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规范化呼吸功能锻炼与护理干预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朱岩的科研图书 2014-11-22

1.2.1 规范呼吸功能锻炼标准 通过查阅资料及组织学习,在已经积累的工作经验上,我们在确定了以采取缩唇式深呼吸、吹气球、练习有效咳嗽排痰作为呼吸功能锻炼的标准内容,并制定了相关标准。缩唇式深呼吸标准:鼻吸气时患者腹部能扪及明显隆起,呼气时嘴唇呈吹口哨状将气缓缓呼出,呼气时间达3秒以上为一次标准的缩唇式深呼吸,持续练习20次;吹气球训练标准:患者持续吹气致气球膨胀容积达到300-500ml为一次标准的吹气球训练,持续练习10次,有效咳嗽排痰标准:患者每次咳痰时要看到痰液咳出,胸腔有明显的共鸣音为一次有效的咳嗽排痰训练,持续练习10次。每两小时一次,每天至少进行5次以上呼吸功能锻炼。
        1.2.2 规范呼吸功能锻炼表格 为防止护士因为工作较忙或其他原因而不能定时为病人进行指导,确保病人能够得到标准的呼吸功能锻炼,我们制作了规范的呼吸功能锻炼表格,从术前一日开始,白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每两小时必须进行一次呼吸功能锻炼,包括进行缩唇式深呼吸二十次,吹气球10次,指导有效咳嗽排痰10次,表格挂在病人床边,护士按照表格要求在规定时间指导并督促患者完成呼吸功能锻炼,达到标准后签字确认。
        1.2.3 规范护理干预时机 每一次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之后均要保证患者以下四个指标达到要求:;SPO2在95%以上;呼吸频率在24次/分以下;有痰液咳出;肺部听诊无痰鸣音。一旦患者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后上述四项指标有任何一样不达标,都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以保证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效果。
        1.2.4 规范护理干预措施 当患者进行标准呼吸功能锻炼之后不能达到标准要求后,必须按照下列顺序循序进行护理干预措施:首先护士进行叩背排痰法,无效或低效时立即进行环状软骨刺激咳痰法,两种方法均不能使病人指标达到要求时,必须及时增加雾化吸入次数,稀释痰液,并强调早期进行口鼻吸痰刺激法。上述规定的制定,有效促进了护士护理干预早期介入的意识。
        1.2.5 规范化护士培训 由于护士工作能力的差异,每位护士在对病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时,存在不同的认知与指导方法,对护理干预时机与干预措施也存在不同不同认识,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对科室全体护士进行了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确保每位护士均能按照要求规范的为病人进行标准的呼吸功能锻炼与实施规范化的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吸痰例数、肺部并发症例数进行观察与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