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决定你一生成败的十个好习惯

 一株小苗 2014-11-20

做人的教育,实际上是培养孩子为人的正确态度和品格。如果没有对孩子的为人态度和品格进行教育,孩子无疑会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这些习惯将直接影响孩子与人交往。
  
  
  第1种习惯
  
  诚信

  言必行,行必果。——孔子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屠格涅夫
  
  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人相信。——伊索
  
  
  本杰明·鲁迪亚德曾经说过:“没有谁必须要成为富人或成为伟人,也没有谁必须要成为一个聪明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必须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在CCTV《对话》栏目中,主持人请微软公司高级副总裁李开复按微软聘用员工的标准给以下要素排序:创新、诚信、智慧。李开复毫不犹豫地把“诚信”排到了第一位,同时,李开复向大家讲述了一次难忘的经历。
  
  有一次,李开复面试了一位应聘者,该应聘者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上都十分出色。在交谈的过程中,应聘者主动向李开复表示,如果录用了他,他将把原来公司的一项发明带过来。李开复说:“不论这个人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样,微软都不能录用他。因为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罗赛尔·赛奇说:“坚守信用是成功的最大关键。”一个人要想赢得他人的信任,一定要守信用。
  
  事实正是如此,诚信是人性一切优点的基础,世界上才华横溢的人并不罕见,但是,才华出众的人就值得信赖吗?只有诚信的人才值得信赖。诚信这种品质比其他任何品质更能赢得尊重和尊敬,更能取信于人。诚信是立身之本,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产,它能让孩子保持正直,挺直脊梁、光明磊落地做人,还能给孩子以力量和耐力。

  第2种习惯

   

    礼貌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冈察尔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良好的礼仪习惯不仅能给人生带来快乐,而且能够帮助一个人走向成功。从外表上看,礼貌是一种表现或交际形式,从本质上讲,礼貌反映着我们自己对他人的一种关爱之情。所以,真正的礼貌必然源自内心。
  
  讲究礼貌也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可缺少的规范。人与人之间互相观察和了解,一般都是从礼仪开始的。一个举止优雅、彬彬有礼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找到工作。正如一位哲人所说,那些明智的和有礼貌的人们,他们特别谦虚谨慎,从不装腔作势、装模作样、夸夸其谈、招摇过市。他们正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言语来证实自己的内在品性。

  
    第3种习惯
    
    爱心
  
  对好人仁慈比对富人仁慈更有益。——西塞罗
  
  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卢梭
  
  仁爱先从自己开始,公正则先从别人开始。——狄更斯
  
  仁慈必须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之上,而绝不能取代正义。——亨·乔治
  
  古今中外,爱心被认为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和社会的灵魂。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讲“王道”,都以爱为核心。费尔巴哈说:“新哲学建立在爱的真理上,感觉的真理上。”“爱是存在的标准——真理和现实的标准,客观上如此,主观上也是如此。没有爱,也就没有真理。”由此,他建立了以爱为基础的新哲学。
  
  1990年5月,北京女中学生梁帆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邀请,前往诺维克城参加“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的联谊活动。
  
  当梁帆看到高悬在宾馆门前的50多个国家的国旗中,竟然没有中国的国旗时,立即对负责人说:“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因为我在这儿。”她坚定地对负责人表示,如果找不到中国国旗,她将亲手做一面五星红旗。
  
  负责人被梁帆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当即派人升起了中国国旗,并夸奖梁帆道:“你是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
  
  爱心的产生,是基于个体的社会性情感需要,它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熏陶下逐渐形成的习惯性心理倾向。
  
  对于一个人的个性发展而言,没有什么能比爱和善良更重要的了,这是孩子将来亲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孩子的爱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第4种习惯
 
    乐观
  
  乐观是养生的惟一秘诀,常常忧思和愤怒,足以使健康的身体变成衰弱而有余。——屠格涅夫
  
  不管一切如何,你仍然要平静和愉快。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也就必须这样对待生活,要勇敢、无畏、含着笑容地——不管一切如何。——罗莎·卢森堡
  
  美国有一对兄弟,一个出奇的乐观,一个却非常悲观。
  
  有一天,他们的父母希望兄弟俩的性格都能改变一些。于是,他们把那个乐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屋子里,把悲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放满漂亮玩具的屋子里。
  
  一个小时后,他们的父母走进悲观孩子的屋子时,发现他坐在一个角落里,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在哭泣。原来,他不小心弄坏了玩具,怕父母会责骂自己。
  
  当父母走进乐观孩子的屋子时,却发现孩子正在兴奋地用一把小铲子挖着马粪,把散乱的马粪铲得干干净净。看到父母来了,乐观的孩子高兴地叫道:“爸爸,这里有这么多马粪,附近肯定会有一匹漂亮的小马,我要给它清理出一块干净的地方来!”
  
  这个乐观的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从报童到好莱坞明星,再到州长,直至当上了美国总统。这中间,乐观的性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思维心理学”专家史力民博士指出:“乐观是成功的一大要诀。”他说,失败者通常有一个悲观的“解释事物的方式”,即遇到挫折时,总会在心里对自己说:“生命就这么无奈,努力也是徒然。”由于常常运用这种悲观的方式解释事物,无意识中就丧失斗志,不思进取了。
  
  乐观是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有希望而又不断进取的个性特征。孩子对那些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或对象,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对无法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乐观的性格是孩子应对人生中悲伤、不幸、失败、痛苦等不良事件的有力武器。
  
  第5种习惯
 
    理财

  我只是这笔财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来使用它。——比尔·盖茨
  
  一切时髦的东西总会变成不时髦的,如果你一辈子追求时髦,一直追求到老,你就会成为一个受任何人轻视的花花公子。——舒曼
  
  《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
  
  “今天我们的教育体制已不能跟上全球变革和技术创新的步伐。我们不仅要教育年轻人在学术上的技能,也要教育他们理财的技能。这不仅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而且是生活得更美好所必须具备的技能。”
  
  罗伯特·清崎清楚地告诉我们:理财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生存技能,一个人必须端正对金钱的态度,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而是要让金钱为我们服务。
  
  英国哲学家培根有句名言:“金钱虽然是好仆人,有时候也会摇身一变,变成坏主人。”事实上正是如此,许多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理财教育反而对金钱有一种依赖,从而失去了自己的能力。而生活在贫穷家庭的孩子,由于经常性地需要精打细算,反而对金钱有一种强有力的控制能力,结果,两种孩子的命运非常不同。
  
  乱花钱是许多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父母对孩子宠爱有加,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许多孩子吃要最好的,穿要名牌的,家长总是宁愿自己节约,也要省下钱来满足孩子的愿望,他们总是说:“唉,为了孩子……”于是,孩子就变本加厉,内心的欲望不断膨胀,这样不仅父母无法承受,孩子的心灵也会被金钱所扭曲。
  
  上海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有零花钱,九成以上的孩子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一些孩子在消费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不知道钱财来之不易,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攀比名牌时尚等,这都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孩子的理财教育相对比较欠缺。在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父母从孩子3岁左右就开始对他们进行理财教育。
  
  欧美发达国家的父母认为,培养孩子自主理财的习惯,最主要的是要让孩子正确理解金钱。要让孩子认识到金钱在生活中是必需的,要得到想要的东西就必须用钱交换;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所花的钱都是父母辛辛苦苦用劳动换来的,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要让孩子认识到钱不是万能的,金钱并不能买来亲情、健康、生命等人生最重要的东西。
  
    第6种习惯
 
    自信
  
  
  凡事总要有信心,老想着“行”。要是做一件事,先就担心着:“怕不行吧?”那你就没有勇气了。——盖叫天
  
  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徐特立
  
  如果你真的相信自己,并且深信自己一定能达到梦想,你就真的能够步入坦途,而别人也会更需要你。——戴尔
  
  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而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高尔基
  
  
  基恩博士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医生,他常常对人讲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公园里,几个白人小孩正玩得高兴。这时,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推着小车进了公园。白人孩子一窝蜂地跑了上去,每人买了一个,兴高采烈地追逐着放飞在天空中的色彩艳丽的氢气球。
  
  在公园的一个角落,蹲着一个黑人小孩,他羡慕地看着白人小孩在嬉笑,他不敢和他们一起玩,因为其他人是白人,而他是黑人。他没有信心与白人小孩一起玩。
  
  白人小孩高兴地到别的地方去玩了。当他们的身影消失后,黑人小孩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车旁,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
  
  “您可以卖一个气球给我吗?”
  
  老人用慈祥的目光打量了一下他,温和地说:
  
  “当然可以。你要一个什么颜色的?”
  
  黑人小孩鼓起勇气说:
  
  “我要一个黑色的。”
  
  满脸沧桑的老人惊诧地看着小男孩,然后给了他一个黑色的氢气球。黑人小孩开心地拿过气球,小手一松,黑气球在微风中冉冉升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黑色的气球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老人一边眯着眼睛看着气球升起,一边用手轻轻地拍了拍小孩的后脑勺,说:
  
  “记住,气球能升起,不是因为它的颜色和形状,而是气球内充满了氢气。一个人的成败不是因为种族、出身,关键是你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那个黑人小孩便是基恩博士自己。
  
  自信是人们事业成功的阶梯和不断前进的动力。在许多伟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从而获得最终的成功。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所说的那样:“自信力对于事业简直是一个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就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
  
  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学时,过着艰苦的生活,但是她并不气馁。她说:“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自信!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有一句教育名言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是最棒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小学生、中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因此,激发孩子的自信,让孩子挺起自信的胸膛,是父母应该重视的问题。
  
  第7种习惯
 
    坚强
  
  要做到坚忍不拔,最要紧的是坚持到底。——陀思妥耶夫斯基
  
  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就能取得胜利。——歌德
  
  苦和甜来自外界,坚强则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爱因斯坦
  
  自私怯懦的人常不快乐,因为他们即使保护了自己的利益和安全,却保护不了自己的品格和自信。——罗曼·罗兰
  
  
  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的人,都会把保尔·柯察金看做是坚强意志的化身。对于保尔来说,贫困、失恋、坐牢、战争、重伤、失明,一个接一个的挫折打击着他,但是所有的挫折都没有打倒这位刚强的战士,保尔以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地战斗着,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全部贡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诚然,坚强是成功的核心品质。
  
  每一位成功者都知道,要想成功就要有一种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一锹挖不成水井,成功需要积累,成功需要坚持。美国心理学家威蒙曾对150名有成就的智商较高者做过研究,发现智力发展与三种性格品质有关:一是坚持力,二是善于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三是有自信,不自卑。可见,坚强的性格对人生十分重要。
  
  一个人想干成任何大事,都要能够坚持下去,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说起来,一个人克服一点儿困难也许并不难,难的是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后成功。
  
  查德威尔是一个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但她并不满足,决定超越自己,她想从位于加利福尼亚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那岛游到加利福尼亚。
  
  但是,这次旅程十分艰苦,刺骨的海水冻得查德威尔嘴唇发紫。在经过连续16小时的游泳后,查德威尔已经感到自己的四肢沉重得像钢铁,她感到自己快不行了。这时,查德威尔望了望远方,由于大雾的原因,查德威尔根本看不到1英里以外的事物。
  
  查德威尔不知道自己离目标还有多远,感到使不上劲的查德威尔终于对陪伴她的艇上的人说道:“我放弃了,快拉我上去吧。”
  
  那人对查德威尔说:“不要这样,只有1英里就到了,再坚持一会儿!”
  
  查德威尔无助地摇了摇头,说:“我不信,如果只有1英里,我怎么看不到海岸线,快拉我上去。”查德威尔最终被小艇上的人拉了上去。
  
  小艇飞快地向前开去,不到1分钟,加利福尼亚的海岸出现在眼前。查德威尔后悔莫及,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如果再坚持一下,胜利就有眼前。
  
  其实,成功与失败的差距往往仅一步之遥,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一下,胜利便在向你招手。但是,许多人正是因为在前面的困难中已经筋疲力尽,在最后的关头,即使遇到一个微小的困难或障碍都可能放弃而导致前功尽弃。
  
  第8种习惯
 
    谦虚
  
  真正的谦虚是最高的美德,也即一切美德之母。——丁尼生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像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王进喜
  
  谦虚的人并不希望别人夸奖,尽管人们常常夸奖他。骄傲的人时时想叫别人夸奖,但除了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以外,再也没有第二个人夸奖他。——加里宁
  
  
  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以及他在物理学界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然而,就是他这样一个人,还是在有生之年中不断地学习、研究,活到老,学到老。
  
  有人去问爱因斯坦,说:“您老可谓是物理学界的空前绝后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那位年轻人说:“在目前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他感受到自己未知的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所以更感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1929年3月14日是爱因斯坦50岁生日。全世界的报纸都发表了关于爱因斯坦的文章。在柏林的爱因斯坦住所中,装满了好几篮子从全世界寄来的祝寿的信件。
  
  然而,此时的爱因斯坦却不在自己的住所里,他在几天前就到郊外的一个花匠的农舍里躲了起来。
  
  爱因斯坦9岁的儿子问他:“爸爸,您为什么那样有名呢?”
  
  爱因斯坦听了哈哈大笑,他对儿子说:“你看,瞎甲虫在球面上爬行的时候,它并不知道它走的路是弯曲的。我呢,正相反,有幸觉察到了这一点。”
  
  爱因斯坦就是这样一个谦虚的人,名声越大,他就越谦虚。
  
  事实上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气扬。如果那样,则必将很快被同行赶上、很快被后人超过。
 
  第9种习惯
 
    宽容
  
  理解是为了宽恕,理解一切也就是为了宽恕一切。——斯达尔
  
  如果没有宽恕之心,生命会被无休止的仇恨和报复所支配。——阿萨吉奥利
  
  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恕,懦夫绝不会宽恕,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福莱
  
  曾有人问过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让他谈谈对小时候打聋他耳朵的那位列车员的看法。令人意外的是,爱迪生并没有大肆地辱骂那位列车员,他不以自己的声望去压倒列车员,而是幽默、机智地回答道:“我感谢他,感谢他给我一个无人喧嚣的环境,使我能够专心致志地完成更多的试验、发明!”爱迪生不仅宽容地对待了这位列车员,而且从这次不幸中找到了发明创造的动力与源泉。
  
  宽容了别人,等于善待了自己。宽容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化解矛盾的良药,利己利人的法宝。
  
  有一次,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在街上看到一个买布的人和卖布的人在吵架,买布的大声说:“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上前劝架,说:“是三八二十四,你算错了,别吵了。”
  
  那人指着颜回的鼻子说:“你算老几?我就听孔夫子的,咱们找他评理去!”
  
  颜回问:“如果你错了怎么办?”
  
  那人回答:“我把脑袋给你。如果你错了怎么办?”
  
  颜回说:“我就把帽子输给你。”
  
  于是,两人一起去找孔子。孔子问明情况后,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嘛,颜回,你输了,把帽子给人家吧!”
  
  颜回心想,老师一定是老糊涂了。虽然不情愿,颜回还是把帽子递给了那人,那人拿了帽子高兴地走了。
  
  接着,孔子对颜回说:“说你输了,只是输了一顶帽子;说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是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颜回恍然大悟,扑通跪在孔子面前,恭敬地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非,学生惭愧万分!”
  
  孔子淡淡地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子的这种精神就是宽容他人的典型。事实上,这种宽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明知是对方无理,或者是对方错了,却不争不斗反而认输,虽然自己吃点小亏,但使别人不受大损。这种宽容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有一天,歌德到公园散步,迎面走来了一个曾经对他作品提出过尖锐批语的批评家,他站在歌德面前高声喊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
  
  歌德却答道:“我正好相反!” 歌德一边说,一边满脸笑容地让在一旁。
  
  歌德以幽默和宽容的方式避免了一场无谓的争吵,也显示了他的大度和忍让。
  
  宽容是一种美德,它像催化剂一样,能够化解矛盾,使人和睦相处。诸如“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大肚能容,容天容地,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古笑今,笑古今可笑之人”这种不重表面形式的输赢,而重思想境界和做人水准的高低的行为是高尚的。正如有位哲人所说:“宽容是需要智慧的。”宽容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与气度,表现了人的思想水平。善待他人的短处,可以使我们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对待他人的长处,可以使我们不断进步。只有一个拥有智慧的人,才会学习在心中留出一片天地给别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当你讨厌的同学需要你的帮助时,而且你能帮助他,你会帮他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表示愿意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分别是59.8%,41.7%和37%。由此可见,虽然不少孩子对于他人的主动求助表示愿意帮助,但是,从小学阶段到高中阶段,表示愿意帮助他人的人数是递减的。在调查中,还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对于过去欺负过你或严重伤害过你的人,你会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只有29.9%的学生表示会原谅他,有近24%的学生表示很难原谅或绝不原谅,其余的学生则表示原谅但不忘记。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能够主动宽容别人的孩子实在太少了,而事实上,宽容是一种重要的美德。
  
  第10种习惯
 
    责任心
  
  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才能磨炼自己。——林肯
  
  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在其职业、文化、结社和消费活动中,每天都应承担自己对他人的责任。——《学习——内在的财富》
  
  有这样一个令人感慨的故事。
  
  一个人到瑞士访问的时候,在一个洗手间里,他听到隔壁小间里一直有一种奇特的响动。由于这响动时间过长,而且也过于奇特,因此不觉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通过小门的缝隙向里探望。这一看使他惊叹不已。原来,小间里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修理马桶的冲刷设备。一问才知道,是这个小男孩上完厕所以后,因为冲刷设备出了问题,他没有把脏东西冲下去,因此他就一个人蹲在那里,千方百计地想修复它。而他的父母、老师当时并不在身边。这件事令这个人非常感慨: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竟然有如此强烈的负责精神,可见其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
  
  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在遇到没有人能为他负责的时候,就喜欢哀叹自己的不幸,抱怨生活的不公。其实,所有的抱怨都是在做无用的减法。
  
  责任心是一种习惯性行为,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是做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需的。
  
  梁启超说:“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于我自己打主意要做的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责任感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因此父母要重视孩子责任感的培育。
  
  责任感是孩子前进的一种动力,缺乏责任感的孩子只会坐享其成,缺少前进的动力。许多孩子出生在幸福的家庭,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一心想让孩子成才,在这美好愿望的驱使下,许多父母心甘情愿、尽其所有、尽其所能地替孩子做一切事,把孩子的责任担到自己肩上。结果却是孩子缺乏奋发向上的愿望、缺乏责任心,这样的孩子是不可能成才的。可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
  
  责任感是人们对自己的言行带来的社会价值进行自我判断后产生的情感体验。责任感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基础,当一个人具有了某些能力时,就要对相应的事情负责。但是,儿童做事往往更多地重视行为过程本身,而不太重视行为的结果。
  
  现在有时我们不太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当孩子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总想替孩子完成,希望能为孩子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责任心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础,因为有责任心的人,首先要有一定的道德水准,否则他也不可能对事情负责任。责任心也是做事情的标准之一,没有责任心就不可能认真去做事。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必须让他们养成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的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