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督脈與中國早期養生實踐--奇經八脈的新研究之二

 johnney908 2014-11-22

男女大不同。古典醫學如《黃帝內經》便以生理週期的不同體液做為男女性別的最主要差異。女性成長是以月經做為指標,相對來說,男性以精液做為獨特的生理特質。中國早期醫學文獻也清楚地討論男、女的性器官,涉及女性子宮的功能;同時也注意到宦官、陰器受傷之人、男性生殖器發育不全者等的身體構造的相應解說。凡此,無不顯示古典醫學極其鮮明的性別意識。

這篇論文旨在探討以督脈所形成的男性身體觀。督脈位於人體的中軸線,是所謂「奇經八脈」的主脈。督脈的起點分別經過男、女的陰器,沿著脊骨,與人體最重要的兩個臟器──腎與腦──連結。腦由髓液所組成。人飲食所產生的精微汁液,滲進骨骼,使關節屈伸自如,同時滋補腦髓。腦是人身髓液匯聚之地。值得注意的是,腦髓、脊髓與腎精之間形成流動的關係。根據醫經的記載,男性流湎房事不僅導致精液外流,而且腦部髓液隨之遞減。腦髓與腎精之間的流體可以相互轉換,而以循行脊柱的督脈是其流通的管道。

督脈是人體中心的象徵,也是歷代養生實踐的核心經脈。男性的精液下漏,使腦髓虛空;而房中養生之術則倒行逆施,設法固守精液,並且使腎精上聚於腦以補填髓液。中國早期醫學文獻有「腎藏精」的論述,這裡的精包含男性生殖精液之意。到了《難經》成立也就是東漢中期,腎與呼吸的功能建立起明確的關係。將腎視為呼吸的門戶,與房中養生觀念的變化有關。所謂「還精補腦」的房中術,即出現在東漢末年道教經典《老子想爾注》之中。其技法大致是主張男女交合不瀉精、甚至採補女性在行房中所產生的精氣,最終目的是補益人體可能流失的腦髓。男女都有相同的經脈、臟腑等身體構造,但個別的經脈及其相關的器官卻有性別的意涵。

與督脈相關的腦、髓、骨等人體構造,是古典醫學中邊緣化的一組概念「奇恒之府」。透過「奇經」這一系統經脈的研究,我們深覺目前醫學史成果對古典醫學體液了解的缺乏。「津液論」的探討應該是緊接「氣論」的研究,成為下一個研究階段的重心所在。同時,我們在爬梳古典醫學的身體觀之外,應發掘養生論述的身體想像及身心經驗。最後,我們特別注目「房中」這一系統醫學的生命觀念之研究,不僅有助奇經八脈全面性的理解,也將促使性別史、身體史的探討邁進一個新的里程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