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视自己,就是辜负天恩

 容得草堂 2014-11-22

【天人相宜心灵修行微信公众平台——(中国唯一原创)

公众号:trxy123

始终坚持心灵感文的即时原创,用独树一帜表达对关注者至真至诚的感恩和敬意!

——点击文章标题下面的蓝色小字:天人相宜→再点击关注每天可收到一篇修心高人即时原创、一气呵成、写后不改甚至是带着错别字和病句的心灵感文。

—————————

(本心灵修行平台关注人数:25316)

大千世界最伟大的存在,莫过于活着的人。山高人为峰,人是物质的精华之最,集精神之大美。作为天地造化的人,原本具有顶天立地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境界。这样说不是哗众取宠,因为在天经地义里,人就是这样立起来的。

然而在江湖红尘中,很少有人能看清自己的本来。因为江湖的本性是欺骗与剥夺,红尘的本性是迷惘与庸俗。欺骗、剥夺、迷惘、庸俗交加而下,人们的心灵被无情地遮蔽,悲观、自卑亦因此而成为世俗的常态。伟大的人性光芒,就这样被黑暗淹没。

《孟子·尽心上》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所说的用今天的大白话讲,就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的道理已经由天赋予我们的内心,在我的性分之内完全具备了,如果反躬自省,真心实意地认识和开发自我,坚持下去,幸福近在咫尺,自然可得。

伟大的佛学认为,每个人本来都有佛性,每个人都可以成佛,人向善的本性是具足的。人只需要用智慧除去贪、嗔、痴的执着,就可以到达极乐世界的彼岸,得以从痛苦的此岸解脱。

人本向善的力量和境界,是打造人生幸福最丰富、最实在、唾手可得的资源。这座金矿就在我们的心里。然而在迂回曲折的人生旅程中,人们最容易忽视、最不该忽视的、一直在忽视的、还要顽固的忽视下去的,恰恰是自己。

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向善的本性萌芽是具足的。然而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生活,而且社会从来是一个大染缸,没有任何人能逃得过江湖红尘对人身心的淫浸。每个人本我的种子在江湖红尘的浇灌下,长出来的果实往往不是本我,而是浸染了江湖习气的、被贪、嗔、痴紧紧捆绑着的俗我。人,就是这样在红尘中背离了自己。

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两张皮,一张俗我,一张本我。然而随着人文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江湖的功利性越来越强,物质利益已经成为今天、未来世界人们追求的目标,人的精神境界越来越荒芜。人的心目中,俗我的地位越来越重,本我的地位越来越轻。很多人心中的我,都是以社会价值作为尺度的俗我,基本没有以自然价值、天经地义的价值为尺度的本我了。人在红尘中陷得越深,越是远离自己。越是庸俗之人,越是无视自己。人这座金矿,就是被扭曲的人性深深地淹埋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越是庸俗的人,越是虚荣,越是不顾一切地想在红尘中疲于奔命地证明自己。殊不知江湖红尘根深蒂固的欺骗性,会使得他们越是努力,越是力不从心,越是达不到目的。越是达不到目的,越是烦恼。目标没有达到,事理没明白,头发先白了。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如此循环下去。

人,放着内在的金矿不去开发,而跟着世道随波逐流,力不从心,不得所以。人,只要用心去关照一下本性具足的本我,就能得到开物成务的力量,然而世俗欲望的力量竟是如此强大,使众生难得有时间在内心深处会一会自己。人之所以如此的无视自己,根源在于内心已经被遮蔽,被红尘洗了脑,缺少内照的光芒。

百病由心起,治病先治心。万难由心生,去难先修心。世界上最会用心的人、心圣王阳明认为: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

贫穷苦难的人们,与其随波逐流疲于奔命,乞求外在的赋予,莫如调头转向自我的内心开发,擦亮眼睛,回归本我,挖掘自我这座富饶的金矿,去真正的强大自己。人如果放着自我内在的金矿不去开发,而是热衷于江湖的虚幻诱惑疲于奔命,要想打造人生的幸福美满,是没有天理的。

人生的路越往后走,江湖越显浑浊,生存越是艰辛。未来的生存之道,是对人性的挑战。人若不能独立自立,自信自强,自在自为,苦难是必然的。如果我们继续无视自己,就断然看不见摸不着用不上蕴藏身心的天赋之力。沉睡的人心,需要警醒。

无视自己,辜负天恩,人就会失去最根本、最基本的理性与动力,人生的磨难就是注定的,而且是难以想象的。

不是生活无视我们,是我们首先无视了自己。

(文/李从国。中国唯一原创心灵修行平台——天人相宜心灵修行微信公众平台,公众号:trxy123



如果您觉得文章触动了你的心,请传给亲们!

天人相宜:

以自然之物,养自然之人;

悟天地之道,行天地之仁!

明天精彩继续...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