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凭借440000大军称霸南亚次大陆

 小记历史馆 2014-11-20

    战象

    尽管不是最重要的,但战象却是莫卧儿军队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军用大象中大多数是负责搬运货物和火炮的母象;数量较少的公象被训练以用于作战。西方观察家一直倾向于贬低战象在战争中的作用。但巴布尔却指出三到四头战象就可以拖动一门巨型的迫击炮(qazan)--在其他情况下需要400-500人才能实现。尽管另一方面,他也指出一头大象吃的和15头骆驼一样多。

    在阿克巴年间所著的阿克巴实录(Ain-I Akbari)中,也赞扬了战象在莫卧儿军队中的巨大作用: “这种了不起的动物体型巨大,力如山脉;而且和狮子一样富于勇气,作战凶狠。它们极大的提升了帕迪沙的威严;且在征战的胜利中有重要地位。一个有作战经验的印度本地人会认为一头好的战象的价值等同于500匹战马。他们还认为如果这头象被几个无畏的火绳枪手驱赶,其作战的威力还会翻倍。”

    战象的主要作用似乎是充当集结点,或者展示军队旗帜的平台,或者仅仅是让指挥官能够站的足够高以观察战场的形式。虽然最后的一点可能会令军队的指挥官处于危险之中:17世纪的波斯统治者指出“在双方军队交阵的情况下,骑在战象的身上就好像把自己竖起来给所有人当靶子一样”。

    1526年,巴布尔描述了印度战象攻击敌人骑兵的情形:它击垮了很多战马并使得骑手不得不徒步逃走。这些巨大的野兽很难杀死,尽管它们可能很容易被驱赶。阿克巴抛弃了那种认为在厩里培育战象不吉利的旧观念。他设置了很多象圈,由各地的治安团长(Faujdars)负责训练这些野兽。战象的训练一般开始于10岁,这包括使他们熟悉火绳枪发出的噪音。阿克巴将火绳枪手和弓箭手安置在象背上。有一些年头,甚至有一些具装甲的战象背负着小型火炮作战。

    炮兵

    在16世纪早期,葡萄牙人注意到,莫卧儿人拥有非常大型的火炮。他们也注意到次大陆军队的青铜火炮比铁铸火炮更加优异。很多种类型的火炮已经得到应用,包括欧洲的轻型野战炮(firingi),一些只需要2个人操作的轻炮(zarbzan),还有一些大口径火绳步枪(iufang)。巴布尔最重型的迫击炮似乎有1600步的射程。几年之后,胡马雍的军队中拥有700门靠阉牛拖动的轻炮和21门重型火炮。

    在阿克巴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的炮兵力量得到大幅度提升,进而得以和奥斯曼并列成为穆斯林帝国中的“火药帝国”。帕迪沙亲自建立了用于实验各种新式火药武器的工坊。阿克巴本人十分熟悉火绳枪,并且以优异的枪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数种当时新式火药武器的发明者:包括可以在行军途中拆卸的火炮;备有17个枪管,可以在一次击火中同时射击的火炮:一种专门在大象上使用的重型火绳枪(gajnal);甚至还有一种靠水牛力量推动的“轮式洗枪机”,可以一次性清洗17门火绳枪的枪管。

    现在已知的莫卧儿火药武器至少包括两种火绳枪,标准型的枪管是4英尺长,而较大型号的枪管长度达到了6英尺。Dhamakah 与 Ramjanaki 是莫卧儿所有的两类野战炮,而arghun则是一种多管武器。在莫卧儿后期,出现了一种新式的靠牛拖拽的炮车(rahkala)。在18世纪早期,包裹着铁的木制火炮还被锡克人用于对抗莫卧儿军队。这种简陋的火炮被认为仅拥有金属火炮一半的威力。其他的莫卧儿火药武器包括ghabarah 迫击炮,deg 迫击炮; Huqqah-I atish 则很可能是一种大型的陶制手榴弹;靠投石带发射的粘土制手榴弹(handi);集束的燃熔金属弹(chadar);还包括火箭弹(b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