来帮助。
不拘小节易被拍
加塞、逆行、乱停车、开远光灯、开车打电话、不系安全带……许多车主开车时都有这些习惯,以前摄像头不一定能拍到,可是智能交通系统启用后,这些不规范行为均被抓拍下来。
市交警部门对近期两万起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了剖析,其中不按行进方向驶入导向车道的占2.03%,违反信号灯规定的占3.67%,随意轧线的占68.98%,逆向行驶的占13.77%,超速的占6.95%,机动车违法停车占5.07%。出现交通违法行为的多数都是小型汽车,约占96.33%。对此,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道路交通指挥中心主任王东方直言,导致交通违法行为频发的根本原因是很多车主原有的陋习没能及时改正。
为了探访车主开车时是否存在不规范行为,记者先后在府前路、龙泉路、北辛路蹲点查看,发现边开车边打电话、不系安全带、开车吸烟的车主依然不在少数。车主何洪超驾龄已超过10年,他说许多陋习都是不经意的行为,时间一长就成习惯了,想改真的很难。刚拿到驾照的岳婷婷认为,她最怕出现交通违法行为,但是真是不太好避免,有时候不知不觉就轧线了。
黄线总是被遗忘
市民赵士刚通过软件查询到,他的车辆曾于7至9月在学院中路出现过多次轧线行为,这样车主要被扣分并罚款。“这条路是我每天上下班的必经道路,已经走了两年多了,以前一直没事,我以为路上的那些探头都是治安防控用的呢,侥幸心理让我吃了大亏。”赵士刚后悔地说。
在我市,像赵士刚这样开车喜欢轧黄线的车主不在少数。从交警部门统计的两万起交通违法行为来看,轧线行为多达13796起,占总数的68.98%。对此,道路交通指挥中心值班员高辉告诉记者,黄线能区分不同方向的车道,一般处在马路中间,好像一条隔离带,把马路隔成两个方向,无论单黄线还是双黄线,只要是实线,就严禁跨越,比如超车、转弯、调头等,行车时没有特别情况就不应该越线,否则就会出现交通违法行为。“很多车主认为轧这些黄线无所谓,其实这样很容易被高清摄像头拍到。”高辉说。
很多车主反映,如果汽车前面有停靠站台的公交车,这样能否轧黄线。交警部门回应,黄线犹如一道不可逾越的“墙”,前方未出现交通事故或其它占用机动车道的行为,车主应耐心等候,依次通过。如果为了抢行,轧黄线了,便会被抓拍。目前,学院路和善国路等中间无隔离护栏的交通要道均属于监控的重点区域,车主不要有侥幸心理。
认清标识是关键
在道路交通指挥中心,记者看到交警坐在办公区认真地盯着眼前的电脑,电脑屏幕上正显示各主要道路的车辆通行情况。此时,一辆尾号为338的银色大众轿车随意停在了善国南路行车道上,而车主下车离开了监控区域。交警调好角度,轻轻点了一下鼠标,车辆违法画面被截取下来,违法信息也自动传到后台,整个过程不足10秒钟。
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轧黄线、超速、道路两侧随意停车、不系安全带、开车接打手机、开车抽烟、闯信号灯、不按车道行驶都会被抓拍到。尤其是很多车主为了图方便,喜欢把右转道当成直行道,这样也容易造成交通违法行为。
市交警大队交管科科长王本圆告诉记者,目前很多车主可能还认不全交通标识。“比如为提升通行能力,善国路上有很多路口施划了黄色虚实线,其实就是实线一侧车辆禁止跨线超车或向左转弯,虚线一侧允许车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跨线超车或向左转弯,可是我们调查发现很多车主并不明白标线的意思。其实这些标识在考驾照时都能学到,但时间一长很多车主就忘了,这就要求车主要加强交通知识的学习。”王本圆说,这些交通标识是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安装或者施划的,非常科学,今后交警部门将继续完善道路标识,提升通行能力。(记者 张序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