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理论—藏象学说—当代中医藏象理论的反思

 johnney908 2014-11-22

   我国传统医学中最早明确提出“藏象”概念的是中医第一经典《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医中之圣东汉长沙太守张仲景继承、创新,乃撰《伤寒杂病论》,演绎成六经(六节藏象)系统模式。

    当代中医教材撷取《内经》五行框架,以五脏为中心,以五行类比、归纳、推演而成现行藏象理论,迄已数十载,师徒相授,固执不变。先师许济泽曾著《六经藏象系统研究》一书(1984年内部版),认为即使只是“说理的工具”,或一种“框架结构理论”,六经藏象系统也比五行藏象系统精深博大,更为完美。

    六经藏象系统以六元(六气、六节)为本。虽然说“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但是“阴阳者,一分为三也”(《十三经注疏》语)。

    太极生阴阳两仪,阳一分为三则少阳、太阳、阳明;阴一分为三则太阴、少阴、厥阴。阴阳生、长、极尽,阴阳开、枢、阖,六六之节以本、标、中见(即中气、中介)形成三极规律。六经六气上下升降,六经六气表里出入境,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其要素结构井然有序,其功能过程层出不穷。

    六经藏象源本于六气(六节)藏象。由于人体以脏腑经络为中心,经络又是最富中医特色的合理内核,加之六经以具有最大抽象性的三阴三阳命名,既涵括了中医理论核心的阴阳学说,又能够密切地与脏腑经络学说相衔接,所以称为六经藏象系统是再也确切不过了。

    读《素问》的人都知道,《内经》曾把心看成是阳中之太阳,谓其通于夏气;肺为阴中之太阴,通于秋气。只是太阳又称巨阳,为阳气盛长之象,怎么又有太阳寒水之称?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在天为燥,在地为金,肺太阴之属如何又有阳明燥金之谓?古代哲人真是那样幼稚,那样随意?众所周知的是,中国古代的气数(术数)的精深思辩至今依然令人惊讶与尊崇!

    《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等等。六气为本;本之下,中之见;见之下,气之标。太阳、少阴从标本、以标为主;阳明、厥阴从中见;少阳、太阴化生于本。高下相召,阴阳相错,升降相因。太阳标阳本寒而中见热,阳明标阳本燥而中见湿,少阳标阳本火而中见风;太阴标阴本湿而中见燥,少阴标阴本热而中见寒,厥阴标阴本风而中见火。

    《素问·五运行大论》认为,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夫数之可推者,人中之阴阳也。表明人身藏象阴阳是具体的、现实的。

    如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手少阴心、血脉、舌等构成心太阳寒水藏象系统。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手太阴肺、皮毛、鼻等构成肺阳明燥金藏象系统。足少阳胆、手少阳三焦、手厥阴心包、腠理、咽等构成胆少阳相火藏象系统。足太阴脾、手太阴肺、足阳明胃,以及大小肠、四肢、肌肉、口唇等构成脾太阴湿土藏象系统。足少阴肾、手少阴心、足太阳膀胱、骨髓、耳、二阴等构成肾少阴君火藏象系统。足厥阴肝、手厥阴心包、足少阳胆、筋、目等构成肝厥阴风木藏象系统。这样,太阳少阴寒热相遘,阳明太阴燥湿相临,少阳厥阴风火相值——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不难看出,三阳各藏象系统二腑经一脏经、二手经一足经、二阳经一阴经;三阴各系统二脏经一腑经、二足经一手经、二阴经一阳经。

    三阳经上下手足腑经相连,各以表里相合的手脏经为中见;三阴经上下手足脏经相连,各以表里相合的足腑经为中见。三阳经各以手经脏器为主导器官;三阴经各以足经脏器为主导器官。言心藏象即指太阳寒水藏象系统,言阳明经即指肺燥金藏象系统。

    特别指出,中医的器官组织与西医同,而中医的生理系统由阴阳经络组合则与西医不同;六经藏象以脏器为中心与五行藏象同,而六经藏象系统既由表里经络、又由上下经络组合,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则与五行藏象系统不同。

    在六经藏象系统中,表里脏腑经络和上下手足经脉做为内部联系、也即本质规律,调控着各系统的器官结构性功能和藏象综合性功能。

    脏腑经络表里联系控制气血出入,脏经贮藏精气,腑经排泄化物,为阴阳对立运动过程;

    手足经脉上下联系控制水火升降,寒热相错、燥湿相临、风火相值,为阴阳互根平衡过程。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太阳经为通体之巨阳,因此六经藏象系统在太阳经藏象系统总控下发生升降出入、开阖枢平衡运动。各藏象系统的脏腑经络自发主体性功能,又与他经的脏腑经络互相调节发生整体性功能,表现为三极阴阳基本规律的人体生命现象。

    六经藏象的结构功能性规律,可以从各系统病理生理状态下及辨病辨证论治中得到进一步论证。

    心为太阳经藏象系统主导器官,心藏神,主血脉。其“藏神”的内涵除了通常所谓心与脑的关系外,更直接也更重要的在于其心脏传导系统的自律性(窦房结等特殊心肌组织的固有激动性)。《灵枢·本神》谓“心藏神,脉舍神”,的确能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找到解剖学的基础——窦房结大量固有结细胞围绕窦房结动脉,窦房结动脉与窦房结在结构上极其相近——窦房结动脉进入窦房结后即失去外膜,固有结细胞代替了外膜,因此窦房结可视为窦房结动脉增厚的膜壁。“两精相搏谓之神”有着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心肌自律性继承了生命的基因遗传;另一方面是心肌自律性有赖于肌凝蛋白-肌动蛋白、肾上腺素受体-乙酰胆碱受体及G蛋白、离子通道、肌膜ATP酶、心房利钠肽等结构成分的相互作用。可见,“血气者,人之神” (《素问·八正神明论》),是古人非常朴实的猜想。

    心与小肠合,心脏经温养小肠腑经,泌别清浊,精微入心脉化赤为血,输布周身,发散阳气,浊物下传大肠为糟粕;小肠与膀胱合,心火通过小肠温化膀胱寒水,产生诸阳主气,贯脊络脑,为通体之太阳,主一身之表,使腑精神明,抗御外邪。

    发生心衰时,首先出现心主血脉功能不全,血瘀心脉,气短、倚息、夜喘;或心神萎靡,精神功能障碍,不寐、头痛、妄言;若手足太阳经脉失调,通体之太阳为之痹遏,则倦怠、乏力、形寒。进而膀胱气化失司,水饮停蓄,尿短、浮肿。乃至肠道静脉充血,不能分清别浊、取汁化赤为血,腹胀、纳呆、呕恶、便溏、消瘦等。治疗大法应当活血化瘀,益心宁神,温通心脉,利水理气等。

    又如厥阴肝藏象系统标阴本风,从中见少阳相火为化。乙肝病毒入侵人体,犹如杂气之专入某脏经络,专发为某病。又如正邪中人,若有若无,若亡若存,莫知其情,莫见其形。勇者气行而已,怯者着而成病。初始风邪入通于肝,舍伏厥阴,禀藉中见少阳生生之气,渐渐淫虐,所谓“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肝为风邪所伤,血气生发不足,精气失荣,不能振疲起极,故谓“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继而邪势渐张,少阳相火郁发,阴血愈伤,所谓“风生高远,炎热从之,……风火同德”。

    厥阴经以肝为主导,胆、包络、三焦为从属。肝体阴用阳,疏泄失司,气滞血瘀,日久常有肝积之变。肝不藏血,迫溢妄行,则吐衄、便血。胆为中清之腑,脏病及腑,郁热胶结,胆汁外溢,发为黄疸。三焦为决渎之官,肝络瘀阻,血化为水,凑渗灌注,决渎失职,水停为臌。包络为心主之脉,厥阴肝病,风火僭肆,内扰包络,或三焦受邪,循经逆传,蒙蔽包络,皆致昏谵痉厥,甚者危殆。

    当然,肝病传脾,湿热蕴滞,可发瘅出黄;肝病及肾,水邪为患,亦成水臌。此又非独厥阴少阳之证,相较之下有主体性病症与整体性病证之别。

    再如尿毒症的病理本质与肾、心、膀胱少阴经藏象系统失调有关。肾阴肾阳气化失司,水液代谢紊乱,则清者不能上归心肺,由经络布散周身,浊者不能下输膀胱,排出体外。肾与膀胱表里脏腑经络精气失调,脏经不能藏精成形,腑经不能排泄化物,精不化气,气不归精,遂致至虚有盛候(肿胀)。肾与心上下手足经脉水火失调,心火不能鼓舞肾水上升,肾水不能吸引心火下降,阴不抱阳,阳不化阴,乃至阴阳格拒(关格)。

    由于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肾阳不能温煦膀胱寒水,以化生卫气贯脊络脑,使府精神明,而反致水浊循经上攻,蒙蔽清阳,故常出现脑组织水肿。肾精不能化血,心脉不能主血,故常有贫血、出血倾向。膀胱足太阳之病及于小肠手太阳、心手少阴之病及于小肠手太阳、肾水泛侮脾土,故常出现纤维素性肠炎。肾阴虚心阳亢则高血压。水气凌心则心力衰竭。水精不能四布,阴阳失其揆度,故表现严重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最终水火郁发,阴阳离决,导致严重感染,或心跳、血压下降而死亡。其中,肾、心、膀胱的自发病症为少阴以主体性病症,肾、心、膀胱影响其他脏腑或其他脏腑影响肾、心、膀胱的病症为少阴经整体性病症,二者有本质与非本质的区别。

    总而言之,中医藏象理论的学术地位时至今日依然毋庸置疑,同时,中医藏象理论也只能在新陈代谢中更臻完善。

    而同样以生理病理现象为内容的六经藏象系统说,较之五行藏象说则具有更新、更广、更深的联想空间。仅言表里脏腑经络相合,不言上下手足经脉相连,仅言器官形态机能,不言藏象综合机能,是目前藏象理论最大的缺陷。

    六经藏象系统学说所具备的系统的庞大性、复合性、适应性则从根本上弥补了现有中医五行藏象学说之不足,有待诸同道积极发掘整理,努力总结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