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化客家人的厅堂故事

 汕头能率 2014-11-21

宁化客家人建造新房时,喜欢做上厅下廊或上梁厅。他们认为做这样的厅堂一是龙势旺,二是做红白两事很方便。


宁化客家人把厅堂的正面叫店椹,中间一对柱子叫平归柱,两边靠墙壁的地方各竖一根柱子叫边柱,底下的叫地脚,中间靠边的横木叫左小井,右边的横木叫右小井,在左小井与右小井中间的横木叫大井,顶上的横木条叫做扣角。

客家人的厅堂很重要,许多重要活动都在厅堂进行

上梁(包括住新房子),在平归柱内的大井内贴上“华厦千秋”或“人杰地灵”的横联,在小井的左边贴上“永世”,在小井的右边贴上“其昌”的横联,在左右平归柱上贴上有关新建华堂的对联。


做寿。男寿在大井内贴上“庚星焕彩”或“墙树长荣”等横联,女寿在大井巾贴上“宝婺星辉”或“萱花艳健”等横联,两边平归柱上也分别贴上符合男女做寿的对联。

结婚。在大井内贴上“千载良缘”或“百年好合”的横联,在左右平归柱上贴上有关新婚的对联。

升学。在大井内贴上“前光后裕”或“承先启后”的横联,在两边的平归柱上贴上有关升学的对联。

小孩做三朝饭、过周,从十岁至五十岁及女孩出阁、续婚,就没有人去贴对联了。

大井上方是悬挂堂匾的位置。所有横联及对联,全都要用大红纸并用毛笔书写。


丧事。在大井内贴上“孝堂”的横联,下面挂上一个大的“奠”字,左边平归柱上是张贴对死者评价的联文,右平归柱上是张贴死者对后人的遗嘱的联文。以上联文都得用黑纸、绿纸或黄纸书写。

客家人既继承儒家孔孟的礼仪,又将中原文化特征带到新地并加以发扬光大。因此,他们在厅堂进行各种活动是十分讲究的,来不得丝毫的马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